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震怖(下)

徐茂的宅第不遠,顯是人來了。

“大帥,徐大人到了。”外面響起何長興的聲音。

“你可來了,快入內。”何志將門打開,親自迎了徐茂進來。又對何長興吩咐:“守住這裡,不許閒雜人靠近。”

何長興應了諾,何志將門關好。

“不知大帥找徐某來,有何事情?”徐茂先是行禮,又開門見山的問着,穿着綢子大袍,戴着一頂紗冠,有些清瘦。

何志先沒言聲,抿了抿嘴,把文件給了徐茂。

徐茂謝了,接着看了,一字一句一頁,都非常仔細,三頁的文件,足足看了一刻時間,才放了下來。

“先生有何想法?實不相瞞,我見此難決,要與你相商。”

“胡人只怕王氣不足了。”徐茂嘆了口氣,直接說着,這話說的直接,讓何志不由眉宇一跳。

“王氣者,根在深厚,用之如鐵,顯之祥和,胡人本來有着草原,這根基也算有,但入侵漢地來,屢次受挫,現在朝令夕改,反覆無常,陰毒難測,這是蛟蛇之相,卻不是堂皇真龍之相。”

何志聽了,嘆了口氣,眉頭深皺:“的確,實在想不到,胡人這樣行事。”

“前些時日,你我談過這天下之事,你說過,眼下天下大局已初定下來,我只有着三郡之地,怕是難有爭奪大位機會了,現在看來,的確是這樣。要真如先生所言,接下來我要如何做,方能保得一地的平安?保得我何家上下以及部屬的平安?”

“胡人龍氣搖擺不定,這樣兇殘,就算現在優待降將,可一旦有變,只怕和這百姓一樣,視之豬狗,再說爲一己之私,害了這三郡的百姓,我於心不安,你看……”

“此事,眼下還急不得。”徐茂搖搖頭,說着。

“怎麼講?”

徐茂說着:“胡人的確氣衰了,但還沒有絕望,這氣運之道變幻莫測,在這個節骨眼上,不宜投靠。”

“怎能看出二者氣數?”

“龍氣消長就在眼下這一刻,兩軍集於黃河,只看看洛陽和袞州局面,就能斷定接下來二十年的氣數了。”

“要是王弘毅能奪洛陽和袞州,青州自是難以抵抗,一旦得了袞、青、洛陽,最後一點真龍氣數就此而定了。”

“要是不能,胡人還有奪取天下氣數,看情況再決定。”

“先生的意思是……一旦大成平定了袞州,立刻向大成歸降?”何志思索着,覺得這事在理。

這算是兩軍第一次,又是關鍵一次交鋒,誰能佔了上風,自能看出誰更有優勢了。

“那,就依先生所言。”何志嘆息了一聲,說着。

東郡.臨平縣這時入夜,城中城外寧靜,天空有月,月色不顯,城中一片黑暗,只有幾個人家還亮着燈火,過了片刻又相繼熄滅了。

不遠處的大成軍營,火光升騰,映成了一片耀眼的紅,這是敵人連綿數裡的大軍。

看情況,這股大成軍是明日就要攻城了。

縣令李繡站在城上,望着這一切,心中蒼涼。

兩日前,大成軍打下了東郡,本以爲打下郡城,東郡就平定,不想還是有着愚蠢的人跳了出來。

東郡本就不是大一統的局面,以前不過是迫於鄭國公之勢,暗地裡幾股勢力一直相互牽制着,斗的厲害。

此時少了郡城那裡的牽制,本土勢力先後而起,雖有着人願意歸降大成,可也有人效仿成勢的諸侯,趁亂揭杆而起,準備爭取到迎接胡人的時候。

李繡冷笑着,心中卻越發悲涼。

李繡雖是鄭國公官員,卻本是東郡人,東郡有些名望的李氏一族,就是他的宗族,只不過,李繡是旁支,早些年時,父母接連早喪,因着家裡留有幾百畝良田被人眼紅,他被幾個叔父一同誣陷趕出了宗族。

那段時日對他來說最是淒涼。

後來機緣之下當了官,一步步走到今日,可以說是衣錦還鄉。

對於東郡這處故里,李繡是既有恨又有着留念,東郡這些年來的變動,卻讓他很有些心涼。

這裡世家不比其他地方少,可真能成勢的諸侯,卻少之又少。

早在郡城被大成軍攻破時,有宗族的長輩前來找他,意思再明白不過,袞州已是一團亂麻,鄭國公現在自身難保,希望他能借機起勢投奔了胡人。

當時李繡冷着一張臉,將人給趕了出去。

結果當夜城中便起了騷亂,派兵鎮壓一夜,得以平定,其中要說沒有包括李家在內的幾個世家的影子,李繡不會相信。

當然,也有人勸他歸降大成朝。

李繡一直猶豫着,眼下看着外面連綿的大軍,李繡卻沉默了。

自己有着家族的支持,並非家族的唯一選擇,一旦再無退路,只怕家族撤的會比別人更快些,歸降胡人,在李繡看來是斷不能接受。

而外面的大成軍,裝備精良,井然有序,的確有着王師之氣。

兩日來,他派人鎮壓騷亂,又給士兵發了一次餉,總算把不穩軍心壓了下去。

可大成軍一到,李繡立刻感覺到這城中人心又不穩了。

此時轉過身向着下面走去,行過就有着不少手持武器的士兵,面帶着茫然之色。

這些士兵見到他走過來,低下頭去,不敢發出聲音。

不去看那些士兵的表情,李繡陰沉着面孔,順臺階下去,來至到下面臨時房舍,自從大成軍到來後,他就搬到了這裡。

他剛在椅上坐下,還未喝上一口水,就有人來至門外。

“大人,趙縣尉求見。”親兵在外面稟報的說着。

趙縣尉所指的自是李繡副將趙俞。

李繡聽說是他到來,就說:“讓他進來吧。”

“是,大人。”

不一會,門一開,一個身着盔甲的將領,從外面走入,此人身材高大,比起李繡來高了一頭,進來後,趙俞先是朝坐上的李繡恭敬的行了一禮,一臉憂色的說:“大人,城現在已被大軍困住,城中之前的騷亂雖被平定,眼下卻又有着騷亂將起的徵兆,再這樣下去,恐怕軍心大亂,大人還請您早做定奪纔好。”

“是啊,現在局勢,的確堪憂啊。”李繡嘆了口氣,擡起頭,盯住下座的趙俞,淡淡的問着:“依你所言,如何才能擺脫此局?”

李繡的目光,讓趙俞有些壓力。

不過,想到現在城中局勢,趙俞沉吟片刻,說:“大人,想必之前有人勸說過大人,讓大人歸降胡人……不過下官卻不認同此事。”

“遠水不解近渴,下官覺得,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這胡人都是比不過大成朝。真是要選一方,擇大成朝而降,對大人您更加有利。”

“這一仗,是不能再打下去了。眼下洛陽軍節節敗退,鄭國公自身難保,哪裡還能派出援軍來?本縣在大成軍的包圍下,怕是也守不得幾日。”

“前無糧草供給,後無大軍支援,怎麼能撐下去?大人,請您三思啊……”

“你的意思,是勸說我歸降大成朝?”李繡也沒說同意還是不同意,只是目光冷冷的盯着。

趙俞不由滲出冷汗,說着:“大人,這不僅是下官的想法,也是城中許多人的想法,非是我們貪生怕死,只不過眼下與其白白送死,與大成軍殘殺,便宜了胡人,還不如歸降大成朝,抗擊胡人!”

李繡坐在椅中,面色複雜的看着他,過會說着:“與我一同到城頭上一觀吧。”

說着,李繡站起身,向外走去。

見縣令沒有懲罰自己,或是喚人將自己拖出去,趙俞知道這件事差不多成了,這時不敢再多說什麼,只恭敬的跟在李繡的身後,向城頭走去。

當他們來到城頭,望着下面黑壓壓的連營時,李繡看了一會,終忍不住暗歎一口氣。

對於現在城中衆人的不安,他心中明白,事已至此,正如趙俞所言,自己終究不能眼睜睜看着自己的故鄉,生靈塗炭。

“趙俞。”片刻後,李繡出聲喚的說着。

“下官在。”

“你說的話,不無道理,事已至此,只能如此。你且去準備下,一會出城,將我的一封書信帶給他們,你可願意?”李繡看向趙俞,問着。

“下官願往!”趙俞一聽這話,心下大喜,卻強忍着,恭敬說着。

李繡點點頭,臉色複雜:“我這就下去寫信,你且隨我一同回去。”

“諾!”

城外連綿大營,望上去十分壯觀。

此時,夜幕漸深,各個營內油燈熄滅,唯有主營帳內,燈火通明,盧高坐於案几前,正簡單觀看着文件。

紮下營寨不久,讓大軍休整的同時,又令人前去勸降,要是不降,天亮時,大軍就要攻城了,不過是縣城,一鼓就能下。

這時,有人稟報:“縣尉趙俞,帶着信求見。”

盧高坐回高座,親兵進來分左右站立,趙俞進來,叩拜行禮,說着:“下官受縣令之命,向大將軍請降。”

說着,舉起了一封信。

“哦?”盧高也不叫起來,先取了信觀看,果然用詞謙卑,卻是請降了,這時才露出一絲微笑:“起來吧!”

“謝大將軍。”趙俞起事。

“貴縣既棄暗投明,那就不屬於本將所管,等候朝廷旨意吧。”再說了幾句,盧高說着,揮手讓這位信使回去。

見這信使離開,盧高浮現出一絲微笑,這城一降,東郡全郡已平,下面就是還有二個郡了。

“傳令下去,派人給別的二郡,下到縣令,上到郡守,送去勸降信,勒令他們在大軍到來之時,即刻歸降!”

第141章 陰錯陽差(上)第223章 平定(上)第102章 聽聞(下)第295章 陷縣(上)第28章 素兒表妹(下)第95章 出兵(下)第205章 封賞(上)第221章 殺機(上)第66章 選擇(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298章 天兆(下)第89章 落定(下)第14章 狐疑(下)第101章 出降(下)第47章 吐血(上)第223章 平定(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97章 合圍(下)第66章 選擇(上)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259章 痛哭(上)第165章 送行(上)第161章 巨石(下)第206章 二王(上)第209章 海關(上)第220章 金陵(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下)第208章 交旨(下)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261章 徐州平(下)第86章 火德初凝(下)第34章 破陣(上)第91章 神道(下)第167章 降表(上)第96章 決意(下)第319章 長安(上)第183章 勸進(下)第252章 內亂(下)第318章 惡報(上)第193章 預兆(下)第15章 賴同玉(下)第156章 撤軍(上)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251章 大戰(上)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68章 滅亡(上)第321章 長安(上)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150章 喻令(下)第206章 二王(上)第22章 龍擡頭(上)第206章 二王(下)第147章 情分(下)第254章 梵門禮敬(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下)第66章 選擇(上)第5章 易命(上)第75章 想先誅(下)第53章 大喪(上)第184章 禪讓(上)第324章 貴賤(下)第234章 收賞(下)第312章 轉運(下)第170章 竊龍(上)第252章 內亂(上)第277章 旨意(上)第41章 終定(下)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73章 豐收(上)第39章 觀禮(下)第262章 金陵(下)第300章 動作(上)第20章 婚事(下)第10章 運數(上)第260章 誰家天意(上)第144章 宴(下)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43章 青蓮池(下)第279章 就戮(上)第77章 衝鋒(上)第170章 竊龍(上)第221章 殺機(下)第82章 憤憂(上)第76章 急返(上)第320章 趨勢(上)第325章 陰政(上)第150章 喻令(上)第95章 出兵(下)第294章 拔營(下)第11章 練兵(上)第327章 應命(下)第4章 出擊(上)第329章 來使(上)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197章 失意(上)第70章 汝敢反乎(上)第113章 定心(下)第252章 內亂(下)第291章 涼州緩(上)
第141章 陰錯陽差(上)第223章 平定(上)第102章 聽聞(下)第295章 陷縣(上)第28章 素兒表妹(下)第95章 出兵(下)第205章 封賞(上)第221章 殺機(上)第66章 選擇(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298章 天兆(下)第89章 落定(下)第14章 狐疑(下)第101章 出降(下)第47章 吐血(上)第223章 平定(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97章 合圍(下)第66章 選擇(上)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259章 痛哭(上)第165章 送行(上)第161章 巨石(下)第206章 二王(上)第209章 海關(上)第220章 金陵(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下)第208章 交旨(下)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261章 徐州平(下)第86章 火德初凝(下)第34章 破陣(上)第91章 神道(下)第167章 降表(上)第96章 決意(下)第319章 長安(上)第183章 勸進(下)第252章 內亂(下)第318章 惡報(上)第193章 預兆(下)第15章 賴同玉(下)第156章 撤軍(上)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251章 大戰(上)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68章 滅亡(上)第321章 長安(上)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150章 喻令(下)第206章 二王(上)第22章 龍擡頭(上)第206章 二王(下)第147章 情分(下)第254章 梵門禮敬(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下)第66章 選擇(上)第5章 易命(上)第75章 想先誅(下)第53章 大喪(上)第184章 禪讓(上)第324章 貴賤(下)第234章 收賞(下)第312章 轉運(下)第170章 竊龍(上)第252章 內亂(上)第277章 旨意(上)第41章 終定(下)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73章 豐收(上)第39章 觀禮(下)第262章 金陵(下)第300章 動作(上)第20章 婚事(下)第10章 運數(上)第260章 誰家天意(上)第144章 宴(下)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43章 青蓮池(下)第279章 就戮(上)第77章 衝鋒(上)第170章 竊龍(上)第221章 殺機(下)第82章 憤憂(上)第76章 急返(上)第320章 趨勢(上)第325章 陰政(上)第150章 喻令(上)第95章 出兵(下)第294章 拔營(下)第11章 練兵(上)第327章 應命(下)第4章 出擊(上)第329章 來使(上)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197章 失意(上)第70章 汝敢反乎(上)第113章 定心(下)第252章 內亂(下)第291章 涼州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