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誅滅(下)

五月時,祭了大燕太祖和末帝,正式建立內閣。

首相正一品還沒有人擔任,但王彥爲左副丞,虞昭爲右副丞,李顯和李剛爲參知政事,丁虎臣爲從一品樞密使,入內閣議軍國大事,而秘文閣晉正三品衙門,張攸之擔任第一任領班大臣,官秘書閣大學士,入閣議事。

內閣現在有六人。

而南方劃小分九省,東益省(四川)、西益省(雲南)、楚北省(湖北)、楚南省(湖南)、西交省(廣西)、東交省(廣東)、直隸(江蘇)、東楊省、西陽省,省之州牧是布政使,正三品。

省設兵府,武將是府指揮使,又稱總兵或者軍門。

王弘毅以前的從龍舊將,劉果、左籍、王羽、孫資、何勝、賀仲、張允信、赫興都晉升到府指揮使或者副使,官一省軍事。

這些人的命數實際上遠達不到省級青氣的標準,但經過多年培養,也有郡級,並且隨着南方的平定,這九省府指揮使的任務只是維持治安,個人命數對國家影響不大。

而且,他們是從龍老臣,忠誠上沒有問題,能保證對地方的控制。

除此,正式建立侍衛親軍,人數三幹,甘厚擔任侍衛統領,下設六個侍衛班值。

又建親軍上直府,現在只有三府親軍,張毅、柴嘉、賀益分別擔任皇帝親軍的都督。

秘文閣晉升後,張攸之作爲領班大臣,不宜再直接跟隨。

真良博調任禮部侍郎”也不宜直接跟隨。

上次陳清當地下黨有功,獲得接見,連得趙遠經也有機會面聖,不想就一眼看中”都進了秘文閣,現在是一個是正八品,一個是正九品。

皇宮內有着景山,不算高,但可登之遠看全城。

景山有着竹林小道,山上有着林子,上面的樹都是百年老樹,合抱一粗,遮蔽天光,在別的季節就有些山色晦陰幽暗”但是在六月後,就顯的清涼。

這時豆大雨點隨着風飄落,走廊卻遮擋了風雨,王弘毅沿着長滿苔蘚的甬道悠閒散步,只見走廊兩側都有藤蘿、金銀花、葡萄架,顯的更是清涼。

幾個侍衛站在走廊各麩,王弘毅在走廊上漫步,身後跟着兩人,一人是姚同,一人是陳清,都是最近收集的淡青色的人才。

王弘毅心中算計”真正要害處的人才”只有十數人。

開科舉後”十年一代,總找得出來。

現在關鍵是陸軍沒有大將,僅一個樊流海又成什麼大事?

轉眼一想,又想到了演武堂。

現在演武堂分三級”第一級是火長升副隊正,第二級是營正升副衛將,第三級是都指揮使這級,並且一些降將,也在這裡學習。

這裡肯定有不少人才,是時候去觀看一下了。

心中盤算,口中卻說着:“海域江河,商貿往來頻繁之地,設河關和海關,遠航港上月有六萬四千兩紋銀的收入,五處海關加起來,每月有二十萬兩白銀,一年就是二百萬,這必須建個衙門。

“令,就稱海關總司,正四品衙門,宋涵爲海關宣政使。”

“別的海關,令吏部推舉,先去遠航港學習三月,再去任職。”,現在情況比南宋還要好,估計明年單是海關,增到三百萬兩不成問題,這就是非常大的一筆錢,可滿足財政需要了。

“是!”兩人都躬身應着,他們現在還談不上大臣,只是應命傳達。

王弘毅沿山道而下,雨點打在附近的梧桐樹上,發出沙沙的聲音,他仰起臉凝望着梧桐樹枝葉,自失一笑,又說着:“傳旨給交州十三司千戶,路臺和賀平欺君,自蹈不測,沒什麼可惜,在何牛和李小門墓前處死。”,“何牛和李小門的賞格依舊有效,這就不必吏部了,秘文閣迅迅議定,發下去。”

“相關人員都記功,上檔,各加一級。”姚同和陳清交換一下目光,應着:“是!”,西交省新劃分省份後,鍾文道擔任布政使,新設郡七,現在省會是珠。郡。

這珠口郡入海口,有着天然的優良港口。

交州一向被視爲蠻荒之地,瘴癘橫行,蛇蟲遍野,一郡都難以與內地一縣相比,唯珠口郡不同。

珠口郡原本就是大港,每天進出港口的商船上百。

只見港口周圍,商家雲集,小的錯三落五搭起蓆棚,連綿起市,喧囂連天,大的卻變成了商業街,當然商業街上最多的是錢莊。

這時,街道上,正有一箇中年人正在四處看看,這人穿着一件青袍,腰間繫着繡花黑帶,看起來很是普通,看着四周,不由一笑,神色有些恍惚。

就在這時,一輛馬車開了過來,沉重的馬車石板路上駛過,馬車周圍有着警惕的護衛,還可以聽見叮噹作響的聲音。

“大人?”,一個男子護住了這中年人,輕聲說着。

“沒事。”,鍾文道說着。

當年在漢中,自己治理的井井有條,而不想幾年後,自己就從郡守變成了州牧。

儘管西交省遠比不上漢中,但還是一省主官,足以讓人羨慕了。

一省主官,日後再進一步,就是六部尚書,尚書後,就可入閣一雖說首相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參知政事還是可以希望。

並且王上最重軍功,鍾文道雖不是武將,但卻參與了丁虎臣攻下交州的戰役,現在在他的名下的軍功,也不少了,日後就是封爵的依據。

當然現在最重要的是穩定和發展。

在他的治理下,經過了一年,別的不說,至少各郡已井井有條,這珠口郡內更清理的乾淨,港口區、大街區、還有民居區,都顯出了繁榮。

由於太平,每天有上百船靠岸,這就導致着繁華,有些商人爲了方便,甚至在城中購買着地皮置屋建房。鍾文道一路過來,很是滿意。

剛纔這馬車就是兌換銅錢的錢莊。

海商都用金銀,在港口將這些金銀兌換成銅錢,最受歡迎的就是蜀地的銅錢。

以大街爲核心,周圍輻射着幾條街,建的就是密密麻麻的旅店和酒樓,這不但是海商休息玩樂的地方,更是因爲傳統生意,都在推杯換盞中完成。

想到了港口賬本,鍾文道忍不住一嘆,難怪王上要建海關,這一月收入,就抵得上一郡的所有積存。

一年下來的海關銀子,就超過了一省。

但鍾文道卻還是重視農業,他深知糧食是根本,已經開墾和種植,甚至王上要種的膠藤都已經種上山坡一就有上萬畝了。

現在地大人少,開墾的田地採取輪作制,今年估計,生產的糧食足夠自給了。

布政使三年一任,一般規矩只能兩任,六年時間,足夠自己大展身手了。

不知道爲什麼,鍾文道心中突然有一種惆悵,不過就在這時,一人匆忙而來,見到了鍾文道眼睛一亮,貼身上來,低語了幾句。

十三司千戶來了?鍾文道一怔,看了過去,果是一個青年人。

這人二十五六歲左右,沒有穿官服,只穿件灰袍,見鍾文道望過來,上前一躬身,手一拱說着:“大人,下官有着王上的差事,按例向您稟告一聲。”鍾文道見是他,心裡有些膩味,不是因爲人,而是十三司是特務,本就受文官所忌,只是這人是王上的遠房親戚,名字是王興真,雖年輕,卻沉穩威嚴,只得笑着:“那你說來吧!”,千戶王興真又一拱手,說着:“大人,這事涉及王旨,還是樓上說……,這店不錯,現在是中午了,上去用餐再談,如何?”鍾文道擡頭看,果見前面一家酒樓,看樣子新造不久,屋頂黑瓦,地面方磚,都不見一絲斑駁痕跡。

到了裡面,刷白的粉壁看上去新干的樣子。

跑堂一見這樣子,就領着上樓,見屏風相隔,各有雅座。

點了菜,各坐了,這時誰也沒有說話,等上了菜,兩人才勸了酒。

各喝了三杯,就放鬆下來,王興真就取出了一張公文,給鍾文道看了,鍾文道看了不由若有所思。

千戶說着:“這是他們自尋死路,只是法外行刑,還有賞賜官位田地,都需要知會大人才是。”,爲了節制十三司,十三司奉命行事,除了機密,別的都需要告之當地官府,在他們陪同下進行。鍾文道自是知道這意思,靠在椅上,一隻手扶着酒杯,微睨了一眼王興真,神情有些冷峻,說着:“這個當然,我派郡裡行刑官隨行,雲頂縣的縣令也陪着去吧!”,對於這件事,鍾文道其實認爲根本原因是賞格過重,如果只賞九品,黃金百兩,也未必有這事發生。

無論膠藤事情怎麼樣重大,對草民來說,九品已經足夠了。

王興真起身,說着:“謝大人!”

這件公事就辦成了,當下兩人無話,用着幾味魚鮮,此時太陽高照,單從窗口而下看,是人來人往,馬車不斷,樓中也是熱鬧。

不時聽着隔壁一羣人討論着海上貨物什麼有賺錢,又議論各地的特產和貨物,種種之事,幾以爲在太平盛世。!~!

第246章 船運(上)第5章 易命(上)第335章 分割(下)第279章 就戮(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43章 青蓮池(下)第89章 落定(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上)第61章 大賢來投(上)第224章 稱賀(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197章 失意(下)第295章 陷縣(上)第78章 就仕(下)第97章 合圍(上)第51章 仙方(下)第300章 動作(下)第327章 應命(上)第286章 使節(上)第115章 計定(上)第179章 遷移(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64章 文武雙壁(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下)第333章 崩解(下)第312章 轉運(下)第183章 勸進(上)第71章 喜事(上)第231章 殺人(上)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26章 突破(上)第115章 計定(上)第2章 望氣(下)第47章 吐血(下)第279章 就戮(下)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303章 望洛陽(下)第202章 入衙(下)第212章 青色(上)第207章 滿月宴(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325章 陰政(下)第196章 女婿(上)第249章 潛勢(上)第247章 流民(下)第118章 收房(上)第202章 入衙(上)第325章 陰政(上)第188章 登基第298章 天兆(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296章 東郡(下)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上)第165章 送行(下)第197章 失意(下)第259章 痛哭(下)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40章 再世爲人(上)第57章 來使(下)第71章 喜事(下)第33章 就義(下)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下)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165章 送行(下)第114章 水賊(上)第144章 宴(上)第212章 青色(上)第43章 青蓮池(上)第34章 破陣(上)第13章 婚禮(下)第277章 旨意(下)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89章 落定(下)第76章 急返(上)第27章 抽薪之計(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225章 新年(下)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166章 影響(下)第303章 望洛陽(下)第234章 收賞(上)第267章 法會(六)第301章 說降(上)第240章 夜襲(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258章 涼州事變(上)第36章 移縣(下)第149章 桑姑(上)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152章 兵分二路(下)第171章 壓制(下)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224章 稱賀(下)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278章 焚燒(下)
第246章 船運(上)第5章 易命(上)第335章 分割(下)第279章 就戮(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43章 青蓮池(下)第89章 落定(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上)第61章 大賢來投(上)第224章 稱賀(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197章 失意(下)第295章 陷縣(上)第78章 就仕(下)第97章 合圍(上)第51章 仙方(下)第300章 動作(下)第327章 應命(上)第286章 使節(上)第115章 計定(上)第179章 遷移(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64章 文武雙壁(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下)第333章 崩解(下)第312章 轉運(下)第183章 勸進(上)第71章 喜事(上)第231章 殺人(上)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26章 突破(上)第115章 計定(上)第2章 望氣(下)第47章 吐血(下)第279章 就戮(下)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303章 望洛陽(下)第202章 入衙(下)第212章 青色(上)第207章 滿月宴(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325章 陰政(下)第196章 女婿(上)第249章 潛勢(上)第247章 流民(下)第118章 收房(上)第202章 入衙(上)第325章 陰政(上)第188章 登基第298章 天兆(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296章 東郡(下)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上)第165章 送行(下)第197章 失意(下)第259章 痛哭(下)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40章 再世爲人(上)第57章 來使(下)第71章 喜事(下)第33章 就義(下)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下)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165章 送行(下)第114章 水賊(上)第144章 宴(上)第212章 青色(上)第43章 青蓮池(上)第34章 破陣(上)第13章 婚禮(下)第277章 旨意(下)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89章 落定(下)第76章 急返(上)第27章 抽薪之計(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225章 新年(下)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166章 影響(下)第303章 望洛陽(下)第234章 收賞(上)第267章 法會(六)第301章 說降(上)第240章 夜襲(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258章 涼州事變(上)第36章 移縣(下)第149章 桑姑(上)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152章 兵分二路(下)第171章 壓制(下)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224章 稱賀(下)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278章 焚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