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替代

機器替代了人,這種事,在人類世界的歷史上發生過不止一次。

但這一次,情況又不太一樣,方然的觀察和憂慮,並不僅僅是中學生的杞人憂天。

餐廳的保潔機,配餐機,只是引子,一旦注意到周遭世界的變化,方然就回憶起,那些此前被認爲是無關緊要而自動忽略了的細節。

比如快遞,在物流網絡發達的聯邦,人工成本卻很高,送到金伯利中學的快遞一直都會放進自提櫃,學生們憑推送到手機上的密碼去提貨;這種流程,在現代社會司空見慣,也並不會讓人產生對人工智能的恐懼,畢竟,接收密碼並校驗,然後開鎖,這種事根本也不需要什麼智能。

但方然的確記得,有幾次見到自提點的貨物入櫃,現在,都完全是機器在進行。

整個流程,除了開來貨車的司機外,再見不到一個人,結構裸露的裝貨機把一件件貨物從車廂裡取出,放進大小對應的櫃子裡,然後關門離開,整趟流程的動作也並不怎樣迅速,然而,不知不覺間,活就已經幹完了。

計算機眼中的世界,想必,和人眼中的並不一樣。

所以做事的邏輯纔不同,雖然,最終的結果卻往往是一模一樣的。

方然所處的時代,西曆1467年,早在這之前若干年,能夠在人類引以爲傲的“圍棋”上戰勝頂尖的人類棋手,人工智能的實力就得到了驗證,時至今日,計算機程序之間的圍棋廝殺,眼花繚亂,已經很難爲人類所理解,即便人類棋手是在賽後回放,儘可以慢慢的思考、討論,也是一樣。

在圍棋上輸給人工智能,對大部分人來講,似乎無妨,一般人也並不靠下棋來吃飯。

但是保潔機,貨物入櫃機,乃至其他凡此種種的智能機械,卻不一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崗位正在被機器取代,而從事這些工作的人,如果不改行,又能到哪裡去呢;這樣想着,方然似乎明白了一絲端倪,聯邦的經濟,最近幾年爲什麼會一直低迷,甚至引發社會治安的惡化。

經濟,並不只是一味的生產,沒有消費者的產品,某種意義上講,與廢物無異。

然而消費商品,總需要支付足夠的金錢,消費者的錢財來自於自身的勞動,換句話講,來自於製造其他消費品時所獲得的報酬。

然而一旦機器取代了人,不需要工資,失去崗位、繼而失去經濟來源的人,又拿什麼去購買商品呢;

沒有了買主,商品的價值無法實現,整個經濟循環就會陷入停滯。

從人工智能,到社會形勢的變化,一條完整的邏輯鏈擺在方然眼前,並不需要怎樣犀利的洞察力,方然也能理解,IT、大數據、人工智能這些領域對社會的滲透,會造成什麼樣的麻煩,又會給人類社會帶來怎樣顛覆性的變革。

就說“國際商用機器公司”,方然兼職的工作,也和一些智能化的系統有關聯,有時候,他還會參與相關文檔的撰寫和外圍代碼測試,自己所做的工作,一望可知,是運行在“國際商用機器”提供給金融界的各種工作站上,通過對數據的分析,整合,操縱從股市,期貨市場到銀行間隔夜拆借的各個領域。

在這些領域,曾經是職業經理,操盤手大展宏圖的所在,但現在,任何一個交易員都必須藉助電腦,纔有可能從三角差中獲利。

不知不覺,一個又一個,一類又一類,原本只有壟斷了智慧的人才能勝任的工作,正在被人工智能武裝起來的機械所替代,而且這些機械,只需支付採購單價、電費和維護費用的不眠不休存在,做起很多事情來,都會比人更出色。

先是體力被替代,然後是單調的重複技能,現在,則是曾經獨一無二的智慧。

一直這樣發展下去,社會將怎樣,這顯然是一個嚴峻而敏感的話題,但現在的方然,並沒時間,也沒心思去考慮這麼多,耳聞目睹的智能機械,在他眼中,呈現的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種趨勢,一種見微知著、至關重要的徵兆。

人的崗位,被智能化的機器取代,這樣的過程究竟意味着什麼呢。

經濟上的損益,社會層面的變化,這些,方然一點也不在乎,他想到的,是在幾年以前,自己就已經攻破、至今暢通無阻的網絡節點:

阿爾伯特小學的教務網絡。

聯邦公立學校的教學管理軟件,一般是集中招標,各學校的教務系統版本幾乎一致,但方然只對阿爾伯特小學的系統感興趣,入侵也是爲了刪除過往記錄,隱藏他在小學時的活動。

但是,如果他想,也可以很容易的篡改數據,甚至大肆作亂。

在採用網絡教學管理系統之前,一座小學,學生的成績管理十分瑣碎而繁雜,但這樣做有沒有好處呢,有的,學生的成績相對“穩定”而不容易被篡改,即便有學生、甚至教師想這樣做,至多也只能改動自己經手範圍內的數據。

但是,一旦數據集中保存到服務器,加上網絡系統,篡改就是一瞬間的事。

一個人,一個別有用心的入侵者,不管是出於什麼動機,都可以輕易篡改阿爾伯特小學的核心數據庫,甚至,如果技術足夠,還可以進一步入侵田納西州的教育系統,摧毀周教育數據庫裡的備份數據;事情一旦走到這一步,如果沒有紙面的原始材料,那麼可想而知,整個小學的歷史成績都會被湮滅。

爲什麼會這樣呢,一般人的眼界,大抵會盯住系統漏洞,技術、或者管理上的缺陷。

方然卻不同,藉由多年的鑽研,他知道,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只有一個:由智能化而導致的集權化。

任何一個系統,越是智能,越是高度的自動化,那麼,這個系統裡起作用的人就越少,能夠理解、貫徹執行人類認同的社會法則的個體也就越少。

然而完全機械化的系統,是不存在的,任何人爲製造的系統都有目的性;

歸根結底,還是爲人的意志而活動。

但卻又是誰的意志,是設計者,購買者,還是使用者呢;

不一定,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但有一點卻是確定無疑的,越智能化的系統,掌控起來越容易,需要的決策者也就越少。

甚至極端情況下,決策者,就只會有一個。

第一三四章 探索第七九四章 皁色第三四一章 三元第七六九章 混沌第一四四章 篤定第一四一章 活着第二十九章 留言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九十六章 低潮第六七二章 變故第六七七章 意願第一二五章 無菌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七九三章 綁定第三二四章 國際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七〇二章 甄別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六〇四章 作爲第九五一章 中學第一六九章 變遷第三一〇章 爭奪第四十三章 生息第四三四章 庫房第二七五章 鐵路第二〇八章 改造第四二九章第二八九章 穩定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八六九章 極限第一七六章 困局第一〇九章 效率第五二五章 旗幟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五四四章 等待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七一九章 病患第六九二章 同類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七十六章 工具第五五六章 疲倦第三六九章 等效第一八九章 艾米第六六二章 期限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二六一章 需求第一六二章 聯繫第四〇九章 紀年第三二五章 歌劇第五二八章第四七九章 替代第一八七章 退貨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一五四章 備份第一七一章 重返第七七八章 語言第四〇五章 脫線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二一八章 郊外第七七一章 佔地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十八章 社工第八四六章 刷新第七十五章 動向第八七二章 專利第一六七章 約見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三五三章 戰鬥第四〇九章 紀年第一一五章 軟件第二二四章 創造第五二四章 俘虜第四五〇章 轉移第三十一章 謹慎第二八五章 全產第六二九章 代價第六三七章 罐頭第十二章 壽限第二九一章 案件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四六七章 生態第四八二章 禁止第一五三章 密室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五八三章 善待第七六〇章 太空第五五四章 燃燒第七七一章 佔地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七六七章 掃雷第五五四章 燃燒第七八八章 殘疾第四三七章 比例第七二八章 故人第一八三章 潛行
第一三四章 探索第七九四章 皁色第三四一章 三元第七六九章 混沌第一四四章 篤定第一四一章 活着第二十九章 留言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九十六章 低潮第六七二章 變故第六七七章 意願第一二五章 無菌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七九三章 綁定第三二四章 國際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七〇二章 甄別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六〇四章 作爲第九五一章 中學第一六九章 變遷第三一〇章 爭奪第四十三章 生息第四三四章 庫房第二七五章 鐵路第二〇八章 改造第四二九章第二八九章 穩定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八六九章 極限第一七六章 困局第一〇九章 效率第五二五章 旗幟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五四四章 等待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七一九章 病患第六九二章 同類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七十六章 工具第五五六章 疲倦第三六九章 等效第一八九章 艾米第六六二章 期限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二六一章 需求第一六二章 聯繫第四〇九章 紀年第三二五章 歌劇第五二八章第四七九章 替代第一八七章 退貨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一五四章 備份第一七一章 重返第七七八章 語言第四〇五章 脫線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二一八章 郊外第七七一章 佔地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十八章 社工第八四六章 刷新第七十五章 動向第八七二章 專利第一六七章 約見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三五三章 戰鬥第四〇九章 紀年第一一五章 軟件第二二四章 創造第五二四章 俘虜第四五〇章 轉移第三十一章 謹慎第二八五章 全產第六二九章 代價第六三七章 罐頭第十二章 壽限第二九一章 案件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四六七章 生態第四八二章 禁止第一五三章 密室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五八三章 善待第七六〇章 太空第五五四章 燃燒第七七一章 佔地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七六七章 掃雷第五五四章 燃燒第七八八章 殘疾第四三七章 比例第七二八章 故人第一八三章 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