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

“漢中城中,情況如何?”王弘毅騎馬立於大軍前,問着身旁負責收集漢中情報的十三司百戶。

漢中位於龍劍,卻有着平原,漢中郡城中也囤積了不少糧食,財力物力都是不弱。

而且這地,是蜀秦二地的門戶,是兩地接壤之地,商賈往來很是密切,眼前這郡城,更稱的上是龍劍最爲富庶之地。

哪怕王弘毅不看中這郡城的商業發展潛力,也不可能無視這座郡城在邊境所起的軍事作用!

只要將龍劍全部拿下,收歸於自己的掌握中,哪怕只有幾千人守在此地,郭文通想要攻下此城入蜀地,就不容易。

王弘毅手裡的霹靂車等物,可不是別的藩鎮掌握的攻城物件所能比,而漢中這樣一座大城只靠着硬攻,絕對不容易。

這種情況下,王弘毅自然不會任由別人奪了此郡。

王弘毅命人不急於攻城,爲的是大計,現在郭文通大軍已然撤退,漢中已是一塊入嘴的肥肉,又焉有飛走之理?

當然,出於習慣,王弘毅還是先習慣性,從十三司裡,先了解一下此時城中狀況,再做出決定,怎麼樣攻打這座城池。

“主公,漢中郡城有兵一萬,根據奸細情報,雖然士氣大跌,還有九千可戰。”十三司百戶向王弘毅稟報的說着。

以十三司的本事,在戰爭起來前派人進入漢中並非難事,只不過,接觸不到那些機密情報。

城中下層官員兵將能獲知的情報,他們時不時的送出城來。

“九千守軍,強攻下來,我軍也會有二三千折損……”王弘毅眉頭,微微一皺。

漢中郡是勢在必得,鍾文道能夠乖乖投降,他還會給此人一次機會,饒一族性命,可是此人執意不降,那就是拼些損失了。

當然,到了到時,一番人員清洗自是少不了,其中就有鍾文道全族的頭顱。

號角響起。上萬蜀兵列陣而行,緩緩向城頭逼來。

他們一片紅色衣甲,氣勢驚人,城上都是失色。

“讓人持陷陣營衣甲和旗幟,以及首級,繼續向城上喊話,半個時辰內再無人迴應,我軍就會再次攻城,到時絕不納降,必殺盡爲止!”王弘毅眸光一寒,沉聲說着。

片刻,一個嗓門巨大的軍官,在幾個親兵護衛下,策馬向城牆而來,奔到離城一百步的距離,遠遠的停了下來。

又有着親兵,將大批衣甲丟在地上。

這軍官對城上高呼:“城上聽着,我奉蜀國公之令告知爾等,此值亂世,蜀國公應天受命,是爲真主,並且重賢重能,對德才者不吝封賞,城上太守和衆將,若是率部歸附,輕者原任原職,重者升賞。”

“郭文通抗拒王師,我軍大敗,殺破陣營九百,陣斬主將傅子成,這時顯給爾等所聽,這是蜀國公一片愛才愛民之心,再敢頑抗,大軍攻入城內,悔之晚矣。”

這聲音遠遠傳揚開去,城上城下都是聽得清清楚楚,看着下面郭軍的衣甲和首級,漢中郡城內,慌亂的情緒,立刻蔓延開來。

首當其衝,就是城頭上的這些守軍,本來依靠着抵抗,就是郭文通會援軍,這時聽這一說,硬撐着的鬥志,幾乎喪盡。

這些軍人都現出絕望之態。

城中雖有近萬,可是人人都覺得旦夕不保,照這樣下去,只用投石機來轟擊城牆,很快能突破一個豁口出來。

到時,四萬大軍涌入城中,又豈會有活路可尋?

“主公還是一動不動?”城頭到城中的一階石階上,站着二人,其中一個是保護太守的護衛,另一個是太守的心腹臣子李鶴。

李鶴模樣,算狼狽了,臉色灰敗,眼睛更是通紅,顯然這幾天他睡的並不踏實,作爲鍾文道的心腹手下,在這情形下還能睡的踏實,那才叫怪。

被他叫住的護衛,聽到李鶴問話,忙回:“李大人,主上一從城頭下來,就是這副模樣,要不您等會再過去?”

“也好,你去忙你的事吧,本官在此等候。”李鶴點點頭,無奈的說着。

護衛退到一旁。

這時,城外又開始有人喊話,李鶴髮現主公鍾文道的身體隨之顫動了一下,顯然是醒過神來。

正好看到不遠處,鍾文道示意他過去。

“主公,外面勸降,主公可有對策?”李鶴一走過去直接問着,到了這時,婉轉話、客套話都可以免了。

“李鶴,傳令下去,準備開城門,歸降王弘毅。”鍾文道沉默了一會,說着。

“主公……”鍾文道的話,讓李鶴嚇了一跳,本來想勸的話,立刻就嚥了下去,仔細觀察其表情,見並非玩笑,不禁反過來說着:“主公,您可想清楚了?這可是你的基業啊!而且說不定秦軍並非大敗。”

鍾文道苦笑的搖頭,說着:“漢中城已是支撐不住,再這樣下去,不說等不到秦軍再來,蜀軍就已攻破,我想明白了,就算是等到秦軍再來,也不過是一個降而已。”

向下走,搖了下手說:“對外面說,漢中降了,稍做準備打開城門,迎他們入城。”

說着,不再言語。

望着他一直走下去,李鶴覺得鍾文道的背影,一下子蕭索起來。

不過,眼下不是感慨的時候,外面的喊話又停了下來,不知道蜀軍會不會接下來攻城,李鶴連忙來到城頭,向城下蜀軍表示歸降。

“只差武都郡了。”當城門大開,鍾文道身着太守官袍,手捧大印人名冊等物,步行出來迎接他們的時,王弘毅心裡暗暗想着。

五日後,漢中太守府

王弘毅正立在花園中,看着陽光下的花園,隨着心裡起伏的思緒,思考着。

垂正十五年,前世王弘德三年大運結束,李承業反,王弘德兵敗被囚十年,現在也是垂正十五年,卻肯定可以統一蜀地,比計劃還提前一年。

但是垂正十六年不能休養生息,按照前世的情況,二年後,就是垂正十八年,郭文通也基本上統一關中。

現在完全爭取了二年,攻秦的想法,隨着郭文通退去,就已經沒有了。

現在是九月,今年是沒有空隙了,必須進行遷移和開墾,爭取在隆冬前種下冬小麥,以獲明年豐收。

明年,就有二條路,一就是攻下上庸,古稱“上庸之人善戰,秦楚不敵也”,現在雖然不可能,但是也是大郡,能招募上萬精兵。

還有就是順流而下,進攻夷陵。

想到夷陵,就想到地球歷史上的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是三國史上三大戰役之一,這三大戰役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

官渡之戰是曹操國運之戰,赤壁之戰是三國國運之戰,夷陵之戰能並列,當然也關係着蜀吳的國運。

夷陵是蜀入荊的唯一陸地通道。

爆發於蜀漢章武元年(221年),結束於蜀漢章武二年(222年),是三國時期東吳(孫權)和蜀漢(劉備)爲爭奪戰略要地荊州南部五郡而進行的一場戰爭。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將軍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劉備在蜀國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就匆忙發兵,這關係着蜀吳兩國國運之戰,長江三峽成爲兩國之間的主要通道。

夷陵地處高山峻嶺,兵力難以展開,在吳軍扼守要地堅不出戰的情況下,蜀軍不得已在巫峽、建平至夷陵一線數百里地上設立了幾十個營寨。

因此後勤困難,百里連營,兵力分散,被陸遜擊敗,劉備惱羞於夷陵慘敗,一病不起,亡故於白帝城,夷陵之戰就這樣結束了。

夷陵之戰是劉備的最後一戰,也是輸得最徹底的一戰,一下子輸了國運,也輸了漢朝三興的可能性。

只是,現在情況不一樣,既無魏國,也無吳國,王弘毅率領的軍隊,和正史上劉備的兵力相當,都是四萬,情況卻大不一樣。

四萬大軍只要佔領了夷陵,並且上庸響應,必可兩面而攻,一舉奪下荊北。

“主公!”快步走來的隨行侍衛,見王弘毅出神,上前一躬身說:“武都郡太守陸備,派使者求降。”

獲得漢中的第五天,武都郡就派了使者過來主動投降,很是迅速,王弘毅“哦”的一聲,醒悟了過來。

王弘毅聽着,轉過身來,沉思有頃,自失一笑,說:“破心中賊難啊!”

剛纔都沉迷在前景裡了,當下笑的說着:“我這就回去,讓他過來拜見!”

隨行侍衛應着,退回去傳令。

王弘毅這就回去,立刻擺出了儀仗,只見四周臺階,每隔五步,各站一個親兵,個個肅穆持刀而立,使人不可逼視。

這威嚴和氣派,立刻出來了。

在一個太監引導下,使者跟隨着後面,見得這種情況,不由變色,等到了大廳,就見着一個太監引着進去。

使者只憑着感覺,一進去,就伏在地上:“拜見蜀國公!”

————

第6章 封賞(上)第119章 側室(上)第30章 再得(上)第42章 迎娶(上)第227章 科舉(上)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240章 夜襲(下)第32章 破局(下)第1章 奪舍(下)第94章 瑞雪(下)第334章 隕落(上)第208章 交旨(上)第289章 對應(上)第207章 滿月宴(下)第194章 時壽(下)第42章 迎娶(上)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194章 時壽(上)第125章 初建八旗(上)第27章 抽薪之計(上)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61章 大賢來投(上)第146章 月如水(上)第103章 蜀龍(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272章 七日證道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287章 決意(下)第2章 望氣(下)第20章 婚事(下)第210章 思量(上)第179章 遷移(上)第255章 出船(上)第249章 潛勢(下)第75章 想先誅(下)第301章 說降(下)第300章 動作(上)第308章 夜襲(三)第300章 動作(上)第196章 女婿(下)第235章 腐化(上)第183章 勸進(上)第273章 甦醒(上)第147章 情分(上)第39章 觀禮(下)第69章 隕落(下)第17章 藉口(上)第143章 蜀龍一統(下)第258章 涼州事變(下)第46章 吾家潛龍(下)第274章 晉見(下)第205章 封賞(上)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14章 狐疑(上)第118章 收房(上)第183章 勸進(下)第212章 青色(上)第117章 威靈侯(上)第276章 登基(下)第75章 想先誅(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275章 彌風波(上)第39章 觀禮(上)第286章 使節(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38章 叮囑(上)第177章 敕封(上)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上)第68章 滅亡(上)第8章 見親(上)第141章 陰錯陽差(上)第316章 翼州事(上)第183章 勸進(上)第307章 夜襲(二)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94章 瑞雪(下)第276章 登基(下)第69章 隕落(上)第17章 藉口(上)第176章 天譴(上)第103章 蜀龍(上)第62章 大賢來投(下)第272章 七日證道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149章 桑姑(下)第6章 封賞(下)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307章 夜襲(二)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上)第234章 收賞(上)第117章 威靈侯(下)第265章 法會(二)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335章 分割(上)第176章 天譴(上)第15章 賴同玉(上)
第6章 封賞(上)第119章 側室(上)第30章 再得(上)第42章 迎娶(上)第227章 科舉(上)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240章 夜襲(下)第32章 破局(下)第1章 奪舍(下)第94章 瑞雪(下)第334章 隕落(上)第208章 交旨(上)第289章 對應(上)第207章 滿月宴(下)第194章 時壽(下)第42章 迎娶(上)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194章 時壽(上)第125章 初建八旗(上)第27章 抽薪之計(上)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61章 大賢來投(上)第146章 月如水(上)第103章 蜀龍(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272章 七日證道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287章 決意(下)第2章 望氣(下)第20章 婚事(下)第210章 思量(上)第179章 遷移(上)第255章 出船(上)第249章 潛勢(下)第75章 想先誅(下)第301章 說降(下)第300章 動作(上)第308章 夜襲(三)第300章 動作(上)第196章 女婿(下)第235章 腐化(上)第183章 勸進(上)第273章 甦醒(上)第147章 情分(上)第39章 觀禮(下)第69章 隕落(下)第17章 藉口(上)第143章 蜀龍一統(下)第258章 涼州事變(下)第46章 吾家潛龍(下)第274章 晉見(下)第205章 封賞(上)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14章 狐疑(上)第118章 收房(上)第183章 勸進(下)第212章 青色(上)第117章 威靈侯(上)第276章 登基(下)第75章 想先誅(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275章 彌風波(上)第39章 觀禮(上)第286章 使節(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38章 叮囑(上)第177章 敕封(上)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上)第68章 滅亡(上)第8章 見親(上)第141章 陰錯陽差(上)第316章 翼州事(上)第183章 勸進(上)第307章 夜襲(二)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94章 瑞雪(下)第276章 登基(下)第69章 隕落(上)第17章 藉口(上)第176章 天譴(上)第103章 蜀龍(上)第62章 大賢來投(下)第272章 七日證道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149章 桑姑(下)第6章 封賞(下)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307章 夜襲(二)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上)第234章 收賞(上)第117章 威靈侯(下)第265章 法會(二)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335章 分割(上)第176章 天譴(上)第15章 賴同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