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八章 大腦

人腦,或者說,人的大腦,對曾就讀生命科學專業的方然,是十分熟悉的。

但這種“熟悉”,從另外一個角度評價,卻很模糊,不僅與生命科學的前沿有很大距離,與徹底解析人腦的運作機理,也還差的太遠。

人腦的運作機理,究竟是怎樣的,數百年來的近現代生物學研究,的確取得了一些成果,到今天,修讀過六年級以上的聯邦民衆,都應該知道,人腦由大腦,小腦,腦幹三部分構成,並通過延髓與全身神經相連。

至於脊髓,乃至遍佈全身的神經、神經末梢,一般並不被認爲是腦的一部分。

即便這些外圍“器件”,在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中,也很重要,脊髓損傷不僅可能導致截癱,還會使排泄失禁,但,就人的意識活動而言,這些外圍部分的作用的確寥寥。

既然在思考意識,方然的注意力,就集中在被稱爲“腦”的部分。

大腦,小腦,腦幹,三部分的功能各不相同,彼此間又有一定的聯繫,這種結構,並非某全知全能之神祗的靈機一動,而是在漫長演化過程中逐漸形成,故,執掌基本生命活動的腦幹,理應最早出現,主管身體運動、協調的小腦,也會出現在大腦之前。

演化中最晚出現的大腦,在人而言,體積最爲龐大,認爲人的意識活動主要棲居於此,是一種很自然的推測。

這種推測,有時候不一定很準確。

譬如人的一種活動狀態,“一心二用”,通俗地講就是同時做不相干的兩件事,這種情形在生活中極其常見,當事者往往渾然不覺,偶爾纔會在開車講話,健身聽音樂,或者吃飯看手機時意識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不止一件。

這種情形,在行外人眼中,往往就認爲人腦與計算機類似,能同時做好幾件工作。

但細細思考一下,就會發現,所謂“一心二用”往往包含貶義,泛指一個人無法分心在兩件事情上。

倘若有人不信,而嘗試一邊看肥皂劇、一邊寫程序,或者一邊看文獻、一邊討論算法,結果必定是兩頭空,兩件事一件也做不好,而絕無法獲得在計算機上司空見慣的程序多開、並行執行之效果。

究其原因,首先分析計算機的情形,現代計算機的CPU,物理核心、邏輯核心都不止一個,在同時處理多個任務(線程)時,理論上,相當於多臺彼此通信的計算機在協同運作,那麼同時完成多個任務,也就是很尋常的能力。

人腦的架構,與現代計算機的多核心架構不一樣,相當於單核心CPU,同一時間只能運行一個線程,只能專注於一件工作。

哪怕是接受過胼胝體手術的癲癇症患者,大多數都出現了“意識分裂”,高速連接被切斷的兩個腦半球逐漸發展出獨立意識,進而,讓一個人的左右兩半身體,出現不同的動作與意圖,但考察每一腦半球,情形仍然與單核心CPU無異。

單核心,不論計算機、還是人腦,任一時刻都只能處理一個線程。

早在很多年前,微型電子計算機的CPU還都是單核心時,通過操作系統的線程調度,一臺計算機也可以“同時”進行多個任務,這種情形,其實質是將CPU運行時間切片,然後利用線程調度機制進行機器時間的共享。

在這種“時分複用”機制中,任一時刻,CPU處理的線程只有一個。

但線程的切換,速度極快(每秒數千次、數百萬次甚至更高),在時間流逝感遲緩的人類看來,就彷彿計算機是在同時處理多項事務。

這種機制,是人類的一項發明創造,但很可惜,並無法應用到人腦。

關鍵之處在於,人腦,是漫長演化所塑造出來,在長達幾十億年的生存競爭中,自然選擇並未提出這樣的考驗,需要生物具備多線程的奇妙能力,故而,今天的人類之腦,雖然能夠在不同任務之間切換,切換的代價卻太大。

從一件事,切換到另一件事,代價之高,讓“僞*多線程”策略完全得不償失。

演化的塑造,似乎,讓人成爲了一種純粹的單線程動物。

但,並非完全的單線程,而是類似很多CPU那樣的,大核+小核的不對稱雙核結構。

所謂“一心二用”,撇開都需要腦力的場合,在很多時候豈但完全合理,簡直就是生活之必須。

一個人倘若無法在走路時思考,他、或者她的生活,將會怎樣呢:

乍一看似乎還好,大不了,走路的時候心無旁騖,思考的時候不要邁步,然而再細想想,這種人,豈但是無法很好的在現代社會生活,甚至早在數百萬年、數千萬年前,就會被嚴酷的自然選擇無情淘汰。

設想一隻古猿,正在被猛獸追擊,他的單線程腦就無法思考、只能專注於肌肉收縮、身體協調,只能像智障那樣向前狂奔。

在這種情形下,被追擊者與追擊者的態勢,就是直白的競速。

一隻古猿,要想在這樣的直線競速中取勝,並不現實,倘若它無法分心選擇路徑,或者尋找樹木、石塊或木棒,結局也就可想而知。

爲應對自然選擇,最起碼的,人也需要有一心二用的能力。

具體的講,就是將“身體活動”與“意識活動”分離,由演化上較早出現的小腦,負責感知與運動,而演化上較晚出現的大腦,則處理更高級、更復雜的事務。

面對猛獸,小腦的任務很簡單,就是指揮雙腿狂奔,或者指揮雙手揮舞木棒、投擲石塊,而此時此刻是要狂奔,還是尋找木棒、石塊,抑或是原地對峙,再或者是呼叫同伴支援,這一切決策都需要大腦來進行。

兩個線程,性質完全不一樣,交由兩個不同的核心來協作。

這,是人腦的並行處理。

但很可惜,在意識活動方面,這種策略無法發揮作用。

WWW¸ ттkan¸ C〇 大腦在同一時刻只能專注於一件事,沒辦法像計算機那樣多線程運作,不論“真*多線程”還是“僞*多線程”,都辦不到。

在方然看來,這單線程的特性,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缺陷。

第二八七章 奴僕第二九七章 協議第五十三章 替代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六七九章 失去第四五六章 濱海第四八九章 批駁第五九一章 目標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一五二章 上限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八十五章 避難第二七四章 領域第六十七章 進餐第四章 學習第三一一章 荒謬第四三八章 科研第四一一章 出局第四二〇章 分配第三一七章 埋葬第七一〇章 建設第二六一章 需求第八三二章 巨力第三章 衰老第三三五章 告別第四五五章 海峽第二七三章 產業第七三九章 人均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一四〇章 侷限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三八二章 主控第九五九章 傳送第九十九章 先後第六十四章 重組第二〇三章 律條第九十章 對策第八八一章 墜落第十六章 概率第七四九章 基礎第五〇四章 生態第一二六章 感染第一四一章 活着第五四四章 等待第二六二章 允許第七五〇章 分解第四九八章 陰雲第八十三章 交換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六七〇章 選擇第二十七章 端粒第一〇九章 效率第九五九章 傳送第三六六章 區別第三五一章 食物第五五五章 旦夕第二〇四章 內鬥第四八二章 禁止第二〇五章 規則第五七六章 草芥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十三章 沾染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一一九章 落後第八〇一章 工業第五八三章 善待第五〇六章 復原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九十五章 體檢第七八二章 基地第七五一章 智能第一九九章 領域第一六三章 替換第三十章 痕跡第三十章 痕跡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五七〇章 木船第七〇八章 拒絕第二八一章 活動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五四六章 農業第七五〇章 分解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七六五章 物質第三章 衰老第四〇四章 肉食第三十四章 種羣第五九四章 投降第八八三章 紀念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七九三章 綁定第一九二章 安全第一二六章 感染第九十八章 模擬第三六九章 等效第四一八章 舊識第十八章 社工第四七五章 退化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八六八章 天頂
第二八七章 奴僕第二九七章 協議第五十三章 替代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六七九章 失去第四五六章 濱海第四八九章 批駁第五九一章 目標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一五二章 上限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八十五章 避難第二七四章 領域第六十七章 進餐第四章 學習第三一一章 荒謬第四三八章 科研第四一一章 出局第四二〇章 分配第三一七章 埋葬第七一〇章 建設第二六一章 需求第八三二章 巨力第三章 衰老第三三五章 告別第四五五章 海峽第二七三章 產業第七三九章 人均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一四〇章 侷限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三八二章 主控第九五九章 傳送第九十九章 先後第六十四章 重組第二〇三章 律條第九十章 對策第八八一章 墜落第十六章 概率第七四九章 基礎第五〇四章 生態第一二六章 感染第一四一章 活着第五四四章 等待第二六二章 允許第七五〇章 分解第四九八章 陰雲第八十三章 交換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六七〇章 選擇第二十七章 端粒第一〇九章 效率第九五九章 傳送第三六六章 區別第三五一章 食物第五五五章 旦夕第二〇四章 內鬥第四八二章 禁止第二〇五章 規則第五七六章 草芥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十三章 沾染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一一九章 落後第八〇一章 工業第五八三章 善待第五〇六章 復原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九十五章 體檢第七八二章 基地第七五一章 智能第一九九章 領域第一六三章 替換第三十章 痕跡第三十章 痕跡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五七〇章 木船第七〇八章 拒絕第二八一章 活動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五四六章 農業第七五〇章 分解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七六五章 物質第三章 衰老第四〇四章 肉食第三十四章 種羣第五九四章 投降第八八三章 紀念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七九三章 綁定第一九二章 安全第一二六章 感染第九十八章 模擬第三六九章 等效第四一八章 舊識第十八章 社工第四七五章 退化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八六八章 天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