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有女好求(上)

成都府,五月,花開時節。

大戶人家往往以植花爲雅,因此這時來到成都,只從那最繁華的幾條街經過,那奼紫嫣紅,一眼望之,就可晃花了人眼。香氣之盛,更是沁人心脾。

《蜀志》曾記下了當時的盛況,雲:“成都一府,人皆愛花,以爲雅,上士者惜之,下士者慕之,走卒之士以利之。”

這一時節,名人騷客往來者,在此地可謂無數。

府城內,車馬行人,絡繹不絕,商鋪走腿,繁華似錦。

這且不說,那幾處風景秀麗的湖畔處,更是多見青年男女之行蹤。

這時候的民風,還遠不如後世幾代那般保守,至少年輕女子也可拋頭露面。

大戶人家少年,更少見不知風情的人,各大畫舫上皆能常見他們的身影。

清平湖,在這成都府三湖一園中,名最盛,其景色之美,是一,其二則因此湖位於府城偏北。

北城居住往來者,多上士,而非尋常男女。

便是那乘船遊玩的女子中,也多大戶千金、官家小姐,且文采風流,身份低賤的青樓女往往不敢來此。

尋花問柳,去南城,談詩論曲、求那才子佳人之說,多來北城。

這是成都府流傳於大戶子弟間的一個共鳴。

五月十六,有雨。

雨不大,只淅瀝而下。但凡名人騷客、癡呆文婦,多喜這種細雨之時。

無論是故作風雅,亦或是真心喜歡,這微風、細雨、明湖、美人、華服少年,都註定是青年男女所追求的一種境界。

“細雨潤澤,小湖微蕩,風涼水清……這倒是個出外遊玩好時節,只可惜,悠兒偏偏不愛這調子,嘖嘖,真是讓人傷腦筋啊。”

小湖畔,有一高樓,樓高三層,在此地,實屬罕見,而這樓,只是一大宅的延伸,此宅佔地很廣,在這寸土寸金的成都府北城,實在是身份和財力的象徵。

站在這高樓最高那層,向遠眺望,可觀北城全景。而立於二樓望眼前湖景,則美色盡入眼底。

此時,就有一玉石桌擺於二樓靠窗處,上有幾樣小菜,一盞美酒,兩人對坐,閒談風景。

二樓這扇窗,極大,從裡向外看,景色敞亮,是個難得的觀景之地。

正在閒談的二人,看上去不過三十出頭的年紀,但因上士善保養之術,實際年齡或可大些。

一人白麪長鬚,一人黃面短鬚,皆是隨意打扮,但身上任意一件飾物,足可夠那尋常百姓一年的嚼頭。

說話的正是那白麪長鬚之人,他口中的悠兒正是其女,雖是嘆息之語,但語氣間卻多驕傲。

“大兄,你這話,可就不對了。”對面的黃面男子輕笑的說着:“我宋家子弟皆是飽度詩書、見識不凡,悠兒更是能識大體,豈是那些癡呆文婦可比?”

癡呆文婦,多指羨那才子佳人之說、花前月下之遇的大戶千金,從他口中說出,更多了一份鄙意。

“唉,話雖如此,可愈是這般,對悠兒,我愈是有愧啊。”白麪長鬚男子嘆的說着。

對面那人是他嫡親二弟,自是明他心事。

想他們偌大的宋氏一族,這一代的嫡系小姐,卻只有一人,關係着家族利益,這婚姻,只怕是難有自由。

若是其他庶女,他們自是不必去理會,又或是這丫頭是那尋常女子之態,他們也斷不會如此愧疚。

可此女,自小就識大體,見識不凡且極爲孝順,家族聯姻更是早就知曉,並不反對,雖有那極美的容貌以及動人才華,卻行事低調,爲的就是少惹是非,不至於打亂家族聯姻的計劃。

有女如此,實是讓這宋家兄弟二人驕傲之餘,嘆息不已。

這宋家兄弟,長者宋涵,二弟宋恆,皆是成都府有名的人物,宋家分支極廣,歷經數朝,無論是朝中,還是野下,皆有人脈。

蜀地多才俊,若說有十分人才,成都府一府佔其四,宋家又佔其中一分,其勢力之大,不可小視。

只可惜,這一代的宋家一族中,人丁凋零,旁支倒還算繁榮,可這主家,卻有了些衰敗之勢。

嫡系子弟這一代只寥寥數人,雖不至於斷了香火傳承,又或是較其他大族不弱,可和從前相比,卻的確是走了下坡路。

才學見識上,這幾人也是不錯,終究在氣運和膽識上,只能算是平常。

族中最爲優秀的,卻是個女兒。

宋涵身爲一族大家長,常爲此憂心。

畢竟,宋家分支甚廣,同時敵對勢力也多,若真有家族敗落的一天,難免不會被人趁機而上。

這就如同海上行船,不思前行,雖看似安穩,卻終有覆頂的一刻。

這一點,身爲宋涵二弟的宋恆也自是明白。

“唉,身爲宋家子弟,就需承擔起責任,的確是苦了悠兒了。不過,尋常子弟,也斷不能配她,到時,爲她擇一良婿便是。”宋恆苦笑一聲,說着。

他這話中,未必沒有提醒之意。

宋涵心中一凜,知是自己有些太過兒女情長了,這兒女婚事,在大家族中,本就是利益之重,自己身爲一族之大家長,怎能太過沉溺如此呢?

便點頭,說着:“二弟所言極是。”

二人一時沒了閒談的興致,低頭喝着悶酒。

因窗開着,外面的樂聲隱隱傳來。

宋恆轉臉望出去,好一會,才嘆的說着:“只可惜,這成都府中,無可配悠兒之人。”

聞此,宋涵也看向湖上,只見湖上大小船隻,悠然而蕩,船上或立華服少年,或有那俊秀男子,皆是一表人才,只是這些,只能糊弄一些尋常之人,看在大家族之人眼中,卻只是華麗表象而已。

大家族重利,而這利,又豈是區區幾篇文章可取?

現在朝廷衰微,各地諸侯瘋狂吞併,這成都表面看起來,還是一團和氣、到處歌舞昇平,實際上,危機四伏。

就算佔有成都,擁有三郡大帥魏存東,是蜀地衆鎮現在最強者,但是也如履薄冰,當然,如果這勢頭再下去,再給他佔領二鎮,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可是魏存東也是五十多歲了,老了。

在這時,勇士比文士更精貴,真當那刀架在脖子上之時,吟上幾首詩詞,就可解決問題,令敵人棄甲敗退嗎?

冷哧了一聲,宋涵對這些後生,實是看不上眼,對二弟的話,更是深以爲然。

心忽然一動,宋涵想起一事,說着:“二弟,前段時日,王遵之的三弟王彥來拜訪於我,不巧的是,那事,你我皆未在這城中,他們撲了個空,返回了,你覺得,這種時候,王遵之的三弟前來,會是因何事?”

“我宋家雖立足於蜀地幾朝不敗,可偏重文官和商事,在這亂世,終究大不如前,雖人脈尚在,斷不會給他人驅使,但是也危機四伏,這王遵之三弟前來尋你,只怕,有些深意。”宋恆斟酌一番,才說着。

“或是……”想到這段時日關於文陽府大帥府的傳言,宋涵臉色變了幾變。

“王遵之本有三子,可惜兩子夭折,長子前些時候意外喪生,這府中便沒了那繼承人。聽說,王遵之打算從族中選一人繼承帥位,有三人入選,如今雖未明說繼承人是誰,可二人默默無名,一人聲明鵲起,這選誰,大家早就心中有數了。前段時日,柳思明故去,蜀地就已經暗流涌動,有了些局勢變化,這王遵之與那柳思明皆是人傑,卻英雄遲暮,也是這幾年的事了,這繼承人這事,只怕是迫在眉睫了。狐狸老了,也終究是狐狸,這王遵之自己身體如何,他又豈會不知?只怕,這是在爲繼承人在鋪路……”宋恆點出瞭如今蜀地局勢。

宋涵點頭,認可了二弟的評說。

“此時那王彥前來,只怕,和這事,也有些關係。”

宋恆更是直接說着:“或許,這王彥,是衝着悠兒來的。”

“唉,這事,倒難辦了。”其實,早在接到消息之時,宋涵並非全無預感。

如今二弟也如此想,倒讓他有些爲難了。

王遵之的繼承人,這地位,倒也配得女兒。

可如今局勢未定,這人到底如何,自己又有些琢磨不定,自家只有這一位嫡女,若是真與那後生聯姻,宋家就勢必被綁上戰船,再也下不得了。

如今亂世將至,關乎一族存亡,他必須好好思量一番。

見大哥沉思,宋恆也不說話。

過了一會,宋涵開口說着:“這事,也未嘗不可,只是須收集一番此子的消息,仔細斟酌後,再做打算。”

“其實,大兄,這事情,也只是你我猜測,到底王遵之是否有這意思,也不一定,早做些部署,只爲的是不至於臨事了慌亂罷了。”見大哥臉色凝重,宋恆忙勸的說着。

“呵呵,所言極是,來,喝酒。”暫且壓下心底的擔憂,宋涵面上帶笑,舉杯說着。

“恩,喝。”宋恆舉杯,一飲而盡。

等出了這望湖樓,宋恆坐上馬車,卻並未直接歸家,而是命馬車直行向南。

他所乘之馬車,只屬平常,因此行在南城路上,並不引人注意。

在一尋常小巷前,馬車停下。

宋恆步下馬車,在一人的接迎下,入了一宅。

宅外雖然普通,但這宅中,卻佈置的很雅緻。

幾棵花樹下,早立着一人,似是等候多時。

聽腳步聲傳來,此人轉身,笑吟吟的朝宋恆一抱拳。

隨後,問着:“宋兄,事情可有轉機?”

第31章 嗣子(下)第4章 出擊(下)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33章 就義(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下)第334章 隕落(下)第250章 器量(上)第127章 放糧(下)第31章 嗣子(下)第113章 定心(下)第183章 勸進(下)第193章 預兆(下)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上)第34章 破陣(下)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下)第96章 決意(下)第254章 梵門禮敬(上)第305章 洛陽陷(下)第20章 婚事(上)第159章 楚侯(下)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260章 誰家天意(上)第71章 喜事(下)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44章 來由(上)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307章 夜襲(一)第51章 仙方(上)第39章 觀禮(上)第7章 鞭打(下)第71章 喜事(下)第272章 七日證道第87章 一人活(上)第171章 壓制(下)第277章 旨意(上)第82章 憤憂(下)第294章 拔營(下)第285章 預兆(下)第28章 素兒表妹(上)第269章 推恩令(上)第195章 餘烈(上)第132章 雙喜(上)第32章 破局(上)第57章 來使(下)第55章 請旨(上)第320章 趨勢(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274章 晉見(上)第195章 餘烈(下)第209章 海關(下)第144章 宴(下)第24章 羽翼漸豐(下)第159章 楚侯(上)第33章 就義(上)第193章 預兆(上)第306章 虎牢陷(上)第115章 計定(上)第196章 女婿(下)第287章 決意(上)第130章 厚重(上)第31章 嗣子(下)第17章 藉口(下)第288章 起兵(上)第289章 對應(下)第27章 抽薪之計(上)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13章 婚禮(上)第34章 破陣(上)第283章 潛龍會(下)第189章 雪景(上)第86章 火德初凝(下)第328章 出發(下)第113章 內應(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316章 青州降(上)第321章 長安(上)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132章 雙喜(下)第295章 陷縣(下)第103章 蜀龍(上)第147章 情分(下)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55章 請旨(下)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185章 消息(下)第195章 餘烈(上)第118章 度江(上)第234章 收賞(上)第59章 引戮(下)第327章 應命(下)第141章 陰錯陽差(下)第16章 祖先威靈(上)第308章 夜襲(三)第208章 交旨(下)第6章 封賞(上)第99章 懸首(上)
第31章 嗣子(下)第4章 出擊(下)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33章 就義(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下)第334章 隕落(下)第250章 器量(上)第127章 放糧(下)第31章 嗣子(下)第113章 定心(下)第183章 勸進(下)第193章 預兆(下)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上)第34章 破陣(下)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下)第96章 決意(下)第254章 梵門禮敬(上)第305章 洛陽陷(下)第20章 婚事(上)第159章 楚侯(下)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260章 誰家天意(上)第71章 喜事(下)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44章 來由(上)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307章 夜襲(一)第51章 仙方(上)第39章 觀禮(上)第7章 鞭打(下)第71章 喜事(下)第272章 七日證道第87章 一人活(上)第171章 壓制(下)第277章 旨意(上)第82章 憤憂(下)第294章 拔營(下)第285章 預兆(下)第28章 素兒表妹(上)第269章 推恩令(上)第195章 餘烈(上)第132章 雙喜(上)第32章 破局(上)第57章 來使(下)第55章 請旨(上)第320章 趨勢(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274章 晉見(上)第195章 餘烈(下)第209章 海關(下)第144章 宴(下)第24章 羽翼漸豐(下)第159章 楚侯(上)第33章 就義(上)第193章 預兆(上)第306章 虎牢陷(上)第115章 計定(上)第196章 女婿(下)第287章 決意(上)第130章 厚重(上)第31章 嗣子(下)第17章 藉口(下)第288章 起兵(上)第289章 對應(下)第27章 抽薪之計(上)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13章 婚禮(上)第34章 破陣(上)第283章 潛龍會(下)第189章 雪景(上)第86章 火德初凝(下)第328章 出發(下)第113章 內應(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316章 青州降(上)第321章 長安(上)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132章 雙喜(下)第295章 陷縣(下)第103章 蜀龍(上)第147章 情分(下)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55章 請旨(下)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185章 消息(下)第195章 餘烈(上)第118章 度江(上)第234章 收賞(上)第59章 引戮(下)第327章 應命(下)第141章 陰錯陽差(下)第16章 祖先威靈(上)第308章 夜襲(三)第208章 交旨(下)第6章 封賞(上)第99章 懸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