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送行(上)

天地之間一片寂靜,王弘毅自己都呆了片刻,左右一看,只見一片親將親兵都是目瞪口呆,有些人臉上肌‘肉’都‘抽’搐着。

張攸之卻第二個清醒過來,立刻大叫:“主公,出擊,出擊此時不破,更待何時?”

這時,周圍親將紛紛醒悟,紛紛附和。

不過不必發令,退出百米早有準備的蜀軍,猛的一聲吶喊,震耳‘欲’聾,沸騰起來。

凡是已經在前線的將士,和洶涌的‘潮’水一樣,‘激’動的連旗幟都顧不上,發瘋一樣的撲了上去。

一時間,乘着城破,而敵將沒有預料,喊殺連天,缺口處,‘潮’水一樣涌入蜀軍,只是幾分鐘時間,城中就涌入了大批蜀軍。

幾乎同時,蜀軍敲響了戰鼓。

一種有規律和節奏的聲音,一下接一下,直敲進敵我兩軍的心中。

這時,孫昌‘挺’立在城牆上,臉‘色’鐵青,突地猛的吐出一口鮮血,仰天誓言:“王弘毅,我雖死,必化作厲鬼,索爾之魂”

城一破,全軍士氣低落,人數雖多也無濟於事,覆沒厄運,迫在眉睫。

這時,衆將上來扶住,孫昌卻猛的清醒過來,眼光迅速掠過左右十多個親將,雙目血芒閃動,大喝着說:“城破在前,爾等可願和我同死?”

衆將轟然應諾,決意死戰。

殺喊聲中,南‘門’突地大開,這是轟破的地點原本就選擇離南城不遠的地點,蜀兵涌入,就可打開城‘門’。

城‘門’大開,洶涌而上的蜀軍迅速分流,分成了二股,蓄勢待發的蜀軍奔殺而去,百人一陣,不斷涌入城中。

“城破了,若是守軍只有一二萬,只怕立刻分崩離析,但是有三萬的話,只怕還會進行抵抗。”張攸之這時,卻平靜下來說,提醒着說着:“主公,怕是不能立刻平定,還會有一場惡戰呢。”

“恩,孫昌是名將,以前名聲還在吾父之上,當然還會頑抗。”王弘毅倒不驚訝。

孫昌出身平民,年少身材高大,力舉百斤,日行百里。

孫昌爲人豁達大度,做事極講義氣,很快他在軍隊裡小有威信,形成了一個以他爲核心的集團。

由於作戰勇敢,孫昌被提升爲營正,但受到了所在指揮使的猜忌,幾次遇到生命危險。

不過孫昌比錢慶復幸運的是,在一次出戰中,指揮使大敗,中箭而死,孫昌趁機控制了殘餘的軍隊。

當時的太守不得不承認他的地位,讓他當上了指揮使。

在成爲了指揮使後,孫昌屢次大戰,建立功勳,因此在太守去世後被推舉上任,成爲了節度使,擁有一萬七千人,後吞併三郡。

如果不是從士兵到軍官爬的時間太長,如果不是當時朝廷還有力量,孫昌吞下荊州,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就算這樣,其本身素質和才幹,是抹殺不了。

現在雖然以火‘藥’破城,可必還會‘激’烈抵抗,這點甚至王弘毅都有着心裡準備。

果然,大軍雖然源源不斷進入,但很快遇到了‘激’烈抵抗。

“報,敵軍力戰不降,不少箭手依巷依樓抵抗,士卒傷亡甚衆。”王弘毅聞報,在親衛的重重保護下,進了城。

城上有高樓,能遠望,可以遠望城外也可遠望城內。

上了樓,遠望下去,只見大批蜀軍,‘潮’水一樣,不斷涌入了襄陽城。

在城牆上聽着,喊殺聲,更是響徹天地。

城內百姓,早就家家關‘門’閉戶,家中有地窖,更全家人都躲在了裡面。

在這時,普通百姓心中的恐懼難以形容。

王弘毅觀看着下面不斷廝殺,聽着親兵不斷的傳回城中的消息,進行着大局指揮,心情雖有歡喜,卻還沒有到塵埃落定的時候。

城內,有不少住宅和據點高聳堅固,又有着敵軍在內抵抗,蜀兵倉促間難下。

王弘毅觀察良久,令:“這些據點一時難下,速調小型投機石,以及剩餘的陶雷,進行轟炸打擊,以破之”

親兵立刻大聲答應,出去傳令。

不久,小型投石機被拖到了各地,就在敵軍弓箭‘射’距外大搖大擺的佈陣。

見此情景,敵軍無不臉‘色’慘白,卻束手無策,有的聰明的,立刻投降,還得以免死,頑抗到底的,只見小投石機左右,有指揮什長,標好了尺距,呼喝的說着:“弦”

數個軍士推轉着輪輻,將弦臂拉滿,又進行校準。

一切完成,令着:“放”

數聲呼嘯破空而去,陶雷落下,只聽“轟”的一聲,敵據點炸開,轟然倒了一片,頓時‘亂’了起來。

“殺,殺上去”後面步兵大喜,喊着。

片刻,城內就冒起數十股濃煙,隱見烈焰,方圓十里內,殺聲四起,就算有着投石機,巷戰還是相當‘激’烈。

對此,王弘毅卻很是平靜,此時衝進襄陽城,至少有上萬人,這巷戰再‘激’烈,終是無法挽回大局,而且可以練兵。

要知,五萬蜀軍,都不算是新兵,但是離王弘毅的要求,還是有些距離。

蜀軍每年都會通過更卒營,來獲得合格士兵,到了軍隊,又要進行嚴格訓練,不過這些還不算‘精’兵,真正能快速增加‘精’兵的方法,還是以戰養戰

戰役中的折損,卻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王弘毅想要逐鹿天下,就必須要有一支實力強悍數量衆多的‘精’兵,能做只能是一方面加強訓練,一方面不斷投入戰場培養士兵成爲‘精’兵。

上過一次戰場的士卒,就比沒見過血的士兵更強大。

王弘毅當然知道眼前的是一場惡戰,衝殺進去的士卒,死傷不會少,可慈不掌兵。

現在勝利在握,巷戰的程度,實際上已經接近完美,既減少傷亡,又不低於戰場,使士兵受到充分訓練。

“就算有所折損,也是可以接受。”王弘毅想着。

“攻下襄陽後,上庸新城二地的更卒營,也差不多將新兵訓練出來了。”想到現在五萬的蜀軍,王弘毅輕聲感嘆着:“就算有折損,我軍還可以擴大到七萬,這軍隊數目就差不多了。”

“主公,賀將軍派人傳回消息,東‘門’已被我軍佔領,現在已經控制了半個城,繼續展開了巷戰。”張攸之的聲音在一旁響起,宣讀着報告。

“只怕要打完一夜”王弘毅看了看天,嘆的說着。

不知主公爲何突然感慨,張攸之很奇怪的轉過頭,看了王弘毅一眼,卻未從王弘毅的臉上看出什麼來,張攸之的注意力,只得再次放到巷戰上來。

一夜廝殺,天漸漸破曉。

淡青‘色’的天空鑲嵌着幾顆殘星,此時天際,微‘露’出蛋白,雲彩都聚集,似乎浸了血一樣,顯出紅‘色’。

“主上,擦把臉”這時親兵隊長上前,端來了臉盆,用‘毛’巾擰乾了遞上。

王弘毅小睡了一會,這時起身,擦了擦,下面就有人進來,手中端着大盤,盤中有着三大碗粥。

王弘毅不禁笑着:“粥不錯,難爲你們想到,張卿,一起用吧”

“謝主公,城中大體上平了,就是節度使府,修的和內城一樣,還沒有攻下。”

實際上就是內城。

襄陽城,分外內外兩城。

外城住的是百姓和商人,內城是官員辦公場所,以及大帥的地界,佔地不大,卻宛如城中之城。

當然這座在孫昌上位後才建成的內城,防禦力自然遠比不上外城城牆。

“孤知道了,只是困獸尤鬥罷了。”王弘毅呵呵一笑,拿着碗,不涼不熱,喝了一口,伸筷子就吃小菜。

張攸之見此,微微一笑,只用着。 шшш ⊕TTKдN ⊕¢O

喝完後,大家都是‘精’神一震,這時接到了新的消息。

王弘毅度步而行:“都審訊清楚了?孫昌派了五人出城求援?”

十三司百戶說着:“是,主公,已審訊清楚了,孫昌這次連派五人,每人帶着一封他的親筆書信,前去不同地點求援,還妄想頑抗。”

“可問過內城的情報?”王弘毅並不在意,求援只是癡心妄想,這時問着。

他當然知道有些大城池會有內外城之分,襄陽城外城太過堅固,這讓他對內城防禦有了些焦慮。

十三司的百戶,將得到的情報,說出來:“內城周圍都是開闊地,並無居民房屋,連周圍樹木也都被清除乾淨,內牆城牆,也算是堅固,一時間倉促間難下,孫昌就在其中,尚有士兵二千人”

這種情況,雖然算是堅固,但是對蜀軍來說,並沒有特別之處,只要將外城的守軍盡數清除,那用着投石機直接轟破內城城牆就可以了。

“外城都清理乾淨了?”王弘毅又問着。

“主公,還有零星抵抗。”

“恩,清理乾淨了,報於孤”就算是零星抵抗,但是躲在角落‘射’冷箭,也是很危險,王弘毅不必急在一時。

“諾”親兵傳令下去,又有大批的蜀軍,涌入襄陽城,開始對每家每戶進行清理,每推進一段距離,果然就有零星抵抗,當下殺聲繼續。

到了中午時,終於又有報告過來:“報,城中已經肅清。”

王弘毅霍的長身而起:“此時,這次戰爭,就要接近尾聲了,張卿,你且隨孤一起去內城,爲孫昌送行”

第259章 痛哭(上)第70章 汝敢反乎(上)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112章 青色(下)第289章 對應(下)第91章 神道(下)第334章 隕落(上)第320章 趨勢(上)第251章 大戰(下)第37章 暗流(上)第148章 皇商(上)第28章 素兒表妹(上)第107章 明悟(上)第72章 禁咒博士(上)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197章 失意(下)第177章 敕封(下)第144章 宴(下)第178章 意定(下)第124章 氣短(上)第327章 應命(下)第179章 遷移(上)第172章 首戰(下)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133章 兩郡(下)第294章 拔營(上)第40章 再世爲人(下)第103章 蜀龍(上)第157章 國士(上)第236章 領軍(下)第123章 破關(上)第141章 陰錯陽差(下)第288章 起兵(下)第60章 出山(下)第61章 大賢來投(上)第98章 舉師(下)第155章 大戰(七)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55章 請旨(上)第101章 出降(下)第248章 召集(下)第250章 器量(上)第248章 召集(上)第133章 兩郡(下)第240章 夜襲(上)第186章 大典(上)第204章 蠱神廟(上)第95章 出兵(下)第206章 二王(上)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248章 召集(下)第55章 請旨(下)第150章 喻令(上)第121章 半日城(上)第210章 思量(上)第64章 文武雙壁(上)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239章 將星(上)第259章 痛哭(下)第325章 陰政(下)第182章 王氣消長(下)第239章 將星(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下)第286章 使節(上)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199章 荊州平(下)第90章 賞賜(上)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259章 痛哭(下)第334章 隕落(下)第301章 說降(下)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37章 暗流(上)第43章 青蓮池(上)第82章 憤憂(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上)第154章 大戰(四)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35章 轟動(下)第31章 嗣子(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118章 度江(下)第166章 影響(上)第312章 轉運(下)第6章 封賞(下)第154章 大戰(四)第278章 焚燒(下)第185章 消息(下)第94章 瑞雪(上)第45章 吾家潛龍(上)第238章 伊動(下)第98章 舉師(下)第9章 修氣士(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下)第186章 大典(下)第197章 失意(下)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294章 拔營(上)
第259章 痛哭(上)第70章 汝敢反乎(上)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112章 青色(下)第289章 對應(下)第91章 神道(下)第334章 隕落(上)第320章 趨勢(上)第251章 大戰(下)第37章 暗流(上)第148章 皇商(上)第28章 素兒表妹(上)第107章 明悟(上)第72章 禁咒博士(上)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197章 失意(下)第177章 敕封(下)第144章 宴(下)第178章 意定(下)第124章 氣短(上)第327章 應命(下)第179章 遷移(上)第172章 首戰(下)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133章 兩郡(下)第294章 拔營(上)第40章 再世爲人(下)第103章 蜀龍(上)第157章 國士(上)第236章 領軍(下)第123章 破關(上)第141章 陰錯陽差(下)第288章 起兵(下)第60章 出山(下)第61章 大賢來投(上)第98章 舉師(下)第155章 大戰(七)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55章 請旨(上)第101章 出降(下)第248章 召集(下)第250章 器量(上)第248章 召集(上)第133章 兩郡(下)第240章 夜襲(上)第186章 大典(上)第204章 蠱神廟(上)第95章 出兵(下)第206章 二王(上)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248章 召集(下)第55章 請旨(下)第150章 喻令(上)第121章 半日城(上)第210章 思量(上)第64章 文武雙壁(上)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239章 將星(上)第259章 痛哭(下)第325章 陰政(下)第182章 王氣消長(下)第239章 將星(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下)第286章 使節(上)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199章 荊州平(下)第90章 賞賜(上)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259章 痛哭(下)第334章 隕落(下)第301章 說降(下)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37章 暗流(上)第43章 青蓮池(上)第82章 憤憂(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上)第154章 大戰(四)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35章 轟動(下)第31章 嗣子(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118章 度江(下)第166章 影響(上)第312章 轉運(下)第6章 封賞(下)第154章 大戰(四)第278章 焚燒(下)第185章 消息(下)第94章 瑞雪(上)第45章 吾家潛龍(上)第238章 伊動(下)第98章 舉師(下)第9章 修氣士(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下)第186章 大典(下)第197章 失意(下)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294章 拔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