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

汲水流域,緩緩而下,會路過許多地方。

此河隔了百里,彙集龍口江,流淌於蜀地,出蜀地後,更是直達夷陵郡。從那裡再繼續延伸,彙集到長江,直到併入大海爲止。

在夷陵郡那裡,汲水河水,已是融入新河,有着新的名字了。

本來就已寬大的河道,到出得蜀地後,已是擴展開幾倍不止,奔騰的河水,翻滾起淺黃色的浪花。

蜀地一片地勢較爲複雜,容易隱藏的河域之中,三十幾艘戰船,正在緩慢行着。

戰船上,足有七千人隱藏其中。

旗艦比其他船隻要更大些,此時甲板上,有着一些是士兵,在進行着清理工作,一旁站着觀看着遠處有幾人,爲首的是一員大將,身材高大,絡腮短鬚,一身水師大將的服飾,身上穿的不過是最爲薄的甲冑,腰帶短刀,整個人透出一股極爲凌厲的威勢。彷彿是曾經暗藏許久的寶刃,突然出鞘般閃亮!

戰船的旗幟,暫時沒有升起來,他身上的這身服飾標誌,已是表明了,這是一員屬於蜀地的將領!

此人正是王弘毅手下的水師將領,現有水師都督,張範直!

自從來到蜀地訓練水師開始,這還是張範直第一次率領着水師真正遠征,心裡自然帶着沸騰的激動。

此刻張範直站在戰船的甲板上,直視汲水下游,表情沉穩,不知道在想什麼。

在這三十幾艘戰船上,水師將士都是輕裝出徵。

這和在陸地作戰的其他將士,有着較爲明顯的區別。

要知水師將士需要在船上作戰,一艘船的載重是有限,這也就決定了水師將士不能穿戴太過沉重的衣甲。

水師將士的兵刃,也多以短兵爲主。

這一些張範直自然都明白。

在平日訓練時候,着重的訓練了水師將士的近身搏鬥技能,以此來抵消身無厚甲護身的弊端。

更訓練他們的閃躲縱躍的能力,這些與他一同出征的水師士兵,無一不是身形矯健敏捷的勇士。

雖手中只有七千人,但這七千人,已經是張範直傾着自己全部心血了,再也不可能再強了。

雖然兵鋒指向荊州,可是張範直並無絲毫心理障礙,如果老都督在,也許還念着情分,但是這鄭平原,哼哼,打倒他並無半點遲疑。

“都督!”不知什麼時候,一員大將,到了張範直的身後。

“都督,這是主公的密信!”口中說着,這名大將遞給了張範直一封密信。

“哦?”張範直應了一聲,拿過密信,飛快拆開,將密信的內容看了一遍,臉色略微凝重了一些。

“終於等到命令了……”

張範直飛快合上信件,望着前方,雙目之中透出一股堅定之意:“邢將軍,命令戰船,加快速度!兵貴神速,也是咱們加快行動的時候了!”

“是,都督……”邢大海很快便傳下命令去,隨後,他又回到甲板上,站到了張範直的身旁。

他的雙眉微微一皺,聲音也壓低了幾分:“都督,夷陵雖是一郡,也有着近萬人,五千軍三千水師,硬衝突下來的話!”

“這事我自然明白。只不過,有心算無心,在戰役中,我們能佔很多先機,邢將軍也不必過於擔心,集一地之軍,來攻一郡,還不能手到擒來,未免顯得你我太過無用了,不是麼?”

“再說,這是你我在主公帳下的第一次真正戰鬥,若不能取勝,以後怎麼立足呢?”

邢大海聞言,點了點頭。

對於張範直,一開始,邢大海還有些心思,原本張範直只是一個副衛將,後來還貶低到隊正,現在一下子就當了都督,這是運氣好!

自己雖然不是軍官,手下卻有上千水軍,實力大不一樣。

可共事已有些時日,如今的他,對張範直卻是十分信服。

既然張範直這樣說,邢大海再無異議。

並且張範直說的一點不錯,蜀地的水師,與荊州水師相比,或許還弱上一成,但是比起夷陵水師來,戰鬥力可強上數成。”

“邢將軍,我之前要你們準備的那些東西,可曾準備足了?”張範直突然轉過身,問着說着。

“末將已是準備妥當!”邢大海回的說着。

“這些物件雖有些吃水,對於攻擊敵船,甚至攻擊城牆卻是甚爲有效,不用實是可惜了,這次戰役,能不能就不用,泄了底牌就不好了。”

想到小型的投油機的威力,邢大海也是連連點頭,這種武器實是簡化版的投石機,只是投的不是石塊,是油罐,並且有着引火線,一旦擊在敵船上,必“轟”的炸開。

只是古代油料不足,油彈代價非常高昂,蜀地一年的積蓄,也不過是五百顆油彈,並且這隻能當奇計,因爲一旦被敵人知道,提前射了火箭,自己船反而變成了火焰地獄,所以可一不可二。

“有道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訓練水師如此之久,好不容易方遇這一次戰役,我等只能取勝,絕不能失敗,若是勝了,主公面前,張某定會爲你,及所有水師將士記上一功!”張範直拍了拍邢大海肩膀,正色勉勵的說着。

“多謝都督!”邢大海聞此話,目光之中,也是微微流露出一絲喜色。

邢大海作爲水賊出身,一直以來,都希望能洗刷出身卑微的恥辱,封妻廕子,讓祖先得以地下有知而有榮光。

來到蜀地後,他在訓練以及各種事情上,都是極爲謹慎認真,王弘毅對水師投入很多,幾乎是要什麼給什麼,這也讓邢大海頗爲感激。

要知道,如王弘毅這並不阻礙水師發展,不胡亂摻合的主帥,實在是太過稀少。

“好了,下去吧,儘快準備,估計抵達夷陵,就是這兩日了……”張範直說着,望着前方的目光,深邃無比。

夷陵郡,郡城。

夷陵位於長江西陵峽畔,長江中上游的分界處,屬山區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

地扼渝鄂咽喉,上控巴夔,下引荊襄,“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爲“夷陵”,素有“三峽門戶”之稱。

夷陵古屬荊州,在地球上,春秋戰國時代是楚國的西塞重地。

楚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攻楚、拔郢、燒夷陵”,夷陵之名始見於史冊。

三國時蜀吳爆發的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吳蜀爲爭奪戰略要地荊州南部五郡的大決戰,可見這地理位置的緊要。

這個世界也一樣,奪取了夷陵,荊州就向蜀地敞開了門戶。

蜀地水師來襲的消息,在水師出軍的第二日,傳到了郡守史嚴的耳中。

汲水在蜀地的分流,一直到夷陵郡附近的流域,汲水河流域的水流,越發湍急起來。

不過,因爲汲水河繞夷陵郡而行,這場戰役打起來,基本就是在夷陵郡的大門進行。

因爲冬季的緣故,河水冰冷,河面上,一層淡淡薄霧,瀰漫開來。

郡守史嚴登上城樓,望着遠遠的大河,心中惶恐。

“蜀地水師來了多少人?”他問着左右官員。

一個負責情報的官員步出隊列:“主公,蜀地水師來了三十餘艘大船,應有五千以上水師。”

“只有數千人,就欲取本郡不成?”史嚴原本提着的心,微微鬆了下。

雖然對蜀軍的戰鬥力頗爲忌憚,數千水師攻城的話,郡城不一定便會被攻下。

“主公,可夷陵只有不到三千水師,若是迎敵,未必能……”

史嚴冷斥:“你又懂些什麼?三千水師又如何?蜀地就有水師,又能有什麼厲害?本郡的水師哪個不是精通水性,驍勇善戰?來的是蜀地大軍,本郡或許守不住,可王弘毅派來的卻是水師!自古以來,蜀地沒什麼水師,便是有水師,也不過是稀鬆平常,怕他們做甚?”

“主公,王弘毅向來狡猾多謀,不能輕視於他啊!”旁邊有人勸的說着。

郡守史嚴點頭:“此事,本郡自是知曉,這傳我命令,調集步兵軍隊,在城上防禦,三千水師嚴陣以待,等待蜀軍來臨!到時本郡要打蜀軍一個落花流水!”

“還有,真的情況不妙,不如降了,自己只是一個郡守,降誰不行呢?”想到這裡,史嚴走下了城樓。

其實,大多數官員都是這樣想着。

一日後,三十幾艘大船,在郡城外二十里的河域出現。

三十幾艘大船,每一艘大船足可承載兩百兵,足足可以承載大軍七千人,張範直這七千人軍隊,個個都算得上嚴加操練。

“再過二十里便能見到夷陵郡城了。”旗艦的頂樓上,張範直和邢大海站在那裡,望着遠處。

只可惜眼下河面上飄蕩着薄薄霧氣,本來離的遠,這樣一來,越發的看不清景象了。

這是水師的第一次正式戰鬥,頂樓上的兩個人,臉上表情都很嚴肅。

“夷陵水師有着三千人,人數低於我等,我軍絕不能輕視對手。”張範直認真的說着:“你部先當先鋒,打出士氣來。”

“諾!”邢大海凜然回着。

張範直點點頭,不再多說,對於副手邢大海,張範直還是很滿意,此人雖水賊出身,可能力不錯,在戰術上,能與自己討論一二,在訓練水師的時候,更是配合默契。

“都督,霧散了。”隨着太陽的漸漸升起,河面上的霧氣漸漸散去。

在他們的前方,已能隱約看到邊岸,岸上的那座大城,正是夷陵郡城!

第232章 關稅(上)第328章 出發(上)第158章 出使(下)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144章 宴(上)第205章 封賞(下)第318章 惡報(上)第114章 水賊(上)第12章 能吏(下)第85章 隱門之動(下)第2章 望氣(下)第55章 請旨(下)第263章 尋思(上)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3章 山民(下)第286章 使節(下)第119章 側室(上)第158章 出使(上)第36章 移縣(下)第42章 迎娶(下)第74章 百川歸流(上)第152章 兵分二路(下)第154章 大戰(四)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上)第83章 道德衰(下)第196章 女婿(下)第242章 黑龍出野(上)第193章 預兆(下)第73章 豐收(下)第157章 國士(上)第119章 通途(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下)第9章 修氣士(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下)第196章 女婿(下)第50章 造鼎(下)第169章 國運(上)第34章 破陣(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下)第109章 預備(下)第334章 隕落(下)第257章 月思(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159章 楚侯(上)第56章 疑心(下)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94章 瑞雪(上)第129章 赤蛟(上)第55章 請旨(上)第83章 道德衰(下)第316章 青州降(上)第236章 領軍(下)第21章 入門(下)第294章 拔營(上)第103章 蜀龍(下)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228章 科舉(下)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2章 望氣(下)第258章 涼州事變(上)第155章 大戰(六)第147章 情分(下)第308章 夜襲(四)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上)第282章 遇金陵(上)第93章 產子(四)第99章 懸首(下)第6章 封賞(下)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56章 疑心(上)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127章 放糧(上)第119章 側室(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277章 旨意(上)第20章 婚事(下)第1章 奪舍(上)第20章 婚事(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上)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39章 觀禮(下)第162章 從軍(上)第37章 暗流(上)第35章 轟動(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上)第212章 青色(上)第300章 動作(下)第59章 引戮(下)第254章 梵門禮敬(上)第137章 漢中城(下)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60章 出山(上)第299章 旨意(上)第255章 出船(上)第72章 禁咒博士(上)第212章 青色(上)第64章 文武雙壁(上)
第232章 關稅(上)第328章 出發(上)第158章 出使(下)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144章 宴(上)第205章 封賞(下)第318章 惡報(上)第114章 水賊(上)第12章 能吏(下)第85章 隱門之動(下)第2章 望氣(下)第55章 請旨(下)第263章 尋思(上)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3章 山民(下)第286章 使節(下)第119章 側室(上)第158章 出使(上)第36章 移縣(下)第42章 迎娶(下)第74章 百川歸流(上)第152章 兵分二路(下)第154章 大戰(四)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上)第83章 道德衰(下)第196章 女婿(下)第242章 黑龍出野(上)第193章 預兆(下)第73章 豐收(下)第157章 國士(上)第119章 通途(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下)第9章 修氣士(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下)第196章 女婿(下)第50章 造鼎(下)第169章 國運(上)第34章 破陣(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下)第109章 預備(下)第334章 隕落(下)第257章 月思(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159章 楚侯(上)第56章 疑心(下)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94章 瑞雪(上)第129章 赤蛟(上)第55章 請旨(上)第83章 道德衰(下)第316章 青州降(上)第236章 領軍(下)第21章 入門(下)第294章 拔營(上)第103章 蜀龍(下)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228章 科舉(下)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2章 望氣(下)第258章 涼州事變(上)第155章 大戰(六)第147章 情分(下)第308章 夜襲(四)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上)第282章 遇金陵(上)第93章 產子(四)第99章 懸首(下)第6章 封賞(下)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56章 疑心(上)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127章 放糧(上)第119章 側室(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277章 旨意(上)第20章 婚事(下)第1章 奪舍(上)第20章 婚事(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上)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39章 觀禮(下)第162章 從軍(上)第37章 暗流(上)第35章 轟動(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上)第212章 青色(上)第300章 動作(下)第59章 引戮(下)第254章 梵門禮敬(上)第137章 漢中城(下)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60章 出山(上)第299章 旨意(上)第255章 出船(上)第72章 禁咒博士(上)第212章 青色(上)第64章 文武雙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