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七二章 珍惜

不同於流淌在腦組織中的生物電,人的記憶,固化在腦組織中,意識遷移的手段對其基本無效,只能讓遷移者自己去回憶、重溫,用這種方式將記遷入模擬器中。

這一過程,與意識遷移本身相比,主觀性很強,

最終的效果也好壞不一。

一個人,失去部分記憶,並不代表就不再是他、或者她自己,人類一貫的認知便是如此,相比於自我意識,記憶的損失往往還可以接受。

何況換一個角度,從長生、乃至永生的角度,在無限長的時間線上積累記憶,遲早會讓模擬器不堪重負,到那時,人的自我意識倒安然無恙,記憶卻會被覆蓋,實質上也會發生一模一樣的過程。

總而言之,記憶,在永生的道路上,只是一個處於從屬地位的變量。

技術基本成熟,資源消耗,近十年來也一直在逐漸降低,規模效應的體現,讓“意識遷移”的實用性大大提升,按最新報告,在1516年啓動、並完成一個人的意識遷移,耗費會比1506年降低百分之九十左右。

據最新統計,一次遷移的資源消耗,成本約一萬五千噸標準煤,兩千六百萬民衆就需要約四千億噸標準煤的消耗。

數字看起來很大,但,平攤到每一年、每一批的遷移者身上,

也不會是什麼大問題。

參觀“混沌”地下城,或者說,在分明還是一片工地的現場行走,方然也想到些其他,譬如說,自己該在什麼時候選擇“意識遷移”。

作爲文明的管理員,守夜人,看起來最後一個進入“混沌”,

是很理所應當的選擇。

想到這裡,身在“替身機器”之中,一陣不易察覺的寒意仍漸漸浮現。

最後一個遷入“意識模擬器”,這種情形,與自己原先設想的人類文明之未來,何其相似,到那時,蓋亞表面再無同類,所有人的自我意識都遷入“混沌”之中,自己則孑然一身,在行星地下游蕩,

這場景想一想都覺得恐怖。

萬幸,今天的人類文明,仍保留有兩千多萬同類,沒有真的墮入滅絕之無底深淵。

否則,即便身爲管理員、阿達民,自己的前途,也不過是從蓋亞表面的地下避免所,遷徙到其他杳無人跡之地,不論身在哪裡,

都彷彿是在經歷一場,沒有盡頭的監禁。

這種感覺,看起來,似乎是一種心理脆弱的表現,方然卻不這樣認爲。

ASA的統計活動,事無鉅細,對蓋亞淨土的方方面面都有很細緻的觀察和記錄,因此,方然纔會知道,在今天的蓋亞淨土,人類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個體都曾想到過這一幕,繼而,對眼前的世界,更感彌足珍貴。

只有經歷過失去,至少,體驗過失去是什麼滋味,

一個人才能真正懂得珍惜,懂得那些原本認爲是天經地義的東西,

是多麼來之不易。

蓋亞淨土的民衆,其中大多數,降生在三戰前的年代,對舊時代的一切多少都有印象。

在他們原本的想象中,自我,家庭,社區,國家,乃至熙熙攘攘的小小環球,從自己降生的第一天起,就會持續、且也應該維持既有的樣貌,不僅如此,直到自己離開這世界,也不會有什麼天翻地覆的變化。

線性思維,以過去的一切,去線性外推不可知的未來,人類的思維習慣便是如此,多少年來養成,也並無可厚非。

這種謬誤,並非只發生在對環境、社會,乃至文明未來的預測上。

認爲眼前的一切,理所當然,不僅如此,這理所當然也“理所當然”的應該持續下去,包括自己,包括家人、朋友,包括生活環境、乃至大千世界,這種幻覺,與事實大相徑庭的幻想,其實每一個人多少都曾有過,甚至習慣到渾然不覺。

譬如年輕人,學生,在這一段人生最美好、最無憂無慮的歲月裡,便時常會生出這種不切實際的幻覺,

認爲自己永遠不會死,認爲今天的一切,明天早晨睜眼,

也還會是這樣擺在自己眼前。

“人,總有一死”,如此顛撲不破的鐵律,年輕人怎麼會不明白呢,

當然明白,但是,眼前的每一天,充滿活力、倦怠、喜悅與煩惱的每一天,看起來簡直便一模一樣:

起牀洗漱,穿衣吃飯,上課放學,遊戲消遣,一天與下一天的區別,不去刻意體會,根本感覺不到,倘若沒有一次次期末檢測,一次次升學深造,在身體機能正處巔峰、緩慢滑坡無從覺察的年輕人身上,

是很難覺察到時光流逝,一去不還。

但幻覺終究是幻覺,哪怕再真實,再長久,最終也必然化爲一地碎片。

降生在IT大潮席捲文明的前夜,蓋亞淨土的中年民衆,便親身經歷過這段天翻地覆、破碎崩塌的歲月,自己那段往往痛苦而漫長的回憶,

會讓他們,格外珍惜今天的人類文明,珍惜這寶貴的一切。

生活在蓋亞淨土,暫時住在地下城的狹小房屋內,一日三餐,大多數仍然是各種“肥皂”,公共場所設施齊全、服務周到,重返地面卻還遙遙無期,這樣的生活,與舊時代的Old_Golden_Days孰優孰劣,

每一個倖存者,都心若明鏡。

聯邦,沙羅,西大陸列強,乃至舊時代的每一個國度,挾裹在全球資產主義洪流之中的社會,文明,無論披着多麼光鮮的外衣,有着怎樣五光十色的刺激,最終,都必然因內部矛盾的極度尖銳而爆破,化爲廢墟。

這種冥冥中的宿命,身在其中,哪怕一個渾渾噩噩、並看不透真相的普通人,

也往往會下意識的感覺到。

身在舊時代,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感覺,方然也很有發言權,他記得,當自己沉浸在“追尋永生”的目標之中時,一切還好,

但一旦迴歸現實,心中,就會冒出“朝不保夕”的莫名緊張。

就彷彿,有什麼聲音在耳邊迴盪,發出警訊:

莫說自己眼前的生活,

哪怕這大千世界,都不是什麼歷久彌堅、無可撼動的永恆,而必然因週期律,而被一次又一次的浩劫毀滅。

都並非堅不可摧的永恆,

第七六一章 陽光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二一六章 手套第七〇七章 規劃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六一七章 珍惜第四四二章 智力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六五一章 要戰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一二七章 剷除第一三五章 推進第五九九章 逝去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七七〇章 命運第一五二章 上限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四六六章 環境第五二四章 俘虜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四四五章 替身第七八四章 月面第十七章 嬗變第二四一章 歷史第四六七章 生態第二六二章 允許第二〇五章 規則第七三九章 人均第八五五章 稀缺第八三〇章 睡眠第九五九章 傳送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三六四章 覈查第四一三章 貨幣第六十七章 進餐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一一九章 落後第七四三章 制度第四一〇章 機器第八五二章 見面第五七三章 伊甸第七八二章 基地第八八二章 落成第八七九章 必要第六四七章 高下第七四九章 基礎第六章 渺茫第二章 消失第五九一章 目標第七六四章 遙遠第三三〇章 懷疑第六八四章 安詳第二六六章 互動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七〇五章 箴言第三七七章 攔截第四十章 機會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三十二章 記憶第四五六章 濱海第四三六章 整容第五一二章 超越第六五八章 消耗第二八六章 文學第六十六章 終點第八五〇章 行動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八三六章 需要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三九六章 爭奪第一六六章 流動第二〇〇章 核武第一一六章 迭代第四二九章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二四二章 自動第八三六章 需要第六五八章 消耗第二三〇章 敷衍第六八九章 蚩尤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八三二章 巨力第一章 列車第二一七章 變遷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一二三章 菌羣第三五六章 文明第七一四章 工程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四四一章 滴答第五十六章 監控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一七二章 意義第五六五章 擴散第七十九章 復生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四十一章 目標
第七六一章 陽光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二一六章 手套第七〇七章 規劃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六一七章 珍惜第四四二章 智力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六五一章 要戰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一二七章 剷除第一三五章 推進第五九九章 逝去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七七〇章 命運第一五二章 上限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四六六章 環境第五二四章 俘虜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四四五章 替身第七八四章 月面第十七章 嬗變第二四一章 歷史第四六七章 生態第二六二章 允許第二〇五章 規則第七三九章 人均第八五五章 稀缺第八三〇章 睡眠第九五九章 傳送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三六四章 覈查第四一三章 貨幣第六十七章 進餐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一一九章 落後第七四三章 制度第四一〇章 機器第八五二章 見面第五七三章 伊甸第七八二章 基地第八八二章 落成第八七九章 必要第六四七章 高下第七四九章 基礎第六章 渺茫第二章 消失第五九一章 目標第七六四章 遙遠第三三〇章 懷疑第六八四章 安詳第二六六章 互動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七〇五章 箴言第三七七章 攔截第四十章 機會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三十二章 記憶第四五六章 濱海第四三六章 整容第五一二章 超越第六五八章 消耗第二八六章 文學第六十六章 終點第八五〇章 行動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八三六章 需要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三九六章 爭奪第一六六章 流動第二〇〇章 核武第一一六章 迭代第四二九章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二四二章 自動第八三六章 需要第六五八章 消耗第二三〇章 敷衍第六八九章 蚩尤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八三二章 巨力第一章 列車第二一七章 變遷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一二三章 菌羣第三五六章 文明第七一四章 工程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四四一章 滴答第五十六章 監控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一七二章 意義第五六五章 擴散第七十九章 復生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四十一章 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