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文武雙壁(下)

春風滿面吹,得意凱歌還。

王弘毅分出一些馬匹,讓樊流海帶着五個兄弟,先跟着一起回去,其它就慢慢走到府裡去了。

雖然樊流海沒有說,不過對王弘毅所說的勾結外賊的事沒有否認,王弘毅就知道事情很緊急了,因此天還矇矇亮,就出發。

和昨天一路尋找不一樣,現在可以直達回去,到了靠近中午時分,返回到了文陽府。

一回去,王弘毅就發出命令,要求府內整治宴會,並且立刻令長定府和呂川縣戒備,防範杜恭真可能的進攻。

並且加強對太素縣的偵察。

但是就在這時,一人稟告的說着:“將軍,外面有一人,名叫張攸之,持信求見。”

王弘毅昨天奔馳半天,夜裡又沒有睡好,又上午奔馳半天回來,此時非常疲倦,聽了這話,本能想拒絕,不過纔想開口,猛的想起此人是誰,頓時又站了起來,說着:“原來是此人投靠於我,難怪我鼎運穩固。”

當下就立刻說着:“我親自出迎,他現在在哪裡?”

“在偏殿內呢!”

“帶我去!”王弘毅說着。

侍從只得帶着他去,沿着甬道迴廊走了片刻,就到了一處側殿,裡面有着時斷時續的談話聲,就推門上去,見得一個小吏陪着一人說話。

王弘毅進去,未語先笑:“這位就是張先生吧,遠道而來,本鎮竟然未能遠迎,實是過失啊!”

說着看了上去,頓時眼睛一亮,只見此子一身寬袖長袍,腳下穿着半舊的木屐,清秀的面孔,有着黑寶石一樣的瞳仁,顧盼生輝,舉手投足,就有着一種瀟灑出塵的風姿,令人一見忘俗。

王弘毅心裡不禁暗想:“前世見過此人不多,果然風度不一樣。”

張攸之也連忙站起,拱手說着:“學生不敢,您就是定遠將軍吧?”

說着凝神也看來,只見眼前的這個青年,比自己還年輕一些,不過兩道漆黑的眉下,眸子一閃,使人不敢正視,自然有威儀,心裡怦然一跳,這人就是定遠將軍了。

當下兩人見禮,分別坐下,王弘毅就先說着:“本鎮上月寫信,就是期盼先生前來,今他見了,真是歡喜莫名,先生是來屈就的嗎?”

張攸之笑了,這還青年將軍還真是迫不及待,但是也感激求賢若渴之心,當下應着:“是,將軍英武,我願附庸一二。”

“好好,張先生本是大才,可惜的是,法度自有規矩,這樣吧,先生屈就擔任儒林郎一職,就近左右,如何?”

儒林郎就是正九品,一進來就有這職,已經非常看重了。

張攸之聽了,行跪禮:“臣謹受命,拜見主公。”

事情如此順利,讓王弘毅喜出望外,連忙上前扶起,又笑的說着:“今曰你來的正巧,我昨夜連奔百里,收了一個大將,你們可以親近。”

又轉頭吩咐左右記錄說着:“秘書郎虞昭勞苦功高,提拔從七品宣德郎,虞良博文學博識,提拔成儒林郎。”

這話聽了,張攸之似有所悟,知道原本舊人都沒有直接提拔到儒林郎,這次提拔自己,怕影響了關係,特此連同提拔,心中感激。

這時,就有着人通報:“將軍,宴整治好了。”

王弘毅就笑的說着:“我已經吩咐下去,準備官服印信,已經住宅,等我們宴後,想必都完成了,先生請。”

“主公先請!”既然定了君臣名分,自然有禮節,張攸之退讓二步,請着。

王弘毅一笑,先出門去,這時,一股風吹入,空氣中夾有水意,溼漉漉,正是春風的味道,兩個人都是精神一振。

這時,外面有着小雨,伺候在外的隨從,就分別撐起油傘,王弘毅也換上木屐,自前面而出,在雨濛濛的天光中,王弘毅行走雨下,沿着走廊而去。

張攸之跟着,目視良久,忍不住低聲讚歎:“真有龍行虎步之姿。”

傍晚時分,一箇中年男子,商人裝飾,在文陽府通往太素縣路上縱馬而行,記憶中,這般奔行,屈指可數。

三月還有餘寒,頭上卻已是見汗,座下那馬吁吁待喘,顯是極爲疲倦。

終是來至太素縣縣城時,一匹上等馬匹,已是累的近似虛脫,他卻顧不得這些,急急忙忙間,來至李宅門前。

李宅門口此時立着幾人,有守衛士卒,有兩三名閒職家丁,正閒聊得正熱鬧。

他牽馬至前,冷冷看一眼,只說着:“爾等倒是悠閒。”

“啊,原來是肖管事回來了!”門口之人自是認識他的,見他如此一說,皆是不好意思笑了笑。

有人取過他手中繮繩,代他去洗餵馬匹。其餘人則與其打起招呼來。

看的出,肖管事平時人緣倒是不錯。

“肖管事,你這是去哪裡了,怎麼這般狼狽?”見他面帶疲色,有家丁問着。

平時待人尚算溫和之人,此時卻換了副面孔,肖管事上下打量這人幾眼,冷聲說着:“有些事情,不該你等知曉的,就莫要去問。記住,知道越少,方能活的越久。”

神情之陰冷,令人膽寒,被警告之人,頓時一驚,鞠躬說着:“是,小的記住了。”

見肖管事快步向裡面走去,走的已遠了,此人方與同伴說:“切,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經常出去,還不是府裡的普通管事,囂張個什麼?”

“老賽,你是新進府沒幾年,不知道此人底細,他可不是你以爲的普通管事,此人是老爺心腹,笑面虎一個,以後沒事離他遠點,莫要惹出禍端來纔好。”

見他很是鬱悶,頓時有知情人好心,扯扯他衣袖,小聲提醒的說着。

“哦?”聞此,老賽望着肖管事離開方向,臉上頓時閃出若有所思神態。

被他們議論之人,卻無暇理會別人看法,正快步向李存義書房走去,路上恰好遇到李承業。

“肖管事?”李承業看着眼前之人,眸裡瞬間閃過一抹複雜神色,喚住對方。“你這是剛從外面歸來?”

“是的,公子。”肖管事一拱手,回答的說着。

“可是有什麼消息傳回來?”李承業盯住其眼睛,微笑問着。

溫和態度,配上翩翩風度,的確令人折服,可對於肖管事來說,卻是毫無用處。

肖管事面不改色說着:“公子,我的確探得消息,正欲回稟老爺,公子若無其他事情,肖管事先行告辭了。”

說着,朝李承業又行一禮,快步向李存義書房行去。

對於這等油煙不進之人,李承業面上有一瞬,現出不愉來。隨即便忍住了。

自從周竹慘死、樊流海離開,李承業在李家勢力,已是大不如前,雖有些人手可供驅使,卻頗有些力不從心。

這些事情,使得李承業身上平添幾分陰沉。

“只忠於我父親嗎?只是便是往常,此人亦會給我幾分薄面,這次到底是爲何,與我如此疏離?”對這些,李承業向來敏感,自是幾句話便感覺出來。

望着對方離開方向,李承業沉思片刻,方轉過身,向着自己院落走去。

“肖管事,這事情,你可調查清楚了?”李存義書房內,一向沉穩的中年家主,此時臉色已經鐵青。

他來回走動幾步,猛回頭盯住肖管事:“你可看清了,那人……真是樊流海?”

“主公,小的看的很清楚,那人的確是樊營正。”肖管事肯定的回答的說着。

李存義一皺眉,怒着:“他如今已不是太素縣營正了。”

“小的口誤,請主公恕罪。”見李存義心情不悅,肖管事忙認錯。

李存義擺擺手,說着:“不關你事……真是沒想到,他竟然真的投靠了王家,原本以爲,他只是離開太素縣,卻不想竟是叛離。”

樊流海曾身任李家重要官職,這等人物,幾次參與核心會議,跑到王弘毅去,只怕李家許多事情,皆已不是秘密了。

一旦被王弘毅知道,只怕李家立刻有傾覆之禍,轉眼之間,危機感濃密的籠罩着全身。

不過如果真的知道,現在就應該有兵上門,爲什麼沒有動靜?

李存義暗想着,想起樊流海的爲人,似乎也不是賣主的人,難道還沒有說明?

就算沒有說,李家也旦夕不保了,想到此人是李承業心腹,李存義心中猛的大怒。

又是這小兒惹的大禍!

李存義這時,不由怒從心中,卻不想這些父子之間的嫌隙,都是上次自己強令殺了周竹後產生,不過,此時對曾經愛子,他已是越來越不滿。

而遠在江南的兩名幼子,卻時不時會寫信回來,令其漸生好感。

或許,只要撐過這段時間,這繼承人之事,他該重新考慮一番了,這念頭,只一轉,便暫時被壓下去,現在情況緊迫,容不得他多想其他事情。

“肖管事,你先下去吧,這次往返奔波,倒是辛苦你了。去賬上領上幾兩銀子,順便回家看看你老孃去吧。”面對眼前心腹,李存義很是平靜,沒有露出痕跡。

“謝主公賞賜!”聽聞不僅可領賞錢,還可歸家探親,肖管事很是歡喜的磕頭謝恩,然後出去。

()

第150章 喻令(上)第287章 決意(上)第232章 關稅(上)第48章 天意(上)第95章 出兵(下)第262章 金陵(下)第278章 焚燒(下)第93章 產子(四)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237章 壓迫(下)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上)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下)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298章 天兆(上)第127章 放糧(下)第208章 交旨(下)第266章 法會(四)第38章 叮囑(下)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277章 旨意(上)第136章 出兵(上)第144章 宴(上)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上)第101章 出降(下)第141章 陰錯陽差(下)第3章 山民(上)第269章 推恩令(上)第9章 修氣士(下)第128章 攻略(上)第270章 天譴(下)第26章 突破(上)第75章 想先誅(下)第334章 隕落(下)第300章 動作(下)第194章 時壽(下)第281章 三月憶(下)第171章 壓制(下)第249章 潛勢(下)第77章 衝鋒(下)第103章 蜀龍(下)第116章 紅染一片(下)第173章 絕境(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301章 說降(上)第76章 急返(上)第148章 皇商(上)第209章 海關(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123章 破關(下)第183章 勸進(下)第107章 明悟(下)第64章 文武雙壁(上)第250章 器量(上)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102章 聽聞(上)第109章 預備(上)第245章 決意(下)第221章 殺機(上)第91章 神道(上)第230章 海關(下)第156章 撤軍(下)第106章 繼位(上)第163章 洗城(上)第144章 宴(下)第319章 長安(下)第187章 王業(上)第117章 威靈侯(上)第204章 蠱神廟(上)第59章 引戮(下)第236章 領軍(上)第195章 餘烈(上)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69章 隕落(上)第238章 伊動(上)第171章 壓制(下)第133章 兩郡(上)第123章 破關(下)第239章 將星(上)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下)第232章 關稅(上)第22章 龍擡頭(下)第174章 氣運(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上)第297章 震怖(下)第259章 痛哭(上)第27章 抽薪之計(下)第157章 國士(上)第329章 來使(上)第230章 海關(上)第194章 時壽(下)第308章 夜襲(三)第107章 明悟(下)第142章 決斷(上)第272章 七日證道第16章 祖先威靈(上)第68章 滅亡(下)第257章 月思(上)第150章 喻令(上)第110章 建國稱侯(下)第297章 震怖(上)
第150章 喻令(上)第287章 決意(上)第232章 關稅(上)第48章 天意(上)第95章 出兵(下)第262章 金陵(下)第278章 焚燒(下)第93章 產子(四)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237章 壓迫(下)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上)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下)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298章 天兆(上)第127章 放糧(下)第208章 交旨(下)第266章 法會(四)第38章 叮囑(下)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277章 旨意(上)第136章 出兵(上)第144章 宴(上)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上)第101章 出降(下)第141章 陰錯陽差(下)第3章 山民(上)第269章 推恩令(上)第9章 修氣士(下)第128章 攻略(上)第270章 天譴(下)第26章 突破(上)第75章 想先誅(下)第334章 隕落(下)第300章 動作(下)第194章 時壽(下)第281章 三月憶(下)第171章 壓制(下)第249章 潛勢(下)第77章 衝鋒(下)第103章 蜀龍(下)第116章 紅染一片(下)第173章 絕境(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301章 說降(上)第76章 急返(上)第148章 皇商(上)第209章 海關(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123章 破關(下)第183章 勸進(下)第107章 明悟(下)第64章 文武雙壁(上)第250章 器量(上)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102章 聽聞(上)第109章 預備(上)第245章 決意(下)第221章 殺機(上)第91章 神道(上)第230章 海關(下)第156章 撤軍(下)第106章 繼位(上)第163章 洗城(上)第144章 宴(下)第319章 長安(下)第187章 王業(上)第117章 威靈侯(上)第204章 蠱神廟(上)第59章 引戮(下)第236章 領軍(上)第195章 餘烈(上)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69章 隕落(上)第238章 伊動(上)第171章 壓制(下)第133章 兩郡(上)第123章 破關(下)第239章 將星(上)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下)第232章 關稅(上)第22章 龍擡頭(下)第174章 氣運(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上)第297章 震怖(下)第259章 痛哭(上)第27章 抽薪之計(下)第157章 國士(上)第329章 來使(上)第230章 海關(上)第194章 時壽(下)第308章 夜襲(三)第107章 明悟(下)第142章 決斷(上)第272章 七日證道第16章 祖先威靈(上)第68章 滅亡(下)第257章 月思(上)第150章 喻令(上)第110章 建國稱侯(下)第297章 震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