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

完本了。

此刻的心情五味雜陳,有如釋重負,也有悵然若失,有開心,但也有分離的傷感和不捨。

首先,我想謝謝“愛家愛奇奇”這位讀者,在本書的最後一天連載時成爲這本書第二位盟主。同時也要感謝剛剛上架就成爲本書第一位盟主的“專一暫且保留幾分”,很感謝你們兩位。

我還想感謝“超超大紅點”,“神話裡的小矮人”,“楓林晚蕭”,“小步槍打航母”,“創創江湖”,“黑魔芋絲”,“千秋瞬無痕”等排名前列的鐵粉,以及所有打賞、訂閱、投票過的粉絲,無論你是在起點還是qq閱讀,又或者是其他的正版渠道平臺。

不是我不想寫,是真不能寫了,不然這麼多人的名字寫到明天怕也寫不完啊……

每一次的打賞、月票和推薦票我都看到了,或許我並不能記住那麼多的名字,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在這裡發自內心的和大家說一句:“謝謝。”

鞠躬感謝。

來說說這本書吧。

這是我在起點簽約的第三本書,也是目前爲止我網文作者生涯中篇幅最長,爲我賺得稿費最多的一本書。

兩百七十一萬字的字數,三百八十九天的時間,平均每天七千字的更新,可能在起點和網文屆算不得什麼,但是於我個人而言,絕對是里程碑式的成就了。

2590的均訂,其實放在起點的話,應該也就是非常一般的成績吧,但我還是很開心,因爲和成績極爲慘淡的前兩本書相比,這一次,至少有很多人陪我走到了最後。

謝謝你們。

創作這本書的初衷,其實也不是爲了什麼夢想啦,說白了,就是經濟緊張,然後想掙點奶粉錢吧。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本書對於我的意義是真的很重大,因爲它確實讓我掙到了一些奶粉錢,至少不會讓我老婆覺得我天天坐在電腦面前碼字想要以此來賺稿費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妄想了。

說起來,我人生至今二十七年,足以讓我自豪的事情並不多,首先當然是成爲了我父母的兒子和我哥哥的弟弟,然後就是認識了我老婆並且生下了兩個寶貝女兒,以及擁有了三位膽肝相照的死黨。

再然後,就是寫了這本書了。

wWW ▪ttκΛ n ▪Сo

咦,這麼一說,怎麼感覺自己在賣慘……

咳咳,跑題了,現在說說書的本身吧。

一本書能不能火,這個不用說肯定是看讀者的。但一本書的誕生和連載乃至到完本,作者自然是脫不開的。

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我覺得吧,應該是一個看上去話不多,但實際上有點小悶/騷的人。

一個被現實磨平了大半棱角,但是心中的熱血還沒有完全熄滅,還有那麼幾分想要和命運抗爭,想要不走尋常路,想要跳出這該死的框架的人。

一個被迫走了尋常路,但其實並不想走尋常路的人。

口嫌體正直啊。

這本書,就是我心中不想走尋常路的反應。

這就是爲什麼它是“趙爲王”,而不是“秦爲王”的原因。

趙國逆襲長平繼而一統天下,這顯然就是一個非常不走尋常路的存在。

這樣寫,其實風險蠻高的,因爲大家也知道,說到戰國時代,那秦粉肯定最多。

誰讓秦國一統天下呢?這是很正常的心理。

所以當看到某位關中讀者發帖說“我是關中人,希望作者撲街”的時候,也就只能夠攤一攤手,無奈一笑了。

當然了,作爲皇帝文的話,其實是蠻有侷限的。

首先,我能理解大家作爲讀者,肯定是希望主角出場的戲份越多越好。

畢竟皇帝嘛,你肯定是要坐鎮都城的,不可能東奔西跑的去四處御駕親征,這其實還蠻不科學的。

但是戰國時代肯定又離不開戰爭,這就造成一個很尷尬的事實,就是越往後期寫,那麼戰爭的場面越多,主角的戲份卻一直加不上來。

因爲你一個坐鎮後方的皇帝,真的沒有那麼多事情可做啊,總不可能寫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來強行加戲份注水吧。

整本書的後半段,其實我一直都被這個問題困擾着,或許這也是這本書後期成績上不太去的原因吧。

除了主角之外,再說說這本書裡面,幾個大家比較關注的人物和方面吧。

女主,這本書是沒有的。下本書應該會有,我其實還蠻虛的,希望大家能滿意吧。

男二號的話,其實我覺得應該算是秦王稷吧。

這位國君在我的心中,是秦國曆史上排第二的明君(第一自然是秦始皇),甚至要超過支持商鞅變法的那位秦孝公。

說實話,能夠在秦國四貴和宣太后的壓制下安穩的讓秦國發育四十年,並且讓天下從秦齊楚爭霸變成秦國一家獨大,這位君王的本事絕對不遜色於歷史上任何一位明君。

再加上名相範睢和軍神白起,這樣的鐵三角要是放在後世,那絕對是平推世界的存在。

能夠打敗這樣的對手,難道不是一件非常不走尋常路,非常讓人嗨皮的事情嗎?

範睢這個人的歷程,其實是按照史書來走,被綱成君蔡澤取代的,這裡其實於我個人而言,沒有過多好說的東西。

說說另外一個大家很關注的人物,秦國軍神白起吧。

白起的死,其實很多人不滿意,這個我理解。

但這裡其實有一個很讓人爲難的點,就是作爲主角的敵人,白起是肯定要死的。

那麼他應該怎麼死呢?

無非就幾條路,一個是被趙國打敗而死,一個是被自己人弄死,一個是老死病死。

我最終選擇的是白起被自己人弄死。

因爲怎麼說呢,歷史上的廉頗和李牧都是敗在自己人的手裡,而白起歷史上也是死在秦王稷的手中,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算是一個忠於歷史的表現吧。

因爲這本書,我自認爲它是一本出於歷史而進行推演的作品,所以除了主角的命運之外,在其他配角個人的命運上,我更傾向於忠於歷史。

簡單的說,就是這些配角的人生歷程可能被改變,但他們的終點、結局都會和歷史上相同或者類似。

李牧的話,一開始我心裡的模版就是“趙國軍神”,所以寫到最後這個樣子,其實我個人而言,還算是滿意的。

當然李牧是不會跟歷史上一樣慘死的,不然你們應該會揍死我,對吧……咳咳,我這個人還是很靈活(沒節操)的。

廉頗的話,可能有人不理解爲什麼高唐城會有一場失敗,但是我個人而言,其實兩個戰無不勝的軍神,可能有點過於開掛了,所以……當然,如果有讀者就此發出批評,我也能理解,不會反駁。

然後說說藺相如吧。

一開始的時候,其實是不打算讓藺相如太早領便當的,但是後來想來想去,覺得主角穿越之前又不是醫生,強行延壽是不是不太好……所以藺相如就依照歷史上的年紀,沒了。

平原君趙勝,對他其實我很矛盾,一開始在最初的時候,設想是讓藺相如取代他。

但後來想想,戰國四君子這麼大的名頭,就這麼被趕下臺,好像也說不過去,而且藺相如也去世了,虞信嘛寫着寫着突然又不喜歡了,於是趙勝就一直這麼當了趙國相邦下去,一如歷史上的軌跡。

但是到了書的末尾,也就是歷史上趙勝去世的這個時間段時,因爲想要寫相邦的五年任期制,那麼趙勝這個相邦之位是肯定要換人的。

到了這個時候,肯定是不能把趙勝趕下臺的,那麼也就只好委屈平原君了。

事實上我也不覺得這個結局對於趙勝有多麼難接受,畢竟他的壽命和歷史上一般無二,同時他治下的也不是歷史上那個苟延殘喘的趙國,而是一個強大無匹、馬上就要一統天下橫掃六合的超級霸主趙國。

因爲我覺得在這本書裡,平原君安息的時候肯定是很欣慰,很快樂的,就如同藺相如一樣。

其實說實話,這本書設定的時候是三百萬字,那麼還差三十萬字的內容。

爲什麼沒了呢?

這裡就要說到“水”這個你們經常用來罵我的字了。

其實我自我感覺吧,真不水。

因爲這本書本身是面向所有讀者的,而且戰國時代本身來說是一個蠻小衆冷門,並不爲大衆熟知的分類,所以我在描寫的時候,會盡可能的多寫一些基礎的東西,讓所有的讀者都能夠理解。

這樣一來的話,必要的解釋和鋪墊就肯定少不了,然而這些東西可能在已經接觸過並且明白其中道理的一些讀者看來,就顯得很水了。

這個問題其實也是我經常思考的問題,真的。

所以在最後確定大綱和細綱之時,我直接砍掉了三十萬字的內容。

這三十萬字,寫的主要是征服百越,然後平定西域,南下印度,以及治理國家、還有出海探險這五大方面的內容。

說實話,這些內容真要注水的寫,五十萬字甚至更多我都寫得出來。

毋庸置疑的是,如果我多寫這幾十萬字,那麼稿費肯定是還能更多一些。

但是,沒必要。

因爲這個時候的趙國已經太強了,孤獨求敗了,打什麼都像是平推,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寫這些——其實還挺沒意思的。

所以,是時候結束啦。

畢竟天下都一統了,西域也拿了,匈奴也基本完蛋了,大局已定,這就足夠了。

至少我個人而言,對於這個結局其實已經可以接受了。

然後,說說新書吧。

新書的話,其實已經發起點後臺審覈中了,應該就這兩天能和大家見面了。

新書還是寫戰國時代,不過會往前推移一些。

大概來說,就是田忌、孫臏、龐涓、商鞅、孟子、秦孝公、齊威王等等諸多名人共存的這麼一個時代。

主角的身份也不是王族,而是一位貴族之子。

這裡先賣個關子,不過我可以告訴大家,主角的爺爺也不是什麼普通人,而是戰國初期最爲出名的大人物之一哦。

如果說這一本書,我更多的是關注外交、內政和軍事爭霸這些東西的話,那麼在下一本書之中,這些東西其實我也不會丟棄,因爲我知道大家能夠看到這裡,其實也是喜歡這本趙爲王的這些東西。

但新書嘛,總是老書的這一套也不好。所以作爲一個貪心的傢伙,我希望在保持老書這些優點的同時,能夠加入一些更有趣、更平易近人的東西,比如說愛情,友情,種田,以及儘可能的爲大家展現一個更接地氣,同時更加有趣的一本書。

至少從我個人的設想來說,這應該是一個比這本書要更加進步的一個故事,也是一個能夠讓大家更加喜歡,能夠從中感受到歡樂和喜悅的故事。

新書的主旨,應該是“兄弟情義”這四個字,我希望能寫出一本讓大家回到過去,回到那個熱血激昂的青春時代,能夠讓大家想起和兄弟們在一起爲了夢想而奮鬥的時光。

當然,新書是否能夠做到這一點,我說好不算,大家說好纔是真。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早的話今天(17號),晚的話明天(18號)新書就會過審並且可以出現在網站上被大家看到了,到時候我會再發一個單章在這本書的最後來通知大家。

最後的最後,還是要謝謝大家對這本《戰國趙爲王》的支持,是你們的支持才讓這本書走到了現在,你們纔是這本書背後的最大功臣。

謝謝你們!

以及

我們新書不見不散!

——於2018.10.17凌晨4:48分。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見齊國君臣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二百一十三章 燕後的幫忙是有條件的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五百一十章 見好就收?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八百零一章 突襲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八百二十六章 燕國滅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七章 趙括第五百一十章 見好就收?第九百五十五章 犯我強趙者,雖遠必誅!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翦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中還是崤函?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國因間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問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咸陽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自站隊的時候到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寡人覺得不行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四百八十四章 摧枯拉朽,八失裡之死第六百三十七章 寡人準備遷都!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九十八章 內賊第六百一十四章 虞信的攻擊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六百八十二章 趙丹的意見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一百二十七章 斬,斬,斬,斬!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五十八章 解決之道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二十四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1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八十四章 白起的憂慮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四章 借糧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五百二十七章 開幕大典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丹拍板作出了決定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四十三章 毛遂說楚王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心事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五百零一章 難,何其難也!第十七章 馬具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二百零五章 你這一手賣隊友讓人有點意想不到啊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六百二十四章 趙勝入宮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八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一百零七章 門客們的主意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趙豹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四百五十五章 屈服的魏無忌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
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見齊國君臣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二百一十三章 燕後的幫忙是有條件的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五百一十章 見好就收?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八百零一章 突襲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八百二十六章 燕國滅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七章 趙括第五百一十章 見好就收?第九百五十五章 犯我強趙者,雖遠必誅!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翦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中還是崤函?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國因間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問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咸陽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自站隊的時候到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寡人覺得不行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四百八十四章 摧枯拉朽,八失裡之死第六百三十七章 寡人準備遷都!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九十八章 內賊第六百一十四章 虞信的攻擊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六百八十二章 趙丹的意見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一百二十七章 斬,斬,斬,斬!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五十八章 解決之道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二十四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1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八十四章 白起的憂慮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四章 借糧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五百二十七章 開幕大典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丹拍板作出了決定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四十三章 毛遂說楚王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心事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五百零一章 難,何其難也!第十七章 馬具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二百零五章 你這一手賣隊友讓人有點意想不到啊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六百二十四章 趙勝入宮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八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一百零七章 門客們的主意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趙豹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四百五十五章 屈服的魏無忌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