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上)

王弘毅由親兵簇擁而行,行至少府。

王弘毅遠遠見少府令宋繼善。

宋繼善當紙甲令很有成績,晉到少府令,提升到正八品衙門。

現在少府下設金礦司(黃金)、鐵礦司(鋼鐵)、紙甲司(紙甲)、廄律司(馬匹)、銅礦司(銅)、雷霆司(雷霆車)六個單位。

已經擁有五百專門工匠編制。

按照制令,工匠分數等,學徒、小匠、次匠、成匠、大匠,大匠就享正九品待遇。

隨着少府的影響力擴大,現在晉升到正八品衙門,按照王弘毅的想法,過一年就晉升到正七品,擁有上千各種工匠。

宋繼善剛剛三十出頭,穿着一身八品官服,洗得乾乾淨淨,熨得平平整整,有着白淨臉,上前行禮:“主公!”

王弘毅翻身下騎,將僵繩隨手扔給親兵,笑的說着:“不必多禮,你帶路,孤要看看少府的情況!”

“諾!”宋繼善還是給王弘毅行了禮,這時已經是六月,天很熱了,起身說着:“臣這就領您進去。”

少府是一連串封閉的住宅,除了正亭,房舍都不大,四周圍牆砌起很高,厚有三尺,並且有着巡兵。

“水泥現在研究的怎麼樣了?”王弘毅問着。

當年爲了避免夯築城牆用糯米、桐油、黃糖、蛋清、紅豆等物建城,因此攪盡腦汁,想出了用石膏。

石膏自古都有,就是叫石膏,又或者叫寒水石。

將爐渣、破磚瓦、石巖、石灰窯渣等用石碾子磨細,摻合少量石灰、石膏粉,就可配成泥漿,不下於糯米汁。

王弘毅卻不滿足這條,吩咐說着:“凡能細磨成粉末,加入適量水後,可成爲塑性漿體,能硬化,砂石凝結在一起,就是水泥。”

又吩咐:“誰能找出更好的配方,孤不吝賞賜。”

這事宋繼善知道,歉意說着:“主公,臣調了十數人,一直到現在,卻並無多少進展,還請主公賜罪。”

王弘毅擺了擺手,說着:“這事只能盡力而爲,我不叫下面爲難,你繼續設着,能出成果我就賞賜!”

說實際的,王弘毅根本是不記得了,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想個思路,讓這個時代的工匠一次次研究。

想到這裡,王弘毅長嘆一聲。

不過王弘毅很有成就的事,就是規定了度量衡。

其實地球上英制度量衡是完全沒有道理,英尺根本是根據英國國王腳長決定。

王弘毅記得前世地球上,對科學怎麼樣發展,爭論不休,許多大科學家,大歷史家,都無法得出權威的結論,但是在王弘毅看來,其實所謂的科學,很容易就複製出來,哪怕對科學一無所知。

既然有着這次機會,王弘毅反正不是理科,自然不記得太多公式和定理,那就從頭開始吧,這不難——在高屋建瓴的基礎上。

王弘毅自己就覺得自己有資格指點真理,因爲自己洞察真理的本質。

其實真理(包括魔法和科學)的入門非常簡單,第一就是確定嚴格的度量衡。

這世界原本尺就差不多是三十五釐米左右,現在直接規定三尺一米,又以米劃分出千米(公里)、分米、釐米就可。

並且製出標準量尺和標準秤。

這很簡單,任何標準都可以,下面就是關鍵,就是推行下去,嚴格按照標準記錄。

再將一個時辰分成二個小時,每小時區分成60分鐘,一刻爲15分鐘,一分鐘60秒,規定了這些,整個真理的基礎就有了。

下一步,就是以這些標準來記錄和計算整個世界。

第三點,就是將這些記錄和計算,形成效益。

就這樣簡單,科學就誕生了。

王弘毅稱之真理三定律。

(1)制定標準(2)用標準來記錄、計算、總結世界的規律(3)將成果形成效益,推動真理事業的進行什麼力學,物理學,魔法學,位面學,神學,量子學,統統不需要,什麼蒸汽機什麼牛頓也無所謂。

只要知道這三大定理,就可以在任何世界,任何時間點上,發展出科學或者魔法來,並且成功統治世界。

當然在魔法世界,其實也一樣,規定好標準,記錄元素的規律,就會形成嚴謹的魔法學,成爲那個世界的科學。

有這三大定律,爆發工業革命之類都是水到渠成。

這時,宋繼善引着王弘毅,到了裡面,見裡面一個工匠,惶恐着,站着只是發怔,王弘毅擺了擺手,說着:“不必多禮,你們依標準得出的工具,有多少?”

這大匠,這時才從忡怔中醒悟過來,連忙磕頭說着:“公爺,都在這裡了。”

王弘毅看了上去,只見直尺、丁字尺、三角板等簡單的測量器具都造了出來,這些標準尺規秤,只要提點一下,形成制度,就可以源源不斷根據需要發明。

什麼光標卡尺之類,都是應運而生,根本不需要親自提點,在實踐裡自然會產生。

王弘毅看了大喜,特別下令,說着:“法度由我而出,必一絲不苟,以爲標準,不得有絲毫改動和怠慢。”

“諾!”在場的人都立刻磕頭說着。

王弘毅滿意一笑,說着:“爲政秉公持正,不懷偏私,才能戰無不勝,匠學和道理也是一樣,孤造鐵牌,以爲定律!”

有這條,科學就有了根基了。

又吩咐說着:“日常就以這些標準,記錄過程,整理成文。”

這就是科學發展的過程,社會科學和物理科學,都一樣,沒有絲毫區別。

王弘毅知道,只要有這真理三標準,哪怕自己什麼都不懂,都可以當真理之父,都可以在任何世界發展出支配世界的力量來。

不過,缺乏知識積累的弊端是很明顯,王弘毅由於實在記不得多少定理和公式,因此只有讓他們積累和發展,雖然道路和根基都正確,但是一百年內不知道能積累多少。

揮去了這點想法,王弘毅不覺得可惜,每個世界都有自己的過程,又問着:“火藥和硝石研究,還要繼續,你不可怠慢!”

宋繼善伏首叩地有聲:“臣蒙主公提拔,敢不效死?必鞠躬盡瘁,請主公鑑察臣心!”

至此問話己畢,王弘毅笑了,再看了一遍,覺得很滿意,最後又去看了金礦的記錄。

說到這第一桶金,作用很大,前世記錄開採了七年,據說有五萬兩黃金開採出來,但是實際上,這裡肯定有花膩,也許是當年開採人的貪污,反正現在估計總共有十萬兩黃金開採的量。

十萬兩黃金,這就是一百萬兩白銀,相當於蜀地現在五年的稅收。

不過纔出去,就見得幾騎奔馳而來,翻滾落馬,跪稟:“報,有緊急軍情。”

王弘毅一怔,自己一行人去向都有定數,現在還迫不及待過來,顯是有緊急軍情了,當下說着:“拿來。”

“是!”信使交出了信件,拆開一看,王弘毅不由一驚。

“實是出人意料。”王弘毅一時失態,衆人連忙低下頭,不敢多看。

王弘毅看着,首條就是魏越先稱吳國公,又稱吳王,現在賜九錫、假黃鉞、使持節、綜理萬機。

這意味着金陵城的朝廷,已經本質上崩潰。

“果然與前世不同了。”王弘毅捂着嘴,低語的說着,心中非常震驚。

雖然魏越甚是了得,又有着野心,卻在前世並沒有廢帝自立,以至於胡人入侵,南朝還在最後抵抗,估計再發展下去,最後是不得不與小朝廷一同隕落。

這一世卻不然。

魏越不僅自稱吳國公,在七日後成爲吳王,按照這步驟,廢帝自立的時間就不遠了。

“吳王……真是個大膽之人……”這一句,卻是對魏越的讚歎。

王弘毅自己因蜀地並未完全一統不敢稱王,而魏越膽大如斯,實在非同尋常。

“爲什麼產生這變化,說來說去,難道是自己改變了歷史,稱了公?”王弘毅很快就想到了這點,一時間心裡不知道什麼滋味。

這可不是小事,在前世,魏越雖然了得,沒有廢帝自立,就自然受到了原本朝廷的影響和牽制,導致龍虎受困,無法隨心所欲——就算是權臣,和自立完全是二回事!

現在稱王建制,就等於龍虎脫困,格局就是一新,若是給他機會消化,那天下就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藩!

王弘毅所知的歷史,以及戰略選擇,都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誅朝臣一百零七人,株連家人親友共有三千人!”這個情報,讓王弘毅對遠在千里之外的魏越狠辣果決,已有深刻了解。

和許多庸人不一樣,王弘毅深刻的明白,一個新興的集團,這樣清洗並不是壞事,事實上,只要撐過清洗階段的虛弱,更加強大的集團就會建立。

唯一可惜的是,自己不能乘這個機會攻擊了。

不過也未必。

“傳令下去,密切注意局面發展,有些被株連的人,可以救的,都救到蜀中來!”王弘毅看完這些情報,下達了這個命令。

記憶中,南朝還是有不少能人,不知道這次,是不是讓自己獲得一些呢?

第307章 夜襲(一)第7章 鞭打(下)第87章 一人活(下)第29章 有女好求(下)第139章 選擇(下)第46章 吾家潛龍(下)第208章 交旨(上)第240章 夜襲(上)第153章 大戰(一)第175章 新生(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278章 焚燒(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上)第4章 出擊(上)第245章 決意(上)第299章 旨意(上)第20章 婚事(下)第122章 英雄氣(下)第61章 大賢來投(上)第208章 交旨(下)第318章 惡報(下)第60章 出山(上)第295章 陷縣(下)第206章 二王(下)第266章 法會(三)第334章 隕落(下)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48章 天意(下)第151章 龍氣沸騰(上)第31章 嗣子(下)第3章 山民(上)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223章 平定(下)第334章 隕落(下)第306章 虎牢陷(上)第116章 水師(上)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294章 拔營(下)第112章 胡無人(上)第139章 選擇(下)第215章 緘默(上)第83章 道德衰(下)第94章 瑞雪(上)第87章 一人活(下)第3章 山民(下)第228章 科舉(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99章 懸首(下)第35章 轟動(上)第151章 龍氣沸騰(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146章 月如水(上)第236章 領軍(上)第76章 急返(下)第93章 產子(三)第31章 嗣子(下)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上)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98章 舉師(下)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18章 大怒(下)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下)第231章 殺人(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115章 計定(下)第46章 吾家潛龍(下)第192章 急報(上)第113章 內應(上)第30章 再得(下)第174章 氣運(上)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262章 金陵(上)第120章 結盟(下)第26章 突破(上)第89章 落定(下)第212章 青色(上)第139章 選擇(下)第143章 蜀龍一統(下)第228章 科舉(下)第165章 送行(上)第115章 緘默(下)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上)第272章 七日證道第26章 突破(上)第19章 破寨(下)第87章 一人活(下)第155章 大戰(七)第136章 出兵(下)第240章 夜襲(上)第127章 放糧(上)第172章 首戰(下)第52章 金子(上)第73章 豐收(下)第280章 盧高降(上)第155章 大戰(五)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137章 漢中城(下)第239章 將星(上)第9章 修氣士(下)第257章 月思(上)
第307章 夜襲(一)第7章 鞭打(下)第87章 一人活(下)第29章 有女好求(下)第139章 選擇(下)第46章 吾家潛龍(下)第208章 交旨(上)第240章 夜襲(上)第153章 大戰(一)第175章 新生(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278章 焚燒(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上)第4章 出擊(上)第245章 決意(上)第299章 旨意(上)第20章 婚事(下)第122章 英雄氣(下)第61章 大賢來投(上)第208章 交旨(下)第318章 惡報(下)第60章 出山(上)第295章 陷縣(下)第206章 二王(下)第266章 法會(三)第334章 隕落(下)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48章 天意(下)第151章 龍氣沸騰(上)第31章 嗣子(下)第3章 山民(上)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223章 平定(下)第334章 隕落(下)第306章 虎牢陷(上)第116章 水師(上)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294章 拔營(下)第112章 胡無人(上)第139章 選擇(下)第215章 緘默(上)第83章 道德衰(下)第94章 瑞雪(上)第87章 一人活(下)第3章 山民(下)第228章 科舉(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99章 懸首(下)第35章 轟動(上)第151章 龍氣沸騰(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146章 月如水(上)第236章 領軍(上)第76章 急返(下)第93章 產子(三)第31章 嗣子(下)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上)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98章 舉師(下)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18章 大怒(下)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下)第231章 殺人(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115章 計定(下)第46章 吾家潛龍(下)第192章 急報(上)第113章 內應(上)第30章 再得(下)第174章 氣運(上)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262章 金陵(上)第120章 結盟(下)第26章 突破(上)第89章 落定(下)第212章 青色(上)第139章 選擇(下)第143章 蜀龍一統(下)第228章 科舉(下)第165章 送行(上)第115章 緘默(下)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上)第272章 七日證道第26章 突破(上)第19章 破寨(下)第87章 一人活(下)第155章 大戰(七)第136章 出兵(下)第240章 夜襲(上)第127章 放糧(上)第172章 首戰(下)第52章 金子(上)第73章 豐收(下)第280章 盧高降(上)第155章 大戰(五)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137章 漢中城(下)第239章 將星(上)第9章 修氣士(下)第257章 月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