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建國稱侯(上)

十月,秋高氣爽,豐收之季節。

在這時,蜀地再次迎來一件大事,將本來豐收帶來喜悅,衝的一乾二淨。

文陽府的城北,下午一家茶館裡,幾個茶客玩着紙牌。

話說,紙牌遊戲,在唐朝就有,只是終沒有撲克牌這樣流行,這個世界的紙牌,卻很成熟,是平時一大快事。

“哎,你們聽說沒有?”,一個茶客說着:“成都府出大事了!”

“成都府?不是才被將軍佔領了?這次又出了啥事?”,還有一個茶客正在喝茶,聽了這話,撲哧一下。

一直半躺在竹椅上閉目養神的一個老茶客聽了,坐了起來,說着:“你還不知道?定遠將軍要稱蜀侯了,這行爲,怕是有大禍啊!”

“大禍?我看未必,蜀中各鎮大帥,早就打來打去,苦的還不是我們,將軍能平定下去,未必不是我們蜀地的福氣……”,”

這時”一個讀書人聽的很不舒服,怒的說着:“可是私稱蜀侯,就是謀反,朝廷必發大兵。”

這時,一箇中年人,長着小眼睛,聽了這話,不屑的一笑,說着:“朝廷?現在老荊州那裡都連場大戰,大都督鄧平原,攻打武陵,將武陵郡打下來了,這可是私鬥,朝廷連這個也不管,能管到我們蜀地?”,這時,店主跑來說着:“哎呀,各位客官,別說了,這等事,不是我們說的,對了張二,這裡炭火使完了”你順便買些回來。”,張二起身大聲說着:“知道子,我這就去!”

成都宋府這時又有着絲絲秋雨。

今日是發下宋家原地產的日子,這本是喜事,只是宋涵和宋恆卻不勝悲事”走在了空蕩蕩的舊宅中,就想起了當年的七十三口。

滿滿緬懷,一件一件想去”不時垂淚,到了後huā園,只見這時葉子大部分枯黃了,偶然有幾隻小鳥還在飛着啾啾而鳴雨下的細,顯得院子幽暗。

到了後面,一塊臥虎石映入宋涵視線,他觸電一樣身上一顫,終於不再走了到了亭子裡坐了下來。

“大哥,你也別傷心了,這是一場劫難,劫難過去”就是大福。”宋恆嘆了口氣,說着:“再說這魏存東都三族誅了除了魏謹這一支。

頓了一頓又說着:“大哥,雖然魏謹保了命,但是現在人事都非,想落井下石的不計其數只要我們稍加暗示的話……”

“糊塗,這魏謹獻城有功將軍親自裁定免死任縣令,這事就在將軍心裡裝着,你跑去煽風點火落井下石,將軍也許看在悠兒的面上不說,心裡就是不快,現在將軍馬上就要當蜀侯了,以後稱王稱帝未可知道……你這不快,不就是日後的禍根嗎?積少成多,這些事多幹了”再多的福氣和情分都要沒有了。”

宋涵呵斥的說,話還沒有說完,宋恆就如醒瑚灌頂一樣明白了。

君臣之中,實際上最寶貴的不是功勞,而是情分,有着情分君臣就能善始善終,沒有情分就是伴君如伴虎。

果然,就聽着宋涵繼續說着:“將軍已經誅了三族,爲我宋家報了仇,這事以後就不要多說了,以後遇到這事”就說大仇已報,不復再念。”,宋恆回過神來,說着:“受教了,大哥說的是!”

二人正說着,聽雨點轉密”啪啦的打下來,宋恆又問着:“將軍這次稱蜀侯,是不是早了點?”,“早有早的好,晚有晚的妙,再說,是稱蜀侯,而不是蜀王,就留有餘地”而且,蜀中和別的地方不同。”,“別的地方,四通八達,藩鎮衆多,失了大義名分,就給人。舌,諸鎮圍攻,因此不得不尊大義,但是蜀中封閉,只要佔了優勢”朝廷就干預不了,現在將軍稱蜀侯”因地制宜的來說,卻是極妙,有此名分,才能早早統一蜀地,日後才能出蜀爭奪天下,若是現在不定名分,到那時,就遲了。”宋涵說着。

宋恆聽了,點了點頭。

蜀王宮張攸之和虞良博應命,都進了一處巨大的書房,見到了王弘毅”都行大禮。

王弘毅這時穿了一件米色寬袖長袍,頂上戴着一頂金冠,見兩人進來”顯得很隨和,適意站起來走動幾步,打量着說着:“都很精神嘛,聽說你們都很辛苦,處理縣政到深夜才休息。”,張攸之和虞良博見王弘毅神態從容親切”不由都心中鬆了口氣”說着:“主公,臣等都年輕,不礙事,爲報效主公,這點苦不算什麼。”,“還是要注意。”王弘毅一笑,沒有立刻上座,從案上抽出拆出的幾封摺子,遞給他們,說着:“你們看看。”

態度一如以前,兩人徹底放心了,取了摺子看了,一看,就變色:“這等狂徒!”,這些摺子是一些地方上的讀書人上書,對王弘毅自稱蜀侯的事,或者勸說,或者大罵?

王弘毅卻回到座位上,心平氣和的端茶一啜,說着:“也沒有什麼,他們說的都是君臣之道”都是正理,只是卻不知時務,不知天命,不必多理。”

王弘毅要自稱蜀侯時,就已料到,這蜀地必有些人不滿。

再怎麼樣動盪,大燕二百年,效忠皇帝的人總是有,自稱蜀侯”欲將蜀地一統,在有些人眼中,自然和造反無異。

可這些人是少數,藩鎮割據五十年了,能對皇帝有忠心的人,不會太多。

隨聲附和者,不過是些牆頭草,只要自己事業蒸蒸日上,治理有術,這些質疑聲,自會漸漸消逝。

虞良博定了定神,也知道這次稱蜀侯,驚訝者有之,讚歎者有之,唾棄者有之,欲前來投奔者有之,但是還是說着:“主公,這些議論,不可不理,若是給人串通了,形成了聲勢,就不好了。”

張攸之也兌着:“臣附議”這種事還是不能任由他們。”

王弘毅笑了笑,說着:“我三日後就稱蜀侯,稱蜀侯後,就有着名分,如果再有人串通不滿,再搜捕也不遲……這事先放着,這次召你們回來”就是有事。”

“秘書司不好聽,我已經下令改了秘文閣,你們還是回來當秘文閣侍講,還是正七品”你們升的已經很快,這次就不加封了。

張攸之和虞良博磕頭說着:“臣等入仕不過二年,就已經七品正職,心裡想着,都很惶恐,恐遭物議,主公給我們留有餘地,這是臣等福氣。”

“依我心意,你們本要在縣令上幹上一整年,可是現在中樞初建,少不得”也就罷了,你們今天就在秘文閣辦差,幫我處理些事。”,王弘毅說着。

“我已經命李剛擔任吏司郎中,王彥擔任戶司朗中,虞昭擔任禮司朗中”胡策擔任刑習朗中,李顯擔任工司郎中,丁虎臣擔任兵司郎中,都是五品平調”不過現在只是代理,等我登位後,正式發佈,你們的職司也是一樣。”

張攸之和虞良博,聽了”心裡一陣激動”這就是建國立制了,不想才二年時間”主公就能建國立制,眼見天下紛亂,但是能建國立制者,少之又少,若能搶着先機”王圖霸業就在眼前。

王弘毅見兩人神態,又笑的說着:“本州六郡,六個太守,都要考慮,現在只有二個人選,一個就是陳達,還有一個裴成炎,都是降官,還有四個人選,你們有着什麼意見?”

這事張攸之不說,雖然沒有明確分工,但是張攸之主要負責軍情上,而虞良博負責內政上的處理,張攸之自然不願意給王弘毅留下不快的印象。

虞良博沉吟的說着:“正定縣由於陸炎戰死,因此大帥收回,任命了傅廷爲知縣,傅廷擔任縣令很久了,資歷厚實,以臣見,可以提拔。”

這是很公允的意見,絲毫不帶成見,王弘毅想了想,覺得不錯。

“還有賴同玉和薛遠,早早跟隨主公,也有着提拔的理由。”,王弘毅聽了這話,默默的沉吟,他其實並沒有忘記自己的老臣”賴同玉不用擔心,提拔成太守可以,可是薛遠的命格,能擔任太守?

沉吟了片刻,說着:“傅廷可爲太守,等以後禮司考慮怎麼樣分配,賴同玉和薛遠提拔一品,都爲六品府丞”代理二郡公務,若是能治政,再提拔也不遲”至於柴茂森,提拔爲縣令。”

“還有二個府,以後再考慮,我們再說軍情,老荊州,大都督鄧平原”將武陵郡打下來了,現在已經有着二郡了。”說到這裡”王弘毅有些擔憂。

大都督鄧平原,可是佔領着整個荊州,稱楚王的潛龍,按照原本歷史”垂正十三年,鄧平原就爆發了武陵之戰,開始制霸荊州。

本以爲水軍大將張範直被自己拉來了,會延期,不想只遲了一個月,還是爆發了。

按照原本歷史,獲得了二郡,鄧平原就不發不可收拾了,唯一可喜的是,荊州和朝廷接壤,朝廷和魏越都不允許他快速統一,牽彬艮大。

就算這樣,這也是危險的信號。

王弘毅說到這裡,發覺泄了點底,又說着:“秦地也一樣,郭文通現在擁有三郡,氣勢很大啊!”

張攸之間着:“主公可是爲日後擔憂?”,心中卻是歡喜,蜀中出龍”一就是荊州”二就是秦川,現在主公注意,就說明有着雄圖大志,以前擔心的鎖龍”似乎影響不大。

王弘毅自失的一笑,說着:“今天你們來,我就多說了,這事以後再說,先把三日後鼎禮完成吧!”,

第254章 梵門禮敬(上)第7章 鞭打(上)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上)第41章 終定(上)第229章 內閣(上)第59章 引戮(下)第69章 隕落(下)第199章 荊州平(下)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42章 迎娶(上)第101章 出降(下)第69章 隕落(上)第91章 神道(下)第113章 內應(上)第295章 陷縣(上)第306章 虎牢陷(下)第109章 預備(上)第250章 器量(上)第318章 惡報(上)第221章 殺機(下)第47章 吐血(下)第189章 雪景(上)第136章 出兵(上)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下)第300章 動作(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上)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99章 懸首(下)第262章 金陵(下)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下)第263章 尋思(上)第176章 天譴(上)第297章 震怖(下)第197章 失意(上)第77章 衝鋒(下)第240章 夜襲(上)第285章 預兆(下)第142章 決斷(下)第101章 出降(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270章 天譴(上)第285章 預兆(下)第119章 通途(下)第6章 封賞(上)第75章 想先誅(下)第249章 潛勢(上)第325章 陰政(上)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128章 攻略(上)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306章 虎牢陷(上)第249章 潛勢(上)第89章 落定(上)第7章 鞭打(下)第115章 計定(下)第223章 平定(上)第294章 拔營(下)第129章 赤蛟(下)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186章 大典(上)第83章 道德衰(下)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96章 決意(下)第151章 龍氣沸騰(下)第247章 流民(上)第235章 腐化(上)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153章 大戰(二)第274章 晉見(上)第148章 皇商(上)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333章 崩解(下)第230章 海關(上)第91章 神道(上)第298章 天兆(下)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20章 婚事(上)第54章 大喪(下)第231章 殺人(上)第273章 甦醒(上)第334章 隕落(下)第25章 素兒(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285章 預兆(上)第127章 放糧(上)第20章 婚事(下)第243章 破關(下)第95章 出兵(上)第316章 翼州事(上)第324章 貴賤(下)第75章 想先誅(上)第114章 水賊(下)第220章 金陵(上)第60章 出山(下)第215章 緘默(上)第19章 破寨(上)
第254章 梵門禮敬(上)第7章 鞭打(上)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上)第41章 終定(上)第229章 內閣(上)第59章 引戮(下)第69章 隕落(下)第199章 荊州平(下)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42章 迎娶(上)第101章 出降(下)第69章 隕落(上)第91章 神道(下)第113章 內應(上)第295章 陷縣(上)第306章 虎牢陷(下)第109章 預備(上)第250章 器量(上)第318章 惡報(上)第221章 殺機(下)第47章 吐血(下)第189章 雪景(上)第136章 出兵(上)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下)第300章 動作(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上)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99章 懸首(下)第262章 金陵(下)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下)第263章 尋思(上)第176章 天譴(上)第297章 震怖(下)第197章 失意(上)第77章 衝鋒(下)第240章 夜襲(上)第285章 預兆(下)第142章 決斷(下)第101章 出降(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270章 天譴(上)第285章 預兆(下)第119章 通途(下)第6章 封賞(上)第75章 想先誅(下)第249章 潛勢(上)第325章 陰政(上)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128章 攻略(上)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306章 虎牢陷(上)第249章 潛勢(上)第89章 落定(上)第7章 鞭打(下)第115章 計定(下)第223章 平定(上)第294章 拔營(下)第129章 赤蛟(下)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186章 大典(上)第83章 道德衰(下)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96章 決意(下)第151章 龍氣沸騰(下)第247章 流民(上)第235章 腐化(上)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153章 大戰(二)第274章 晉見(上)第148章 皇商(上)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333章 崩解(下)第230章 海關(上)第91章 神道(上)第298章 天兆(下)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20章 婚事(上)第54章 大喪(下)第231章 殺人(上)第273章 甦醒(上)第334章 隕落(下)第25章 素兒(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285章 預兆(上)第127章 放糧(上)第20章 婚事(下)第243章 破關(下)第95章 出兵(上)第316章 翼州事(上)第324章 貴賤(下)第75章 想先誅(上)第114章 水賊(下)第220章 金陵(上)第60章 出山(下)第215章 緘默(上)第19章 破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