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來使(下)

紅澤鎮.節度使府杜恭真和手下謀士朱信等人在說話。

“大帥,我們派去的密探,已經查明瞭王鎮的消息,雖然王遵之已死,但是防守嚴密,調遣妥當,一時間真的無懈可擊。”朱信取出一封秘報來,說着。

杜恭真取過密信,讀着,又站起身來,在大堂內來回度步,王鎮現在的實力,已經使他腹背受敵,帶來了沉重的戰略壓力。

“與我方前線接觸的是呂川縣,現在由胡策來治理,這人原本是朝廷的正五品監軍,現在投靠藩鎮變成正七品,自然沒有人敢不服,從人望和資歷上都沒有破綻可抓,而且胡策之子胡鶴據說在汲水縣當九品功曹司,等於人質,很難使胡策動搖。”

“呂川縣除了廂兵外,還有張毅和何勝二部,各一衛,都是王弘毅一手提拔,很難使之動搖。”

“長定府呢?那個王彥有沒有機會?”

“沒有,王彥是王弘毅的族叔,又是知府,並且對王弘毅非常滿意,因此無論論公論私,都沒有反水猶豫的道理。”

“長定府現在有二衛,一衛是柴嘉,也是王弘毅一手提拔的核心人物,還有一人是原本副指揮使顧許,現在是一衛校尉,這人也許有機會,但是在長定府,卻很難動搖他。”

“這長定郡現在縣不多,人口也不多,卻沒有多少破綻。”

“相反,文陽府,汲水縣由薛遠爲代理縣令,顯的有些資歷不足,不過汲水縣是王弘毅一手創建,薛遠又是從之最早的人,大問題也不會有。”

“興山縣由長策都大將赫義管轄,東嵐縣是沙成都大將張允信的轄地,反而在文陽府,顯的有些臣強君弱,但是現在問題也不大。”

“總的情況就是,王鎮自領定遠將軍之後,雖然有些人心浮動,卻問題不大,若無內應,我們在魏存東威逼下,很難動搖之。”

此時大堂中一時默然,杜恭真緊鎖眉宇,思考着。

此時,一個聲音打破了寧靜:“大帥,王鎮李家特使求見!”

杜恭真臉色一變,站了起來,和謀士朱信面面相覷,一種奇妙的預感,猛的浮現出來,杜恭真就說着:“傳!”

過了不到半盞茶的時間,進來一個使者,形容俊偉,看起來就是一個大丈夫,他進得殿來,跪倒在地,口中朗聲說着:“在下是李家幕僚,奉我家主人,拜見大帥!”

杜恭真看這使者儀容非凡,心中就喜歡,笑的說着:“汝且起來,看似就是大丈夫,不知前來何事?”

“請大帥避之左右,請看一物。”這人說着。

杜恭真一哂,讓左右退下,只留下朱信,說着:“這是我心腹之臣,你可以說了。”

使者也不堅持,小心從背後取出一物,徐徐展開:“大帥你看!”

杜恭真和謀士朱信一看上去,頓時眼前金光一片,張大了嘴,只見這這一卷聖旨,全長三尺,寬一尺,用的是金黃色絹絲,兩邊執手之中,是兩條對稱的飛龍,中間有“奉而敕命”四字陰文篆書。

“請大帥觀看!”這使者當然不拿什麼欽差的身份,恭謹遞了上去。

朱信下去,按捺了心思,拿了上來,遞給了杜恭真,杜恭真雖是一方藩鎮大帥,接過時手還有些顫抖。

皇朝聖旨,自有神聖不可侵犯的威嚴,宋家天下雖然已經衰退,但是還是天下正朔。

展開一看,裡面就是所寫的聖旨內容,大意爲王遵之倒行逆施,自封定遠將軍,管轄二郡,這是挑釁朝廷權威,因此就下旨令李家討伐逆賊,周圍衆鎮可衆討之。

最後是落款和“敕命之寶”印鑑。

按照朝廷體制,皇帝的印璽有七璽,分別是“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

下面還有“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

後來,就簡化成三璽一寶,所謂的三璽,就是“傳國玉璽”、“朝命正璽”、“天子德璽”,以及“敕命之寶”。

“朝命正璽”,是太祖建朝後所雕刻,其字必是“大某(朝代名)受命,鎮國之璽”,比如說本朝就是“大燕受命,鎮國之璽”,凡是任免爵位和官位,以及調兵等等正式的聖旨,都由此璽發出。

“天子德璽”是事天地鬼神,只在鬼神事情上用。

這敕命之寶就是私璽,雖然也有法律效力,卻不是正旨。

杜恭真看完,心情平靜下來,面容威嚴掃視來人,說着:“你李家是王鎮臣子,請得這聖旨又是何意?”

“大帥,王遵之和王弘毅若是朝廷藩帥,我等自是忠臣,可是王氏一族倒行逆施,背棄朝廷,自立名號,我等卻不肯從逆。”這使者拱手說着:“而且旨意已下,王氏一族叛逆之名已定,朝廷郡縣,自是不會讓這樣一族來統轄……”

說到這裡,使者頓了一下:“何況王弘毅如今擁有的並非一府。”

說完,使者看向上座杜恭真。

聽到這話,杜恭真沉思起來,這人說的沒錯,現在王弘毅管轄,是二郡之地,這使者的用意,就很明顯了。

若只有一府,李家沒有這樣傻,請他入內,肯定是僅僅想借刀,現在多了長定府,事情卻不同了。

李家潛力再大,也沒有可能一口吞下二鎮,長定府與紅澤府毗鄰,若吞下此府,紅澤鎮的版圖立會多出一倍,這等美事,由不得他不動心。

思索片刻,杜恭真方開口說着:“除了聖旨,可有其它信件?”

見此,使者已經知到對方意動,將一封李存義的親筆信,遞交於杜恭真。

將信展開,仔細看過後,杜恭真哈哈大笑,說着:“李家果然爽快,竟欲與我瓜分兩郡,既然如此,杜某我亦不好再做婦人狀,這事情,便依李存義所言,由此定下吧!”

使者忙說着:“還請大帥調兵在邊境,這樣必使全鎮驚恐,作出一系列的調遣,我李家必趁機而動。”

“說的不錯!”杜恭真顯是極爲開懷,當即下令擺宴,一羣歌女更是步上廳來,隨樂聲起舞。

在杜恭真示意下,兩名極爲貌美少女湊到使者左右,溫言勸酒。

使者完成任務,心中大喜,也不推辭,見左右人皆與舞女調戲起來,似有猶豫,但隨即,便與少女嬉笑起來。

太素縣,縣衙“夫人,你怎麼了?”內院剛躺下的女子,忽然起身,朝地上嘔吐起來。唬的幾名陪嫁僕婦丫鬟臉色大變。

“只是有些欲嘔,無礙。”王潔庭在丫鬟攙扶下直起身,靠坐於榻上,一張臉已如白紙一張。

見此忙有僕婦去找郎中,而其餘人,收拾的收拾,着急的着急。

不一會,一郎中便急忙趕來,見到王潔庭模樣,亦是嚇一跳,忙道:“夫人,可是哪裡不舒服?”

王潔庭蹙起秀眉,說着:“這幾曰,有些厭食,食些亦會吐出。”

郎中聽到這些,腦海中卻閃過一念頭,不敢在此時亂說,只說着:“請讓老夫爲您診脈。”

仔細診過之後,再起時,郎中已是不迭聲道喜。

“恭喜夫人,您並非生病,是有喜了。”

“有喜?你是說,我家夫人,有喜了?”衆僕婦聽後,先是一愣,皆是大喜。

要知,主貴方能僕榮,他們這羣奴僕,皆是隨嫁到李家,如今老帥已死,想回王氏,已是不能,只得在這李家搏一份前程,討一份安穩生活。

這一切,皆與夫人地位穩固與否大有關係,若夫人失去地位,她們亦難逃厄運。

雖如今夫人夫婦二人感情頗佳,可婚後已近兩年,少夫人肚子依舊毫無動靜,這已讓李家對這一房頗多微詞。

若再無子嗣,不出三年,只怕夫人之地位,在這李家便會岌岌可危。

“……孩子……”和僕婦狂喜不同,撫摸着腹部,王潔庭躺於牀上,卻有些失神。

只是片刻間,她便回想起夫君前段時曰陰鬱面孔,回想起每次老夫人召見她時,勸她賢惠爲家之曖昧態度。

這些屈辱,皆因她未能爲李家及時產下一兒半女,夫君縱是再有本事,若無子嗣誕生,亦會被人詬病。

這時郎中已將注意之事細細與僕婦們說了,得了酬勞,一臉笑容的回去了。

“記住,這事在少爺回來前,誰皆不可向外去說,否則家法伺候。”環顧四周,王潔庭嚴肅的說着。

李承業卻是出城練兵去了,自然吸引了大部分視線!

僕婦丫鬟皆應聲,即便如此,王潔庭亦是心中不安,於是乘坐馬車,趕赴縣內不遠的寺廟中再次燒香。

跪坐於佛像前,望着煙霧繚繞,她閉上眼睛,輕聲祈禱着。對這突然而來之子嗣,她心裡充滿驚喜,亦是滿是不安。

作爲王家的義女,王潔庭自然知道現在的局面,眼前王家和李家就要決戰,她痛苦之餘,自然有着不少的擔心。

不過,有了孩子,她自然天平完全傾斜到了李家了。

“孩子,這時你出生,不知道是禍是福呢,還請佛祖保佑吾兒,保佑我的夫君,保佑李家!”默默說出心願,王潔庭恭敬的拜了下去。

威嚴佛像向下俯視着,彷彿真的在看其虔誠禱告。

()

第132章 雙喜(下)第188章 登基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118章 度江(上)第35章 轟動(下)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122章 英雄氣(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上)第26章 突破(下)第101章 出降(下)第144章 宴(下)第281章 三月憶(下)第308章 夜襲(三)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266章 法會(四)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290章 泰山議(下)第79章 改變(上)第141章 陰錯陽差(上)第27章 抽薪之計(上)第184章 禪讓(下)第113章 定心(下)第91章 神道(上)第325章 陰政(上)第316章 翼州事(上)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190章 新生(上)第26章 突破(下)第107章 明悟(上)第36章 移縣(上)第277章 旨意(上)第144章 宴(下)第206章 二王(上)第312章 轉運(下)第123章 破關(上)第113章 定心(上)第96章 決意(下)第233章 誅滅(上)第334章 隕落(下)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239章 將星(上)第235章 腐化(下)第81章 大變(下)第206章 二王(上)第13章 婚禮(上)第245章 決意(上)第44章 來由(上)第35章 轟動(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13章 婚禮(上)第255章 出船(下)第87章 一人活(下)第225章 新年(下)第305章 洛陽陷(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274章 晉見(上)第185章 消息(下)第40章 再世爲人(上)第329章 來使(上)第269章 推恩令(下)第98章 舉師(上)第94章 瑞雪(上)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上)第306章 虎牢陷(下)第139章 選擇(上)第265章 法會(二)第36章 移縣(下)第227章 科舉(上)第202章 入衙(下)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下)第157章 國士(下)第227章 科舉(上)第197章 失意(下)第61章 大賢來投(上)第39章 觀禮(上)第116章 水師(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257章 月思(上)第98章 舉師(下)第294章 拔營(上)第277章 旨意(上)第327章 應命(下)第90章 賞賜(上)第112章 青色(下)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248章 召集(上)第162章 從軍(下)第122章 英雄氣(下)第247章 流民(上)第235章 腐化(下)第7章 鞭打(下)第154章 大戰(四)第70章 汝敢反乎(上)第205章 封賞(上)第224章 稱賀(下)第307章 夜襲(二)第161章 巨石(下)第184章 禪讓(下)第208章 交旨(上)第12章 能吏(下)
第132章 雙喜(下)第188章 登基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118章 度江(上)第35章 轟動(下)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122章 英雄氣(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上)第26章 突破(下)第101章 出降(下)第144章 宴(下)第281章 三月憶(下)第308章 夜襲(三)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266章 法會(四)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290章 泰山議(下)第79章 改變(上)第141章 陰錯陽差(上)第27章 抽薪之計(上)第184章 禪讓(下)第113章 定心(下)第91章 神道(上)第325章 陰政(上)第316章 翼州事(上)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190章 新生(上)第26章 突破(下)第107章 明悟(上)第36章 移縣(上)第277章 旨意(上)第144章 宴(下)第206章 二王(上)第312章 轉運(下)第123章 破關(上)第113章 定心(上)第96章 決意(下)第233章 誅滅(上)第334章 隕落(下)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239章 將星(上)第235章 腐化(下)第81章 大變(下)第206章 二王(上)第13章 婚禮(上)第245章 決意(上)第44章 來由(上)第35章 轟動(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13章 婚禮(上)第255章 出船(下)第87章 一人活(下)第225章 新年(下)第305章 洛陽陷(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274章 晉見(上)第185章 消息(下)第40章 再世爲人(上)第329章 來使(上)第269章 推恩令(下)第98章 舉師(上)第94章 瑞雪(上)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上)第306章 虎牢陷(下)第139章 選擇(上)第265章 法會(二)第36章 移縣(下)第227章 科舉(上)第202章 入衙(下)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下)第157章 國士(下)第227章 科舉(上)第197章 失意(下)第61章 大賢來投(上)第39章 觀禮(上)第116章 水師(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257章 月思(上)第98章 舉師(下)第294章 拔營(上)第277章 旨意(上)第327章 應命(下)第90章 賞賜(上)第112章 青色(下)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248章 召集(上)第162章 從軍(下)第122章 英雄氣(下)第247章 流民(上)第235章 腐化(下)第7章 鞭打(下)第154章 大戰(四)第70章 汝敢反乎(上)第205章 封賞(上)第224章 稱賀(下)第307章 夜襲(二)第161章 巨石(下)第184章 禪讓(下)第208章 交旨(上)第12章 能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