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五章 輻射

核廢料,輻射污染物,某種程度上講,是一種比核彈更麻煩的存在。

第三次蓋亞大戰,距離今天才不過十幾年光景,從全面核戰的那一天,人類的戰爭行爲便突破了任何限制,核武器被任意投擲,短時殺傷力並不十分恐怖、長期看來卻後患無窮的“髒彈”,也被大肆濫用。

事實上,如果不是IT大潮,讓暴力機器一步步演變爲機器大軍,承受核打擊、輻射污染的能力比人類軍隊大爲提升,“髒彈”的使用還會更瘋狂。

在中大陸與西大陸交界,綿延數千公里的致命輻射污染帶,便是上一次大戰的遺蹟。

不同於核電站運行、核試驗過程中產生的大多數中低輻射廢料,高輻射核廢料的半衰期很短,環境破壞力極大,一般而言,除非是戰爭狂人、反人類者,根本不會有人拿高輻射核廢料填充炸彈,進而發動同歸於盡般的攻擊。

不過,正如一切戰爭的本性,約束、規則,終究還是太孱弱。

西曆1502年,面對“伊甸軍”的幾百萬、甚至一千萬機器大軍,“盤古”就鄭重考慮輻射封鎖戰術。

因這一選擇事關重大,並提交報告,請阿達民最終裁量。

向大地拋灑核輻射廢料,阻擋機器大軍,這一設想並非用轟炸機、甚至載重卡車就能辦到,效果,也遠不如諸多廢土題材作品所描述的那樣。

最起碼的,在這樣一個戰爭無人化的時代,機器人對輻射的耐受力,要強得多。

即便精密的電子設備,與特殊材料,往往會因高強度的輻射而損壞,即便機器人也沒辦法在惡劣的輻射環境下長期工作,但,不同於人類,機器並沒有頭腦、也不在乎受損傷,在報廢之前都能一直任勞任怨的工作。

正因如此,要利用輻射污染帶,去拒止一支機器大軍的進攻,是辦不到的。

但,如果精心設計,讓污染帶內的輻射水平,呈“星羅棋佈”之態,再輔之以一些詭雷、遠程火力之類的手段,的確可以遲滯敵軍的作戰行動。

然而付出的代價,

則是這一片被詛咒之地,一千年,一萬年,人類都將無法踏足,更遑論生存。

除非動用技術手段,耗費天文數字般的資源,將輻射徹底治理,但,所謂“治理”,迄今爲止人類也沒有能撲滅輻射的手段,耗費巨資的所謂“治理”,無非是將輻射污染的地表,剷除乾淨,廢土填埋,僅此而已。

倘若污染帶的面積太大,這一手段,就根本不切實際。

總之,一旦決策要在某地實施“輻射拒止”作戰,就要有思想準備,永遠放棄這片土地,永遠無法踏足其上。

但永遠又是多遠呢,一千年,一萬年,還是更長久的未來。

相比於凡人如白駒過隙般的一生,一千年、一萬年,的確便是“永遠”,其實又何須一千年那樣久,百年之後,眼下的所有凡人,極大概率都會死掉,哪怕一百年後的事,都殊難預料、極大概率無從得見。

這一認知,不論當事者是否意識到,正是凡人做決策時的一大根本依據。

無須親自體會將死的恐怖,但看眼前,方然便對着大屏幕上,內華達山脈基地中那滿坑滿谷的黃色鐵桶發愣,在ASA沒有提醒之前,他委實沒想到,幾十年來人類爲獲取能源,建造核電站,竟然會累計如此巨量的核廢料。

高放射性核廢料,按舊時代之IAEA、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規程,理應密閉在堅固的金屬容器中,圍繞抗震性黏土,然後深埋在超過500米的地下。

可現在,這一大堆鐵桶,甚至某些已略有破損,卻正亂七八糟堆放在基地洞庫內。

毛骨悚然的一幕,萬幸,現場並無任何人、只有強化型工程機器人在默不作聲的整理、堆砌,隔着屏幕觀望,方然甚至會猜測,想必堆放這些鐵桶的人,已經心生預感,覺得人類不一定能撐過第三次蓋亞大戰,纔會如此敷衍。

又或者是覺得,反正核彈臨頭都是一死,身後之事,無須在乎。

區區幾十年的人生,至多,藉助現代醫學的力量續到一百出頭,相比如此短暫的人生,高放射性核廢料的預計貯存期,卻規劃爲一萬年~十萬年那樣久。

閱讀到這裡,方然不禁會苦笑,這規則是一種何等的圖樣圖森破。

且看今天的世界,蓋亞表面,年平均氣溫已比西曆1455年升高了2.6~3.2攝氏度,極地冰蓋消融,極端天候頻發,照此趨勢,哪還用得着一千年、一萬年那樣久,百年之內,甚至,五十年之內,人類文明便將遭遇空前嚴峻的環境惡化。

五十年,一百年,相較於一個人的生命,總歸難稱“永遠”,然而對這迫在眉睫的威脅,人類文明又做了些什麼,

什麼也沒有。

管理員你死我活,民衆但苟且偷生,然,不論出於一些怎樣的理由,現實就是如此:

過去幾十年間,人類,根本未採取任何行之有效的戰略,去嚴肅認真的應對氣候變化、環境惡化,甚而更多火上澆油。

氣候變化,究竟要不要應對,怎樣應對,這並非一個簡單明瞭的問題。

身爲管理員,而非自然地理、氣候環境方面的專家,方然也做過一些調查,明白人類在極端氣候變化面前的無力與無奈。

據測算,即便在西曆1455年的時間節點,人類立即停止一切環境破壞行爲,徹底終止CO2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顯然這根本就做不到,接下來的幾十年裡,蓋亞表面的平均溫度,仍會持續攀升,這是一種人力無從扭轉的長期趨勢。

要扭轉這種趨勢,非但要零排放,還要設法減少大氣中的溫室氣體量,

以人類的能力與意願,這,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蓋亞的氣候,身爲管理員,現在暫時可以撇在一旁,身在地下世界並無須太擔憂。

方然所感慨的道理,則是人類因一生之短暫,而註定難有長遠的目光與考量,連五十年、一百年後的危機,都掩耳盜鈴,

卻居然敢產出得要存儲一千年、一萬年之久的核廢料。

第一三四章 探索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三十六章 工具第三三七章 脫離第七十六章 工具第六四四章 鐵壁第八十三章 交換第一六二章 聯繫第七六一章 陽光第九十九章 先後第七七七章 考覈第一三〇章 後果第七〇〇章 塑造第六四二章 貨物第九五三章 印痕第八六七章 緊張第七一七章 蔑視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四二八章 關押第六五八章 消耗第四十章 機會第一一一章 數學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一三五章 推進第一九〇章 費城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四二一章 生活第八七六章 潮汐第四十六章 替代第一五六章 聯網第八三二章 巨力第四八九章 批駁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三七九章 誇大第四七七章 苦難第三十六章 工具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六五五章 提防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七四六章 有限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八三七章 快樂第六三七章 罐頭第四一一章 出局第一九九章 領域第四二九章第八四三章 技術第三二〇章 迂迴第六〇六章 去向第一二六章 感染第十章 升學第六五七章 探尋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一五九章 假扮第一三四章 探索第九〇〇章 光子第四一六章 價值第四二三章 定居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二三六章 儲備第一五一章 預算第八二四章 復仇第二五五章 衝突第六九〇章 想法第三六八章 大腦第三六六章 區別第六四八章 迴音第六二〇章 兩線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三十二章 記憶第一二七章 剷除第三七六章 隔絕第八二八章 告別第八三六章 需要第五七五章 廢物第三六〇章 貓仔第二十七章 端粒第七四三章 制度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五八二章 麻木第七一五章 神怪第五六八章 雙頭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二一五章 夏洛第七六七章 掃雷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七六一章 陽光第八八二章 落成第一一〇章 自理第三十九章 合流第七〇四章 舊識第五五三章 氧分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四四四章 囚徒第五九九章 逝去第六一一章 忍耐第七〇二章 甄別
第一三四章 探索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三十六章 工具第三三七章 脫離第七十六章 工具第六四四章 鐵壁第八十三章 交換第一六二章 聯繫第七六一章 陽光第九十九章 先後第七七七章 考覈第一三〇章 後果第七〇〇章 塑造第六四二章 貨物第九五三章 印痕第八六七章 緊張第七一七章 蔑視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四二八章 關押第六五八章 消耗第四十章 機會第一一一章 數學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一三五章 推進第一九〇章 費城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四二一章 生活第八七六章 潮汐第四十六章 替代第一五六章 聯網第八三二章 巨力第四八九章 批駁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三七九章 誇大第四七七章 苦難第三十六章 工具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六五五章 提防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七四六章 有限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八三七章 快樂第六三七章 罐頭第四一一章 出局第一九九章 領域第四二九章第八四三章 技術第三二〇章 迂迴第六〇六章 去向第一二六章 感染第十章 升學第六五七章 探尋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一五九章 假扮第一三四章 探索第九〇〇章 光子第四一六章 價值第四二三章 定居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二三六章 儲備第一五一章 預算第八二四章 復仇第二五五章 衝突第六九〇章 想法第三六八章 大腦第三六六章 區別第六四八章 迴音第六二〇章 兩線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三十二章 記憶第一二七章 剷除第三七六章 隔絕第八二八章 告別第八三六章 需要第五七五章 廢物第三六〇章 貓仔第二十七章 端粒第七四三章 制度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五八二章 麻木第七一五章 神怪第五六八章 雙頭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二一五章 夏洛第七六七章 掃雷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七六一章 陽光第八八二章 落成第一一〇章 自理第三十九章 合流第七〇四章 舊識第五五三章 氧分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四四四章 囚徒第五九九章 逝去第六一一章 忍耐第七〇二章 甄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