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

秦國北地郡,義渠城。

冬天纔剛剛過去不久,地面上的冰雪雖然已經消失無蹤,但是絲絲寒冷的空氣還在人們的周圍徘徊不散。

自從義渠併入了秦國之後,這座原先義渠人的都城就成爲了秦國北地郡的郡治所在。

這幾個月以來,義渠城之中的氣氛顯然有些緊張。

雖然秦國對於義渠採取了十分嚴厲的控制措施,但是近年來義渠人依舊是大小叛亂不斷,讓秦國官方大爲頭疼。

在這樣的情況下,先後兩任秦王都下發了同樣的命令,用更加嚴厲的方式來彈壓義渠人的叛亂。

在義渠城的東門,幾十顆早已經風乾的人頭高掛城門之上,迎風飄蕩。

掛得最高的那一顆人頭正是之前發動叛亂未遂的義渠人首領義渠亥。

這一天下午,幾名義渠人騎着馬出現在了義渠城外的道路上,慢吞吞的朝着城門而來。

“站住,出示驗傳!”守城的士兵攔住了他們,十分嚴厲的喝令道。

這幾名義渠人顯然對於守城士兵的態度有些不滿,罵罵咧咧的從懷中拿出了驗傳。

在驗過之後,士兵們又對這些義渠人進行了盤問。

“汝等進城何爲?”

“友人昏禮!”

“昏禮?”士兵用鼻孔重重的哼了一聲,好一會才道:“汝等且要記得,切莫在城中隨意走動,亦不要惹是生非。對了,義渠人進城需繳納十錢!”

“十錢?”幾名義渠人一聽就怒了:“爲何方纔在吾等之前進城的那些人不需盤問,亦不需交錢?”

士兵似笑非笑的盯了這幾名義渠人一眼,目光之中意義難明:“怎麼,汝等也想要將腦袋掛在城門上不成?”

……

幾名義渠人進了城中,個個都是一臉的不爽,湊在一起憤憤咒罵。

“這些秦國人,欺人太甚!”

“簡直不將我等義渠人當人看待!”

“若是等到大事成了,那時候……”

“噤聲!你難道想壞了大事!”

這幾名義渠人很快消失在了義渠城的大街之中。

秦國義渠城官方並沒有注意到的是,在這幾天內,已經陸續有上百名義渠人用各種各樣的理由隱藏在人羣之中進入了義渠城之中。

而且都沒有出城。

這天傍晚,一支大約兩千人的義渠騎兵悄然來到了義渠城數裡之外的一個山包下。

義渠勝帶着幾名親信走上了小山包,遠遠的注視着義渠城。

“大王,汝說他們會成功嗎?”一名看上去應該是某個小頭目的義渠人躍躍欲試的問道。

義渠勝哼了一聲,道:“這些秦國人,素來不將我們義渠人放在眼裡,上次義渠亥的失敗又給了他們信心,在他們的眼裡我們義渠人是絕對不會主動進攻義渠城的。這一次我們就是要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把義渠城給拿下來!”

義渠勝的話之中信心十足,爲了這一次奪城,他可是已經計劃了差不多半年的時間。

天色漸漸的黑了下來。

在義渠城之中,只要一天黑之後便會實行宵禁。因此當黑暗天幕籠罩了大地之後,整個義渠城便會迅速的安靜了下來。

在距離城門不遠處的一棟看上去毫不起眼的民房之中,上百名義渠人聚集在一起,在這座本就不大的房間擠得滿滿當當,爲首的正是今日早些時候剛剛入城的那幾人。

“二三子,如今秦國已經衰弱,正是我等起事的大好良機!今日我等便要奪下義渠城,光復義渠國的榮光!”

所有的義渠男子右手握拳輕輕的拍打着胸膛,發出了低低的咆哮,臉上是毫不掩飾的殺機,宛如一羣餓狼。

房門被打開了,一名名義渠男子手持利刃,從院子的側門處沒入了黑暗之中,悄然朝着不遠處的城門而去。

這是一個春寒料峭的夜晚,城門處的秦軍士兵們大多縮在了城門樓之中,偶爾會有一陣腳步聲在城頭響起,那是路過的秦軍巡邏隊。

又一陣來自巡邏隊的腳步聲從城頭經過之後,幾道身影悄無聲息的閃進了城門樓之中。

幾聲沉悶的慘叫聲響起,隨後鮮血的味道開始一點點的在空氣之中蔓延。

更多義渠人的身影開始從黑暗之中出現。

一名外出如廁的秦軍士兵剛剛走回城門樓門口,正好和幾名從裡面衝出來的義渠人撞了個正着。

在火把的照耀下,義渠人手中利刃的寒光和刃鋒上的鮮血極爲顯眼。

“敵襲!”一聲驚叫自這名秦軍士兵的口中發出,打破了這片寂靜。

下一刻,利刃毫無阻礙的穿透了這名秦軍士兵的胸膛。

但是這名秦軍士兵的死亡並不是毫無價值的,纔剛剛走了不遠的那隊秦軍巡邏兵顯然發現了異常,舉着火把飛速朝着這裡靠近。

刺耳的鳴鉦之聲瞬間響徹整座義渠城。

數裡之外的山頭下,義渠勝一躍而起:“全部都有,上馬!”

兩千名義渠騎兵紛紛上馬,在黑暗之中朝着不遠處的義渠城疾馳而去。

在城門處的黑暗之中,義渠人的吼叫聲也隨之變大了起來。

“烏維,帶你的人去攔住這些巡邏兵!其他人跟我來,打開城門!”

一場激烈無比的戰鬥立刻就在城門處展開了。

義渠人雖然英勇而且人數衆多,但是面對裝備更加精良,也更擅長集體作戰的秦軍士兵,在片刻的激戰之後仍舊落了下風。

不僅如此,在警報聲響起之後,更多的秦軍士兵開始支援而來,義渠人的壓力開始變得更大了。

一番激戰之後,義渠人開始不敵,步步後退。

就在這個時候,沉重無比的城門終於在剩餘義渠人的努力下,緩緩的打開了。

滾滾的馬蹄聲之中,義渠勝帶着麾下的兩千名義渠人騎兵蜂擁而入。

“嗖嗖嗖!”密集的箭矢自義渠人騎兵的手中紛紛射出。

一陣箭雨覆蓋之後,剛剛佔得上風沒有多久的秦國士兵們就被殺得潰敗,四散而逃。

義渠人猶如一股滾滾洪流,開始席捲整座城市。

戰鬥僅僅用了一個夜晚就結束了。

當清晨的太陽升起之時,滿眼血絲的義渠勝站在義渠城的城守府大廳之外,將手中秦國北地郡郡守的頭顱高高提起。

“從今日起,義渠國正式復國!”

在義渠勝的面前,數千名猶如惡狼一般的義渠人舉着手中的利刃,瘋狂而又興奮的嚎叫了起來。

第一百零四章 廉頗的應急反應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第四百五十章 要不要順便滅了魏無忌?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不如降趙而得封君之位第七百七十一章 六國想要決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出其計第六百四十九章 介入戰爭?第七百九十八章 西進祁連山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決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清河之會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五章 外交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說魏王 2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八百七十七章 陽翟風雲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封推感言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六百五十一章 心態轉變的韓王然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趙國人實在太強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八百七十七章 陽翟風雲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割地還是滅國,汝自己選吧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五百七十九章 奪函谷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三十章 白起第六十一章 樓緩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八十四章 白起的憂慮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長的代價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十七章 馬具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八百七十九章 密道入城第四百六十九章 逃亡的白羊王第二百零五章 你這一手賣隊友讓人有點意想不到啊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八百八十九章 下一個目標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七百八十二章 猝不及防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七十八章 高能預警第五百一十二 毛遂的名單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哪一位皇帝爲鏡?這是一個問題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牆的段乾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五百四十四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擔憂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二百五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刺殺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五百九十章 秋風送爽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澤獻計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
第一百零四章 廉頗的應急反應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第四百五十章 要不要順便滅了魏無忌?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不如降趙而得封君之位第七百七十一章 六國想要決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出其計第六百四十九章 介入戰爭?第七百九十八章 西進祁連山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決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清河之會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五章 外交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說魏王 2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八百七十七章 陽翟風雲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封推感言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六百五十一章 心態轉變的韓王然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趙國人實在太強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八百七十七章 陽翟風雲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割地還是滅國,汝自己選吧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五百七十九章 奪函谷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三十章 白起第六十一章 樓緩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八十四章 白起的憂慮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長的代價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十七章 馬具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八百七十九章 密道入城第四百六十九章 逃亡的白羊王第二百零五章 你這一手賣隊友讓人有點意想不到啊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八百八十九章 下一個目標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七百八十二章 猝不及防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七十八章 高能預警第五百一十二 毛遂的名單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哪一位皇帝爲鏡?這是一個問題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牆的段乾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五百四十四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擔憂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二百五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刺殺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五百九十章 秋風送爽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澤獻計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