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送行(下)

城破後,孫昌的三萬大軍,只堅持了一夜,潰不成軍,二萬被俘虜。

尚有二千退到了內城。

蜀軍迅速將內城團團包圍,這時,裡面的人想要突圍離開,也是不可能了。

連續一天一夜沒有閤眼,孫昌上下都非常疲憊,個個眼紅腫着。

王弘毅帳下的軍將,雖同樣也是巷戰打了一夜,但己敗彼勝,卻精神得多。

這種情形下,孫昌自是半絲睡意都沒有了。

內城中,此刻已經到處瀰漫着絕望的氣息,可守在這裡,都是孫昌嫡系,將士都手持弓弩武器,進行着最後的反擊。

天色已經是矇矇亮,內城的太守府議事廳內,孫昌端坐其上,臉色鐵青沒有絲毫表情。

“衛將軍此時如何了?”孫昌向着自己一個偏將問着。

衛信是他的心腹大將,就算在城破後,還是堅決抵抗,結果被蜀軍神射手所射中,就算在這時,孫昌還是第一時間找來大夫爲其診治,不知道情況如何了。

“大帥,衛將軍傷勢過重,一箭傷了肺腑,怕是熬不過今天中午了……”這個偏將說着,他剛纔去看了。

“要不行了麼?”孫昌眉頭皺了一下,表情不動,衛信是孫昌帳下大將,跟了十數年,一直忠心耿耿,現在卻不行了。

“難道說,我孫昌,便要命喪於此麼?”孫昌口中喃喃說着,王弘毅的蜀軍在人數上,本就多了二萬,守城憑藉的無外乎是城堅河寬,是士氣寄託所在,當這被打破後,在士氣上,是一記重創。

現在內城的防禦,與外城相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語,現在只是沒有正式開攻,一旦開攻半天都支持不了。

襄陽城內,內城外,三千親軍正旗幟鮮明的前進,隊伍的中間,王弘毅處於車架上,臉色凝重。

“張卿,一路看過來,巷戰是告一段落了。接下來的城中清理交由你去督辦了。切記,不可擾民,不可掠奪財物,不可姦淫女子,有違抗者,你可代孤罰之!”王弘毅看了張攸之一眼,突的說着。

張攸之在收降城池後的接收事宜,以及安撫民心上,都有着一手。

有地位,有能力,有耐心,這樣的事情交給張攸之去做,王弘毅很放心。

襄陽比起蜀地來,自然算不得根基之地,王弘毅也不可能親自駐守在襄陽,攻伐襄陽,不過是看中襄陽險要罷了。

由張攸之督辦此事,無後顧之憂。

“臣遵命。”聽罷王弘毅之言,張攸之輕捋短鬚點了點頭。

隨後張攸之帶着親兵,以及王弘毅所賜佩劍,前去督辦外城百姓的安撫之事。

到了內城,王弘毅觀看。

果然,這內城不大,但是都是開闊地,並無民屋和樹木,城牆高聳堅固,儼然又是一座城堡,望着近在眼前的內城,王弘毅眉頭微鎖,若有所思。

孫昌是名將,有些本事,在治理轄地上有一套,王弘毅在三個月時間中,想過要招降此人。

孫昌並不認爲自己有落敗一日,自是不肯,不知道到了此時,孫昌是否能回心轉意?

雖說已經有着除掉此人的意思,但是事到臨頭,王弘毅又有少許猶豫。

逐鹿天下,急需人才,有可能,王弘毅也不想將有才之士盡數屠去。

“見過主公!”這時,大將張毅急忙過來拜見。

“張將軍,可有把握在中午前破城?”王弘毅望着眼前內城城牆,問着。

“主公,調上一輛霹靂車,中午前攻入內城,不成問題。”賀益回答的說着,這內城就經不起轟炸了。

王弘毅點了點頭,說着:“傳令下去,派一使者勸降。”

內城中,還有二千人,幾乎人人身帶刀傷箭孔,渾身都是血污,卻半點不敢鬆懈,提着血淋淋的刀站在城下,預備最後一搏。

孫昌頭髮蓬亂,滿臉惟悴,眼睛直直盯着遠處,外面叫喊聲和傳令聲清晰傳進,竟是充耳不聞。

這時,一個親兵進來,大聲稟着:“大帥,蜀軍使者要進來,要請大帥當面說話!”

孫昌理了理髮,將衣甲理了理,穩了穩神,說着:“見,讓他進來!”

片刻後,一個使者進來,面色肅穆,一躬說着:“見過孫帥!”

這時,孫昌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氣度反而從容不迫,他盯着眼前這人高大身軀,在九品百戶官服上看了一眼,哼的一聲:“蜀國公派你過來幹什麼?”

“孫帥,主公說,您是赫赫聲威的前輩,大將之名當之無愧,現在天下大亂,各爲其主,既已城破,您已經盡力,何不留有用之身,投降出來?”

“主公說,若你已經沒有仕途之心,主公保你帶着府被財物解甲歸田,安享晚年,若是還有心爲天下太平盡心,還保您爲一指揮使。”

百戶說到這裡,又是一躬:“主公說,您不念自己,難道還不念親族不?主公是一片誠心,還請孫帥明鑑!”

孫昌仰天大笑,令人毛骨驚然,使者不由背後滲出冷汗來。

片刻,笑聲停止,聲音暗啞深沉:“降了和死了,又有何分別?我孫昌英雄一輩子,難道老來還要受人折辱?看在你是使者的份上,我不殺你,退下,把我今天的話,告給你主知曉!”

使者不敢出聲,反正得了答應,又一躬,說着“是!”

就退了出去。

片刻後,使者拜倒在王弘毅面前,稟報的說着:“啓稟主上,孫昌拒絕了主公的降令,要負隅頑抗!”

“到了這時,還是誓死不降麼?”王弘毅雙眼一眯,嘴角冷笑。

“既孫昌欲與襄陽共存亡,孤索性成全了他!”王弘毅雙目中已閃過一道濃烈的殺意:“傳孤命令,用投石機攻破,攻入後,將裡面之人盡數誅殺,一個不留!”

“諾!”

“轟,轟!”之聲,雖然不是霹靂車,是小型投石車,也威力巨大。

所有人都在作最後防禦,但裡面的人都很清楚,這裡被蜀軍攻破,是早晚的事情。

“主公,此地已是守不住了,臣掩護您撤離這裡!”近衛大將李子年勸的說着。

此時孫昌,雙眼發赤,聽而不聞。他摘下腰間的長劍,抽出半尺許。

和以前一樣,一片寒光,宛然秋水,這把長劍,名“青鹿”,當年就是取得此劍,上了戰場。

幾十年來,此劍刻不離身,殺過不知多少敵人,也用它誅戮過逃將,記載着他的功勳和憂患。

抽出來,緩緩站起身來。

這時,遠處城牆已轟的倒下,蜀軍大批涌入,他突然之間又是一陣狂笑:“哈哈哈哈……我殺人無數,今日何憾之有?想不到孫昌命畢於此!”

手中的劍閃過一道雪亮的弧光,就向脖子抹去,頓時血光飛濺,他呆立了片刻,轟然而倒,栽倒在地。

這時,衝入的大將,下令:“放箭!”

“諾!”

根本無須上前剿殺,這時死傷了士兵,多不划算?

直接上弓箭手,對着面前的功夫了得的近衛連射,近衛雖是難得的精兵,但他們都是孫昌的死忠之士,絕不可能投降蜀軍,殺死他們是唯一的選擇。

頓時,連綿數聲慘叫,讓襄陽一戰落下帷幕。

就在孫昌自殺的瞬間,一股氣於襄陽出現。

襄陽原本的氣息消失,赤氣氤氳,一波波盪漾着虛空,循環流動。

而在高空上看,蜀中凝聚的赤氣,正式從漢中蔓延,直到上庸,又到新城,最後集中到了襄陽。

赤氣中,一條蛟龍又發生了變化,龍首上龍角長出,爪子生出。

上庸,新城,襄陽赤氣連成一片,代表着王弘毅的龍氣和柱子一樣,直衝天空。

這情景,雖凡夫俗子難以看到,但凡是鬼神和修行人,以及一些能看見龍氣的隱士,沒有不被這股龍氣震撼。

丘陵上,隨軍的隱門通玄,觀看着,只見赤氣盤旋而上,永不休止,一刻也不停歇,內有赤龍騰空飛舞,現了王者之相,心中頗爲振奮,當下和平真說了。

“師兄,這股龍氣,應是蜀國公攻破襄陽引發的吧?”平真問着:“看來,輔佐蜀國公逐鹿天下,實是明智之舉,短短數年,能有此成就,蜀國公真當世英雄!”

他的話,得到通玄贊同:“你說的沒有錯,可惜,我們不是第一次就支持蜀國公,不然的話,受益還要大。”

輔佐的這位人傑,一開始是無奈之舉,可隨着此人的不斷髮展,隱山受益逐漸增大,在這種情況下,自是對王弘毅的霸業越發關切起來。

“攻下襄陽後,接下來應輪到南郡了。”通玄思索片刻,說着:“傳隱山秘令,令居住於南郡的外門弟子,盡力輔佐蜀國公!”

幾乎同時,南郡一處丘陵,一道人也在觀看着遠處。

片刻,將手中茶杯一扔,片刻不語,瞑目沉思。

片刻,道人慢慢睜開眼睛:“龍氣沖天,形成天柱,已有王者之相啊,不過,這必是城破了……孫昌性格剛毅,秉氣絕決,絕不會投降,哎,天下又死了一位大將。”

“是時候通知莊家了!”道人慢慢地站起來,凝視遠處,一動不動。

丘陵下,千里田野,一望無際,寂然無聲。

第183章 勸進(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上)第35章 轟動(下)第83章 道德衰(上)第251章 大戰(上)第50章 造鼎(上)第98章 舉師(下)第289章 對應(上)第261章 徐州平(下)第243章 破關(下)第100章 此世虎牢(上)第288章 起兵(下)第94章 瑞雪(下)第50章 造鼎(上)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320章 趨勢(上)第22章 龍擡頭(下)第119章 側室(上)第296章 東郡(下)第279章 就戮(上)第130章 厚重(下)第278章 焚燒(上)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9章 修氣士(下)第179章 遷移(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上)第123章 破關(上)第80章 茶思(上)第156章 撤軍(下)第266章 法會(三)第60章 出山(下)第119章 通途(下)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206章 二王(上)第49章 病變(上)第277章 旨意(下)第19章 破寨(上)第118章 收房(下)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19章 破寨(上)第197章 失意(下)第280章 盧高降(下)第223章 平定(下)第158章 出使(上)第157章 國士(上)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49章 病變(下)第206章 二王(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232章 關稅(上)第166章 影響(下)第140章 碰撞(上)第92章 產子(二)第229章 內閣(上)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184章 禪讓(下)第49章 病變(下)第185章 消息(上)第210章 思量(上)第5章 易命(下)第44章 來由(下)第142章 決斷(下)第230章 海關(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296章 東郡(下)第192章 急報(下)第265章 法會(二)第34章 破陣(下)第27章 抽薪之計(上)第104章 論鎖(上)第265章 法會(一)第34章 破陣(下)第112章 青色(下)第223章 平定(上)第158章 出使(下)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299章 旨意(下)第333章 崩解(下)第296章 東郡(下)第85章 隱門之動(下)第87章 一人活(上)第13章 婚禮(下)第309章 挽回(下)第308章 夜襲(四)第51章 仙方(上)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93章 產子(四)第199章 荊州平(下)第313章 黑龍崩(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下)第49章 病變(下)第132章 雙喜(上)第130章 厚重(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279章 就戮(上)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248章 召集(下)第250章 器量(下)第10章 運數(下)
第183章 勸進(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上)第35章 轟動(下)第83章 道德衰(上)第251章 大戰(上)第50章 造鼎(上)第98章 舉師(下)第289章 對應(上)第261章 徐州平(下)第243章 破關(下)第100章 此世虎牢(上)第288章 起兵(下)第94章 瑞雪(下)第50章 造鼎(上)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320章 趨勢(上)第22章 龍擡頭(下)第119章 側室(上)第296章 東郡(下)第279章 就戮(上)第130章 厚重(下)第278章 焚燒(上)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9章 修氣士(下)第179章 遷移(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上)第123章 破關(上)第80章 茶思(上)第156章 撤軍(下)第266章 法會(三)第60章 出山(下)第119章 通途(下)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206章 二王(上)第49章 病變(上)第277章 旨意(下)第19章 破寨(上)第118章 收房(下)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19章 破寨(上)第197章 失意(下)第280章 盧高降(下)第223章 平定(下)第158章 出使(上)第157章 國士(上)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49章 病變(下)第206章 二王(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232章 關稅(上)第166章 影響(下)第140章 碰撞(上)第92章 產子(二)第229章 內閣(上)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184章 禪讓(下)第49章 病變(下)第185章 消息(上)第210章 思量(上)第5章 易命(下)第44章 來由(下)第142章 決斷(下)第230章 海關(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296章 東郡(下)第192章 急報(下)第265章 法會(二)第34章 破陣(下)第27章 抽薪之計(上)第104章 論鎖(上)第265章 法會(一)第34章 破陣(下)第112章 青色(下)第223章 平定(上)第158章 出使(下)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299章 旨意(下)第333章 崩解(下)第296章 東郡(下)第85章 隱門之動(下)第87章 一人活(上)第13章 婚禮(下)第309章 挽回(下)第308章 夜襲(四)第51章 仙方(上)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93章 產子(四)第199章 荊州平(下)第313章 黑龍崩(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下)第49章 病變(下)第132章 雙喜(上)第130章 厚重(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279章 就戮(上)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248章 召集(下)第250章 器量(下)第10章 運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