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建國稱侯(下)

垂正十三豐十月十七日成都府迎來王弘毅的蜀侯就任大典。

王弘毅下令,此次就任蜀侯,不準備動靜過大。但這一日,天還未亮,街上便人潮洶涌,張燈結綵。

彩燈之物,都是店鋪老闆們準備,一朝天子一朝臣,改朝換代之時,雖然以他們的身份,談不上站隊,但這些事,多做無害就是了,若是大家都張燈結綵,唯有自己不幹,被官府盯上就不好了。

王宮中,王弘毅穿着冕服。

冕服,主要由冕冠、上衣、下裳、靴組成,並且加上蔽膝、綬、佩等配件。

按照古制,這是大夫以上的禮冠與服飾。

冕服等級從高到低分爲六體,主要以冕冠上“旒”的數量、長度與衣、裳上裝飾的“章紋”種類、個數等內容相區別。

天子十二旒冕冠,十二章。

∽旒冕冠,九章。

公七旒冕冠,七章。

侯五旒冕冠,五章。

王弘毅特製的冕服,就是五旒冕冠五章,卻和傳統的不一樣,上衣是紅色,下裳是玄色,中間又有着白色配件。

俞忠等數個太監-,看了,都是眼睛發亮。

一切齊整,俞忠大聲說着:“吉時到,啓駕了,乘輿侍候!”

頓時細樂聲起,幾十個人奏樂尾隨於後,侍衛太監執儀仗前導,浩浩蕩蕩出行,直到了大殿內。

在奏樂中,王弘毅坐到殿JL正中的寶座JL龍座又寬又高,端坐中間,既覺得尊貴莊嚴,又覺得高處不寒,有着孤家寡人的滋味。

這時,殿中樂聲大作,這和路引不一樣樂師各按方位,以黃鐘、

大呂、應鐘等等爲主,又以蕭、笙、琴和聲,編鐘銅磬相伴,莊嚴隆重。

等樂聲平息,虞昭設定擔任禮司朗中這時站了出來,臉色莊重,向前一步,向王弘毅行禮,又恭恭敬敬接過俞忠捧着的金冊大聲說着:“傳令!”

這時,所有文武大臣,數十人,都黑鴉鴉一片跪下,一齊叩下頭去:“臣等聽令!”

虞昭提足了精神,平息了一下自己急促的呼吸,打開金冊朗聲讀着:“天下崩亂,蜀中戰亂,蓋聞明主應運而出以撥亂反正,定遠將軍王弘毅,崛起文陽,長戟十萬,鐵騎千羣,宜承天受運,就任蜀侯,建國立制,以造太平。”

羣臣磕頭下去:“臣等拜見蜀侯!”

雖輕-沒有山喊千歲或者萬歲,但是還是聲震大殿直衝上空,就在剎那間,王弘毅只覺得鼎猛的轟鳴,於殿上發出大響,這聲音悠遠深沉,卻不是凡人能夠聽見。

突然之間,整個東益州七十萬軍民瀰漫的白氣,雲層一樣涌來只見風雲呼嘯,卻又有光明瀰漫其中。

鼎器轟鳴着,承納着氣運,瞬間,就突破到了深青色。

而幾乎同時,只見王弘毅身上,出現一大團白光,這白光絲絲下其次,又有着紅色光團落下,絲絲下垂,又形成了一個紅色華蓋。

片刻,黃色光團落下,絲絲下垂,又形成了一個黃色華蓋。

下面是一層青色華蓋,只是卻只有一半。

wWW ▪TтkΛ n ▪C O

有着三層半的華蓋,王弘毅又見地上猛的衝出一層玄色,與身上一合,化成一片黑色的華蓋。

自此,黑、白、紅、黃、青五色凝聚。

幾乎同時,原本束縛王弘毅的浩然正氣,瞬間崩潰了一大塊,卻被五色所化,又被鼎器吸取。

王弘毅伸出右手,緩緩的撫摸着王座,只見浩然之氣只剩一半,已經掩蓋不住它本身靈魂,一大團月光,清清徹徹,凝照在五氣中再看下去,只見殿內衆臣,都俯首稱臣,將自身的氣運貢獻給自己。

王弘毅生出明悟,知道這時稱蜀侯,卻是正巧撞中了關竅。

萬物都有一個過程,白手起家,篳路藍縷,根基就不穩,就很難獲地球上,秦朝是水德,水德就是玄色,按照王弘毅的實踐,這指的是鬼神之氣,王弘毅很是納悶,這色實際上不宜於陽世。

人有黑氣,就近於冥世,國壽不長,並且日後朝廷,妁確沒有誰繼玄黑色。

現在突然之間明白了。

秦朝顛覆先王之制,罷分封,稱皇帝,就是開創者,可是既是開創,就沒有任何根基,所以是最下一層顏色一十黑色。

也因此三世而亡。

漢繼秦制,有着秦朝開路,繼承之,早期也是黑色,但是隨之化成火德。

再以後歷朝,有着秦漢的沉澱,皇帝之道,已經成功建立,在世界中定下根基,後者都是繼承,自然不需從頭再來。

就王弘毅自己來他在蜀地,又稱蜀侯,就是繼承了冥冥中的蜀地根基,一就根基穩固了。

歷代造反者,不明此理,往往或者異地稱王,或者弄出“都廣王”、“大丹王”、“大勝王”、“大順王”之類。

這種新王名號,不是不可以,但就是插在地下的樹枝,要成長,先要生根。

可是生根必須有着時間和氣運,羣雄爭霸,一點一滴氣運,都要用在爭霸上,哪有餘力和時間塑造根基,所以觀看氣運,這些王是黑色,好聽點叫水德,不好聽就是草頭王,基本上都是必敗的命運。

縱觀地球和這個世界的歷史,能成事者,大部分起初封號,都是繼承上古一國,立刻氣運深扎,根基穩固。

王弘毅在蜀地稱蜀絡,就繼承了上古蜀國檜國統,紮下根來「省的大把時間和氣運。

並且臣和君不同。

原本奕遠將軍,還是臣格,因此只能凝出單色來一一白、紅、

黃、青、紫。

或者最多是二色之間的雜色!

就算是位極人臣,官居一品,禮絕百官,也只能凝出紫氣來。

而唯有君,也就是整個體系的擁有者,才能同時擁有着五氣甚至七彩,現在王弘毅正式稱蜀侯,就是確定了君格,擁有整個東益州,把它化成私有,因此凝聚出五色來。

但是這還不是天子氣,甚至還不是王氣,王氣的話,必有紫色在內。

這些變化和思考,實際上短短一刻,殿中山喊參拜後,就寂靜了下來,然後就是虞昭宣讀建立國制,並且任命各司長官人選,各郡縣長官人選。

嚴肅的聲音,一字一句的響徹殿中。

幾乎同時,成都城外一山之上,通玄平真站在山上。

此時碧空一片,陽光照耀,極目遠望,千里在眼。

“通玄師兄,你是否已感應到什麼?”平真問着:“現在是白日,有無影響。”

“平巷師弟,有些影響,待技細觀。”通玄凝感着氣運,面色肅然,在他的眼中,只見整個千里大州,雲氣涌集到成都,在成都上空翻滾。

片刻後,通玄驚的說着:“雲氣如疊嶂,巍然而立,發於四方,鬱郁而衝,城門之郭,華蓋之起雲中,這就是典文中的興王之氣啊!”

話還沒有落下,只見赤氣凝聚不散,絲絲紅線迅速從成都擴散,這擴散的速度如此快速,沒有幾小時,就佈滿了虛空,擴散到了六郡。

“國制國法已立了!”通玄嘆息一聲說着,這絲絲紅線,就是法網,就是制度,節制百萬軍民。

再過片刻,只見全州雲氣,都化成了赤色,籠罩在上空,又有地下玄黑之氣,與紅色一陰一陽,相互糾纏運轉。

“蜀侯已經獲得了大地承認,蜀中龍氣已經凝聚在他身上了「蜀中潛龍已定,再也無法扭轉了。”

雖說如此,但是氣運到底沒有平盡。

只見成都一處,又放光明,在通玄的眼中,似乎見大地開了口紅光照耀而入,瀰漫一方。

“這是冊封先祖,確定宗廟了,王遵之還真有些福氣,受此大運,滅,後也爲諸侯,靈威赫赫,冥王都不可管轄。”通玄又說着,這對應的時候,就是王弘毅分封百官後,又回去祭祀先祖,確定封號。

兩人都沒有說話,靜靜的等待着,日出日後,直到夜色蒼茫,雲星橫空。

茫茫天際,星斗密佈,這時,整個氣運才穩定下來,紅黑之氣在天地之間運轉,包容着整個六郡。

“氣運和位格已經穩定了,我們回去吧,把這事稟告給師門。

通玄說着。

平真也和他一路下去,就問着:“師兄,蜀中潛龍已定,再也無法扭轉了?難道西益州和龍劍,就不能出潛龍了?”

“嚴格的說,是可以出,可哪怕現在就有人一統西益州或者龍劍,也不是正統,必須打敗了王弘毅,纔可奪得蜀龍的地位。

“可是這怎麼可能,一步先,步步先,王弘毅已經一統東益州,又獲得蜀龍的承認,氣運大增,西益州和龍劍,根本來不及凝聚氣運,必被統一。”

“天下各州,龍氣沸騰,但是凝聚成形者,蜀地搶先一步,楊州魏越此人有龍虎之姿,有奇骨,眼有紫眸,但卻和舊朝糾纏不休,雖然大權掌握,但是還是權臣,受朝廷所累,無法建鼎立制,雖然實力最強,只怕數年後,卻只能爲人嫁衣。”

“唯一可惜的是,我們沒有一開始就扶助王弘毅,得的氣運只怕不會很多吧!”說到這裡,通玄有些黯然。

第286章 使節(上)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125章 初建八旗(上)第78章 就仕(下)第220章 金陵(上)第326章 消息(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上)第26章 突破(下)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28章 素兒表妹(下)第195章 餘烈(下)第257章 月思(上)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48章 天意(下)第18章 大怒(下)第163章 洗城(下)第179章 遷移(下)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27章 抽薪之計(下)第161章 巨石(下)第280章 盧高降(上)第40章 再世爲人(上)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136章 出兵(下)第269章 推恩令(下)第68章 滅亡(下)第22章 龍擡頭(下)第287章 決意(下)第304章 蛟龍在(上)第261章 徐州平(下)第127章 放糧(上)第8章 見親(下)第99章 懸首(下)第208章 交旨(下)第234章 收賞(上)第132章 雙喜(下)第18章 大怒(上)第75章 想先誅(下)第157章 國士(上)第72章 禁咒博士(上)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17章 藉口(下)第329章 來使(下)第113章 內應(下)第49章 病變(上)第238章 伊動(下)第240章 夜襲(上)第187章 王業(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91章 神道(上)第21章 入門(上)第136章 出兵(上)第322章 回都(下)第270章 天譴(下)第93章 產子(四)第45章 吾家潛龍(上)第205章 封賞(上)第91章 神道(上)第101章 出降(下)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上)第132章 雙喜(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209章 海關(下)第174章 氣運(下)第221章 殺機(下)第14章 狐疑(上)第21章 入門(上)第30章 再得(下)第32章 破局(下)第319章 長安(上)第215章 緘默(上)第189章 雪景(上)第31章 嗣子(下)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233章 誅滅(下)第169章 國運(上)第322章 回都(下)第220章 金陵(下)第282章 遇金陵(下)第228章 科舉(下)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44章 來由(上)第124章 氣短(下)第179章 遷移(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上)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183章 勸進(上)第177章 敕封(上)第328章 出發(上)第53章 大喪(上)第289章 對應(上)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220章 金陵(上)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下)第34章 破陣(上)第290章 泰山議(上)第94章 瑞雪(下)第172章 首戰(上)第225章 新年(下)第50章 造鼎(下)
第286章 使節(上)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125章 初建八旗(上)第78章 就仕(下)第220章 金陵(上)第326章 消息(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上)第26章 突破(下)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28章 素兒表妹(下)第195章 餘烈(下)第257章 月思(上)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48章 天意(下)第18章 大怒(下)第163章 洗城(下)第179章 遷移(下)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27章 抽薪之計(下)第161章 巨石(下)第280章 盧高降(上)第40章 再世爲人(上)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136章 出兵(下)第269章 推恩令(下)第68章 滅亡(下)第22章 龍擡頭(下)第287章 決意(下)第304章 蛟龍在(上)第261章 徐州平(下)第127章 放糧(上)第8章 見親(下)第99章 懸首(下)第208章 交旨(下)第234章 收賞(上)第132章 雙喜(下)第18章 大怒(上)第75章 想先誅(下)第157章 國士(上)第72章 禁咒博士(上)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17章 藉口(下)第329章 來使(下)第113章 內應(下)第49章 病變(上)第238章 伊動(下)第240章 夜襲(上)第187章 王業(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91章 神道(上)第21章 入門(上)第136章 出兵(上)第322章 回都(下)第270章 天譴(下)第93章 產子(四)第45章 吾家潛龍(上)第205章 封賞(上)第91章 神道(上)第101章 出降(下)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上)第132章 雙喜(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209章 海關(下)第174章 氣運(下)第221章 殺機(下)第14章 狐疑(上)第21章 入門(上)第30章 再得(下)第32章 破局(下)第319章 長安(上)第215章 緘默(上)第189章 雪景(上)第31章 嗣子(下)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233章 誅滅(下)第169章 國運(上)第322章 回都(下)第220章 金陵(下)第282章 遇金陵(下)第228章 科舉(下)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44章 來由(上)第124章 氣短(下)第179章 遷移(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上)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183章 勸進(上)第177章 敕封(上)第328章 出發(上)第53章 大喪(上)第289章 對應(上)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220章 金陵(上)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下)第34章 破陣(上)第290章 泰山議(上)第94章 瑞雪(下)第172章 首戰(上)第225章 新年(下)第50章 造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