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謝大家(下)

片刻後,就有小轎並拉行李的車前來伺候。

宋子燁又走到門口停下的馬車前,溫和的說:“謝大家,現在已至宋家,還請謝大家下車。”

“煩勞了!”馬車內,一個女聲響了起來,伴隨着這個聲音,一個面罩白紗的女子,從馬車內緩緩走出。

她的容貌被白紗遮住,身段卻顯出女性充滿魅力的曲線,只是一出來,就有一種淡然和凜然的氣質,讓人不敢久視。

在這個女子身後,跟着一個侍女,揹着行囊,看形狀是一把琴。

後面還有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子,沉默無聲,看情況既非是同伴,也不是僕人。

“請謝大家入府。”宋子燁說着。

她就上了轎,自大門而入,周圍的人都是變色,按照規矩,正門是必須有相當身份的人才可出入,一般都是走側門。

轎子擡進去,過了一處走廊,直到一處院子前,這院子內是五間房,一間小廳,一間書房,還有着上等臥房,都是雕樑畫棟,是面還掛着一隻鸚鵡。

轎子下來,幾個丫鬟就忙笑迎上來。

宋子燁不進房,直接吩咐:“你們以後就伺候謝大家,以本家貴賓禮,不可怠慢。”

又吩咐:“將謝大家的東西都搬進去,謝大家旅途疲倦,你們有沒有打掃房間,讓謝大家先歇歇?”

謝純之就笑着:“謝了。”

丫鬟連忙行禮說:“平素都清掃過,剛纔又清掃了一次。”

宋子燁不好多說,點頭說了幾句,就離開。

這時丫鬟就引着謝純之,以及她帶來的丫鬟進去,先引着進東正房。

只見這房間不大,不過數丈見方,卻極是清幽雅緻。

臨窗是一個桌子,上有着雨過天青瓷瓶,插數株花,淡雅宜人,稍遠一點有着牀,垂着絲帳,石青色的枕,青色薄褥。

再遠處有着櫃子,還有着一架書櫥,滿滿的書籍,懸着一管玉簫,西首一張花梨小几,一把琴就放在上面。

丫鬟就請着坐了,又上了茶,又說着:“謝小姐,淋浴還在準備,您稍等。”

等這丫鬟下去,謝純之帶着的丫鬟小寧就笑着:“宋公子看來真的是用心了。”

謝純之淡然一笑,說着:“休得胡言。”

說着就從容喝茶,過會淋浴,以消去旅途的疲倦,待會主人肯定要會見,總要有個精神去見面。

非是奉迎,只是禮節。

宋宅中,剛剛進了父親院落,宋子燁見到了虞良博。

虞良博是王弘毅的謀主,年紀不大,因是私下拜訪宋涵,此時身着一襲儒衫,不認識的人,見他迎面而來,還會以爲走過來的是個年輕儒生。

見到虞良博的同時,宋子燁緊走幾步行禮:“子燁見過虞先生。”

虞良博年紀與宋子燁相仿,不過宋子燁卻明白,自己不能在此人面前失禮。

此人是蜀地的重臣,又與宋涵宋恆私交不錯,就是看在父伯面上,也要做足禮數。即便是有事要與父親商量,路上遇到了虞良博,還是停下腳步行禮說話。

“原來是宋公子,你何時回到成都府城?許久不見,宋公子真是越發丰神俊朗了。”虞良博微笑着朝他一拱手,說着。

“虞先生有些清減了,想必是近日來,事務繁多,太過辛苦了?縱然再多事情,這人生該有的樂趣,卻是不能少。”宋子燁邀請着:“聽聞虞先生擅琴藝,子燁此次歸來,還帶回一位貴客,虞先生有空不妨來宋宅與她切磋一番琴藝。”

“不知公子所請貴客,是哪一位?”聞聽到琴藝二字,虞良博微微動容。

君子愛琴,此是雅道。

琴棋書畫,凡雅士都會些,當然擅長者少之又少。

此時蜀地可稱的上擅長琴藝者,虞良博沒有不認識,突然聽聞有外地擅琴藝者到此,虞良博自是心中歡喜。

宋子燁笑吟吟說着:“非是別人,正是謝大家,巡遊到此,姑且住在我家!”

“謝大家?”見宋子燁言語中透着敬意,虞良博內心微微一怔,很快想到了符合這稱呼的人。

“原來是謝純之竟到了蜀地?”

謝純之,據說和某個道脈有關,其祖母,曾經是第一琴手,以《上明祈》聞名於世,她在民間獻藝,觀者如山,後來應邀到宮廷表演,無人能比。

當然世事浮雲,其祖母第一琴藝,最終結局卻是涉及大案,雖未死,卻落寞而終,但是她的琴藝,甚至入了史記。

沉靜三十五年,謝純之出,她的琴藝據說接近當年大家。

“正是!子燁偶然遇到謝大家,聽聞她正在遊歷,將請到蜀地,現在已安置在府中。”宋子燁答的說着。

聞聽此言,虞良博難得認真的說着:“既是這樣,虞某以後少不得來府上討擾了。”

三日,成都府城風平浪靜。

王宮中,此時已到夜中,天上繁星密佈,城中燈火闌珊,涼風沁人心肺,月光透過不算茂密樹幹,透過還存在的枝葉間灑落下來,更增幽深寂靜。

廊階上站着的太監和侍女,個個肅立,偶爾有些衣裳悉悉微響,正殿有兩廂,左右是幔帳,地上鋪着地毯。

在臨窗處,案上硯筆書籍都有,此時宋心悠手持一封書信觀看着。

書信內容,是說一件事。

琴藝大家謝純之被邀請到宋家,聽聞這話,拜訪的賓客陸續不絕,到宋府小聚,還有一些蜀地琴師,前來切磋了一番琴藝,影響漸漸擴大。

對這個情況,宋家也無可奈何,當然,宋家當初邀請謝大家,有爲自己生意揚名的打算,可這影響,鬧得盡人皆知,就不是好事。

“大哥還真是……胡鬧。”宋心悠搖搖頭,將書信放下。

宋子燁帶着這一個女子到成都,真是讓人不知說他什麼纔好,這女子還是以琴藝聞名於世,宋心悠將自己的一雙纖纖玉手擡高,放於眼下。

自己也善於琴藝,不知這位謝大家,又是何等天籟之音?

就在宋心悠爲這事,暗暗稱奇時,秘書閣的一偶,虞良博正在向王弘毅彙報這段時日以來成都府城的情況。

這本是日常彙報事,在虞良博在彙報完這些事後,又提上這話,讓王弘毅怔住了。

“謝純之,現在身在蜀地?”王弘毅訝然。

虞良博走後,王弘毅靠坐於椅中,雙目望着不遠處忙碌着的官員,忍不住回憶起了前世的事。

記得那時,自己被李承業打敗,囚禁於舊邸,不得外出。

在被囚禁的時間內,一直靠着讀書,下棋,撫琴打發時間。

一天,外面看守的口中,他得到了謝純之進蜀的消息,後來,還邀請了一次,這琴藝真是天籟之音,動人心扉。

並且也知道,謝純之交往甚廣。

想到這裡,王弘毅猛的站起:“記得前世此女來往無白丁,其中多是有氣運的賢才,若是能通過她拉上關係的話……”

“還有,記得她的身邊,就是那個日後稱東劍客的宋希葉。”

在這個世界,武功自有極限,對帝王將相來說,劍客之類實在不算啥,遣一隊兵就可殺之,不過,王弘毅還是有些武術情結。

再說,王弘毅記得日本劍道。

明治28年,日本武德會建立,統合各個流派,經過兩次的改革和完善,“劍道”逐漸登上歷史舞臺,昭和16年,劍道作爲國民學校的必修項目,對培養着日本人特別是軍人尚武風氣有極大作用。

昭和20年,二戰後,美軍進入,武道全面禁止,其中很多劍術大師作爲戰犯被捕。

昭和22年,日本皇族和首相,東久迷捻彥去拜訪佔領軍的總司令,提出要武道再開,理由是:“貴國擁有能瞬間摧毀一座城市的武器,難道還懼怕拿着竹劍的百姓?”

的確,相對現代武器,這竹劍實是微不足道,但是連讀書都可以明理,學劍如何不能堅毅?

實是處心積慮培養着日本的尚武之風。

不得不說,這方面中國要學習之處實在太多了。

“琴有謝純之,劍有宋希葉,茶有盧愈,若再有書、畫等道,日後就可開設專項學院了。”王弘毅一直有着這想法,將這些文化發揚光大。

此時,就動了心思。

“主公,這是您要的文書!”一個官員站在王弘毅面前一會了,因王弘毅一直度步沉思,他實是不敢打擾,直到王弘毅目光向他轉來,他方小心翼翼的出聲。

“恩,放在這裡吧。”王弘毅接過文件,有點漫不經心的說着。

“主上,您可是感覺乏了?是否奴婢給您叫乘輿過來回宮休息?”一旁的內侍走過來,輕聲詢問。

王弘毅按了按額頭說:“不必,來一杯蔘湯!”

“奴婢這就去辦。”內侍退了出去。

不一會,丫鬟捧着蔘湯進來,用着銀質碗盞,王弘毅慢慢的品着。

“適才聽虞大人提到,琴藝大家謝純之,暫住於宋府?”王弘毅隨後將十三司的人喚到面前,問着。

獲得肯定回答後,王弘毅吩咐說着:“你這差人過去,便說……恩,就說明日下午,孤在宮中宴請賓客,請謝大家入宮奏上一曲。”

“臣遵旨。”這人立刻應着。

第15章 賴同玉(上)第290章 泰山議(上)第285章 預兆(下)第324章 貴賤(上)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14章 狐疑(上)第206章 二王(下)第193章 預兆(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上)第30章 再得(下)第51章 仙方(下)第117章 威靈侯(上)第153章 大戰(一)第5章 易命(下)第166章 影響(上)第155章 大戰(八)第120章 結盟(上)第221章 殺機(上)第171章 壓制(上)第312章 轉運(上)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下)第118章 度江(下)第50章 造鼎(下)第75章 想先誅(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下)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267章 法會(五)序章第93章 產子(三)第205章 封賞(上)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171章 壓制(上)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35章 轟動(上)第25章 素兒(上)第155章 大戰(六)第112章 胡無人(上)第176章 天譴(上)第221章 殺機(上)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上)第101章 出降(下)第23章 羽翼漸豐(上)第245章 決意(下)第49章 病變(上)第44章 來由(下)第158章 出使(上)第11章 練兵(上)第270章 天譴(下)第77章 衝鋒(上)第95章 出兵(上)第72章 禁咒博士(下)第195章 餘烈(下)第193章 預兆(上)第156章 撤軍(下)第289章 對應(上)第40章 再世爲人(下)第205章 封賞(下)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37章 暗流(上)第138章 對比(上)第296章 東郡(上)第20章 婚事(下)第195章 餘烈(下)第258章 涼州事變(上)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7章 鞭打(上)第196章 女婿(上)第127章 放糧(下)第205章 封賞(上)第46章 吾家潛龍(下)第165章 送行(下)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55章 請旨(上)序章第147章 情分(上)第329章 來使(上)第169章 國運(上)第151章 龍氣沸騰(下)第331章 逃亡(下)第71章 喜事(上)第299章 旨意(下)第31章 嗣子(上)第64章 文武雙壁(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322章 回都(下)第280章 盧高降(上)第78章 就仕(下)第98章 舉師(下)第324章 貴賤(下)第156章 撤軍(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151章 龍氣沸騰(下)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138章 對比(上)第121章 半日城(上)第194章 時壽(下)第118章 度江(下)
第15章 賴同玉(上)第290章 泰山議(上)第285章 預兆(下)第324章 貴賤(上)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14章 狐疑(上)第206章 二王(下)第193章 預兆(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上)第30章 再得(下)第51章 仙方(下)第117章 威靈侯(上)第153章 大戰(一)第5章 易命(下)第166章 影響(上)第155章 大戰(八)第120章 結盟(上)第221章 殺機(上)第171章 壓制(上)第312章 轉運(上)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下)第118章 度江(下)第50章 造鼎(下)第75章 想先誅(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下)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267章 法會(五)序章第93章 產子(三)第205章 封賞(上)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171章 壓制(上)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35章 轟動(上)第25章 素兒(上)第155章 大戰(六)第112章 胡無人(上)第176章 天譴(上)第221章 殺機(上)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上)第101章 出降(下)第23章 羽翼漸豐(上)第245章 決意(下)第49章 病變(上)第44章 來由(下)第158章 出使(上)第11章 練兵(上)第270章 天譴(下)第77章 衝鋒(上)第95章 出兵(上)第72章 禁咒博士(下)第195章 餘烈(下)第193章 預兆(上)第156章 撤軍(下)第289章 對應(上)第40章 再世爲人(下)第205章 封賞(下)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37章 暗流(上)第138章 對比(上)第296章 東郡(上)第20章 婚事(下)第195章 餘烈(下)第258章 涼州事變(上)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7章 鞭打(上)第196章 女婿(上)第127章 放糧(下)第205章 封賞(上)第46章 吾家潛龍(下)第165章 送行(下)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55章 請旨(上)序章第147章 情分(上)第329章 來使(上)第169章 國運(上)第151章 龍氣沸騰(下)第331章 逃亡(下)第71章 喜事(上)第299章 旨意(下)第31章 嗣子(上)第64章 文武雙壁(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322章 回都(下)第280章 盧高降(上)第78章 就仕(下)第98章 舉師(下)第324章 貴賤(下)第156章 撤軍(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151章 龍氣沸騰(下)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138章 對比(上)第121章 半日城(上)第194章 時壽(下)第118章 度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