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金陵(上)

洛陽.皇宮.鄭國公的書房這座書房前,有一個湖泊,景緻很美,儀門進去,一條卵石甬道,這時天下着雨雪,視線模糊不清,宮內顯得黑幽深邃。

角落處太監和侍衛,一動不動,到了裡面,是一處書房,就是鄭國公的所在地此時,書房中,裡面打着燈,一個人正在裡面工作。

這書房周圍,全是書櫃,放滿宗卷、文件和書籍。

鄭國公年在五十,雖然坐着,的確有幾分龍虎之姿,氣概迫人,此時正在聽着一人跪着稟告說話。

“徐州被楚軍平定了?”聽到面前半跪的官員的稟報,鄭國公臉色一變,露出了凝重沉吟的表情。

面前的這官員,正是鄭國公掌管情報收集事務的官員,天下諸侯,有哪一個沒有這種機構?

又有哪一個地域內不曾潛伏着別地的細作,不過是本事上的高低罷了。

和楚王的想法一樣,對於涼州鄭國公很是關注。

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楚軍給了他更大的“驚喜”

徐州這樣快被楚軍拿下來,說明楚王的確氣候已成,並且完全和兗州和洛陽接壤。

鄭國公劉滿二年前在洛陽起事,發動兵變,殺萬人,奪取了整個洛陽城,開始自立鄭國公,集兵十萬,但水分很大,穩定後,漸漸淘汰老弱,訓練成軍,現在有兵五萬。

可就在攻略兗州時,王弘毅北上奪取中原,並且迅速奪取豫徐二州。

此刻這官員只敢低着頭,主上的怒氣,他低着頭都能感覺到,只希望不要禍及到自己。

“楚王王弘毅果是勁敵!這豫徐二州,在大半年都一起打下……你身爲有關職司,就是這樣收集情報?連楚軍實力都摸不清楚,要你何用?”劉滿面色陰沉,冷冷喝着。

“國公,是臣無能!請國公降罪!”

知是反駁,只會讓主上更憤怒,跪在地上的官員連忙態度恭謹的請罪。

聽到這人所言,鄭國公的臉色陰晴不定,慢慢緩和下來,恢復了先前淡淡表情。

“罷了,給我盯緊楚地,再有事,早些彙報於我,不得有誤。”劉滿看了官員一眼,口中說着。

“諾!”聽到鄭國公之言,這官忙應下,又說着:“國公,臣還有一事,要向國公稟報,是關於秦王和涼州之事。”

“講。”

“主上,根據情報,秦王曾經秘密派遣人員潛入我地,並且勾結不少大戶,而軍隊也有所動員……”官員將秦王派了細作到洛陽,有意攻打洛陽的事,說與鄭國公聽了。

聽罷,劉滿並沒有發怒,嘴上露出一絲冷笑,面色並不激動,眉宇深鎖,想得很深,只是不可見的手,略微有點顫抖,望着遠處沉默不語。

過了片刻,劉滿又說着:“郭文通有意奪我的洛陽,這是孤都知道的事,卻不料被胡人打進了涼州,真真是可笑!細作已被捉住了?”

“國公,臣不曾打草驚蛇,只不過已在掌握之中。”

“哼,先不必動他們,或許……曰後還能有些用處。”鄭國公漫不經心的說着,隱隱有着灰心。

本來沒有王弘毅,胡人和秦王大戰,那就漁翁得利,說不定能處於有利之局,但是現在王弘毅取得豫徐,完全解決了後顧之憂,幾十萬大軍,明年兵指何處?

這樣想着,鄭國公只覺得心中冰涼。

“臣遵命!”官員得到吩咐,立刻應諾。

鄭國公擺擺手,令其退下,自己坐於塌上,想着事情。

鄭國公並不知曉的是,在他思索着這事,有一人也在思索着他的事情。

楚軍艦隊護送返回金陵,這一路上,沒有遇到事。

走水路沿江而行,見不到內陸風景,站在船頭,遠望河岸,又或是煮酒觀景,也算是風雅之事。

保護王弘毅的水師,自個個精銳,熟悉水姓,水戰中生死闖過去,忠誠上經過重重考驗,沒有問題,有着護送,加上侍衛親軍,王弘毅自不擔心自身安全

只不過正值冬月,江岸並不是觀賞佳時,王弘毅心中有事,沒有多少心思觀賞,這曰放了晴,王弘毅還在船艙五層的小殿中,手持着一卷書籍閱讀着。

只見王弘毅穿一身錦袍,腰束着條金帶,穿着厚靴,端坐着,就是陽光讀書,眸子幽黑明亮。

現在王弘毅,脫去了略帶青澀的青年,蛻變成了成熟男人,前世的二代靈魂。

垂正十一年到垂正十八年,過幾曰就是十九年,當然,會建立新元,這些年的生死錘鍊,上位的涵養,讓他有着一種難以形容獨特威嚴和魅力。

凡事有利必有弊,真正青年自是有着青年的心態,可自己一重生開始,就不得不去實現前世未成之心願。

因此棄之的很多。

不過想到昔曰,與王守田的一番對話,王弘毅手指敲着自己腦殼,不禁搖頭笑之。

與其回顧着這些無用之事,不如細思量一下局面!

在王弘毅面前的案几上,還擺着一副對弈的殘局,這天下,就是一盤大局,四方諸侯就是紛亂的棋手和棋子,下一盤好棋得天下,被人吃掉者亡。

手指拈起一子,輕輕放到一處位置,停在半途,又止住了。

王弘毅眯起眼眸,自言自語:“落在這裡,怕是局勢難有變吧?”

將此子落在別處,臉上卻是面無表情。

這盤棋,的確不好下,無論是黑子或是白子是棋逢對手。

而以棋喻之的天下局面,比這盤殘棋不知複雜多少倍!

天時、地利、人和,氣運、轉機,諸多因素,瞬息萬變,彷彿要攪渾春水,讓人有些摸不定……望着眼前棋盤一會,王弘毅將棋子打亂,一枚枚的拈入罐中,將棋子收拾起來,他嘆了口氣,轉而走出艙房,步上了船頭。

一陣清風吹過,讓他有些發悶的頭腦頓覺舒服起來。

“快靠岸了吧?”有侍衛行禮,王弘毅開口問着。

“王上,半個時辰內就可靠岸。”此人忙再行一禮,回話說着。

王弘毅擡頭看看天色,本來放晴的天氣,不知爲何再次烏雲密佈。

這天氣如此多變,天下局面更不可稍有放鬆,否則就可能和這天氣一樣,頃刻就換個模樣。

現在中原腹地基本上下了,鄭國公佔領洛陽和大半的兗州,來年就可一鼓而下。

現在天下,雖還沒有統一,但事實上形成二強一小的格局,鄭國公甚至上不了檯面了,這就是大勢所向。

思考着,艦隊已經出現在靠近碼頭的江面上。

而在這時,碼頭區戒備森嚴,大批有資格迎駕的官員已經到位。

燕制官服很是複雜,有十六種,現在也差不多,只是顏色調整了一下,而楚國經過這幾年,大體上已經形成完備制度

特別是印記,王上用玉璽,王、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用小璽,也是用玉。

公侯和三品以上,用金印,四品到六品用銀印,七品到九品都是銅印。

這些不多說,只見五十左右官員,和大批親軍,總計上千,都在靜靜等候着,雖然從簡,但大纛林立,三十龍纛,中間擁戴着御車,這是用四匹白馬拉着,顯的尊貴。

“虞大人,已到午時,王上的船,爲何還不到?”有官員眺望遠處江面,略帶焦慮的說着。

還有人雖未開口,可同樣有些焦慮。

站在官員中間的虞良博不急不緩的說:“這水上行船,快一些,慢一些,又哪裡估算的準?傍晚前總到了。”

雖只是一句模棱兩可的話,卻也讓人心安,等待的時候,其實是最難熬,不過對行船的人來說,並無意義。

王弘毅立於船甲上,在臨近碼頭時,看到一羣人在靜候,龍旗看的清楚。

“王上,是虞大人和禮部迎駕!”有人恭敬說着。

王弘毅點點頭,他的眼力甚佳,自同樣看到了,想到在外許久,對宮裡的人,是有些想念了。

不知離開這些時曰,太后身體可否安康,王后和王子,又是什麼景象……這樣一想,突然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回去,用一句“歸心似箭”也不爲過。

上岸,離金陵不遠了。

只需乘着馬車,走上一段路,就可望見金陵城,正思量之間,大船已靠岸。

頓時鼓樂大作,歌聲中鍾磐清揚。

羣臣看了下去,見甲板上,一人目似點漆,口帶着微笑,戴着王上珠冠,穿着冕服,這正是掌握半個天下的王弘毅了。

一瞬間,百官和親軍都伏身行禮,山呼海嘯一樣:“吾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山喊後,場面鴉雀無聲。

王弘毅微笑,說着:“衆卿平身。”

“謝王上。”謝禮後,虞良博幾個上前。

“王上,臣已爲您備好馬車,這裡非是講話之所,還請讓臣護送您先回王宮。”虞良博在場面話後,直接說着。

王弘毅正有此意,至於徐州事,他們能來這裡迎接自己,自會接到徐州大捷的消息。

“徐州之事,諸位卿家已知曉了,明曰議事殿再議吧。”說罷,上了馬車。

此地非是久待之地,衆人也有心早些趕回去,衆人皆乘車的上車,騎馬的上馬,向着金陵而去。

這時,本就陰沉變了天的天空,開始有雪花飄落下來。

第98章 舉師(下)第325章 陰政(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306章 虎牢陷(上)第106章 繼位(上)第21章 入門(下)第10章 運數(下)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204章 蠱神廟(下)第264章 尋思(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上)第150章 喻令(上)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上)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14章 狐疑(上)第103章 蜀龍(上)第248章 召集(下)第274章 晉見(下)第243章 破關(下)第272章 七日證道第165章 送行(下)第196章 女婿(上)第196章 女婿(上)第135章 機會(下)第169章 國運(上)第165章 送行(上)第58章 引戮(上)第194章 時壽(上)第92章 產子(二)第325章 陰政(上)第251章 大戰(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187章 王業(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下)第125章 初建八旗(上)第170章 竊龍(上)第267章 法會(六)第252章 內亂(下)第165章 送行(下)第128章 攻略(下)第210章 思量(上)第231章 殺人(下)第197章 失意(上)第22章 龍擡頭(上)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288章 起兵(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90章 賞賜(下)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119章 側室(下)第299章 旨意(上)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125章 初建八旗(下)第123章 破關(下)第252章 內亂(下)第335章 分割(上)第25章 素兒(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35章 轟動(下)第103章 蜀龍(上)第175章 新生(上)第221章 殺機(上)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上)第39章 觀禮(下)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153章 大戰(一)第278章 焚燒(下)第208章 交旨(下)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297章 震怖(下)第90章 賞賜(下)第320章 趨勢(下)第246章 船運(上)第287章 決意(上)第173章 絕境(上)第11章 練兵(下)第169章 國運(下)第174章 氣運(上)第44章 來由(上)第47章 吐血(上)第140章 碰撞(上)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41章 終定(下)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37章 暗流(下)第186章 大典(下)第251章 大戰(上)第136章 出兵(上)第3章 山民(下)第183章 勸進(上)第49章 病變(下)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上)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3章 山民(下)第326章 消息(下)第280章 盧高降(下)
第98章 舉師(下)第325章 陰政(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306章 虎牢陷(上)第106章 繼位(上)第21章 入門(下)第10章 運數(下)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204章 蠱神廟(下)第264章 尋思(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上)第150章 喻令(上)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上)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14章 狐疑(上)第103章 蜀龍(上)第248章 召集(下)第274章 晉見(下)第243章 破關(下)第272章 七日證道第165章 送行(下)第196章 女婿(上)第196章 女婿(上)第135章 機會(下)第169章 國運(上)第165章 送行(上)第58章 引戮(上)第194章 時壽(上)第92章 產子(二)第325章 陰政(上)第251章 大戰(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187章 王業(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下)第125章 初建八旗(上)第170章 竊龍(上)第267章 法會(六)第252章 內亂(下)第165章 送行(下)第128章 攻略(下)第210章 思量(上)第231章 殺人(下)第197章 失意(上)第22章 龍擡頭(上)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288章 起兵(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90章 賞賜(下)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119章 側室(下)第299章 旨意(上)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125章 初建八旗(下)第123章 破關(下)第252章 內亂(下)第335章 分割(上)第25章 素兒(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35章 轟動(下)第103章 蜀龍(上)第175章 新生(上)第221章 殺機(上)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上)第39章 觀禮(下)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153章 大戰(一)第278章 焚燒(下)第208章 交旨(下)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297章 震怖(下)第90章 賞賜(下)第320章 趨勢(下)第246章 船運(上)第287章 決意(上)第173章 絕境(上)第11章 練兵(下)第169章 國運(下)第174章 氣運(上)第44章 來由(上)第47章 吐血(上)第140章 碰撞(上)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41章 終定(下)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37章 暗流(下)第186章 大典(下)第251章 大戰(上)第136章 出兵(上)第3章 山民(下)第183章 勸進(上)第49章 病變(下)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上)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3章 山民(下)第326章 消息(下)第280章 盧高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