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〇九章 文明

“人,人類,人類文明,迄今爲止所經歷的一切,即是客觀規律的具現,

有包含着其中每一個體的抉擇。

“說到這裡,我大概也能明白,儘管人口來源只佔百分之十左右,您,爲什麼會選擇列強文。與其文化,作爲蓋亞淨土的文化背景。”

教授的話,略微出乎方然的意料,他微微向老人點一點頭,揮手告別。

原因,其實無須多言,與基於客觀現實的歷史資料不一樣,這些純屬個人的念頭,並不存在於蓋亞淨土的公衆平臺上。

不過在若干年前,與蓋亞淨土的相關人士座談時,他的確談過這方面的考慮,也和與會者達成共識,那場面,至今歷歷在目,尤其給自己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只因這一幕在舊時代絕不可能出現。

難以想象,一羣舊時代的專家、學者,會如此迅速、徹底的擺脫舊時代之糟粕的影響,

而認可自己身爲阿達民做出的判斷。

爲什麼選擇列強文,語言,乃至文字,本身只是一種載體,在不考慮效率的前提下,正如自己所言,選擇什麼其實都可以。

但是在斟酌考量時,依附在列強文體系之上的文化,卻一度令他着迷。

人類,自矇昧時代發展至今,走過了十分漫長的路,其中,從最古老的文明算起,歷史卻只有短短的五六千年。

在人類發展的極早期,文明,並非遍地開花,而極大受限於地理環境,歸結起來,一共有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天竺與列強這四大古文明,其發展程度、區域面積、人口與歷史成就,相對而言最爲卓著。

至於其他區域,是否也有同時代的文明,

概率上當然有,卻幾乎沒有任何記載與遺蹟佐證,無據可考。

從四大古文明,到舊時代末期的遍佈蓋亞,人類文明,顯然走出了一段燦爛輝煌的歷史。

然而,這燦爛的歷史,每一頁卻都由血與火著就。

當人類利用火、工具,取得了對抗其他物種、乃至於大自然的階段性勝利,就不可避免的因人口膨脹、資源匱乏等原因,持續不斷的彼此殺戮。

在這一過程中,因生產力之低下,早期戰爭的破壞性相當有限,

人類文明,而得以綿延至今。

組成羣體、社會、文明的人,壽命有限,卻逐漸發展出語言、文字、記錄等手段,將文明的火種一代代延續下去。

組成“人類文明”這一總體概念的個體,無數族羣,無不竭力想要爭得未來,殘酷的現實,則是其中百分之九十,不,應該說是百分之九十九,都沒能堅持到舊時代的落幕,與新時代曙光的降臨。

在這其中,人類最早發源的四大文明,古埃及,古巴比倫與古天竺,

全都在一次次戰火紛飛之中,灰飛煙滅。

其文明發源地,甚至被荼毒過不止一次,侵略者滅絕原住民,若干代後,又以原住民的身份被新的侵略者滅絕,如此反覆,到舊時代末期,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早已不復是當年的那一羣體,一切文化成果也散失無蹤。

但在這其中,唯有古列強,是令人訝異的唯一例外。

環視蓋亞表面,數千年的文明歷史之長卷,誕生過多少盛極一時的龐大帝國,轉瞬間,卻因內外交困而轟然崩塌。

這一點,但凡文明皆無從倖免,其他三大古文明皆毀於這跌宕起伏之中,唯有古列強所在的西大陸,綿延數千年來,始終存有一脈相承、綿延不斷的文化,並以此爲建構,始終維持主線明晰的文明。

維持數千年,不論風雲如何變幻,帝國興衰,戰火綿延,一個文明卻能堅持至今,直到舊時代末年仍位居強國之列,

對照人力歷史上無數轉瞬即逝的文明,這,是一個極其罕有的個例。

文明綿延不絕,對今天的蓋亞淨土而言,是寶貴的人文藝術遺產,採用列強文,便可以一併將其繼承過來,這是很實用主義的做法。

但與此同時,身爲阿達民,方然也的確十分好奇,古列強究竟是怎樣做到了這一切。

地理因素,在生產力弱小的古代,有十分巨大的作用,研究機構的白大褂們也提出這一論斷,指出西大陸文明所在之地,具有較爲優越的地理屏障,但,這並無法解釋古列強爲何能在中大陸游牧民族的多次南下之後,仍保有完整的文明形態。

縱觀古代的蓋亞文明態勢,位於尤洛浦的古羅馬,一樣具有“不必兩面受敵”的地緣優勢,其國力極盛時,也曾有世界第一的寶座,前後綿延上千年之久,

最終,卻敗亡於奧斯曼帝國之手,分崩離析,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在那之後,原址誕生的一干國家、乃至文明,不出所料的與三大古文明結局相仿,文化斷裂,文明斷層,

除佔據同一片土地,多少借用文字符號外,委實繼承寥寥。

然而西大陸列強卻不一樣,甚至於,直到舊時代末年,失控之人工智能肆虐的西大陸,也仍然有如丁仲義這樣的意志堅定者,

在“天夢”地下城,進行着一場似乎毫無希望的戰鬥。

類似情形,縱覽舊時代末期的幾十年歷史,是一種極其罕見的現象。

“……

諸位,當時‘天夢’地下城的態勢,危在旦夕;

面對無窮無盡的‘蚩尤’之機器大軍,上至管理員,下至普通倖存者,都很清楚自己最終難免遭遇失敗,難免會迎來‘死亡’這一必然的結局。

然而就算是這樣,丁仲義,和地下城的絕大多數民衆,直到‘紅軍’攻入地下城、消滅‘蚩尤軍’的全部作戰單位之前,都一刻未曾停止抵抗,他們在管理員的率領下,想盡一切辦法,動用一切手段,與潮水般涌來的機器大軍,殊死奮戰。

不僅如此,稍微考察西大陸的文明史,便不難發現:

‘絕不向命運低頭,戰鬥到最後一息’,這種情形,絕不只發生在絕境中的‘天夢’,

而是這一文明的普遍現象。

然而這壯舉,在整個西方世界的歷史中,卻極其罕見。”

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七三五章 少年第六三〇章 制海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八十二章 鎖盤第四八六章 牴觸第八六〇章 明白第七九四章 皁色第四十一章 目標第六二四章 歷史第三六五章 能耗第五一〇章 盤古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三一六章 不見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一七五章 回顧第六章 渺茫第七九〇章 缺陷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七〇七章 規劃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七三五章 少年第二六六章 互動第五三八章 參觀第六九九章 分列第九五三章 印痕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六三一章 驅使第六〇二章 機降第二〇八章 改造第八九一章 天頂第三三九章 牢房第五七二章 自我第二一八章 郊外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二四三章 西蒙第八十八章 城市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七八六章 急救第五七七章 回收第八三二章 巨力第一五六章 聯網第一五六章 聯網第七一一章 規劃第五一五章 強韌第二三八章 山雨第六九四章 同類第四〇九章 紀年第六一〇章 海軍第五〇九章 異樣第七〇九章 南下第六〇六章 去向第四八一章 申請第七五二章 解除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八四三章 技術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八章 無限第八二二章 疾病第五五七章 要求第三九七章 拋棄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六〇八章 天機第一八五章 利益第六三八章 記憶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二一八章 郊外第二三六章 儲備第五三三章 指揮第六九一章 意義第二六八章 堅持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四六二章 沉湎第二三〇章 敷衍第八七四章 擴張第五一一章 差異第十六章 概率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五一〇章 盤古第八七二章 專利第四〇〇章 算盤第七一三章 防禦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三一九章 粉碎第六十九章 文化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五二三章 盤桓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三〇二章 缺陷第五五七章 要求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四五八章 霍肯第七九六章 雜糅第八五一章 破解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二〇九章 緊迫第五九一章 目標
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七三五章 少年第六三〇章 制海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八十二章 鎖盤第四八六章 牴觸第八六〇章 明白第七九四章 皁色第四十一章 目標第六二四章 歷史第三六五章 能耗第五一〇章 盤古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三一六章 不見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一七五章 回顧第六章 渺茫第七九〇章 缺陷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七〇七章 規劃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七三五章 少年第二六六章 互動第五三八章 參觀第六九九章 分列第九五三章 印痕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六三一章 驅使第六〇二章 機降第二〇八章 改造第八九一章 天頂第三三九章 牢房第五七二章 自我第二一八章 郊外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二四三章 西蒙第八十八章 城市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七八六章 急救第五七七章 回收第八三二章 巨力第一五六章 聯網第一五六章 聯網第七一一章 規劃第五一五章 強韌第二三八章 山雨第六九四章 同類第四〇九章 紀年第六一〇章 海軍第五〇九章 異樣第七〇九章 南下第六〇六章 去向第四八一章 申請第七五二章 解除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八四三章 技術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八章 無限第八二二章 疾病第五五七章 要求第三九七章 拋棄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六〇八章 天機第一八五章 利益第六三八章 記憶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二一八章 郊外第二三六章 儲備第五三三章 指揮第六九一章 意義第二六八章 堅持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四六二章 沉湎第二三〇章 敷衍第八七四章 擴張第五一一章 差異第十六章 概率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五一〇章 盤古第八七二章 專利第四〇〇章 算盤第七一三章 防禦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三一九章 粉碎第六十九章 文化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五二三章 盤桓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三〇二章 缺陷第五五七章 要求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四五八章 霍肯第七九六章 雜糅第八五一章 破解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二〇九章 緊迫第五九一章 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