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陶驛

ads_wz_txt;

入暮之後,吃飽喝足休息好了的義軍進駐陶驛。

本朝驛站系統很發達,有館驛近兩千餘個,皆設置於水陸交通幹線上,三十里一驛,快馬速遞,不但傳送公文軍情,還承擔迎送過往官員和專使之責。由於館驛財政支出巨大,朝廷不堪重負,爲保證運轉,遂指定館驛由當地豪望主持,並任命其爲驛將或捉驛(“捉”就是掌握、主持之意)。驛將除了負責維持館驛的正常運轉外,還負責出資填補驛站的虧損,而朝廷爲了補償驛將的損失,便允許他們在合法範圍內,利用館驛的便利條件從事商業活動,“以商補虧”,如此則有利可圖。既然有利可圖,當然趨之若鶩,而發達的驛站系統不但給豪望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利益,也讓他們在訊息的獲取上贏得了極大便利。

韓曜是譙郡有名的豪望,在譙郡的軍政兩界和黑白兩道都有很大勢力,當然會染指“驛站”之利。自古至今什麼錢最好賺?朝廷官府的錢最好賺。韓曜在譙郡屬於有權有勢又有錢的貴族精英,豈能不賺些既安全又輕鬆的錢?

陶驛,正是韓曜的某個“小弟”所經營。這位“小弟”是個小土豪,今夜正好在館驛裡。之所以親自坐鎮館驛,是因爲他得到了從永城傳來的消息,好像夏亭那邊出了大事,運河航道中斷了,永城鷹揚府連夜出動了軍隊,估計與某些膽大包天的盜賊劫掠水道有關係。

航道中斷是了不得的大事,關係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有些人會因此丟掉官帽子,有些人會因爲行程耽擱未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官府交付的任務而身陷囹圄,所以永城的氣氛很緊張,從津口碼頭上的船伕水手到縣府鷹揚府的軍政官員,大家都在焦急等待着夏亭的最新消息,而負責傳遞消息的館驛自然就成爲關注的焦點。

小土豪好不容易纔謀到這份“差事”,非常珍惜,擔心出事,於是親自坐鎮館驛。誰知這邊屁股剛剛坐下,那邊就突然冒出來一支鷹揚府的軍隊,而帶領這支軍隊的軍官恰好就是小土豪的恩主韓曜。

小土豪認識韓曜,韓曜則對他沒什麼印象。韓曜的兄弟朋友門生故吏太多,而這些人的後面又跟着一幫混吃混喝的“小弟”,做爲高高在上的韓曜,整日裡忙忙碌碌,哪有時間認識許多無關緊要的小人物?

小土豪很識趣,致禮之後就要退下。韓曜是永城鷹揚府的司馬,深夜帶着一支軍隊出現在永城城外,當然不是無聊閒逛,肯定有大事要幹。他一個小人物,想摻合都沒有資格,還是老老實實躲在一邊看熱鬧吧。

韓曜卻把他喊住了,叫他筆墨伺侯。小土豪匆忙拿來筆墨紙硯。韓曜隨即草擬了一份書信,然後遞給李風雲過目。

信的內容很直白,韓曜告訴自己的兄弟朋友門生故吏,芒碭山賊寇劫掠了夏亭,中斷了運河航道,又在睢水河畔擊殺了一個團的鷹揚衛,而自己不幸被俘,遂被賊人所“陷害”,轉眼就變成了賊人的“內應”,由此把自己和自己在譙郡所屬勢力徹底推進了死亡的深淵。如今,不造反是等死,造反尚有一線生機,所以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唯有造反以自救。韓曜告訴他們,假若願意追隨自己造反,那就火速趕赴通濟渠沿岸,與自己會合,反之,那就只有祈禱上蒼,自生自滅了。

李風雲仔細看了一遍,問道,“司馬需要幾天時間?”

義軍攻陷永城,費淮必然在第一時間率軍殺回,以義軍之力,當然不能與之正面作戰,只能轉戰遊擊,牽着鷹揚府的“鼻子”跑,以尋找新的攻敵戰機,但彭城的左驍衛府很快就會徵召徐、豫兩地諸鷹揚四面圍殺,義軍迴旋騰挪之地會迅速變小。爲此,義軍必須搶在彭城左驍衛府出動軍隊戡亂平叛之前,劫掠重兵船隊,迅速發展和壯大義軍。所以,李風雲想知道,韓曜需要幾天時間,才能集結他在譙郡的全部力量,這直接關係到義軍將在何時劫掠重兵船隊,關係到義軍用何種計策對付永城鷹揚府的追殺。

韓曜略略思考了一下,伸出一隻手,張開了五個指頭,“最多五天。”

李風雲微微頷首。

“但譙郡的形勢正在惡化,通濟渠兩岸將雲集永城鷹揚府和樵城鷹揚府的軍隊。”韓曜繼續說道,“若想讓某順利完成此事,你必須在未來五天內,把譙郡兩個鷹揚府的軍隊統都從通濟渠兩岸調走,否則,你之計策,極有可能功敗垂成。”

李風雲再次頷首,同意韓曜所說,不過他沒有給出答覆,亦沒有向韓曜做出任何承諾。

李風雲把書稿遞給了陳瑞。陳瑞掃了一眼,馬上唧唧歪歪說這也不行那也不是。韓曜氣得臉色鐵青,恨不得拿起硯臺拍死他。

李風雲大感煩躁,從陳瑞手上拿過那份書稿遞還韓曜,“時間緊張,速速處置。”

韓曜狠狠地瞪了陳瑞一眼,當即伏案疾書,謄抄書信。

李風雲手指陳瑞,“先生也幫忙謄抄一下。晚上還有大事要做,不要在此耽擱太長時間,以免夜長夢多出了意外。”

陳瑞可以給韓曜找麻煩,卻不敢不賣李風雲的面子,再說今夜要打永城,而此處距離永城近在咫尺,義軍穿着戎裝冒充鷹揚衛在這裡大搖大擺地走來走去,一旦暴露,後果不堪設想,所以陳瑞收了戲謔韓曜的心思,答應一聲,也坐下謄抄書信。

小土豪站在旁邊伺侯着,心驚膽戰的,不時拿眼偷瞟威猛而彪悍的李風雲,心想此人肯定是恩主的上官,可能是永城鷹揚府的鷹揚郎將,只是他從未聽說過永城裡竟有一個長着一頭白髮的年輕將軍,難道此人是虜種胡人?正好李風雲說話帶着一口東都口音,小土豪隨即估猜此人可能剛從東都而來,所以他才未曾聽說。

很快,韓曜和陳瑞謄抄好了二十多份書信。小土豪幫忙封裝,蠟封之後蓋上韓曜的印籤。

“即刻送走。”韓曜特意囑咐這位捉驛,“十萬火急,切莫出了差錯。”

小土豪難得在恩主面前表現一把,拍着胸脯答應了。雖然他沒有看到信裡的內容,他也不敢看,但從韓曜和那位白髮將軍嚴肅的表情上看得出來,這些信非常重要,而且隱隱約約的,他感覺譙郡要出大事了,因爲這些信都是韓曜寫給他的親朋故舊的,都在譙郡範圍內,最遠的地方距離陶驛也不過三百餘里,一天內就能送達。

到底要出什麼大事,使得韓曜十萬火急的調動他在譙郡的所有勢力?小土豪百思不得其解,憂心忡忡。他也是韓曜的勢力之一,雖然是個小土豪,略有田產,經營一個館驛,毫不起眼也微不足道,但與韓曜的權勢卻密不可分,韓曜一旦出了什麼壞事,必然會影響到他的那點小利益。白馬大劫案已經震動了大河南北,東郡翟讓“一夜成名”,而翟讓在東郡的權勢就如韓曜在譙郡的實力,兩人都是貴族精英,都在本地通吃黑白兩道,都依靠通濟渠大做違法勾當。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壞事做多了總有倒黴的一天。翟讓倒黴了,韓曜是不是也要倒黴?小土豪越想越是害怕,惶恐不安。

小土豪目送韓曜與白髮將軍帶着軍隊渡河去了永城。站在渡口棧橋上,小土豪暗自爲韓曜祈禱,希望韓曜一輩子平平安安,一直都能庇護於他。然而,他的祈盼很快碎滅,他不得不顛覆自己的人生,跟着韓曜一條道走到黑。

義軍下山之前,李風雲曾派兩名斥候到永城打探軍情。其中一名斥候於今日上午趕至睢水河畔與義軍會合,向李風雲稟報永城鷹揚府出動軍隊趕赴夏亭的消息。隨後李風雲決定打永城,於是又遣這名斥候再回永城打探軍情。義軍渡河之前,這兩名斥候一起趕到陶驛,稟報李風雲,永城鷹揚府於下午申時正前後又出動了兩個團趕赴夏亭。也就是說,李風雲預測正確,永城鷹揚府的軍隊全部出動趕赴夏亭了,現在永城等同於一座空城,只要想辦法打開城門,則永城唾手可得。

李風雲一如既往,打仗之前把幾位首領叫到一起,羣策羣議,這既有利於統一大家的認識和思路,又有利於提高這羣土賊的戰鬥技能和軍事素養。將來義軍發展擴大了,這羣土賊作爲義軍的創始人,理所當然佔據統帥的位置,如果不能以戰代練,迅速提高他們的作戰水平,談何生存和發展?

有韓曜帶路,打永城應該乾淨利落,一鼓而下,這是義軍幾位首領的共同想法,但事情卻沒有大家想像的順利,倒不是永城不好打,而是李風雲和韓曜在攻打永城的計策上產生了分歧。

第兩百六十五章 一夜白頭第四十八章 陶驛第七百八十九章 言之尚早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四十二章 睢水河畔第四百七十八章 關中韋氏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第七十五章 討價還價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論者第五百四十八章 奇妙夜第五百七十七章 趁火打劫第一百三十四章 段使君的算計第七百三十八章 絕處逢生第一百一十七章 各有所第四百六十一章 崔氏兩家第八百四十一章 我信不過的就是你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799章 連夜雨第六百一十八章 運籌帷幄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鼓擂第一百四十四章 反間第四百九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六百八十章 有何妙計?第807章 遙無歸期第六百九十四章 你這也叫兄弟?第九百二十六章 父子密談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鬨而散第九十三章 樑父城第十三章 挾持第八百一十七章 捨本求末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將出馬第兩百七十三章 計將何出?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鼓擂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山了第七百八十七章 稍安躁第五百五十九章 謀動思變第七百一十一章 老匹夫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走中的李子雄第四百五十四章 來護兒的決斷第一千零十六章 警醒第四百八十章 西北人的窘境第三百一十一章 沙溝之爭第三百章 轉嫁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個理由第兩百六十三章 你還要不要臉了?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個理由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二十九章 重兵第八百四十一章 我信不過的就是你第六十八章 致命的誤會第六百二十四章 不加掩飾第八百八十六章 愚不可及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735章 四大寇第八十三章 琅琊竇太守第四百七十二章 只有一條路第七百五十章 必有一失第四百五十六章 到了洛口倉第三百二十章 李安期的期待第三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二十章 你還有什麼第一百二十七章 戰秦瓊第一百零七章 徐大郎的密信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兩百四十四章 獻計第一百二十七章 戰秦瓊第六百二十二章 心急火燎第八百八十二章 下策第一百零六章 崔氏家主第六百三十九章 各達目的第四百二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齊王第六十章 全軍覆沒第六百七十四章 你失控了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三百章 轉嫁第三十四章 陳三先生第兩百六十八章 唯有權威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一千零十九章 郭榮難做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婉拒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767章 計是好計第七百一十六章 突厥人嗅可了危險第三十七章 白髮帥第五百九十章 分道揚鑣第四百九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六百九十八章 受驚的兔子第七百二十章 一石二鳥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一百五十九章 目標第兩百三十三章 要殺一個人
第兩百六十五章 一夜白頭第四十八章 陶驛第七百八十九章 言之尚早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四十二章 睢水河畔第四百七十八章 關中韋氏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第七十五章 討價還價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論者第五百四十八章 奇妙夜第五百七十七章 趁火打劫第一百三十四章 段使君的算計第七百三十八章 絕處逢生第一百一十七章 各有所第四百六十一章 崔氏兩家第八百四十一章 我信不過的就是你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799章 連夜雨第六百一十八章 運籌帷幄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鼓擂第一百四十四章 反間第四百九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六百八十章 有何妙計?第807章 遙無歸期第六百九十四章 你這也叫兄弟?第九百二十六章 父子密談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鬨而散第九十三章 樑父城第十三章 挾持第八百一十七章 捨本求末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將出馬第兩百七十三章 計將何出?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鼓擂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山了第七百八十七章 稍安躁第五百五十九章 謀動思變第七百一十一章 老匹夫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走中的李子雄第四百五十四章 來護兒的決斷第一千零十六章 警醒第四百八十章 西北人的窘境第三百一十一章 沙溝之爭第三百章 轉嫁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個理由第兩百六十三章 你還要不要臉了?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個理由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二十九章 重兵第八百四十一章 我信不過的就是你第六十八章 致命的誤會第六百二十四章 不加掩飾第八百八十六章 愚不可及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735章 四大寇第八十三章 琅琊竇太守第四百七十二章 只有一條路第七百五十章 必有一失第四百五十六章 到了洛口倉第三百二十章 李安期的期待第三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二十章 你還有什麼第一百二十七章 戰秦瓊第一百零七章 徐大郎的密信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兩百四十四章 獻計第一百二十七章 戰秦瓊第六百二十二章 心急火燎第八百八十二章 下策第一百零六章 崔氏家主第六百三十九章 各達目的第四百二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齊王第六十章 全軍覆沒第六百七十四章 你失控了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三百章 轉嫁第三十四章 陳三先生第兩百六十八章 唯有權威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一千零十九章 郭榮難做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婉拒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767章 計是好計第七百一十六章 突厥人嗅可了危險第三十七章 白髮帥第五百九十章 分道揚鑣第四百九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六百九十八章 受驚的兔子第七百二十章 一石二鳥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一百五十九章 目標第兩百三十三章 要殺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