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九章 緊迫

細胞層面的永生不滅,在蓋亞生物圈中,並不稀奇。

分裂生-殖的單細胞生物先放一邊,單論坎瑟細胞,大部分的確有無限分裂、永存不滅的勁頭,這些細胞的行爲固然很邪惡,但其本身並無任何意識,也不明白這樣下去,最終必定會讓自身與宿主一起毀滅。

但是從微觀細胞,上升到宏觀生物的層面,永生,就一下子成了遙不可及的幻夢。

從單細胞到五十萬億細胞組成的人,跨度太大,“人類長壽”有限公司的研究者們肯定很清楚這一點,想必也知道單細胞生物的永生,對其研發的主要目標——人的永生,幾乎毫無幫助,甚至沒有參考的價值。

要探索永生,實驗,總歸要一步步來,從“辛西婭”3.0開始並無不妥。

從原始的單細胞生物開始,窺破永生不滅的奧秘,繼而,將其應用到更復雜生物的“製造”上,假以時日,或許,還真能製造出如同人一般複雜的生物,且具有永生不滅的特質。

歸根結底,以碳基生物的基本架構,能否實現永生,這種事現在沒人能說得準。

那方然怎麼看呢;

捫心自問,憑現有的菲薄學識,他知道自己沒能力回答這一問題。

但他的想法是,無限的生命、也就是永生,對現在的人而言的確還無法企及,可是“永生”這狀態本身,就生命活動而言,卻並沒有任何違揹物理定律之處。

換句話講,對人類掌握的科學技術水平而言,“永生極端困難”和“永生無法實現”,這兩個命題至多隻是相關,而絕不等同;

倘若人類文明的科技繼續發展下去,總有一天,這神蹟必將會降臨。

至於說,從單細胞生物開始的研究,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拓展到宏觀生物、乃至於人的層面,綜合生命科學領域的前沿論文、報告與業內公司的內部文檔,方然粗略的認爲,大概就在未來二、三十年,這一領域就會出現突破性的進展。

到那時,關於“創造生命”,人類將不僅能扮演上帝的角色,甚至還能做的更好。

二、三十年,對尚年輕的方然而言,顯然是一種相當樂觀的預期。

但是在做出這判斷的時候,二十五歲年輕人所想的,卻不是什麼“樂觀”,而更多是受緊迫感的驅使。

他正被這一顯明的事實所困擾:

從“創造永生的人類”,到“實現自己的永生”,還有一段非常遙遠的距離。

創造永生不滅的人,或者,讓現存活的人永生,前者差不多是從零開始,後者則是在人的基礎條件之上加以改造、調整,一般人或許會認爲,做到前者要比後者更困難,方然的看法卻與生命科學界的主流認識一致,認爲後者比前者困難得多。

“從頭開始”,用這一詞彙形容克羅格*文特爾的公司、或其它研究機構之工作,並不準確,事實上不論“辛西婭”還是類似的其他工程,基因編輯、組織的基本單元幾乎完全取自蓋亞生命,形象一點的比喻,就像是在利用蓋亞生物圈提供的各種“積木”,按自己的意願,去搭建出全新品種的生物。

不需要自己造“積木”、即基因片段,研究者便可專注於基因的排列組合,或者特定基因的結構與功能,這極大節約了時間。

從“永生不滅”的定義上講,要實現永生,不能單憑蓋亞生物圈這一龐大基因庫的存貨,事關新陳代謝與細胞分裂的基因片段,都需要重寫,而編寫和測試這些新片段的功能如何,是相當費時費力的工作。

但不管怎樣,這種事,以人類的生命科學研發水平,還勉強可以期待。

可是與“從零開始”相比,改造現有的人、使其得以永生,則是另一個差異極大、更難解決的難題;

而這纔是方然真正需要的。

西曆1478年春,臨近畢業,短暫得閒的方然,內心的緊迫感卻在加劇。

二三十年裡,窺破碳基生命的永生奧秘,不論從哪一方面來講,這樣的研究速度都很難橫加置喙,但是對方然而言,卻仍嫌太慢。

解決這一問題後,如何將其應用到現存者身上,所需的研發時間很可能會更長,甚至,會長到讓等待者無法接受的地步。

改造現有的人,使其永生,這樣做的難度遠高於創造一個新的永生者,箇中道理,隨便想想也不難明白。

譬如城市建設,和擴建新城區相比,改造舊城區的麻煩顯然會多得多。

新城區的佔地,眼下還是荒野、或者耕地,對城市規劃者而言就是一張白紙,設計與施工的掣肘都很少;而人口與建築密集的舊城區,除非徹底推平重建,否則,就難免會碰到各種各樣的麻煩,更加費時費力。

城市建設,對年久的舊城區,還有徹底剷平這一種選擇。

但是對活生生的人,即便有永生之術,要在維持軀體新陳代謝、保證意識活動連續的前提下,將其改造成一具永生不滅的軀體,難度簡直就高得無法想象。

當今時代,細胞層面的DNA編輯,已經是一種尋常的生化操作。

但要改變一具軀體的基因,將其五十萬億個細胞的DNA盡數編輯完畢,就完全是不可思議。

再甚至於,在進行這五十萬億規模的DNA編輯(乃至替換)時,還要維持軀體的新陳代謝,保證棲居其中的意識持續存在,這簡直就是一種妄想。

全身基因替換,哪怕最荒誕的幻想作品裡,也未見得會出現這樣一幅場面。

但倘若沒辦法這樣做,那麼,歷盡艱難、得到永生不死之術,對追尋永生者的意義又是什麼;

永生,不管本身多神奇,又是多麼的不可思議,任何渴望着它、憧憬着它的追尋者,總歸是抱着要讓自己永生不死的執念,而非鑽研科學、探求真理之類的念頭,纔去拼命努力的,難道不是嗎。

假如,僅僅是假如,永生不死的奧秘明天就會大白於天下,卻僅能用於新生者,而已經降臨在這世上的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內,都無法從中受益;

那麼這樣的永生,和根本沒有永生,又有什麼區別,又有什麼意義呢。

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一六一章 替換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一九六章 應聘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四七六章 幻夢第七六〇章 太空第七十四章 股市第四三四章 庫房第三六五章 能耗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三十四章 種羣第五六五章 擴散第四〇三章 花園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一八七章 退貨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六九〇章 想法第六五九章 社員第六七二章 變故第一四五章 隱匿第一五二章 上限第八五三章 現實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七六九章 混沌第三七一章 羅斯第四一七章 規劃第八九五章 稀缺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二四一章 歷史第一三七章 訊息第六七二章 變故第七九一章 改良第一九六章 應聘第三三三章 藉口第三九八章 加劇第三二三章 冷僻第八〇四章 虛擬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十四章 適者第六四七章 高下第二五二章 危城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六三六章 海鮮第六一〇章 海軍第八八四章 逝去第三九二章 備份第一七六章 困局第四三二章 兩類第八十二章 鎖盤第一八五章 利益第七八七章 甲子第八五九章 過去第一六三章 替換第六三四章 疑慮第五九三章 憐憫第三三八章 小鎮第四七三章 科研第三四六章 囚困第三十二章 記憶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五五三章 氧分第二二四章 創造第一七八章 差距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六七五章 拖延第五七八章 疲倦第九六三章 近況第八四一章 婚姻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三四〇章 軟肋第一九八章 逆轉第二三九章 辯論第三七二章 分裂第八〇六章 關聯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五十四章 泥潭第六六七章 使命第五七九章 激進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三二七章 號角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二二二章 職級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三七七章 攔截第四十四章 堅守第四七七章 苦難第五一三章 數學第八七六章 潮汐第七二七章 學習第一三五章 推進第一二六章 感染第七四八章 規劃第一五〇章 無價第七十二章 平衡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三二〇章 迂迴
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一六一章 替換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一九六章 應聘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四七六章 幻夢第七六〇章 太空第七十四章 股市第四三四章 庫房第三六五章 能耗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三十四章 種羣第五六五章 擴散第四〇三章 花園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一八七章 退貨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六九〇章 想法第六五九章 社員第六七二章 變故第一四五章 隱匿第一五二章 上限第八五三章 現實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七六九章 混沌第三七一章 羅斯第四一七章 規劃第八九五章 稀缺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二四一章 歷史第一三七章 訊息第六七二章 變故第七九一章 改良第一九六章 應聘第三三三章 藉口第三九八章 加劇第三二三章 冷僻第八〇四章 虛擬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十四章 適者第六四七章 高下第二五二章 危城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六三六章 海鮮第六一〇章 海軍第八八四章 逝去第三九二章 備份第一七六章 困局第四三二章 兩類第八十二章 鎖盤第一八五章 利益第七八七章 甲子第八五九章 過去第一六三章 替換第六三四章 疑慮第五九三章 憐憫第三三八章 小鎮第四七三章 科研第三四六章 囚困第三十二章 記憶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五五三章 氧分第二二四章 創造第一七八章 差距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六七五章 拖延第五七八章 疲倦第九六三章 近況第八四一章 婚姻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三四〇章 軟肋第一九八章 逆轉第二三九章 辯論第三七二章 分裂第八〇六章 關聯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五十四章 泥潭第六六七章 使命第五七九章 激進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三二七章 號角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二二二章 職級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三七七章 攔截第四十四章 堅守第四七七章 苦難第五一三章 數學第八七六章 潮汐第七二七章 學習第一三五章 推進第一二六章 感染第七四八章 規劃第一五〇章 無價第七十二章 平衡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三二〇章 迂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