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移縣(下)

成都·宋家

自上次談話後,無論是宋涵還是宋恆,皆對汲水縣的戰事關注起來。

因此,文陽府這邊收到消息,才第二天下午,成都宋家,也得了信。

負責收集這消息,便是宋家嫡長子宋子燁,接到這消息,他可是愣了好一會,在下人的提醒下,才猛醒過神來。

隨即,不敢耽誤,忙快步向父親書房走去。

敲了幾下門,說了自己身份,裡面傳來了宋涵聲音:“進來。”

推門進去後,卻發現,二叔宋恆也在。

宋恆自然不是外人,宋子燁將那密報,直接交到了父親手上。

打開看了裡面內容,細看之後,宋涵頓時沉默下來。

宋子燁站在那裡,等候着父親問話。

果然,過一會後,宋涵將手裡密報交到了一旁二弟手裡,問眼前長子:“裡面內容,你已看過了?”

“兒子已看過了。”宋子燁點頭,應着。

“說說你的看法。”宋涵淡淡說着。

宋子燁猶豫了下,似是有些不情願,卻只能說着:“從這一仗看出,此子很是了得!”

“二弟,你覺得呢?”宋涵又看向一旁,問着。

宋恆正坐於那裡細看情報。

很快,情報看完,宋恆卻沒有和長兄一樣的面無神情,擡起頭時,已是一臉驚訝。

“這王守田,竟取了太素縣?真是難以想像啊!”

“是啊,這件事,之前我也未曾料到,會是這般結果,當日還在想,若這王守田果真能勝了,便是個了得人,沒想到啊,此子居然厲害如斯。”

宋涵撫着長鬚,忍不住感慨着:“此子,着實不凡!”

見宋涵言語間,對這王守田頗是讚歎,宋子燁已是聽出了什麼,卻忙低聲說着:“父親,莫非你還想將悠兒許配於他嗎?”

王守田雖讓宋子燁也很是佩服,可宋子燁年輕氣盛,又很是愛惜妹妹,對王守田娶了平妻之事,一直耿耿於懷。

“你有什麼看法?”宋涵反過來問着長子。

“父親大人,這次王守田雖然大勝,卻也是因爲柳思明去世,其子柳朝義雖然繼位,卻很難節制手下驕橫之將,因此才私下出兵,結果才讓王守田得勝,若是柳思明沒有死,那有這事?”

柳思明善騎射,智敏過人,治兵有方。

“你說的沒有錯,若是柳思明沒有死,王守田的確打不下太素縣,打下了,也吃不下,只有退出。”

“但是現實沒有假如,運氣代表的運數也是實力,而且是最大的一塊之一,無論王守田靠什麼成事,至少現在打下太素縣,並且可能長期佔領,而且長定鎮衰微,這幾乎是鐵一樣的事實。”

“由此而看,王家統一二鎮的時日,不會很長,蜀中又多了一個強鎮啊!”宋涵很是感慨的說着。

“大哥,這事,你可要想好啊,若真是應了他,那我宋氏的顏面怕是……”一旁的宋恆也提醒的說着。

對兒子可以直接說,對弟弟,宋涵卻不直接回答,只問着:“二弟,當日你我交談的內容,你可還記得?”

“大哥說的是?”

“便是那搬弄是非之人,你可還記得此事?”宋涵淡淡說着。

“小弟自是記得,莫非大哥查到什麼了?”

“這事何必刻意去查,你可知,這段時日內,文陽府境內,出的那幾樁滅族之事?”宋涵反問的說着。

“這……小弟倒不知。”宋恆最近一直忙於生意之事,其他府縣的瑣事,他又怎麼可能知曉?

宋涵也沒覺得他會知道,這事情,卻要和二弟和長子說清楚了。

他繼續說着:“其中有一事,便是出自王守田福田村,他讀私塾那田姓先生,在一夜之間,遭了滅門,同鄰也有遇到被殺,是王遵之親下的命令,秘書郎李顯親自帶兵去。這事,你們只怕不知吧?”

“竟有這等事?”聽到這裡,房間內其他二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這田姓先生,便是傳播平妻之事的那人,他如今遭遇,已能表現出王遵之意思了。”

宋子燁想到了別處,怒着說:“父親,您的意思,若我宋家不答應這門婚事,這王遵之會對我宋家下手?可我宋家遠在文陽府,這裡又非他王遵之管轄之處,他有這等能力嗎?”

“子燁所言不虛,這王遵之再如何蠻橫,也不可能對我宋氏如何吧?”宋恆也是不信,說着。

宋涵苦笑說着:“你們想到別處了,不過,你們說的也是一種可能。”

“現在自然不會如何,蜀地不統一,他沒這本事,可是以後呢?這場大仗,顯出了王守田作爲鎮帥的資格,並且作爲下一任繼承人,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即便我宋氏不答應聯姻,也已不會動搖王守田之根基。在這種情況下,若日後王守田得了這蜀地,我宋氏該如何自處?”

“就算不能統一蜀地,多佔幾郡,就可以對我宋家的生意產生巨大影響,如果我們沒有與之交涉,倒也罷了,許了再悔,這會有什麼後果?”

宋子燁張張口,想反駁,想到王守田所展才華,又閉上了。

此子,日後真當了節度使,只怕就算未必能統一蜀地,也可能佔二三郡,到那時,宋氏該如何自處呢?

更加不要說統一蜀地了,統一了蜀地,如果結怨於蜀王,那時的宋氏,和如今的田姓人家,又有何區別?

“何況此子也只是娶一平妻,那李家之子李承業,娶了那王遵之養女後,不也納了幾房侍妾?論起門第來,較之平民,哪個不更高些?若這樣看來,只是一無族人可依仗的平民之女,即便有那平妻之位,也不過是一人之榮,有我宋家一族在,她之子嗣,又怎麼可能成爲繼承人?這事若從這角度來看,倒不是壞事了。”宋涵淡淡說着。

“大哥,市井之間……”

“市井傳聞,不過是人力導之,過些時日,真成了事,誰還有閒心說這些?不過是爲阻王宋兩族聯姻,有心人推波助瀾罷了。”宋涵倒是想開了,對此不再在意。

“可卻是委屈了悠兒。”宋恆在一旁嘆的說着。

知道此事至此,大哥已經心裡應下了,可宋家嫡長女與一平民女平起平坐,稱姐妹,卻着實有些委屈侄女。

大多數大族之女,可以容忍丈夫有侍妾,卻不能容忍丈夫娶一平妻,這其中涉及到,更多的是自身利益和臉面問題,與感情卻是無甚關係。

宋涵卻嘆一聲,說着:“的確是苦了悠兒了。”

他未和這二人明說,這些道理,卻都是女兒與他講明,若非如此,他又怎肯應了這門婚事?

有女如此,夫復何求?

只希望,這王守田能善待女兒,並且有所成就,若真如此,這一族,便會鼎力支持這王守田。

能掌有二郡,坐穩大位,又有宋家財力和人才支持,這蜀中,未必不可以爭一爭。

兄長既然有了決定,宋恆也就不再多說,只是提醒了一句:“大哥,那王彥已經在成都住了一週時間,若是願意結親,就完成下聘,之前我們多有冷待,現在要結成親家,還要多加和解纔是。”

中國婚禮,大體有六項,故稱“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但是到了現在,“六禮”已經被簡化爲納采、下聘、親迎等三種儀節。

納采,就是說採擇之意,即男子選擇妻子。男方欲擇某家之女爲妻,便託媒妁交通女方,試探女家之意,這步已經走完了。

下面就是關鍵的下聘,男方會送來聘禮,這時,如果收下,就必須給一張婚約,上面有着男女的八字。

這步一旦確定,兩家婚姻就算成立,是中國古代婚姻習俗中最重要,也最具特色的一個環節,即便是“天子”亦不能免,也難以後悔。

男家拿到婚書後,要把婚書供於祖先神位前,報告祖先已和某家締親。

前面後悔還不是大事,如果聘禮後再悔婚,按照古禮就是大恥,恨可敲骨入髓,就算王守田日後誅滅宋家,輿論也不會覺得殘暴。

當然宋家也不會這樣幹,就算對匹夫,也會臉面掃地。

這時,宋涵聽了,點頭說着:“的確如此!”

就在如此決意的一瞬間,遠在太素縣的王守田,正接到命令,備馬準備去府中。

“主公切愁,這裡由我們來處置。”薛遠說着:“我已經初步清點,有無地少地一千餘戶,都可遷移去汲水縣,以充實戶口。”

王守田哈哈一笑:“先生若能滿三千戶,必不吝官爵提拔。”

“主公何出此言,主公提拔我以草芥之中,莫說有官爵,就算沒有官爵,臣也鞠躬盡瘁,爲主公作那犬馬之勞。”薛遠正色說着。

王守田不由心中一暖,擺手說着:“是我莽浪了……咦?”

昨日頂上,就多了一份厚厚的赤氣,盤旋着,只是沒有器可容納,就在剛纔,頂上又出現一份雲氣,雖然是白色,卻厚大無比,幾乎在整個汲水縣的白氣之上。

兩份雲氣懸於頂上,又各自分開,並不混淆。

這些氣數,只怕正七品之器,都未必容納下,一時間,王守田真是又喜又憂,處於幸福的苦惱之中。

“主公?”薛遠見主君突然之間怔住,不由奇怪。

“……沒事,我這就去見大帥,這裡的事,就全交給你了。”王守心不再猶豫,準備早一些上府,早一天得授大器,就免得一些浪費。

要知氣數雖然不會很快消散,但是總有絲絲浪費,這太可惜了。

第42章 迎娶(下)第178章 意定(下)第306章 虎牢陷(下)第249章 潛勢(下)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295章 陷縣(下)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90章 賞賜(上)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324章 貴賤(上)第115章 緘默(下)第129章 赤蛟(下)第178章 意定(下)第150章 喻令(下)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319章 長安(上)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80章 茶思(下)第162章 從軍(下)第188章 登基第191章 快意(上)第169章 國運(下)第274章 晉見(上)第322章 回都(下)第301章 說降(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15章 賴同玉(上)第98章 舉師(上)第9章 修氣士(下)第305章 洛陽陷(上)第36章 移縣(下)第60章 出山(上)第183章 勸進(上)第120章 結盟(上)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267章 法會(五)第93章 產子(三)第113章 內應(上)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316章 翼州事(上)第10章 運數(下)第158章 出使(下)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270章 天譴(下)第96章 決意(下)第78章 就仕(上)第220章 金陵(上)第12章 能吏(上)第153章 大戰(二)第225章 新年(上)第171章 壓制(下)第215章 緘默(上)第66章 選擇(上)第147章 情分(上)第176章 天譴(上)第108章 獻城(下)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129章 赤蛟(下)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267章 法會(五)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163章 洗城(上)第31章 嗣子(下)第71章 喜事(下)第251章 大戰(下)第97章 合圍(上)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下)第80章 茶思(下)第247章 流民(下)第30章 再得(下)第115章 計定(上)第39章 觀禮(上)第234章 收賞(下)第197章 失意(下)第130章 厚重(下)第20章 婚事(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上)第210章 思量(上)第42章 迎娶(上)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273章 甦醒(下)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309章 挽回(上)第155章 大戰(八)第166章 影響(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下)第171章 壓制(上)第114章 水賊(下)第293章 誰是豪傑(上)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上)第280章 盧高降(上)第52章 金子(下)第187章 王業(上)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66章 選擇(上)第176章 天譴(上)第152章 兵分二路(下)第248章 召集(下)
第42章 迎娶(下)第178章 意定(下)第306章 虎牢陷(下)第249章 潛勢(下)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295章 陷縣(下)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90章 賞賜(上)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324章 貴賤(上)第115章 緘默(下)第129章 赤蛟(下)第178章 意定(下)第150章 喻令(下)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319章 長安(上)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80章 茶思(下)第162章 從軍(下)第188章 登基第191章 快意(上)第169章 國運(下)第274章 晉見(上)第322章 回都(下)第301章 說降(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15章 賴同玉(上)第98章 舉師(上)第9章 修氣士(下)第305章 洛陽陷(上)第36章 移縣(下)第60章 出山(上)第183章 勸進(上)第120章 結盟(上)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267章 法會(五)第93章 產子(三)第113章 內應(上)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316章 翼州事(上)第10章 運數(下)第158章 出使(下)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270章 天譴(下)第96章 決意(下)第78章 就仕(上)第220章 金陵(上)第12章 能吏(上)第153章 大戰(二)第225章 新年(上)第171章 壓制(下)第215章 緘默(上)第66章 選擇(上)第147章 情分(上)第176章 天譴(上)第108章 獻城(下)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129章 赤蛟(下)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267章 法會(五)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163章 洗城(上)第31章 嗣子(下)第71章 喜事(下)第251章 大戰(下)第97章 合圍(上)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下)第80章 茶思(下)第247章 流民(下)第30章 再得(下)第115章 計定(上)第39章 觀禮(上)第234章 收賞(下)第197章 失意(下)第130章 厚重(下)第20章 婚事(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上)第210章 思量(上)第42章 迎娶(上)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273章 甦醒(下)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309章 挽回(上)第155章 大戰(八)第166章 影響(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下)第171章 壓制(上)第114章 水賊(下)第293章 誰是豪傑(上)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上)第280章 盧高降(上)第52章 金子(下)第187章 王業(上)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66章 選擇(上)第176章 天譴(上)第152章 兵分二路(下)第248章 召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