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大典(下)

金陵城中,街道上已是聚集了大批的百姓。

男男女女都有,街道兩旁,已是人山人海。

這些人雖不知城中發生了什麼,卻早有消息傳出來,說是有大人物從皇宮裡過來了!

皇宮裡住的,除了皇帝,不就是娘娘麼?

普通百姓一輩子可都未必有機會能一睹聖顏啊!

人羣擁擠着,人們在竊竊私語,紛紛猜測着出來的會是何人。

就在這時,從街道盡頭,傳來了一陣馬蹄聲,有騎士在馬上高喊着:“讓開!讓開!給聖駕讓路!”

嘩啦啦,百姓們都向路旁退去,給來人讓出一條寬敞的大道來。

隨後,一隊騎兵,風馳電掣一般的疾馳而去。

樂聲,漸漸傳來。

不一會,聖駕的隊伍,已是行了過來。

不知是誰先帶了頭,百姓們呼啦啦的跪倒在地,匍匐在地上,紛紛叩首伏地,只敢偷偷擡頭去看。

“聽說了,今日是祭天大典!就在城外進行!”

“祭天?可是大事!”

“可不是,這不天子親臨,這可是難得的大事!”

街上的人,小聲議論着。

坐在乘輿之中的皇帝,面無表情的看着眼前這一幕,一言不發。

隨軍的將軍,騎在馬上,不斷的吩咐着速行,生怕路上遇到事情。

所幸一直行出金陵城,都沒有發生什麼事端。這讓護送着聖駕出城的將軍,着實鬆了一口氣。

金陵城外二里處,高臺早就準備妥當。

一隊隊士兵,盔明甲亮,手持長矛的站列在兩旁,而空地前,有着文武官員等候着。

遠處,有大批士子和低級官員,還有着一些百姓,在遠處張望着。

高臺旁,有一個男子,正在指揮着士兵,在佈置着什麼。

“旬先生,事情準備的如何了?”禮部官員走上前,向那男子詢問着。

“已是齊備了。”旬枸淡淡的回答的說着。

天子祭天,可非小事。

可以說,就算是朝廷典儀中,也特別隆重。

不僅要對祭祀臺進行修葺,更要修整從皇宮到祭臺所經過的各條街道,使之面貌一新,不能存有破舊之容。

祭前幾日,就要派人去查看爲祭天時貢獻用的牲畜,前三日,皇帝本人就要進行齋戒,不得破戒。

而之後更是要在祭天前,將各種祭品準備妥當,整理祭器。

各類準備之事,都在這時全部準備妥當。

祀天前夜,由負責此事的官員,百度易鼎浮浮,安排好神牌、供器、祭品,樂師準備齊備,最後由禮部進行全面檢查。

日出前七刻,時辰一到,皇宮就要動起來,皇帝起駕至祭祀之臺,鐘聲止,鼓樂聲起,大典方能正式開始。

用於祭天的高臺,也是有着許多要求,首先臺上不得建造房屋,要對空而祭。

其次祭天之陳設頗爲講究,祭品規格嚴明,在祭臺之上,所有神位,多爲當朝供奉之大神,每組神位都用天青緞子搭成臨時的神幄。

主位供奉是庇佑本朝天子的天帝。

別的從位,以日月星辰和雲雨風雷,依次排列。

神位前,需擺列上玉、帛以及整牛、整羊、整豕和酒、果、菜餚等大量供品。

單是盛放祭品的器皿和所用的各種禮器,其規格,和品級區別,就頗爲繁瑣。

階下兩側,陳設着編磬、編鐘、鎛鍾等十幾種,排列整齊,肅穆壯觀,奏起來,也是悠揚之極。

這些事情,一一準備下來,今日是舉行不成。

魏越既然下令提前舉行,官員們自是將能省下的步驟,都省了下來。

對今日的禪位大典,旬枸已不報期待,只等着大典結束後,就報給師門知曉,自己早做定奪。

“是主公到了。”聽到有馬蹄聲傳來,官員向着那方向張望了一會,驚喜說着。

果然片刻後塵土四揚,一隊人馬,從遠處行來,在空地上停了下來。

當先一騎,上面跳下一人,身具異相,威武非常,身上穿着是極爲精緻明甲,整個人看起來,頗具威嚴,來人正是吳王魏越,這一次竟然穿着武服。

在魏越身旁,跟着數個武將,看起來個個強悍深沉,都是大將之才。

魏越一下馬,就朝着高臺走過來。

“拜見主公!”在場的官員,紛紛向他行禮。

魏越經過他們的同時,說:“免禮。”

“旬先生,可都準備妥當了?”徑直來到旬枸的面前,魏越問着。

“主公,一切都已安排妥當。”旬枸低頭回的說着。

“這就好。”魏越點了點頭。

沒過多久,又一陣嘈雜聲傳來,其中還混合着悠揚的樂聲。

“陛下已到,衆卿家隨本王前去迎接吧。”魏越對左右官員說着,反正是最後一次,迎接也無妨。

“諾。”衆人應聲,衆人跟隨在吳王身後,向着聖駕到來方向行去。

皇帝乘輿,來到高臺前,見到吳王率百官過來,保護皇帝聖駕至此的將軍忙吩咐左右人停下來,同時命內侍攙扶皇帝下輿。

“陛下,祭天已到時辰了。請隨臣來。”吳王魏越面帶着淡淡微笑,謙和的對着小皇帝說着。

皇帝掃過高臺,上面天帝和衆神,下面羣臣雲集,站定了,心裡潮涌澎湃,按捺住心中的心思,應了一聲,皇帝在魏越的引領下,走上高臺。

這時的太陽,已是升起來,高臺附近除了軍隊和官員,百姓聚集了許多。

皇帝祭天,這是大事,要說是舉國關注也不誇張,自是不會瞞着城中百姓。

百姓只要不鬧事,也可遠遠的觀望,不會遭到驅趕。

在吳王的目光注視下,皇帝一步步的踏着石階而上,一直來到了高臺上。

“祭天可以開始了。”魏越衝着一旁的禮部官員點點頭,禮部官員開口宣佈。

樂聲停止,開始祭天。

先是迎帝神,皇帝身着祭服,至中層平臺拜位。

此時燔柴爐,迎帝神,樂聲悠揚而起。

皇帝至主位前行跪拜禮,上香,到列祖列宗配位前上香叩拜。

回拜位對諸神行三跪九拜禮。

隨後是奠玉帛。

再以後走進俎,回拜位。

這幾項過後,衆目睽睽之下,浮浮更新,最快,最給力,皇帝到主位天帝前,跪獻爵,回拜位,一段樂聲。

下面由司祝跪讀祝文,樂暫止。

讀畢樂起,皇帝行三跪九拜禮,併到配位前獻爵。

以後走向諸神獻爵,依舊是奏樂,有人上來舞蹈,一段過後,回拜位。

有負責官員奉福胙,進至上帝位前拱舉。

皇帝至飲福受祚拜位,跪受福、受祚、三拜、回拜位,行三跪九拜禮。

祭品送燎爐焚燒,皇帝至望燎位,觀看焚燒祭品,樂聲之中,大典這纔算是結束。

其中這段時間內,涕唾、咳嗽、談笑、喧譁者,被視爲不敬,將會受到重責。

在儀式上,也是頗多規矩,現在這樣,皇帝和木偶一樣,過程有所縮減的時候,卻是極不多見。

祭天完畢,有片刻靜默。

吳王和衆臣,就凝視在上面,按照事先的規矩,下面就是皇帝當衆宣佈了一道詔書。

這道詔書,內容簡單,卻令聞者驚心——“……朕禪讓皇位,予吳王魏越……”

這時,幾個內侍已經手捧着皇袍冕冠,來到魏越的身後,只等着一旦皇帝宣佈禪讓,立刻在祭壇上穿上,以祭祀天帝,代表天命龘革新。

皇帝稍一遲疑,就有着禮部官員上前一步,低沉的說着:“陛下!”

聲音雖低,卻使皇帝一個戰慄。

看向四周,只見羣臣雖低頭排列,卻呼天不應籲地不靈。

皇帝心中悲悽,心裡一個激顫,臉色變得異常蒼自,易鼎吧,浮浮,怔了一下,才定住了神,無聲透了一口氣,突然之間下了決心。

皇帝神情變得莊重,仰面靜靜看着天上,大聲的說着:“總堊理河山臣謹奏上天:大燕開國二百年,人世間,成功難,終功更難,但是大凡終朝,都亡於敵手,而大燕提拔魏越於草莽之間,官至大將軍,使其受盡龍恩,不想今日卻篡權奪政……”說到這裡,眼淚撲簌而下。

這話一出口,頓時大譁,大批的官員瞠目結舌,不知所措。

“主公,不能讓他說下去了,快阻止!”旬枸的臉,頓時蒼白得一點血色也沒有,撲了上去,眸子閃着綠幽幽的光。

魏越這時驚醒過來,嘶聲說着:“拿下!”

這時,後面的甲兵才應命,直撲上去。

不過高臺上,只有皇帝,這時皇帝卻是不理,高喊着:“天命有始終,而大燕龍廷不可辱,朕無德無能,愧對歷代先祖,然豈能受辱於篡權?”

這時,甲兵已經撲上臺來,激烈的腳步聲密密麻麻,有的甚至抽出了長刀。

“天子死社稷,臣謹奏上天,願一死以全大燕始終,不交神器,不墮列祖列宗之德。”

說着,皇帝猛的一跳,從高臺上一躍而下。

頓時,衆人都驚呆了,眼睜睜的看着皇帝撲落下來,只聽“撲”的一聲,皇帝落在地上,頓時,鮮血從他的身上散了出來。

瞬間,無數的往事從大腦中迴響,幼年時的無憂無慮,懂事後父皇那時時憂愁的神色,以及白髮,還有着自己登基後的激情和雄心。

自己的確沒有才能扭轉氣數,雄心漸漸消散,最後,卻是生命最後幾年的囚禁。

種種過去,一閃而過,定位在剛纔猛的跳下的身影。

恍惚中,皇帝吐出最後一口氣,沉入了黑暗中。

今天就這一章了,明天就是下個月了,絕對保證每天定時二章

積蓄的稿子留到明天開個好頭吧!(

第270章 天譴(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44章 來由(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30章 再得(下)第289章 對應(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12章 能吏(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118章 度江(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上)第66章 選擇(上)第55章 請旨(上)第270章 天譴(下)第294章 拔營(上)第303章 望洛陽(下)第275章 彌風波(上)第247章 流民(下)第37章 暗流(上)第280章 盧高降(上)第157章 國士(下)第41章 終定(上)第119章 通途(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249章 潛勢(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上)第189章 雪景(上)第188章 登基第126章 歸順(下)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51章 仙方(上)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299章 旨意(下)第28章 素兒表妹(下)第248章 召集(上)第267章 法會(六)第33章 就義(上)第250章 器量(下)第177章 敕封(下)第224章 稱賀(上)第113章 內應(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18章 大怒(下)第56章 疑心(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90章 賞賜(上)第52章 金子(下)第2章 望氣(下)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324章 貴賤(上)第266章 法會(三)第325章 陰政(下)第99章 懸首(上)第56章 疑心(下)第148章 皇商(上)第254章 梵門禮敬(上)第40章 再世爲人(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150章 喻令(上)第25章 素兒(上)第128章 攻略(下)第4章 出擊(下)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230章 海關(下)第85章 隱門之動(下)第275章 彌風波(上)第335章 分割(上)第105章 論鎖(下)第195章 餘烈(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146章 月如水(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277章 旨意(上)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172章 首戰(下)第119章 側室(上)第295章 陷縣(下)第77章 衝鋒(下)第220章 金陵(上)第206章 二王(上)第259章 痛哭(下)第215章 緘默(上)第230章 海關(上)第272章 七日證道第198章 信使(上)第273章 甦醒(下)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197章 失意(上)第163章 洗城(上)第298章 天兆(上)第40章 再世爲人(下)第40章 再世爲人(上)第87章 一人活(上)第262章 金陵(下)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301章 說降(上)第86章 火德初凝(下)第33章 就義(下)第289章 對應(上)第261章 徐州平(上)
第270章 天譴(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44章 來由(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30章 再得(下)第289章 對應(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12章 能吏(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118章 度江(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上)第66章 選擇(上)第55章 請旨(上)第270章 天譴(下)第294章 拔營(上)第303章 望洛陽(下)第275章 彌風波(上)第247章 流民(下)第37章 暗流(上)第280章 盧高降(上)第157章 國士(下)第41章 終定(上)第119章 通途(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249章 潛勢(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上)第189章 雪景(上)第188章 登基第126章 歸順(下)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51章 仙方(上)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299章 旨意(下)第28章 素兒表妹(下)第248章 召集(上)第267章 法會(六)第33章 就義(上)第250章 器量(下)第177章 敕封(下)第224章 稱賀(上)第113章 內應(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18章 大怒(下)第56章 疑心(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90章 賞賜(上)第52章 金子(下)第2章 望氣(下)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324章 貴賤(上)第266章 法會(三)第325章 陰政(下)第99章 懸首(上)第56章 疑心(下)第148章 皇商(上)第254章 梵門禮敬(上)第40章 再世爲人(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150章 喻令(上)第25章 素兒(上)第128章 攻略(下)第4章 出擊(下)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230章 海關(下)第85章 隱門之動(下)第275章 彌風波(上)第335章 分割(上)第105章 論鎖(下)第195章 餘烈(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146章 月如水(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277章 旨意(上)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172章 首戰(下)第119章 側室(上)第295章 陷縣(下)第77章 衝鋒(下)第220章 金陵(上)第206章 二王(上)第259章 痛哭(下)第215章 緘默(上)第230章 海關(上)第272章 七日證道第198章 信使(上)第273章 甦醒(下)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197章 失意(上)第163章 洗城(上)第298章 天兆(上)第40章 再世爲人(下)第40章 再世爲人(上)第87章 一人活(上)第262章 金陵(下)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301章 說降(上)第86章 火德初凝(下)第33章 就義(下)第289章 對應(上)第261章 徐州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