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旨意(上)

大成宏武元年

皇宮,現在終於名贏其實。

書房內,登基爲帝的王弘毅,和往常一樣,身着便服,坐在書案後,手裡正持起一卷新起草大成律,一頁頁的閱看着。

成立新朝,按着慣例,這律法要改換一番。

王弘毅看的極認真,當放下書卷時,發現眼前的杯盞裡,茶已涼了,這不是下面伺候的不用心,事實上有規矩,在皇帝閱讀政事時,內侍不許隨意上前,這有着窺探國政的嫌疑。

“來人。”略說着一聲,立數有人快步進來,在面前恭敬站立。

“再梭一盞茶來。”王弘毅說着。

內侍應了聲,下去只是一分鐘,就有着一個侍女,用雙手捧着一個盤子上來,端上了一杯茶,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

王弘毅接過,若有所忍端詳着這一隻青色茶杯,宮女走前一步,把原本茶杯接過來,躡着腳退了出去。

王弘毅喝了一口熱茶,噓了口氣。

顯得有火寬闊的書房內,溫度很高,靠牆燃冇燒着的火盆,發出“劈里啪啦”的聲響,聲音不大,只因房間安靜,聽的非常清晰。

王弘毅雙腿微微有些酸漲,向後一傾,背靠在椅羊上,一個少女見了,立煎上前給王弘毅捶了捶腿。

王弘毅見她年紀還小,手勁尚有不足,說着:“不用捶了,讓人去備輿吧,朕一會要用。”

前段時日忙碌,這幾日有些疲倦,王弘毅揉揉眉心,看着少女快步出去,心中卻有些事情,還在介懷着。

登基大典已過,大成王朝鼻代大燕王朝,不過北方強敵虎視眈眈,南方又有着些不穩因素,不可能因登基而疏忽。

當然,現在還有一件事,就是,“明正典刑”。

十三司奉旨而動,快信傳遙,在各省作起了準備,並且得到的情報,也讓他難以釋懷,有些寺廟還是暗暗行動,枚意與皇權對抗,這自然是取死之道。

想到這裡,王弘毅目光又落到文案上大成律上。

登基大典後,王朝上下官員忙碌起來了冫

第二日下詔,大赦天下,大罪減小,小罪化無,王土之上,莫不歡欣鼓舞。

第三日再詔,令內閣和刑部修正律令、禮儀、雅樂,當然,這是一個長期任務,能在宏武十年完成就算了不起了。

第四日詔,修正內宮制度,宦官制度

“宦官和女官止於五品,不得兼朝廷文武銜,不得預外事,預者斬…………太監總官是內常侍,正五品,掌印太監正六品…………,

“……皇太后、皇后……,四正妃,衆妃,貴姬、貴人…………,

第五日詔,三月開恩科。

這些都是這幾天的工作,特別是大成律,是新起草的律法,與楚國律法區別不大,只有幾條做了小小改動,畢竟治一諸侯國,與治理天下,終究還是不同,在沒有成熟前,不必改動。

而關鍵卻是氣運

王弘毅凝視着自巳頂上的雲氣,只見一鼎懸在空中,外表看上去並沒有太大,但實際上卻大了許多,洪流一樣的白紅之氣,繼續進入鼎中,轉化成氣運,卻似乎沒車多少增長,十分之一都不到。

看這樣子,半年能積蓄出開戰的氣運,就差不多了。

不過,要作的事,還是必須作。

王弘毅眼神有凝,看着一份旨意,這是誅殺的明旨。

聖旨全長三尺,寬一尺,用的是金黃冇色絹絲,兩邊執手之中,是兩條對稱的飛龍,中間有“奉而枚命”四字陰文篆書。

上面已經有字,王弘毅看了上去,只見一股紫氣在宇中流轉。

王弘毅拿起聖旨看了看,取出玉璽,染了朱泥,雙手扶住玉璽,對着聖旨中間,雙手用力按了下去。

當王弘毅擡起玉璽,聖旨上頓時就凝聚出一條條律令,和虛空中無數的律令鎖鏈相連,幾乎同時,鼎中氣運又少了一絲,波動了一下冫

“陛下,輿備好了。”這時,一個內侍低眉順眼的走了進來,在王弘毅的面前說着。

因登基後,宮中又多了一些人,一些原本位低的內侍,得以提拔上來。

原本蜀王宮的老人,都基本上獲得了官身,有道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王弘毅登基過後,他身邊的人自是水漲船高得了些實惠。

被人服侍着披上外袍向外走去,兩手間握着的是個小暖爐,造型甚是精緻,平日裡甚至可做把玩之物。

步出外殿殿門,一陣冷風吹過,雖到了初春時節,可等着天氣暖和下來,卻還是要有段時日呢!

龍輿已備好,十幾個甲兵站立左右。

王弘毅步下石階時,早有人上前小心翼翼的服侍着他上了龍輿。

“陛下,可是去後宮?”內侍小心翼翼問着。

“恩。”王弘毅想到自己心裡惦記着的事情,吩咐說:“去德秀宮。”

德秀宮,是謹妃素兒所住宮殿。

在王弘毅登基後,後宮各殿都被重新命名,謹字,本就有着喻意,雖是讚揚必蜘及有着少許抑制業意,而謹妃所住宮殿取個,“德秀……”弛徹被有着特定的喻意,只是不足爲外人道。

內侍得了命令,朝着他人一打手勢,衆人都走動起來。

龍輿不快不慢的向着後宮行去,一路人所遇宮人,都是匍匐在地,以迎聖駕。

登基過後,一國王侯,成了一朝天子,自是尊貴更勝往昔。

樹木這時偶有抽出新芽的,不過卻只是寥寥,淺綠之色,如點點之星,在尚白的樹梢旁搖曳,隊伍踏過留有殘雪的道路,嘎吱嘎吱之聲,隱隱傳來。

早有人先去德秀宮傳信去,王弘毅到時,德秀宮的宮門大開,兩排恭敬站立,身着宮裝的謹妃笑容淺淺的站在宮門前,見到車駕到了,在兩個宮人的陪伴下,一步步從高高的宮殿石階上走下來。

“妾身見過狸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王弘毅走下車駕的同時,她已盈盈下拜,頭微垂着,露出雪白脖頸,在這寒冷季節,後宮之中只有這位謹妃能不畏嚴寒,即身着的宮裝並不厚重,卻依舊膚白柔嫩,寒風在其身邊半尺驟然而止,絲毫無法動她分毫。

世人不知龍神入體,只道是天生所致,不顯衰老之相。

“愛妃免禮平身。”王弘毅親自將她扶起,二人相視而笑,羨煞了一旁的宮人。

人人都道陛下後宮中,有三人地位穩固,一是皇后,是陛下的結髮之妻,身爲正室,育有嫡子,地位無可動搖。

二是貴妃,是陛下日時納娶,同樣膝下一子一女(去年十月生公主),與陛下情誼非比尋常。

再一個特殊是這位諉妃,雖無子無女,卻在宮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自從王弘毅稱王以來,後宮女眷漸漸增多,並非只有一後二妃。

其中容貌勝過這三女,亦不是沒有。

各地爲了獻女入宮,多絞盡腦汁,又豈會容貌平平?

可論起恩寵來,再無人可與這三人比肩,目前多是貴人之流。

話說後宮制度,第一當然是皇太后,其次是皇后,並沒有皇貴妃,下面就是四妃,以貴妃爲首。

再下面是“莊妃”、,“麗妃”、“梅妃,等雜號妃,謹妃在其中。

再下面就是大人,再下面就是貴人,而最低級的就是才人了。

按照制度,凡受臨幸的少女,必加“才人,這封號,稍微寵愛,就加“貴人”。

而秀女謝綠蕊,因懷孕晉到貴人,生了一個公主,又加到了,“夫人,。

兩叮,公主都太年幼,等五歲再正式到號,這不多說。

謹妃德秀宮離陛下的宮殿極遠,所處位置雖清雅幽靜,可但凡后妃,又有幾人願住這偏遠地方,遠離君主?

即是如此,入宮數年來,她的恩寵從無減少。

不少新入穹女子,自知無法效仿皇后貴妃得寵,欲學這謹妃,以清冷秀麗吸引聖眷,卻不知謹妃之所以得寵,靠的並非這些。

現在謹妃,職權廣大,影響着與大成王朝政權範圍內的鬼神,早非當日的小小龍女。

“你們退下吧,不經傳喚,不可入內。”到了後殿,謹妃退了眼前宮人,一雙略顯狹長的美目看向面前的王弘毅:“陛下,妾身已將陛下您交待過的事情辦妥了,還請陛下過目。”

說罷取出一個精緻小匣,遞了上去。

王弘毅接過小匣,慢條斯理的將其打開,發現裡面是一疊文件,記錄的是她所觀察和得知的情況。

“陛下登基後,我們對冥土的干涉力大幅度加強,不過雖追利三代,但事實上只有王遵之真的受封帝位,成了鬼帝。”

這話也只有素兒能說。

王弘毅看向素兒:“大成王朝下鬼神,雖非受你管轄,卻由你來傳話約束,近日可察覺有異?”

“陛下,並未察覺有異。”謹妃說着。

王弘毅眼眸裡閃過冷意,淡淡的說着:“這樣一來更容易了。”

他說的並不明白,謹妃卻聽的明白,在她的眼中,這位新登基的君主身上,散發出的那殺意,幾乎可以凝成實質。

謹妃臉色蒼白,想到過不了幾日,這大成王朝國土所在之地上,就要少了一批修士,難免有些免死狐悲。

再修的精深,不能真的成就仙道,只要還在這凡世上,就要受到王者管束。

不過反過來,當權者所殺修行人過多,同樣不好。

想到這裡,謹妃素手斟茶遞與王弘毅,同時勸向:“狸下,事關謀逆之罪,那些人自是罪無可赦,但亦不可殺傷太重……”

王弘毅知其所說之意:“愛妃無須擔心,此事朕自有分寸。

“妾身就祝陛下能早日平定此事。”謹妃知道這事再細問,就是干涉朝政了,於是立就轉了話題說着。

王弘毅笑道:“你只等着好消息就是。”

第20章 婚事(上)第151章 龍氣沸騰(上)第112章 青色(下)第109章 預備(上)第117章 威靈侯(下)第193章 預兆(上)第328章 出發(上)第179章 遷移(下)第231章 殺人(下)第109章 預備(上)第273章 甦醒(下)第4章 出擊(上)第5章 易命(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86章 火德初凝(下)第82章 憤憂(上)第261章 徐州平(下)第42章 迎娶(下)第83章 道德衰(上)第185章 消息(上)第66章 選擇(上)第162章 從軍(上)第119章 通途(下)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324章 貴賤(下)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151章 龍氣沸騰(下)第72章 禁咒博士(下)第187章 王業(下)第48章 天意(下)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上)第285章 預兆(下)第29章 有女好求(下)第167章 降表(下)第155章 大戰(七)第329章 來使(下)第139章 選擇(上)第257章 月思(下)第312章 轉運(下)第318章 惡報(上)第205章 封賞(下)第137章 漢中城(下)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270章 天譴(上)第133章 兩郡(下)第298章 天兆(下)第7章 鞭打(上)第112章 青色(下)第239章 將星(下)第232章 關稅(上)第325章 陰政(上)第289章 對應(下)第204章 蠱神廟(上)第329章 來使(上)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下)第106章 繼位(上)第97章 合圍(上)第184章 禪讓(上)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21章 入門(下)第17章 藉口(上)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321章 長安(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上)第148章 皇商(下)第86章 火德初凝(下)第264章 尋思(下)第239章 將星(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上)第234章 收賞(下)第1章 奪舍(下)第265章 法會(二)第29章 有女好求(下)第228章 科舉(下)第288章 起兵(上)第77章 衝鋒(下)第13章 婚禮(上)第252章 內亂(上)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94章 瑞雪(上)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185章 消息(下)第211章 思量(下)第55章 請旨(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193章 預兆(上)第62章 大賢來投(下)第223章 平定(下)第262章 金陵(下)第294章 拔營(上)第93章 產子(三)第33章 就義(上)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上)第103章 蜀龍(上)第104章 論鎖(上)第21章 入門(上)第108章 獻城(下)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238章 伊動(下)
第20章 婚事(上)第151章 龍氣沸騰(上)第112章 青色(下)第109章 預備(上)第117章 威靈侯(下)第193章 預兆(上)第328章 出發(上)第179章 遷移(下)第231章 殺人(下)第109章 預備(上)第273章 甦醒(下)第4章 出擊(上)第5章 易命(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86章 火德初凝(下)第82章 憤憂(上)第261章 徐州平(下)第42章 迎娶(下)第83章 道德衰(上)第185章 消息(上)第66章 選擇(上)第162章 從軍(上)第119章 通途(下)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324章 貴賤(下)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151章 龍氣沸騰(下)第72章 禁咒博士(下)第187章 王業(下)第48章 天意(下)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上)第285章 預兆(下)第29章 有女好求(下)第167章 降表(下)第155章 大戰(七)第329章 來使(下)第139章 選擇(上)第257章 月思(下)第312章 轉運(下)第318章 惡報(上)第205章 封賞(下)第137章 漢中城(下)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270章 天譴(上)第133章 兩郡(下)第298章 天兆(下)第7章 鞭打(上)第112章 青色(下)第239章 將星(下)第232章 關稅(上)第325章 陰政(上)第289章 對應(下)第204章 蠱神廟(上)第329章 來使(上)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下)第106章 繼位(上)第97章 合圍(上)第184章 禪讓(上)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21章 入門(下)第17章 藉口(上)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321章 長安(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上)第148章 皇商(下)第86章 火德初凝(下)第264章 尋思(下)第239章 將星(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上)第234章 收賞(下)第1章 奪舍(下)第265章 法會(二)第29章 有女好求(下)第228章 科舉(下)第288章 起兵(上)第77章 衝鋒(下)第13章 婚禮(上)第252章 內亂(上)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94章 瑞雪(上)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185章 消息(下)第211章 思量(下)第55章 請旨(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193章 預兆(上)第62章 大賢來投(下)第223章 平定(下)第262章 金陵(下)第294章 拔營(上)第93章 產子(三)第33章 就義(上)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上)第103章 蜀龍(上)第104章 論鎖(上)第21章 入門(上)第108章 獻城(下)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238章 伊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