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五章 規則

人類文明,究竟從什麼時候誕生;

沒有任何記載,也不可能有任何記載,這注定是一個謎。

但自有文明以來,除矇昧的原始社會時期,其本質上的運行規則卻始終未變:圍繞壓迫與被壓迫,奴役與被奴役組織一切社會活動,用暴力強迫、或謊言欺詐的手段,才能維持起碼的社會生產和生活。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從奴役,到被推翻,再到新的奴役”,自有確切記載的數千年來,人類就彷彿孫行者,任憑怎樣奔逃,卻始終無法跳出這樣的週期律。

究其原因,在於組成社會的每一個人,都有思維和頭腦,繼而,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當彼此間的利益相牴觸時,如果沒有強效的協調機制,讓雙方達成妥協,一致對外來與大自然作鬥爭,人類社會則無法存在,人類也無法延續下去。

監督,協調的機制,必須存在,然而另一方面,這套體系的運行者,又必然是人:

同樣擁有思維和頭腦,同樣擁有自身利益訴求的人。

私心,人皆有之,並無法通過再加一層、兩層,甚至無窮多層監管而完全杜絕。

最後的結局,不論什麼樣的社會體制,都難免會蛻化爲身居高位之既得利益者的工具。

這體制的一舉一動,也將服務於掌控者、管理者的利益,而非其本應捍衛與協調的社會總體利益而服務。

爲求生存,抱團取暖而形成社會,繼而塑造了文明,然而這文明卻難逃週期性的腐朽與崩潰,不僅如此,哪怕經歷再多次的腐朽與崩潰,前車之鑑也從未成爲後事之師,人,人類,乃至人類文明,仍然逃不脫這樣的週期律。

在坍塌舊世界之上建成的新世界,最後的命運,也還是和化爲廢墟的前輩們一模一樣。

從這一角度觀察,人類文明,前景似乎是極度的黑暗。

然而如果認識止步於此,就很難解釋,爲什麼矇昧時代的人類文明,還能在漫長的歷史中一點點積累、完善,直到發展至今天的空前高度。

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科學。

科學,曾經被認爲是第一生產力,這當然不能算錯。

但,正如石油的價值,將其燃燒做功乃是極其低級、極其浪費的用途那樣,科學對人類文明的意義,絕不僅僅在於提高生產力,而是科學技術的發展、應用,始終都在從根本上改變人類社會的面貌。

任何社會,任何嚴密的體制,脫離科學技術所賦予的觀察、記錄、分析與行動手段,都將成爲沙上之塔,空中樓閣。

任何嚴格的規則,任何嚴密的體制,歸根結底,也無非只是一套從“觀察”到“反應”的邏輯鏈條:對體制所想要規範的對象,首先進行觀察,倘若發現其有了違背規則的行爲,便進行記錄,隨即展開分析、確定其性質,最後通過行動上的反饋,或獎或懲,以便維繫規則、體制的尊嚴。

這鏈條上的每一步,可想而知,如果完全脫離科學技術的幫助,以現代社會而言,就是脫離了從監控頭到互聯網的先進手段,那麼,當今時代的絕大多數規則,乃至法-律,都將因爲無法貫徹、實施,而淪爲一紙空談。

譬如殺人,如此嚴重的罪行,任何社會體制都必須嚴厲打擊。

但倘若沒有了現代科學,完全依賴人的體力和智力,那麼,一旦攝像頭、數據庫與監控網絡失效,很多這樣的案件,甚至根本就無法及時被發現。

即便及時發現了案件,沒有從現場勘查到網絡通緝的先進手段,也很難抓到罪犯。

罪犯伏法,接受審判,這反而是科學技術作用最小的一個環節,也正是在這一類科技難有作爲的領域,人之逐利本性表現的淋漓盡致:Law從業人員最擅長的,就是搖脣鼓舌、賣弄文字,用雲山霧繞的條款和上下其手的操作,假規則之名爲嫌犯開脫罪責,繼而以“維護規則”之名得到豐厚的利益。

在這一過程之後,則是“廣而告之”,以儆效尤,毫無疑問,如果沒有現代科學提供的媒介、宣傳手段,低科技含量的遊街、公審,也根本無法達到告誡天下的作用。

規則,表面看來,是維護人類社會的準繩。

但這所謂的準繩,其發揮作用的每一個環節,卻必須直面現實,藉助彼時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才能發揮其有限的作用,爲人類文明的延續而略盡綿薄。

從這一角度,事實上,人類社會的任何規則,本質上無非都是客觀規律的具象。

而認識、分析、利用客觀規律,則是科學才唯一有能力做得到。

既然自有文明以來,科學技術,總體上始終在發展、完善,在不斷探尋通天之塔的更高一層,那麼,對人類文明未來的發展,方然捫心自問,他是不是該報以樂觀的態度呢;

想法很好,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科學,無所謂善與惡,所謂科學是人類的燈塔、甚或人類的奴僕之類想法,對理解科學技術在人類文明史中的地位,並無多大的幫助。

科學,是客觀世界的抽象;

而客觀世界,並不會以人的意志而改變。

科學技術的發展,從古到今,表面上一直是由人來推動,但倘若意識到人、人類、人類文明,也不過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份子,那麼科學技術的發展,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在任何生命演化過程中,或遲或早,都將假借智慧生物之出現而演繹的必然。

並非人類創造了科學,而是,科學假人類之手,漸漸從客觀世界的運行中浮現。

一旦認識到這點,就不難明白,所謂科學技術始終是人類文明推動力的判斷,絕非有理有據的斷言,而僅僅只是一種假設。

即便回顧歷史,可以說,在人類文明的絕大部分時間裡,科學技術的應用,都在維護、促進人類文明的延續和發展,也並不能簡單粗暴的將觀測結果線性外推到未來,認爲未來世界的科學技術,一定會像過去那樣,甘願爲人所用。

第六六四章 資源第四〇九章 紀年第四七一章 因素第一五七章 協議第一章 列車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一三三章 意義第十章 升學第一一二章 手段第五六三章 種植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三〇四章 總值第二四三章 西蒙第五一五章 強韌第五五五章 旦夕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四六二章 沉湎第八二〇章 物種第一八三章 潛行第三六二章 檢查第六十章 凱恩第四五五章 海峽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六五七章 探尋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八二四章 復仇第五五七章 要求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八十二章 鎖盤第六九六章 緊迫第二五三章 處境第七九五章 審美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五九九章 逝去第三二三章 冷僻第五四七章 掩面第二九一章 案件第八十二章 鎖盤第四九一章 自縛第五二一章 審訊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三七六章 隔絕第三二四章 國際第八一二章 講理第三一六章 不見第九五一章 中學第八二三章 不勝第二七九章 同僚第六三四章 疑慮第八六九章 極限第四四九章 度日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一五九章 假扮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三四八章 離別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四三〇章 會議第二八四章 懸崖第四二九章第三三六章 吼聲第一五七章 協議第八六四章 浩渺第六二二章 機車第三五六章 文明第二七六章 建議第六九八章 儀式第二八二章 醫療第六〇七章 主義第六四〇章 遷徙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六三六章 海鮮第二四七章 車間第八〇七章 意義第八〇九章 文明第六一七章 珍惜第四十五章 建樹第六三二章 環帶第八五七章 音樂第七七七章 考覈第八八六章 聯結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五八四章 成敗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八十九章 分界第八五六章 坦然第五〇五章 保護第二〇九章 緊迫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七五六章 能量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二十三章 數據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五二四章 俘虜第三五八章 族羣
第六六四章 資源第四〇九章 紀年第四七一章 因素第一五七章 協議第一章 列車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一三三章 意義第十章 升學第一一二章 手段第五六三章 種植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三〇四章 總值第二四三章 西蒙第五一五章 強韌第五五五章 旦夕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四六二章 沉湎第八二〇章 物種第一八三章 潛行第三六二章 檢查第六十章 凱恩第四五五章 海峽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六五七章 探尋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八二四章 復仇第五五七章 要求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八十二章 鎖盤第六九六章 緊迫第二五三章 處境第七九五章 審美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五九九章 逝去第三二三章 冷僻第五四七章 掩面第二九一章 案件第八十二章 鎖盤第四九一章 自縛第五二一章 審訊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三七六章 隔絕第三二四章 國際第八一二章 講理第三一六章 不見第九五一章 中學第八二三章 不勝第二七九章 同僚第六三四章 疑慮第八六九章 極限第四四九章 度日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一五九章 假扮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三四八章 離別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四三〇章 會議第二八四章 懸崖第四二九章第三三六章 吼聲第一五七章 協議第八六四章 浩渺第六二二章 機車第三五六章 文明第二七六章 建議第六九八章 儀式第二八二章 醫療第六〇七章 主義第六四〇章 遷徙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六三六章 海鮮第二四七章 車間第八〇七章 意義第八〇九章 文明第六一七章 珍惜第四十五章 建樹第六三二章 環帶第八五七章 音樂第七七七章 考覈第八八六章 聯結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五八四章 成敗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八十九章 分界第八五六章 坦然第五〇五章 保護第二〇九章 緊迫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七五六章 能量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二十三章 數據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五二四章 俘虜第三五八章 族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