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九章 誇大

與科幻作品中的末日不一樣,核武器的威力,和能夠對蓋亞造成的影響,在歷史上是長期被誇大的。

這種“誇大”,並非是指核彈的殺傷力太弱。

現代熱核武器的當量,動輒上百萬噸,用於測試的最大熱核彈頭更有58,000,000噸的巨大TNT當量,一旦投擲出去並、成功起爆,百萬噸級核彈對鋼混建築的有效殺傷半徑,在空爆時遠達一公里,暴露人員的殺傷半徑則遠達七公里。

換言之,一枚百萬噸級核彈的爆炸,便能輕易摧毀天堂鎮這樣的小型城市。

但是話說回來,核彈,並不是戰爭狂人用來毀滅世界的道具,而是與戰機、坦克、大炮同類的武器,那麼其使用規律,就很難脫離戰爭策略的約束。

用核彈轟炸城市,效果,究竟是好、還是不好,不同的人會有各自的觀點。

但轟炸城市,用核彈蕩平民衆聚集地,這種做法對爭取戰爭的勝利,卻沒有太大的幫助。

回顧第二次蓋亞大戰,西曆1350年在昇陽國土上爆炸的兩枚原子彈,的確促成了終戰,但也要看到,決定戰爭走向的根本因素,並不是當時僅有三枚產量、還有一枚用於測試的核武器,而是聯邦千萬大軍的進擊。

待到戰後,聯邦與理聯進入冷戰,兩個超級大國在覈戰爭的嚴峻形勢下,競相修築大量永備工事、避難所,並在產業體系規劃上進行一系列的分散配置。

從二戰到今天,應對核戰爭的手段,一直在進化,核武器的威力卻沒有突飛猛進的增長。

即便在幾十年前,倘若聯邦與理聯爆發核戰爭,動用全部核彈頭進行一場你死我活的豪賭,雙方勝負殊未可知,有一點卻是確定的,核彈無法徹底摧毀雙方的統治機器,也無法徹底蕩平敵對一方。

在覈彈洗地後,戰爭,仍將繼續,雖然形式可能會很不一樣。

戰略層面的推演,大致如此,再考慮到蓋亞的龐大體量,人類創造出來的核武器就顯得格外孱弱。

有史以來,人類製造並引爆過的最大核彈,理想聯盟在西曆1416年引爆於紐地島的“大彼得”,當量五千八百萬噸的三相熱核怪物,如此耗費巨資、向聯邦展示力量,直到今天紐地島卻仍安在,只殘留一個直徑約兩百米的淺彈坑。

考慮到“大彼得”是在空中引爆,彈坑直徑已經不小,但即便觸地爆,對龐大的蓋亞也沒有什麼顯著的影響。

至於成百上千枚核彈一起引爆,是否會引發“核冬天”、或者其他生態災難,多年來學術界一直存在巨大爭議,有些學者認爲核冬天很可能降臨,有些則不以爲然,但大多數研究人員的結論則居於兩者之間,認爲全球核彈一起引爆的生態影響“並不十分嚴重”。

當然,所謂“並不嚴重”,也要看是什麼樣的評估態勢。

對繼續一場戰爭而言,在現階段,只消查閱天堂鎮的建構資料,就能得出這一結論。

核彈臨空,對NEP_871而言,是一種很現實的威脅,爲此在設計之初,NEP_871同聯邦大地上的成百上千類似城鎮,都充分考慮到戰略武器的打擊,主體結構基本都設置在地下,不僅如此,建築主體也完全按防禦核打擊的標準來規劃。

具體到自己棲身的地下建築,單看-30~40米的數字,對防禦核爆炸而言是很懸的。

一般的立體建築,不論鋼混、還是鋼筋混凝土構造,在覈爆衝擊波面前都十分脆弱,遠離爆心幾百米或許可以倖存,直接命中則百分百會破裂、坍塌,變成一大片廢墟。

相應的,天堂鎮主體建築羣的設計,則在0到-30米的區間內設置緩衝層。

通過若干層吸能結構的潰縮,防禦一切常規武器與小當量核武器的直接命中,或者大當量核彈的抵近爆轟。

至於大當量核彈的直接命中,顯而易見,幾十米厚的緩衝層並無濟於事,方然暫時棲身於此的前提,是聯邦當局與“國際商用機器”公司能即使發出警訊,讓自己有時間離開危險的地下淺層,遁入NEP_871的深層結構。

按設計規劃,NEP_871的核心建築羣,包括能源動力、核心計算機、管理與支持系統在內的幾個模塊,都被安置在地下更深處。

一旦遭遇極端情形,譬如核打擊,可想而知NEP大區、乃至整個聯邦的“全產機”體系也將受創,這時位於NEP_871的應急處置系統就可能發揮作用,將受損生產單元、節點暫時屏蔽,以免波及APOS全網。

這一過程中,應急處置系統與“看門狗”的控制,將切換到集中掩蔽所。

不論集中掩蔽所,還是完成這一任務的核心模塊,具體的座標,並未記載於IBM公司的檔案服務器內,甚至沒有留存任何非絕密的原始材料和施工記錄。

看起來,對項目的設計、施工和運營方,“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高層還是很防備。

這種防備措施,對托馬斯*安生而言,則形同虛設。

天堂鎮的地下究竟是怎樣的,用不着親自探險,借職務之便,掛載於NEP大區的“看門狗”系統也要照看本地,方然在入駐天堂鎮後不久,就滲透進NEP_871的運行維護系統,藉助檢修機器人、監控系統來探查小鎮深處。

再怎樣隱秘的系統,設計、建造時,可以不爲外界所知,卻無法長時間脫離監控與維護。

在這方面,早年間與羅伯特*布朗教授從事“末日避難所”的生意,經驗頗豐,方然輕車熟路的找尋到系統的若干對外連接點,進而,逐漸窺看地下世界的一隅,拼湊起天堂鎮地下深處的整體構造。

這一過程中,不僅可以熟悉、掌握棲身之地的全貌,方然還逐漸補齊了一些建築工程、系統規劃方面的知識。

而且他還發現,NEP_871這樣的小鎮,單看地下部分,其實和“末日避難所”很相似。

不論避難所,還是天堂鎮的地下世界,都是圍繞一個總體目標而設計、配置,目標也大同小異,無非都是讓系統在於外界隔絕的情況下,依然能長期運轉。

第七〇四章 舊識第七六四章 遙遠第十七章 嬗變第一七三章 整體第八二四章 復仇第六七八章 絕境第十三章 沾染第二三六章 儲備第一六三章 替換第十二章 壽限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五二六章 警惕第一四一章 活着第三三二章 東北第三一七章 埋葬第十八章 社工第六九五章 維持第五六二章 永續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三三九章 牢房第八四二章 乘客第八五九章 過去第八十四章 生意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三四四章 戰火第六二七章 思路第三五一章 食物第八二五章 波束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三十章 痕跡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八五〇章 行動第七〇三章 迴音第一六四章 複製第七二〇章 秋分第五六六章 海默第八七八章 採集第二十一章 寄生第三八二章 主控第七四二章 掌舵第三三五章 告別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四〇二章 堅壁第六十三章 種羣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一八二章 租賃第三四四章 戰火第九五三章 印痕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四三四章 庫房第五五八章第二九一章 案件第四七九章 替代第三六六章 區別第三〇二章 缺陷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七七五章 成長第五一六章 划算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六七〇章 選擇第四一六章 價值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一九六章 應聘第五八一章 壓縮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六九六章 緊迫第二八四章 懸崖第六五四章 拜託第五一八章 接觸第三十九章 合流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三九三章 預感第二五九章 軸心第七一五章 神怪第七七八章 語言第七一三章 防禦第八四五章 限制第二三三章 養老第四三一章 研討第一一〇章 自理第二章 消失第三一三章 龐大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七十二章 平衡第九十三章 大戰第一九四章 心理第四章 學習第八七八章 採集第七二八章 故人第六二三章 工廠第六十六章 終點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六十章 凱恩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三十二章 記憶
第七〇四章 舊識第七六四章 遙遠第十七章 嬗變第一七三章 整體第八二四章 復仇第六七八章 絕境第十三章 沾染第二三六章 儲備第一六三章 替換第十二章 壽限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五二六章 警惕第一四一章 活着第三三二章 東北第三一七章 埋葬第十八章 社工第六九五章 維持第五六二章 永續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三三九章 牢房第八四二章 乘客第八五九章 過去第八十四章 生意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三四四章 戰火第六二七章 思路第三五一章 食物第八二五章 波束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三十章 痕跡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八五〇章 行動第七〇三章 迴音第一六四章 複製第七二〇章 秋分第五六六章 海默第八七八章 採集第二十一章 寄生第三八二章 主控第七四二章 掌舵第三三五章 告別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四〇二章 堅壁第六十三章 種羣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一八二章 租賃第三四四章 戰火第九五三章 印痕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四三四章 庫房第五五八章第二九一章 案件第四七九章 替代第三六六章 區別第三〇二章 缺陷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七七五章 成長第五一六章 划算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六七〇章 選擇第四一六章 價值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一九六章 應聘第五八一章 壓縮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六九六章 緊迫第二八四章 懸崖第六五四章 拜託第五一八章 接觸第三十九章 合流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三九三章 預感第二五九章 軸心第七一五章 神怪第七七八章 語言第七一三章 防禦第八四五章 限制第二三三章 養老第四三一章 研討第一一〇章 自理第二章 消失第三一三章 龐大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七十二章 平衡第九十三章 大戰第一九四章 心理第四章 學習第八七八章 採集第七二八章 故人第六二三章 工廠第六十六章 終點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六十章 凱恩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三十二章 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