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分割(下)

濃重的黑雲中,一個閃電,將天空照得雪亮,接着一聲震耳欲聾的炸雷,震得玻璃都連連震響,轉眼,又是一片黑暗,雨點直瀉而下,隱藏着某種玄機。

“天地變色,黑龍隕落?”

瑾妃凝看遠方,漸漸面上驚訝淡去,剩下的只有欣喜了,這件事屬實,說明大成朝已經掃清了最後一個障礙,集天下億萬之人大命於一身,再難撼動。

瑾妃急行幾步,很快意識到這點,這時這殿內沒有人進出,幾個貼身宮人都在殿門外把守着,很是安全。

她上去盤坐於塌,只是片刻,返觀內照,一條金色小龍,體內驟然浮現,淡淡的光暈,將其包裹其中。

金龍一出,就見得整個宮殿中,滿滿濃郁的龍氣,更密佈着律令。

雖外形是龍,但素兒金龍內,只有數條律令,這是她掌握河神的律令,而天子真龍掌握三萬律令,控制天下,不可同日而言。

不再多想,金龍早就得到王弘毅的許可,有出入法禁之權,當下一道光閃過,化成一條細線,直飛了出去。

在此期間,瑾妃一動不動,和泥胎一樣,此時龍女,已不是昔日只能藉助人身修煉的時候了。

她受天子之命,負責天下諸神清點,掌握生殺予奪大權,就佔了莫大便宜,在成朝統轄範圍內,行使着監管之權。

天下諸多神靈,許多要聽她調遣,對於龍氣,她的感覺很是靈敏。

此時角度一變,只見整個天下,瀰漫着金黃色的吉氣,並且還在轉化中,迅速向草原方向而去,只見原本天柱滾滾直衝雲天,原本盤踞着黑龍。這時已徹底隕落。

不僅龍氣散去,連龍身都不見。果如她之前所感。不僅黑龍氣散,連有此氣數的人。也已身隕了。

黑龍之氣。象徵着汗國氣數,主要由父子二人執掌,四王子忽爾博當日身隕,不僅去了大汗一隻臂膀,更直接散了一半龍氣。

忽爾博本是貨真價實的真龍天子,大汗後真正登上帝王寶座的天下共主,身死後,汗國氣數自難以後繼。

不過草原還有根基,將龍氣束住。不至於一潰千里。

只是內部還可束住,外部卻無法抵禦。

看去,只見洛陽上空,一根天柱滾滾直衝雲宵,一條金黃色的巨龍盤旋在上,威震四方,而在幷州到草原處,又有幾絲龍氣潛伏。

本來龍氣有隱藏之能,素兒也看不出具體,但現在天命已分,天機已顯,卻是沒有大的妨礙了。

瑾妃只查看到結果,就結束了,只見一條細小的金龍,瞬間化成一條細線,回入了瑾妃眉心之處。

“皇上班師回朝之日不遠矣。”她暗暗想着,睜開眼。

站起身,喚來了自己的貼身女官,吩咐:“傳令到咒禁司,調這一月清點名冊,立即送進宮來。”

這女官聽了瑾妃的吩咐,立刻應諾前去聯繫。

洛陽

洛陽城恢復了太平,雖經過戰爭,但是洛陽底子厚,轉眼又有幾分繁榮氣色,皇帝率大軍來至,百姓一時恐懼後,見大軍秩序森然,並沒有什麼戰事發生,也就漸漸放鬆了下來。

宮中殿內,王弘毅批完了御案上摺子,還有最後一份時,一個內侍捧着一個紅木盤子進來,上面擺放着一隻精緻的匣子,貼着封條,這是幷州送來的摺子。

王弘毅看了一眼,問:“是幷州送來的?”

“回皇上,是幷州十萬火急送來。”小內侍回的說着。

“放到案几上吧。”王弘毅頭也不擡,手繼續寫着說着。

“諾。”內侍得令,將匣子放置在案几上,退了下去。

王弘毅批完,吁了一口氣,取過匣子看了看,隨後將封條一下撕開。

匣子打開,取出裡面摺子,王弘毅呼了口氣將摺子展開觀看。

面色平靜將內容看完,已是一會,定了定神,又將內容看了一遍,確定所看內容無誤才面露笑容。

“你出去請張攸之過來!”王弘毅吩咐的說着。

站在內侍忙應了聲,急急的出去了。

王弘毅瞥了一眼,起身踱了兩步,就出了殿,殿門二個侍衛“啪”的行禮,擺了擺手,讓他們起來,就望着遠處。

宮內繁花似錦,不遠處的花簇,隱隱有香氣傳來,使人精神一震,但王弘毅不是看這個,只是眯着眼。

只見濃郁的明黃色的氣運中,原本存在的一絲絲紅色漸漸消去,有着完全變成明黃的預兆了。

片刻,見內侍領着一人行過來,王弘毅才轉身進了大殿。

“臣張攸之,見過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進了內殿,張攸之行着跪拜禮。

王弘毅令起身,讓內侍爲張攸之備了座位,將幷州送來的摺子,遞給了張攸之。

“皇上,這是……”

“幷州送來的軍報,可喜事一件,你看了自會明白。”王弘毅微笑的說着。

幷州?

張攸之目光一凝,猜着了,卻還是接過摺子認真看着。

在這份摺子上大將軍樊流海稟報了戰鬥結果。

夜襲胡營,十萬胡營崩潰,俘虜兩萬,殺二萬,這些就是天大的捷報,而汗國大汗死亡的事,更絕對算是一件大喜事。

“恭喜皇上,恭喜皇上,胡汗真的身隕的話,那草原上再無可對抗成朝之人矣!”張攸之看了再也坐不住,起身伏着叩拜說着。

王弘毅滿臉喜色,擺手:“你起來說話……胡人中惟有二人,朕一直忌憚。”

“首先就是忽爾博,此人威信重,又有謀略,在胡人中一直聲望很高,此人一死,朕頓時就覺得身上一鬆。”

“還有就是這胡人大汗了,他雖年事已高,但征戰多年,草原上頗有威嚴,此人不除後患無窮。本以爲要除此人還要多費一番周折,不想這一次會身隕在幷州……”

對此人王弘毅也是有些唏噓。

他是知道此人出身,由卑賤一步步爬至高位,平定叛亂一統草原,要是沒有自己這一變數,此人至少會平定北方。

而吳興宗,前世雖沒有聽聞,但根據現在氣運來看,怕亦是一條龍。

因自己改變天下,此人成爲了大成的臣子,他的運數有所改變,但還是潛龍之格,對上黑龍時,彷彿冥冥中自有着定數一樣,本來逆轉的命運在某一點又碰撞在一起。

殺忽爾博,逼死大汗,這人真是了得。

“皇上,草原已不足爲患,派兵長驅直入就可收復此地,爲大成再添一塊疆土……”見情況大好,張攸之又起了這念頭。

皇上並不想將草原納入版圖,張攸之卻一直有着這樣心思,自不會輕易死心。

王弘毅說着:“不,張卿,此事,朕早有決斷。”

“可控制的地區,割給大成養馬地,這當然可行,並且必須,但草原深處,朕按八旗制,將胡人分化成八部,在草原上分區治理,一旗設一汗!”

“一旗設一汗,這樣豈不是縱容了他們不臣之心?先燕的藩鎮之亂就是例子。還請皇上三思。”張攸之有些不贊同的勸的說着。

“愛卿說的嚴重了。朕這樣決定,也是因着此地實不適於朝廷管理。草原地域廣闊,但地處偏僻,又不適合種植糧食,只有着草地放牧着牛羊。”

“草原民族繁多,牧民部落不固一地,隨時遷移。這樣地方管理起來,何其之難?就算是派人將這裡治理出來,到時候便宜了誰,還不好說。”對張攸之,王弘毅向來是厚待和深信,不過這時還有些不耐。

這事是早就定的國策。

王弘毅設八旗,分封八汗,爲的是令草原勢力零散不能一統,八旗旗主都是汗,自是不會居於人下,那再扭不出一條繩來。

讓他們互相轄制,平衡勢力,互相削弱實力,比朝廷直接控制方便許多,朝廷只需名義上統轄着此地,對八旗旗主有着任免權,並且能把指定的耕牛收上來,別的事根本不必去多加理會。

見皇帝根本不打算改變主意,張攸之不禁嘆了口氣,不再勸說。

“八旗旗主,巴魯是一支,幽州押來的三子必格也是一支,別的六人要篩選一番,每支五千人,這樣吧,將歸降胡人將領名單列出一份來,選出餘下六人,下得旨意,讓他們各自回去攻略就是。”

“我軍固守幷州,令吳興宗集中騎兵二萬監督戰事,並且根據條件給予一定支持,等打下後,令八汗入朝晉見朕,朕給予冊封承認。”

按草原的版圖,王弘毅劃分了八塊,每一塊歸一旗治理,這八塊地方,無一例外都是畫了個餅。

就是說想要得到,需要這八旗自己去奪,自己去搶,而大成朝給予承認,給予援助,並且監督戰事。

草原經過統一戰爭,內亂,人口已經衰退四成以上。

現在又進行這次八旗之戰,再打下去,還要死上一二成,並且彼此之間結下仇恨。

不用一兵一卒,不勞師動衆,就可讓草原再次衰退,這就是王弘毅的旨意。

下一步,就是殖民傾銷和掠奪了。

第1章 奪舍(下)第114章 水賊(上)第267章 法會(五)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上)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299章 旨意(上)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107章 明悟(下)第156章 撤軍(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上)第267章 法會(五)第299章 旨意(下)第133章 兩郡(上)第252章 內亂(上)第114章 水賊(上)第190章 新生(上)第287章 決意(上)第327章 應命(下)第59章 引戮(下)第179章 遷移(下)第309章 挽回(上)第80章 茶思(上)第4章 出擊(下)第167章 降表(下)第136章 出兵(上)第136章 出兵(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11章 練兵(下)第212章 青色(上)第262章 金陵(下)第95章 出兵(下)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300章 動作(下)第118章 度江(下)第22章 龍擡頭(下)第251章 大戰(上)第309章 挽回(下)第199章 荊州平(下)第114章 水賊(上)第197章 失意(下)第290章 泰山議(上)第115章 緘默(下)第35章 轟動(下)第140章 碰撞(下)第302章 濟陽平(下)第133章 兩郡(上)第322章 回都(上)第129章 赤蛟(下)第74章 百川歸流(上)第20章 婚事(下)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245章 決意(下)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206章 二王(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10章 運數(下)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170章 竊龍(上)第113章 定心(下)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148章 皇商(上)第82章 憤憂(上)第329章 來使(下)第246章 船運(下)第285章 預兆(下)第104章 論鎖(上)第40章 再世爲人(上)第249章 潛勢(上)第141章 陰錯陽差(下)第327章 應命(上)第165章 送行(下)第9章 修氣士(上)第265章 法會(一)第184章 禪讓(上)第55章 請旨(上)第27章 抽薪之計(下)第132章 雙喜(上)第166章 影響(下)第85章 隱門之動(下)第75章 想先誅(下)第39章 觀禮(上)第149章 桑姑(下)第155章 大戰(六)第318章 惡報(上)第114章 水賊(下)第115章 計定(上)第23章 羽翼漸豐(上)第33章 就義(下)第191章 快意(下)第116章 紅染一片(下)第68章 滅亡(上)第83章 道德衰(上)第329章 來使(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73章 豐收(上)第67章 選擇(下)
第1章 奪舍(下)第114章 水賊(上)第267章 法會(五)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上)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299章 旨意(上)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107章 明悟(下)第156章 撤軍(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上)第267章 法會(五)第299章 旨意(下)第133章 兩郡(上)第252章 內亂(上)第114章 水賊(上)第190章 新生(上)第287章 決意(上)第327章 應命(下)第59章 引戮(下)第179章 遷移(下)第309章 挽回(上)第80章 茶思(上)第4章 出擊(下)第167章 降表(下)第136章 出兵(上)第136章 出兵(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11章 練兵(下)第212章 青色(上)第262章 金陵(下)第95章 出兵(下)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300章 動作(下)第118章 度江(下)第22章 龍擡頭(下)第251章 大戰(上)第309章 挽回(下)第199章 荊州平(下)第114章 水賊(上)第197章 失意(下)第290章 泰山議(上)第115章 緘默(下)第35章 轟動(下)第140章 碰撞(下)第302章 濟陽平(下)第133章 兩郡(上)第322章 回都(上)第129章 赤蛟(下)第74章 百川歸流(上)第20章 婚事(下)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245章 決意(下)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206章 二王(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10章 運數(下)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170章 竊龍(上)第113章 定心(下)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148章 皇商(上)第82章 憤憂(上)第329章 來使(下)第246章 船運(下)第285章 預兆(下)第104章 論鎖(上)第40章 再世爲人(上)第249章 潛勢(上)第141章 陰錯陽差(下)第327章 應命(上)第165章 送行(下)第9章 修氣士(上)第265章 法會(一)第184章 禪讓(上)第55章 請旨(上)第27章 抽薪之計(下)第132章 雙喜(上)第166章 影響(下)第85章 隱門之動(下)第75章 想先誅(下)第39章 觀禮(上)第149章 桑姑(下)第155章 大戰(六)第318章 惡報(上)第114章 水賊(下)第115章 計定(上)第23章 羽翼漸豐(上)第33章 就義(下)第191章 快意(下)第116章 紅染一片(下)第68章 滅亡(上)第83章 道德衰(上)第329章 來使(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73章 豐收(上)第67章 選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