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計定(上)

“主公,關鍵還是男丁,您令將一族男丁除不足車輪者全數殺了,或者全數貶到金礦之地,這真是煌煌大道,神來之筆。”

“這些山間八旗,手染無數山間族的鮮血,已經不可能在原地立足,只要不能吞併同族男丁擴大兵力,賞賜些女人和財富,又有什麼要緊?”

“這八旗越打下去,死的男丁越多,等再無實力可言,主公隨時可以抄族,不過臣覺得,還是將這些功臣遷移到東益州,賜漢姓,賞田宅,如此才能夠不寒後來山間新八旗的心。”

“這些老八旗雖然死了些男丁,卻家有田宅美人,和以前在山上苦日子豈不是天上地下?新八旗一旦立旗,就可帶他們參觀,堅其心思。”

八旗制度,到了張攸之手上,就玩的火候更足了,這八旗僅僅是八個戰鬥部落。

或者說山間奸組成的回鄉團。

這八個部落配合着蜀軍圍剿,殺光男丁,取一半女人和財富,等自家男丁折損的差不多了,就給田給宅給財富,去成都等地安置。

山間族三十六部,有着內奸帶路黨這樣一搞,就算有些能逃到了山裡深處,也不成氣候了,王弘毅大喜,說着:“善!”

卻是張攸之根據王弘毅的戰略思路,設計的具體戰策。

沉吟片刻,又說着:“這策最關鍵就是找到第一個投靠的部落,加以重賞,以豎立山間奸的榜樣……這事現在就要接觸和聯繫。”

張攸之又說着:“是,其實山間族總共才三十萬人,只要有着內應,解決起來很快,再說,郡縣只要修整,山間族還能攻城不成?派文官修城,安撫百姓,派精兵設堡斷絕貿易和交通,山裡只要幾年就可以逼死一半。”

這還是各保疆界,分兵扼諸險要之地,將山間分割包圍的戰術,王弘毅笑了:“你這些章程不錯,和我的意思一樣,只要殺光了這些山間族在平原的據點,山裡就不足爲患,歷代都證明,山裡養不活人,山裡是能活,不能養衆,就算有人,山裡條件也只能養幾百口,呆上幾百年幾千年,還是這個數字。”

地球上曾經研究,山裡一個山寨,最高的人口數字是五百,多了就養不活,而且山裡適宜立寨的土地不多。

能繁衍幾十萬幾百萬,都不是山裡人,是下山佔領平原地。

歷史上東吳時的山越族,就是佔了大量平原才繁衍起來,所以只要殺光平原上的人,逼回山裡,不用圍剿,十年內自動死上一半!

王弘毅不再想這個問題,頓了一頓,又說着:“荊州方面,我想招攬些水賊,並且派張範直接應,你們覺得如何?”

這其實就是練兵加掠奪,並且儘量減慢荊州的統一。

兩人都沒有異意,說着:“主公甚善!”

這話題說完,王弘毅又開口問着:“看你們二人剛纔進來的情況,有什麼急事?”

虞良博猶豫一下,說着:“臣和張大人,匆忙求見主公,是有一事要稟報與您。此事雖對益州威脅不大,若處理不當,會授人與柄。”

說着,將一長條錦盒遞交到王弘毅手中。

“這裡是何物?莫非是朝廷下達的聖旨不成?”王弘毅神色略顯古怪問着。

虞良博苦笑的說着:“主公猜的不錯,正是朝廷下的旨意。”

“主公,算起來,這已是朝廷給您下的第三道旨意。只不過這次卻是承認您益州之主,朝廷已察覺天下亂局無可避免,您又已平定東益州,索性順水推舟……只是旨意,還冊封您爲太保,還是想讓您去金陵參與朝政。”張攸之端莊的說着。

“這道旨意,還是抱有一絲希望,希望你和幾十年前張大將軍一樣,還是能去金陵!”虞良博說着。

王弘毅展開旨意,只見這這一卷聖旨,全長三尺,寬一尺,用的是金黃色絹絲,兩邊執手之中,是兩條對稱的飛龍,中間有“奉而敕命”四字陰文篆書。

聖旨自有神聖不可侵犯的威嚴,不過這是由國運決定的,在王弘毅眼中,聖旨上還有着一團金色的雲氣,絲絲瀰漫。

展開一看,裡面的話看都沒有仔細看,只看到下面落款和印鑑。

這次,不是“敕命之寶”的私印,而是“朝命正璽”。

“朝命正璽”,是太祖建朝後所雕刻,上面是“大燕受命,鎮國之璽”。

在二年前,這氣數還能影響王弘毅,現在卻毫不在乎,略看一遍,便丟棄到桌子上,冷笑的說着:“一相情願,還想讓孤去金陵?別說是太保一職了,就是封我爲王,也沒有絲毫意義。”

王弘毅此時,對朝廷半點敬畏都無,冷笑的說着:“無視就可,朝廷已經根本不足爲患。”

起身度步而行:“這是個鬧劇,朝廷盛時,誰敢不從,但是現在衰退已久,大權又把持的權臣手中,還想靠着一紙聖旨生殺予奪,已經不能用可笑來形容了。”

“主公說的是,朝廷到了這地步,誰也沒法子了,想到燕太祖當年提三尺劍,橫掃天下,羣雄臣服,現在真是恍然一夢。”虞良博說罷又是嘆息。

王弘毅深知他們還有更深的話,只是難以說明,這就不是臣子能說的話,他就笑的說着:“自大燕遷都,就已經是衰退,雖然名臣良將層出不窮,幾次整頓政事,卻屢次失敗,就算一時好轉,也是曇花一現,這實際上就是氣數了,到了現在,更是病入膏肓,已經無藥可救了。”

王弘毅說着,兩人都在思量,卻不敢多說話了。

王弘毅見此,一揮手說着:“你們別怕,三百年興衰,孤豈會不明白?也沒有什麼忌諱的,孤現在,就要打出個穩穩的萬里江山,等打下江山,再考慮這個國家運數的問題……!”

說到這裡,王弘毅雙眸閃着精光,臉上甚至有着潮紅,起身徘徊,說着:“這歷朝歷代都難辦的事,在孤來說,卻是易事。”

說到這裡,王弘毅覺得自己說過頭了,悠悠踱着,臉上微笑:“這些事以後再說,你們先立個章程,最近有着不少人投靠,今年等我大軍平定,可以安排去西益州。敢於去西益州,能幹事的人,都加上一筆資歷,不敢去的,自然按照中平來處理。”

虞良博低頭想了想,說着:“主公說的不錯,要想快速提拔,自然要見智見忠又見勇,這西益州,是磨練人的地方!”

“孤也是這個意思,這裡的事,你們要多操心。”王弘毅說着,兩人就起身躬身應着“是”。

王弘毅說罷,揮手說着:“天不早了,你們下去吧,明天你們再進來。”

“是!”兩人向王弘毅施禮,躬身步退出秘文閣。

虞良博和張攸之立刻應聲,依令行事。

這時天晚了,二人說了些話,告辭出去,一同走出偏殿,沿滴水檐向大門,兩人不約而同放慢了步伐,久久都沒有說話。

“按照你的辦法,平定西益州,就牽制不大了,只是這計似乎有些……”虞良博吐了一口氣,說着。

“晤,我知道,這策是絕戶計,主公於我必有褒揚。但我也知道種禍不淺。”張攸之咬着脣嘆的說着:“主公提拔我於布衣,委我軍機,我只能鞠躬盡瘁,唯以主公大業爲根本,至於爲此折了陰德,種下大禍,我不能顧及了。”

虞良博沉默良久,沒有說話。

出了門,一陣風掠過,迎面的馬車車伕迎接上來。

話說,二人退出,王弘毅看看自鳴鐘,現在是七點了,伸欠身子,活動下筋骨,就從門口出來。

纔出來,就有着乘輿起駕,進入內宮。

一進內宮,只聽着後面有着高喊。

“下錢糧了!”一個太監站在門前,向着南方高聲吆喊着。

“上鎖!”隨着侍衛的一聲傳喊,各門緩緩關閉。

這個太監一扭頭,依舊侍立門廣場上,又向北高呼:“燈火小心!”

王宮各門的太監和宮女,此起彼伏的迴應:“小心燈火!”

這時,各宮門一一落鎖。

王宮自然要禁衛,每天的宮門啓閉和關防事宜,由太監掌管。

一般來說,每天太陽落山,皇宮各門都要關門上鎖,稱之爲“下錢糧”,而拿鑰匙開門,稱爲“請錢糧”。

當然,這還是依着王弘毅,現在雖然已經入夜,但是王弘毅沒有回來,自然不可能關閉宮門。

出入宮禁,有一套嚴格的制度,也幸虧有着原本皇宮的大太監,才記的清楚,一一複製出來。

王弘毅乘輿,沿着環廊前進,內宮現在幾個常住的房間,都是大玻璃窗,掛着蟬翼紗,這就是西秦的產品了。

王弘毅東宮住着宋心悠,西宮住着趙婉,還有一處北宮是老夫人居住。

雖然晚了,可這時還是去北宮,這片宮殿,一片有二十間,老夫人平素愛熱鬧,在這裡養着鸚鵡,還有貓狗。

到了殿前,就有早等候的侍女和太監,一眼瞧見王弘毅進來,忙上前行禮。

“起來吧!”王弘毅點頭,對着一個女官問着:“老夫人用過膳了嗎?”

“老夫人今天還是和兩位夫人一起用膳,進得很香,說菜不錯,趙夫人雖然有些反應,還是用了些,現在都在休息呢!”

王弘毅大喜,有着母親在裡面,許多事不用操心,就笑的說:“這不錯!”

說着,就進去。

第328章 出發(下)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上)第245章 決意(上)第300章 動作(下)第277章 旨意(下)第3章 山民(下)第40章 再世爲人(上)第334章 隕落(上)第298章 天兆(上)第167章 降表(下)第144章 宴(上)第276章 登基(下)第307章 夜襲(一)第82章 憤憂(下)第73章 豐收(下)第257章 月思(下)第282章 遇金陵(上)第204章 蠱神廟(上)第198章 信使(上)第161章 巨石(上)第286章 使節(下)第42章 迎娶(上)第36章 移縣(下)第294章 拔營(上)第111章 流民謝恩(下)第331章 逃亡(上)第191章 快意(上)第333章 崩解(下)第142章 決斷(下)第158章 出使(下)第75章 想先誅(上)第42章 迎娶(上)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24章 羽翼漸豐(下)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29章 有女好求(下)第243章 破關(上)第183章 勸進(上)第232章 關稅(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329章 來使(下)第305章 洛陽陷(下)第265章 法會(二)第302章 濟陽平(下)第155章 大戰(八)第153章 大戰(一)第118章 收房(上)第113章 內應(下)第297章 震怖(上)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66章 選擇(上)第33章 就義(下)第193章 預兆(上)第34章 破陣(上)第18章 大怒(上)第297章 震怖(上)第15章 賴同玉(下)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192章 急報(下)第225章 新年(下)第332章 崩解(上)第80章 茶思(上)第283章 潛龍會(下)第270章 天譴(下)第299章 旨意(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173章 絕境(上)第12章 能吏(上)第120章 結盟(下)第75章 想先誅(上)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132章 雙喜(上)第301章 說降(上)第20章 婚事(下)第20章 婚事(上)第95章 出兵(下)第103章 蜀龍(下)第102章 聽聞(上)第95章 出兵(上)第288章 起兵(上)第324章 貴賤(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276章 登基(下)第172章 首戰(上)第212章 青色(上)第296章 東郡(下)第33章 就義(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下)第308章 夜襲(四)第325章 陰政(下)第325章 陰政(上)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81章 大變(上)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上)第7章 鞭打(下)第309章 挽回(下)第130章 厚重(下)第205章 封賞(下)第267章 法會(五)
第328章 出發(下)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上)第245章 決意(上)第300章 動作(下)第277章 旨意(下)第3章 山民(下)第40章 再世爲人(上)第334章 隕落(上)第298章 天兆(上)第167章 降表(下)第144章 宴(上)第276章 登基(下)第307章 夜襲(一)第82章 憤憂(下)第73章 豐收(下)第257章 月思(下)第282章 遇金陵(上)第204章 蠱神廟(上)第198章 信使(上)第161章 巨石(上)第286章 使節(下)第42章 迎娶(上)第36章 移縣(下)第294章 拔營(上)第111章 流民謝恩(下)第331章 逃亡(上)第191章 快意(上)第333章 崩解(下)第142章 決斷(下)第158章 出使(下)第75章 想先誅(上)第42章 迎娶(上)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24章 羽翼漸豐(下)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29章 有女好求(下)第243章 破關(上)第183章 勸進(上)第232章 關稅(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329章 來使(下)第305章 洛陽陷(下)第265章 法會(二)第302章 濟陽平(下)第155章 大戰(八)第153章 大戰(一)第118章 收房(上)第113章 內應(下)第297章 震怖(上)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66章 選擇(上)第33章 就義(下)第193章 預兆(上)第34章 破陣(上)第18章 大怒(上)第297章 震怖(上)第15章 賴同玉(下)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192章 急報(下)第225章 新年(下)第332章 崩解(上)第80章 茶思(上)第283章 潛龍會(下)第270章 天譴(下)第299章 旨意(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173章 絕境(上)第12章 能吏(上)第120章 結盟(下)第75章 想先誅(上)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132章 雙喜(上)第301章 說降(上)第20章 婚事(下)第20章 婚事(上)第95章 出兵(下)第103章 蜀龍(下)第102章 聽聞(上)第95章 出兵(上)第288章 起兵(上)第324章 貴賤(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276章 登基(下)第172章 首戰(上)第212章 青色(上)第296章 東郡(下)第33章 就義(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下)第308章 夜襲(四)第325章 陰政(下)第325章 陰政(上)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81章 大變(上)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上)第7章 鞭打(下)第309章 挽回(下)第130章 厚重(下)第205章 封賞(下)第267章 法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