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七章 苦難

且看眼前的所謂豪宅,所謂豪車,聯邦城市裡的司空見慣,也不難窺見一線。

那個時代的民衆,絕大多數,倘若說還不是全部的話,完全是“盲目而愚蠢的”規劃着自己的未來。

借經濟泡沫的風頭,手頭稍見寬裕,最近一年的收入增長顯着,便自以爲成了所謂的“成功人士”,不僅日常花銷甚巨,更以上年度的收入,將其線性延拓到遙遠的未來,以此去想象自己的人生,放膽購入BBA之類豪車,甚至貸鉅款買入大城市的昂貴不動產。

有車有房,舊時代的成功人生之標配,似乎如此容易,一切都染上了夢幻的玫瑰色。

舊時代的聯邦夢,經歷過一切,方然也依稀能回憶得起來,按民衆的想象(或者說幻想),一切都將會很美好。

經濟企穩向好,收入穩中有升,哪怕今天貸下鉅款,揹負長達二三十年的沉重債務,也無所謂,反正馬克很快就會再一次貶值,自己的收入則一定會水漲船高。

說不定,十年之後、甚至五年之後,每月還貸的幾千馬克還不夠買一件T恤呢。

既然有了這樣的打算,索性多貸些款,剩餘下來的首付款再按揭一輛BBA,閒暇時運動造人,一子不夠,兩子正好,生活如此其樂融融,有房有車,兒女繞膝,人生還有比這更美好的安排嗎,肯定沒有罷。

然後突然其來的某一天,“毫無預兆”地,IT的滔天巨浪,摧毀了他、或者她的經濟來源,甚或將他與她的經濟來源同時斬斷。

即便一時還不致如此,民衆,終究也會發現,在一個所有人都持有資產、期待着接盤俠降臨的時代,接盤俠,是註定稀有的,而且還會越來越稀有,絕大多數資產,註定永遠也無法以價簽上的數字變現。

IT技術越發達,頂層、有產者、統治階層需要的勞動力越少,這是鐵律。

因而,其源自對勞動力的需求,而願意施捨給民衆的一切生活必須品,也註定越來越少,這同樣是鐵律。

時代的大潮面前,能夠爲自己(暫時)爭得生存所需的,只能是相對稀缺的高級腦力,而不會是價格虛高的不動產,更不會是除面子外百無一用的BBA。

然而大量民衆,只有到了山窮水盡的那一天,才驀然驚覺:

自己除這些廢物之外,根本一無所有。

哦,也不盡然;

不出意外的話,應該還有那些欠銀行的、根本無法還清的鉅債。

事態發展到這一步,絕大多數民衆被迫認識到,原來,自己那些駕輕就熟、甚至引以爲傲的賺錢本事,從創業到打工,也不過是一些參與瓜分社會總產品的手段。

舊時代的聯邦,大部分普通勞動者的“工作”,根本與對抗大自然無關,而是直接或間接的爲一線勞動者提供服務,他們的衣食住行,儘管自己並未意識到,完全來自於一線勞動者與大自然的浴血奮戰。

當計算機與人工智慧越來越發達,逐漸取代了人類勞動,一線勞動者的失業,只是開端,經濟窘迫乃至破產的情形,會迅速蔓延到社會每一個角落。

行走在廢棄的城市裡,思路,比腳步延伸的更遠,方然在回憶過去發生的一切。

從最初開始,被機器與AI的組合所取代的,是一線勞動者,從建築工到採礦工的普遍失業,已經在發出警訊,奈何聯邦社會中的絕大多數人,卻置若罔聞,仍然沉浸在暴風雨前的寧靜中,將寶貴的現金流任意揮霍。

在他們自己的立場,馬克,並沒有揮霍掉,供養子女,長途旅行,乃至於按揭BBA,一切都還在自己的經濟承受力之內;

唯一的不確定性在於,他們的收入,是否會如恆星東昇那樣的穩恆。

一線勞動者,一旦失去了工作,遲早喪失起碼的消費力,爲這些勞動者提供服務的人員,從廚師、理髮師到出租車司機,逐漸感受到經濟危機的寒意,倘若沒有一技之長、迅速躍遷到暫時還有前景的IT領域,便只能隨之而失去唯一的經濟收入。

越來越多的人失業,生活水準,可想而知會怎樣,反饋到經濟迴圈的層面上,最終必然影響到更高階層,諸如房東、股東、小公司老闆的進項。

當經濟一路下滑時,人,仍然活着,仍然有起碼的居住需求,卻無法再貢獻房租。

同樣的,更無法託舉股市,或者繼續各種買買買,爲從網店到婚介的各種服務機構提供持續而穩定的利潤。

大批民衆失去收入,生活無着,而少數有能力消費的IT從業者,以及風雨不動的頂層、有產者、統治階層,則紛紛離開喧鬧而危機四伏的城市,將產業與住所一併遷徙到環境宜人且地價低廉的郊外。

最終,經濟崩潰之地的政-府機構,也會拋棄底層,遠遠離開城市這片是非之地。

從初,到終,一場IT變革主導的天翻地覆,以荒蕪廢棄作爲結局;

人類,放棄了城市,也將寄託在城市生活,不動產,豪車之上的種種美好生活之幻想,一下子摔得粉碎。

行走在浩劫後的城市,文明的墳墓裡,方然的確感慨良多。

住宅區,商業街,空曠的大街小巷,雜草叢生的公園,穿過一棟又一棟建築,推開不曾上鎖的房門,商店,酒吧,加油站,幼兒園,似乎還留存着昔日的身影,待到定睛看去,除破敗與滿地塵土外,卻又什麼也不曾得見。

生活在這裡的人,他們,今天在哪裡,是已經長眠在了這一片土地上,還是在定居點內暫度餘生。

回想這一切,他們,又會作何感想,會不會後悔自己的選擇呢。

管理員,掂量自己的身份,立場,似乎是與這一切毫無關聯,方然很清楚,他既非這一切苦難的承受者,也不是這一切浩劫的製造者。

自己,看似掌控偌大一個NEP,其實也不過是在時代的浪潮裡,隨波逐流。

正因如此,雖然身爲一介統治者,自己的觀點,立場,卻與歷史上任何統治階層都無相似之處,反而非常能理解無數民衆的處境,對他們經歷的一切艱難困苦,不僅完全理解,甚至能感同身受。

第五五三章 氧分第一一四章 自動第四九一章 自縛第五四〇章 迥異第三九二章 備份第六七一章 單行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六七二章 變故第五五四章 燃燒第六二四章 歷史第四四八章 破獲第三一二章 暗鬥第四五二章 地緣第九五四章 字符第三五九章 延拓第一二〇章 分析第三八一章 潔淨第八九四章 海島第七六九章 混沌第八十六章 儀式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六五六章 身後第八四七章 保險第二〇一章 破壞第四九八章 陰雲第五七六章 草芥第二四〇章 苟活第七二三章 規劃第三二二章 後手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二三九章 辯論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七四三章 制度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十九章 起源第九五九章 傳送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三二七章 號角第一九五章 測度第十六章 概率第五九八章 至高第三六六章 區別第三六七章 計算第九十七章 循環第一〇七章 膨脹第六四七章 高下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三四〇章 軟肋第五九六章 關鍵第八六五章 拜訪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六五〇章 人造第四八一章 申請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四三四章 庫房第六六一章 記憶第二四〇章 苟活第三四二章 束棒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一章 列車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八七六章 潮汐第四二二章 聚集第八一八章 傳送第四九〇章 認知第五八五章 抗爭第八五七章 音樂第六〇六章 去向第四〇四章 肉食第七十七章 意願第七六三章 規劃第一六一章 替換第七章 生命第五〇六章 復原第二〇七章 困難第八〇四章 虛擬第三六七章 計算第七九四章 皁色第一六七章 約見第八十七章 保密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八七一章 路基第三一一章 荒謬第五六六章 海默第三章 衰老第七四八章 規劃第八一四章 生產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六六二章 期限第一四七章 教義第一三五章 推進第九十六章 低潮第八二八章 告別第三三〇章 懷疑第七十二章 平衡第八一一章 過時第四九四章 創造第九五三章 印痕
第五五三章 氧分第一一四章 自動第四九一章 自縛第五四〇章 迥異第三九二章 備份第六七一章 單行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六七二章 變故第五五四章 燃燒第六二四章 歷史第四四八章 破獲第三一二章 暗鬥第四五二章 地緣第九五四章 字符第三五九章 延拓第一二〇章 分析第三八一章 潔淨第八九四章 海島第七六九章 混沌第八十六章 儀式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六五六章 身後第八四七章 保險第二〇一章 破壞第四九八章 陰雲第五七六章 草芥第二四〇章 苟活第七二三章 規劃第三二二章 後手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二三九章 辯論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七四三章 制度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十九章 起源第九五九章 傳送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三二七章 號角第一九五章 測度第十六章 概率第五九八章 至高第三六六章 區別第三六七章 計算第九十七章 循環第一〇七章 膨脹第六四七章 高下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三四〇章 軟肋第五九六章 關鍵第八六五章 拜訪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六五〇章 人造第四八一章 申請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四三四章 庫房第六六一章 記憶第二四〇章 苟活第三四二章 束棒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一章 列車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八七六章 潮汐第四二二章 聚集第八一八章 傳送第四九〇章 認知第五八五章 抗爭第八五七章 音樂第六〇六章 去向第四〇四章 肉食第七十七章 意願第七六三章 規劃第一六一章 替換第七章 生命第五〇六章 復原第二〇七章 困難第八〇四章 虛擬第三六七章 計算第七九四章 皁色第一六七章 約見第八十七章 保密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八七一章 路基第三一一章 荒謬第五六六章 海默第三章 衰老第七四八章 規劃第八一四章 生產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六六二章 期限第一四七章 教義第一三五章 推進第九十六章 低潮第八二八章 告別第三三〇章 懷疑第七十二章 平衡第八一一章 過時第四九四章 創造第九五三章 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