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入衙(上)

五月,天氣再次由暖轉熱,又是一年的春夏交替。

連着好幾日,天氣晴朗,不管荊州還是蜀中,都被明媚的陽光沐浴着,天空蔚藍,陽光耀眼,路邊野花點點,與嫩綠野草相映成趣。

在荊州與交州的交界處,一個封陽的城池裡,街道上不少士兵正在巡視着。

過往行人要出入城門,會被士兵檢查一番,這裡氣氛雖算不上緊張,也被即將到來的新一輪戰事影響到了。

已休養過一段時間的丁虎臣部,此時在此地駐紮着。

丁虎臣原本名氣不顯,只能算是一個大將,一直在蜀地與山間族作戰,身爲山間族旗兵的總指揮,被王弘毅授予平蠻將軍的名號。

但是自小路進入交州,又進攻荊南二郡,大軍圍困鄭平原部之後,丁虎臣名聲漸漸傳了出去。

不少諸侯都知道,在王弘毅的帳下,有着這個人!

雖在他帳下的士兵大半是山間旗兵,性情粗野,但王弘毅向來軍紀嚴謹,丁虎臣雖不拘小節,還是嚴格按着軍紀行事。

封陽城緊挨着交州大郡是梧明郡,治所爲廣信縣,謝沐、高要、封陽、臨賀、端溪、馮乘、富川、荔浦、猛陵這幾處縣城,皆屬於梧明郡。

在交州地界梧明郡算是一個大郡。

丁虎臣從荊州進發,若是打下交州,這梧明郡,是定要先拿下來的。但梧明郡防禦向來不弱,將此郡攻打下來並非易事。

最靠着臨賀、封陽兩地,都被丁虎臣打了下來。

接下來何時繼續進軍,卻要待丁虎臣休整完畢。

大軍駐紮在封陽,隨時準備着找一機會撲入交州深處。

交州各郡的實際主事,或者嚴陣以待,防禦着楚軍的這次進犯,或者猶豫不定,隨時準備投降。

雖然大勢已成,可就一萬軍,真的打起來,也不是一場容易打的戰役。

論起地盤來,交州要大於荊州,論起實力來,荊州談不上富足安定,相對荒蕪,可這事就難在這裡,裡面有不少土司,如果不是開發已經很久,各部落談不上民族,也許又要祭起八旗制度了。

這樣地方,是一塊難啃的骨頭,需要費上很大力氣,一口口的啃下來。

丁虎臣任務頗重,顯然有戰事纔能有戰功可立。

有戰功,軍卒將領才能升官發財,錦衣回鄉。

這段時間,雖大軍在封陽這地方原地休整着,丁虎臣卻並沒有閒着,他不斷的派出己方的細作,潛入到交州各地,不斷的將打探到的情報,遞送到他的手中,以分析情況,以做進攻準備。

同時丁虎臣也不忘了在封陽散播一些假情報,製造迷霧彈,以誤導交州各郡的將領。

五月五日,天氣晴,萬里無雲。

這天下午,封陽城的一座府邸,作爲臨時將軍府的這處地方,議事廳內,丁虎臣再起召集衆將,討論着進攻交州的各種事宜。

在他帳下聽令,都是藩鎮時留下的舊兵舊將,這些人善戰,本來以爲就默默無聞過一輩子了,不想少主大有出息,橫掃蜀地不說,現在又橫掃了荊州,頓時前途大大光明,這些老帥的舊兵將頓時激發了血性,一聽有仗可打,都恨不得立刻攻打過去,多立些功勞,搏個封妻廕子。

而而山間三旗經過幾月修養,也恢復了過來。

“諸位,諸位,少安毋躁!少安毋躁!”丁虎臣先是看着手下人熱血沸騰的議論不斷,直到議論的差不多了,這纔開口喝止說着。

同時手微微一擡,頓時隨着他的聲音和動作,議事廳內漸漸安靜下來。

坐在上首位置的平蠻大將軍丁虎臣,身着一身帥袍,外罩精甲,顯得威風凜凜。

他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此時半眯着,真宛然老虎一樣。

和山間旗兵在一起,指揮着他們不斷作戰的丁虎臣,說起來算不上是一個嚴苛不通融的將領。

當初之所以會派丁虎臣趕赴山間族部落之地當大將軍,而不是派其他人過去,其實王弘毅看中的,就是丁虎臣不僅僅有着正統軍人的性格,又有天生威嚴,恩威都施,能降得住性情粗野不服管教的山間族人。

事實證明王弘毅的眼光不錯。

山間旗兵雖粗野,可在丁虎臣的帳下,卻是頗爲聽話。

丁虎臣一開口,剛纔還在叫着要進攻要立功的衆將,都自然而然的閉上了嘴,都看向了上首位置的丁虎臣。

“諸位,交州的情況,大家都看了,沒有大勢,但是由於地域廣大,又有着不少部落,是一個瑣碎的活。”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王上要統一交州,這就是我們的使命。”

“這裡有老地方差不多,你們一一攻下郡縣,還有零星的山寨,敢於反抗的土司,都按照舊規律處理,財貨你們拿一半,人你們挑選十分之一。”

“王上已經說了,這次打完了,你們幾旗都可以回去論功受爵。”

“還有你們幾個,剛纔就屬你們聲音最大,是不是?進攻時,你們幾個要是雷聲大,雨點小,到時候成了個孬種,本將軍可是不饒你們——別丟了老帥的臉。”

“你們都是老帥的人,年紀也大了,打完了這仗,本將軍爲你們向王上請功,功大的封爵,功小的封官,去給你們家裡的婆娘兒子爭一份家業,以後吃喝不愁!”

丁虎臣的話一出口,在場的人頓時鬨堂大笑。

被丁虎臣點了名的幾個人被說的臉色微紅,在同僚的注視下,大聲說着:“大將軍您就放心吧!到時候某家一定不做孬種,爭個爵位回去!”

“請大將軍放心,標下定會盡力殺敵!”

“大將軍的帳下,沒有孬種!”

“哈哈!好!有志向!有志向!不愧是我帳下的兒郎!很好!”丁虎臣聽了他們的話,滿意的點點頭。

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看向了別人,大聲問着:“你們呢?你們可有信心,攻下交州爲王上立功?!”

“請大將軍下令吧!某家願做先鋒!”聽到丁虎臣的問話,一衆將校,紛紛跪地請戰,氣氛一時達到了高潮!

“好!本將這分兵布將!”丁虎臣見狀,從座位上長身而起,氣勢頗足的一揮手,大聲說着。

隨後示意一旁的人上前。

這人立刻上前一步,拉開了一旁一直罩在牆上的紅布,頓時露出裡面畫出的交州地圖——分兵布開始。

同一時間,五月的襄陽城,氣候適宜,繁華而美麗。

因爲楚王的臨時治所定在了這裡,此時的襄陽城,比昔日更的耀眼。

內城修繕完,看起來頗有規模。

而外城百姓生活的地域裡,街道得到了修繕拓寬,街道兩旁的店鋪被規範了一番,雖要求不高,只是要求店鋪周圍的乾淨整潔,整體一圈下來,已經讓襄陽老城換新貌,有了大城的感覺。

城防軍每一日,都會騎馬在街上經過,可和以前的軍卒不同,楚王的將校軍卒,雖算不上秋毫無犯,至少不會擾亂秩序,隨意掠奪。

只這樣,就已經讓襄陽的百姓感到十分滿足了。

因荊州得以一統,荊南荊北的商貿往來,再次通暢起來。

不僅如此,荊州與蜀中的商貿,更往來頻繁。

荊蜀太平,商路就繁榮,這是自然而然的事,而官府在越發頻繁的商貿往來中,更能獲得大量的稅收充盈金庫。

這是雙贏之事,是雙方都樂意看到的情況。

一隊隊的商隊,往來於荊南、荊北、蜀中這三地,使得三地百姓的生活,也變的更好起來。

不少窮苦百姓,因商路的繁榮,獲得了更多活計的選擇,他們可以給過往的商隊幫工,獲取報酬。

光靠着官府救濟,窮人不會減少,商業的發展,促進百姓生活越發的好起來。

對這種情況,王弘毅自是樂意見到,也給予了荊州商人和蜀中商人同樣待遇。

出身於蜀中,王弘毅對蜀中優待並不多,商貿競爭中,官府過多幹預,只會使得境內商貿走向趨於病態化。

一支獨秀絕不利益境內發展,也不是王弘毅想要的事。

這天,早早的就有商家開門,整個街道連綿起市,街道上來往的人和螞蟻一樣,又有着吆喝。

這時,一個道士慢慢踱着,後面跟着幾個年輕的道士,隨着熙熙攘攘的人流上了街道。

上了橋頭,住了步回顧,這道士就是德樸道人。

德樸道人看着,臉上泛上一絲笑,喃喃對着弟子說着:“襄陽上次我帶你們來過一次,一轉眼七年了,情況大不一樣了。”

後面是一個少年道人,一身道服乾淨利落纖塵不染,聽了這話,微微一笑,自有一種沉穩出塵的氣質,從容說着:“師父,這是好事,真王出,萬業興,師傅,我不是虛逢迎你,這所見所聞,這楚王還真不愧真王之相。”

“是嘛,可草原是師祖點的天機,我們來這裡,你師伯一門去了草原,你不覺得失了機會嘛?”

少年淡淡一笑,說:“弟子相信師傅,相信自己的眼光……前面有酒肆,師傅,時日不早了,我們上去?”

德樸道人擡頭看,見前頭一個酒肆,有三層,不由一笑。

進去後,樓下嘈雜不堪,兩人就上了樓,見屏風相隔,還空着雅座。

當下點了菜,這世界的道士和地球不一樣,並不忌葷腥,見點完了,退出了,德樸道人才對着弟子說着:“謹清,這次找了門路進咒禁司,是我們的機會,你可要好好表現。”

德樸道人不可能親自去擔任官職,這當然要這個弟子完成。

謹清微微一笑:“師傅你放心!”

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4章 出擊(上)第277章 旨意(下)第153章 大戰(一)第34章 破陣(下)第83章 道德衰(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197章 失意(上)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259章 痛哭(上)第81章 大變(上)第3章 山民(上)第220章 金陵(下)第34章 破陣(下)第10章 運數(上)第89章 落定(上)第112章 青色(下)第167章 降表(下)第331章 逃亡(下)第249章 潛勢(上)第12章 能吏(下)第191章 快意(下)第296章 東郡(上)第211章 思量(下)第93章 產子(四)第33章 就義(下)第14章 狐疑(下)第73章 豐收(下)第331章 逃亡(上)第92章 產子(二)第44章 來由(下)第17章 藉口(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上)第90章 賞賜(下)第224章 稱賀(下)第265章 法會(二)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197章 失意(下)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44章 來由(下)第325章 陰政(下)第4章 出擊(上)第81章 大變(下)第135章 機會(下)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下)第319章 長安(上)第220章 金陵(下)序章第171章 壓制(上)第109章 預備(下)第98章 舉師(上)第327章 應命(下)第176章 天譴(上)第132章 雙喜(上)第250章 器量(上)第48章 天意(下)第186章 大典(上)第68章 滅亡(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225章 新年(上)第328章 出發(上)第274章 晉見(下)第103章 蜀龍(上)第280章 盧高降(下)第113章 定心(下)第198章 信使(下)第316章 青州降(上)第301章 說降(上)第335章 分割(上)第186章 大典(上)第251章 大戰(上)第307章 夜襲(一)第178章 意定(下)第48章 天意(上)第297章 震怖(下)第161章 巨石(下)第257章 月思(上)第162章 從軍(下)第81章 大變(上)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68章 滅亡(下)第179章 遷移(上)第73章 豐收(下)第306章 虎牢陷(上)第334章 隕落(下)第309章 挽回(上)第319章 長安(上)第116章 水師(下)第307章 夜襲(二)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下)第274章 晉見(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202章 入衙(下)第163章 洗城(下)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40章 再世爲人(下)第258章 涼州事變(下)第250章 器量(下)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上)
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4章 出擊(上)第277章 旨意(下)第153章 大戰(一)第34章 破陣(下)第83章 道德衰(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197章 失意(上)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259章 痛哭(上)第81章 大變(上)第3章 山民(上)第220章 金陵(下)第34章 破陣(下)第10章 運數(上)第89章 落定(上)第112章 青色(下)第167章 降表(下)第331章 逃亡(下)第249章 潛勢(上)第12章 能吏(下)第191章 快意(下)第296章 東郡(上)第211章 思量(下)第93章 產子(四)第33章 就義(下)第14章 狐疑(下)第73章 豐收(下)第331章 逃亡(上)第92章 產子(二)第44章 來由(下)第17章 藉口(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上)第90章 賞賜(下)第224章 稱賀(下)第265章 法會(二)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197章 失意(下)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44章 來由(下)第325章 陰政(下)第4章 出擊(上)第81章 大變(下)第135章 機會(下)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下)第319章 長安(上)第220章 金陵(下)序章第171章 壓制(上)第109章 預備(下)第98章 舉師(上)第327章 應命(下)第176章 天譴(上)第132章 雙喜(上)第250章 器量(上)第48章 天意(下)第186章 大典(上)第68章 滅亡(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225章 新年(上)第328章 出發(上)第274章 晉見(下)第103章 蜀龍(上)第280章 盧高降(下)第113章 定心(下)第198章 信使(下)第316章 青州降(上)第301章 說降(上)第335章 分割(上)第186章 大典(上)第251章 大戰(上)第307章 夜襲(一)第178章 意定(下)第48章 天意(上)第297章 震怖(下)第161章 巨石(下)第257章 月思(上)第162章 從軍(下)第81章 大變(上)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68章 滅亡(下)第179章 遷移(上)第73章 豐收(下)第306章 虎牢陷(上)第334章 隕落(下)第309章 挽回(上)第319章 長安(上)第116章 水師(下)第307章 夜襲(二)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下)第274章 晉見(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202章 入衙(下)第163章 洗城(下)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40章 再世爲人(下)第258章 涼州事變(下)第250章 器量(下)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