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迎娶(下)

“前面可是宋小姐車駕?王弘毅在此恭迎宋小姐入城。”已看到前方宋家旗幟迎風展動,王弘毅再不遲疑,勒住坐騎,在馬上一拱手,朝對面隊伍說着。

“對面可是大帥嗣子?”黃面短鬚之人,定定看向他,明明已聽到王弘毅剛纔話中介紹過自己,卻不答對方所問,又問着。

王弘毅微笑依舊,說着:“正是,不知前面是宋氏哪位長輩?”

“我是宋恆,代兄送女至此,既是大帥嗣子,便請前面帶路吧。”宋恆淡淡說着,語氣算不上差,卻也算不上好,顯然心中悶氣尚未全消。

王弘毅心中知宋家人對自己尚有不滿,只得暗歎一聲,先給宋恆見過禮,隨後在前面引路。

見王弘毅風度不減,宋恆只輕哼一聲。

一行人很快便來至文陽府城門,早有門卒得到消息,大開城門,將宋家隊伍迎進城去。

街道上已是打掃得一塵不染,有幾隊兵卒正於兩旁維持秩序,雖有百姓探頭,卻皆不敢多言。

這陣勢,真是給足宋家面子。

見此,一直冷淡着面孔的宋恆,這方帶出一絲笑容來。

心下對這門婚事憤憤不平之意,也稍作平復。

宋恆不知的是,在他打量王弘毅之時,王弘毅亦在暗暗觀察於他。

情感卻有所不同。

王弘毅對宋恆而言,不過是即將成爲宋氏姻親之晚輩,對王弘毅而言,這宋恆卻算是前世故人了。

前世,這宋恆與王弘毅交情不錯,有點忘年交味道,雖只離多年,如今再見,卻已是兩世相隔。

只這自己秘密,卻不能向外人道來。

王弘毅縱是與昔日舊人重逢,卻只能每每作新遇狀,心中自是感慨頗多。

因心情有所疏解,宋恆與王弘毅邊行路,邊閒聊幾句,不似一開始那般冷淡了。

只幾句,宋恆便已心中微微驚訝。

這年輕人還真是了得,閒談之時,竟每每能說到他心坎上,彷彿對他甚是瞭解一般,有心再多攀談幾句,卻想到此番前來任務之重,遂不再多言。

由於是婚禮,因此不去大帥府,而在城中一處住宅先安居,到了門前時,早有人大開中門。

門前一羣人等候於此,爲首的竟是大帥王遵之,在李顯等人陪同下,笑容可掬,立在階上。

大帥親迎出門,這禮遇,讓宋恆面色越發和緩起來。

二人是平輩,身份上,倒也相差不甚懸殊,於是一見面,拱手問好。

王遵之很是客氣的將宋家人讓進府地,接下來要忙碌,便是多日後的婚禮了。

除了迎接,王弘毅並無機會見到宋家小姐,婚前私會,這不僅不合規矩,更無閒暇。

宋家人,除必要時配合外,也甚少與他接觸。

王弘毅自是知曉,這是宋家給自己之警告。

對自己先娶平妻行爲,宋氏怕是許久不能釋懷吧?

對此,他卻不懼,只對那宋心悠略有些愧疚。

此女前世與他夫妻一場,倒也算的上舉案齊眉,種種經果,都是天涯淪落人,也不不必尋思誰對誰錯了。

再來一次,他已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卻不知伊人是否如舊?

望着宋家隊伍所住院落,王弘毅暗暗出神,只能將這涌出的情緒忍下。

之後幾日,即將新婚,忙得腳不沾地。

雖此時,比起古禮,婚禮尚簡,已經減少了一大半,但對王弘毅來說,這裡面講究卻頗多,皆忙起來,也讓人頭痛。

好在有李顯等人相助,一番忙碌,所用時日並不算多。

七月十九,宜嫁娶,王宋兩家婚禮,便定在此日舉行。

忙碌多日後,這一天,終是到了,這一日,先是下了場雨,又是雨過天晴,天氣爽朗又暑氣盡消,可所謂天公作美。

整個文陽府,在這一日,皆熱鬧起來。

婚禮當時,一派肅穆。

到場賓客之多,毫不遜於前些日子的大典,來的賓客以十數倍增長,王遵之及王氏老夫人,皆作爲王家家長出席,位於父母席,而王遵之夫人,據說還是臥牀不起,不能出來顯人。

素兒坐於王氏族人席,沉默不語。

一衆賓客,等候一對新人前來,卻也不敢開口喧鬧,雖是婚禮,此時氣氛,卻很嚴肅。

等了許久,方聽到禮儀官一聲呼喊。

在場衆人頓時打起精神,朝出口注目過去,只見一轎到了大帥門口,卻是八人擡着進了正門。

這個世界有自己的禮儀,到了正門內,有丫鬟和婆娘扶着新娘下了轎子,這時,王弘毅面色凝重過來,伸出手來,攜住了新娘的手。

一對新人一同步出,此時,都是正裝新服,目不斜視,莫說看不到旁邊之人,便是身旁伴侶,亦不敢多看。

自古以來,婚禮便屬大事,甚至立爲“禮之本”。

有道是,共牢而食、合巹而飲,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這男女二人,自結髮爲夫妻起,便榮辱與共,較之主臣關係,更顯忠貞親密。

這時候大族婚禮,採用舊時之風,多慕古式,卻與之前平妻之娶大大不同,儀式頗覆雜,王弘毅卻因經歷過一次,如今應付起來倒不算太過辛苦。

只是身旁伊人,雖只兩人牽手而走,卻也能感到對方手上傳來微顫。

王弘毅心下頓時一柔。

宋家小姐在其他人眼中,卻是一派大家風範,面上所遮紅紗,看不清容貌,但婀娜身姿,卻非尋常女子可比。

這宋家小姐,竟是位佳人,在成都府卻少有名聲傳出,倒真令人驚訝。

在場衆人見此,何想法者皆有。

見到兒子一身喜服出現,王氏眼圈一圈,險些落下淚來,卻是忍住了。

王遵之更是心中感慨萬分。

世人皆以爲,他是迫於無奈,方選此子爲繼承人,卻不知,此子是他兒子,與他實是血脈相連。

有道是,父子天性,此說古來皆言。

如今親見其娶妻,王遵之自是十分欣慰。

對宋氏而言,自此之後,算是與王家結爲姻親成爲一系,爲了安撫宋家,用的禮是這個世界的正禮。

在場衆人,心態百樣,這婚禮,卻絲毫不受影響,仍在繼續。

要說,這大族婚禮,說繁瑣,也繁瑣,說簡樸,卻也簡樸。

這場婚禮,主要便應在“共牢而食、合巹而飲”上。

早在多日前,王弘毅便依禮儀官吏之言,在帥府內尋一處草坪,草坪上需有一株鬆。

這很容易,這鬆早早便有人準備妥當,樹下更是修理得綠草如茵紅花點點。

除此之外,亦需設几案於樹下。

婚禮這日,几案上即設三品葷菜,這些葷菜,便稱之爲少牢。

此多講究,新夫、新婦席前,主食黍和稷,以及調味用的醬、菹、醢、湆均各一份。

葷菜僅一份,放於二人飯菜間,以供食用,這便是共牢而食。

飯後,需以酒漱口,共三次,稱三酳,三酳之器,前兩次用爵,最後一次用巹,夫婦各執一片而飲,稱爲合巹而飲是。

在此之前,新夫新婦需先隔几案相對跪坐。

王弘毅與宋心悠於衆目睽睽下,行到場中。

依禮儀官之言坐下,之後便有兩伴娘模樣女子,隨後至,同樣跪坐下來,卻在二人斜側方。

而婚禮賓客,所處位置,皆跪坐在二人身後。

因此此時,縱是故做不理,亦能感到無數目光,傾於背上。

雖是早有經驗,王弘毅亦是額頭帶汗,微微掉轉目光去看宋小姐,卻見其身姿挺拔,不由心下佩服。

隨即,誦讚辭。

無非茲爾新婚,有宴來賓,鹹集致賀,恭祝連理。

誦贊畢,禮儀官再言,新夫新婦開始行“共牢而食合巹而飲”之禮。

於是,有兩華服侍者上前,跪坐於二人面前,爲他們布食。

夾一菜,二人便嘗一口,如此直至三菜嚐遍。

每菜嘗一口而已,新婚第一餐簡樸,進食有儀式性,真正進食很少。

接着,此二侍者下去,又有二侍者上前,爲夫婦斟酒。

但此酒卻是不能飲的,漱口之後即吐出。

在大族婚禮上,爲顯端重,不僅成婚的菜餚僅數品,而且沒有慶賀和舉樂的儀節。

有道是,昏禮不用樂,幽陰之義也。

樂,陽氣也。

王弘毅雖在前段時日,已經歷過大典儀式,應付這婚禮,仍有些心有餘悸。

只覺得,氣氛太過壓抑,喜氣不見多少,只見嚴肅,只盼這婚禮快些結束。

儀式畢,新夫新婦互行揖禮。

在禮儀官提醒下,座中賓客皆齊聲贊誦“天長地久,爲爾佳緣”。

並一同行揖禮。

這些皆畢後,對天地,以及雙親行禮,再夫妻互相而拜。

夫妻之禮,至此,完畢。

此是古民在野外求存時延續下的古禮,卻是極尊貴。

終到洞房花燭夜,在人牽引下,二人被引到新房,後面自然不必多語。

府內或者歡喜,或者嚴肅,只有一處庭院,非常安靜。

這是三層門後的西院,正房和走廊,都是小巧別緻,臨窗的一張牀上,有着涼蓆和絲被,又有着一個小桌,上面有着香盒,右邊花瓶中插着鮮花。

遠處隱隱有着樂聲,這房子裡很是安靜,趙婉在燭下靜靜取着一卷書看着,似是入神,她原本就識幾個字,這半年來,一直好學不倦,現在已經能初讀了。

一個穿着紅綾衣着的丫鬟上來上了點茶,等趙婉喝了幾口,又低聲勸的說着:“夫人,夜深了,看書傷眼,還是休息吧!”

趙婉點了點頭,自己吹了蠟燭,這蠟燭一熄,房間裡一暗,不知爲何,舉目而看,環顧四周,趙婉二行清淚,就不由落了下來,滴在了蠟燭前的桌面,清清一響,轉眼寂靜。

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上)第228章 科舉(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上)第255章 出船(下)第184章 禪讓(下)第151章 龍氣沸騰(上)第27章 抽薪之計(下)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下)第117章 威靈侯(下)第195章 餘烈(下)第224章 稱賀(上)第251章 大戰(下)第296章 東郡(上)第113章 內應(下)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20章 婚事(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220章 金陵(下)第67章 選擇(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36章 移縣(上)第258章 涼州事變(下)第57章 來使(下)第39章 觀禮(下)第233章 誅滅(上)第245章 決意(上)第146章 月如水(上)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301章 說降(下)第187章 王業(下)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上)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176章 天譴(上)第49章 病變(下)第109章 預備(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上)第7章 鞭打(上)第325章 陰政(上)第138章 對比(下)第92章 產子(二)第258章 涼州事變(下)第78章 就仕(下)第72章 禁咒博士(下)第179章 遷移(上)第26章 突破(上)第231章 殺人(下)第304章 蛟龍在(上)第206章 二王(上)第3章 山民(上)第176章 天譴(上)第89章 落定(下)第178章 意定(上)第64章 文武雙壁(上)第36章 移縣(上)第34章 破陣(下)第139章 選擇(上)第80章 茶思(下)第155章 大戰(七)第250章 器量(上)第276章 登基(上)第97章 合圍(下)第56章 疑心(下)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上)第17章 藉口(上)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327章 應命(下)第56章 疑心(下)第178章 意定(下)第172章 首戰(上)第252章 內亂(上)第247章 流民(上)第94章 瑞雪(下)第277章 旨意(上)第39章 觀禮(下)第240章 夜襲(下)第189章 雪景(上)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198章 信使(下)第156章 撤軍(下)第321章 長安(上)第66章 選擇(上)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158章 出使(上)第289章 對應(下)第188章 登基第184章 禪讓(上)第11章 練兵(下)第130章 厚重(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5章 易命(下)第123章 破關(下)第95章 出兵(下)第142章 決斷(上)第127章 放糧(下)第95章 出兵(下)第295章 陷縣(上)第236章 領軍(下)第120章 結盟(上)
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上)第228章 科舉(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上)第255章 出船(下)第184章 禪讓(下)第151章 龍氣沸騰(上)第27章 抽薪之計(下)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下)第117章 威靈侯(下)第195章 餘烈(下)第224章 稱賀(上)第251章 大戰(下)第296章 東郡(上)第113章 內應(下)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20章 婚事(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220章 金陵(下)第67章 選擇(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36章 移縣(上)第258章 涼州事變(下)第57章 來使(下)第39章 觀禮(下)第233章 誅滅(上)第245章 決意(上)第146章 月如水(上)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301章 說降(下)第187章 王業(下)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上)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176章 天譴(上)第49章 病變(下)第109章 預備(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上)第7章 鞭打(上)第325章 陰政(上)第138章 對比(下)第92章 產子(二)第258章 涼州事變(下)第78章 就仕(下)第72章 禁咒博士(下)第179章 遷移(上)第26章 突破(上)第231章 殺人(下)第304章 蛟龍在(上)第206章 二王(上)第3章 山民(上)第176章 天譴(上)第89章 落定(下)第178章 意定(上)第64章 文武雙壁(上)第36章 移縣(上)第34章 破陣(下)第139章 選擇(上)第80章 茶思(下)第155章 大戰(七)第250章 器量(上)第276章 登基(上)第97章 合圍(下)第56章 疑心(下)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上)第17章 藉口(上)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327章 應命(下)第56章 疑心(下)第178章 意定(下)第172章 首戰(上)第252章 內亂(上)第247章 流民(上)第94章 瑞雪(下)第277章 旨意(上)第39章 觀禮(下)第240章 夜襲(下)第189章 雪景(上)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198章 信使(下)第156章 撤軍(下)第321章 長安(上)第66章 選擇(上)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158章 出使(上)第289章 對應(下)第188章 登基第184章 禪讓(上)第11章 練兵(下)第130章 厚重(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5章 易命(下)第123章 破關(下)第95章 出兵(下)第142章 決斷(上)第127章 放糧(下)第95章 出兵(下)第295章 陷縣(上)第236章 領軍(下)第120章 結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