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7章 善行?生意?(上)

弗蘭茨履行完約定就把朱瓊英放了,畢竟他還需要她來掌控南明。

至於萬一南明有人趁機造反怎麼辦?還能怎麼辦?自然是要撥亂反正嘍,畢竟他現在是奧地利的君主,又不是南明的君主。

奧地利和英國休戰之後,奧地利帝國教會的救援行動再次開始。這一次不光有奧地利的傳教士,還有來自羅馬、意大利、西班牙、甚至法國的教士。

畢竟在英國手中拯救愛爾蘭人可算得上是天主教世界的大事,有其他國家的人來幫忙也屬正常,像之前那樣只有奧地利帝國在單方面的忙活兒纔不正常。

此時英國高層對於奧地利救援行動的看法也變了,與其留着愛爾蘭人禍害自己,不如讓他們去禍害其他國家。

其實比起賑濟和派兵維穩,將其送給奧地利帝國纔是最廉價的做法。

但英國政府還是秉承了一貫不當人的作風,故意將一些老弱病殘,以及罪犯塞給了奧地利。

不過主要負責救援的人來自教會,他們對於這些人倒是沒太大意見,最起碼態度上要比其他人強得多。

由於醫學在奧地利教會是必修課,所以奧地利的教士在處理病人方面還是很在行的。

尤其是奧地利教會推崇的草藥學對於一些當時看起來非常棘手的怪病反而格外好用,常見病則通常可以用大蒜素和奎寧來解決。

wωw⊙tt kan⊙CΟ

其實絕大數愛爾蘭人患的都是窮病,他們的症狀大多由於營養不良引起,所以往往幾頓飽飯就能治好一羣人。

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那些受救治的愛爾蘭人可不覺得事情會這麼簡單,人們對於自己無法理解的事物往往會歸結於“神蹟”。

“神蹟”這個詞要是讓正經醫生聽了一定會感到十分氣憤,然而對於教會醫生來說卻剛好相反,他們十分受用並且覺得對他們信仰最好的驗證。

當然所謂的救治也不是瞎貓碰死耗子,這些救治的案例全部都會記錄在案,並且最終歸入教會檔案。

對於經驗醫學來說這可是無價之寶,一箇中醫家族往往行醫幾百年才能得出的經驗,在奧地利帝國整個教會系統的加持之下只需要幾個月。

受到救治的愛爾蘭人往往對奧地利和教會有着近乎瘋狂的崇拜和信任,他們會非常執着地做好所接到的一切任務。

不過奧地利帝國對於他們的要求往往就是開墾土地,種植糧食,並儘可能地守護家園防止野獸和黑人土著的騷擾。

奧地利帝國的殖民地大多不直接生產生活用品,而是定期從本國購買再送到殖民地。

這樣的生活對於富裕人羣來說可能無法忍受,但是對於底層,尤其是愛爾蘭人這種外來移民來說卻感覺分外的公平。

因爲商品就那麼幾種,能選擇的餘地並不多,而且大家都是憑着自己手中的錢購買,買什麼完全看自己的喜歡和需要。

如果發生緊急情況殖民地政府會直接給所有人發放應急物資,發生戰事也是相互輪值,而且奧地利人似乎格外地守規矩,很少出現欺壓外來者的現象,這反而讓愛爾蘭人有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奧地利海外殖民地除了少量倒黴蛋和冒險家以外,大多數都是遭到流放的犯人和還不起錢的流浪漢,這些傢伙的地位在奧地利官員眼中還真不一定有愛爾蘭移民高。

當然殖民地並非天堂,可怕的蚊蟲、熱疫、災難般的氣候、各種野獸和敵對部落,以及嚴重滯後的基礎設施和極其匱乏的業餘活動。

再加上荒涼的土地和沉重的體力勞動,如果沒有點信仰之類的東西,人還真不容易撐下去。

殖民地的前期成本巨大,其中人力成本佔了相當大的比重。而且人口數量直接影響殖民地的發展速度,看看早期殖民者在非洲建立的殖民地就知道。

很多殖民地都建立了幾百年,但其中絕大多數人口多不過千人,少不過百人,甚至還有幾十人的殖民點存在。

這些殖民地的發展十分緩慢,緩慢到讓人覺得匪夷所思。幾百年間只開發了周圍一兩公里,甚至幾百米的地界,對內陸一無所知。

實際上這與他們的殖民方式有關,早期大多數非洲殖民者主要是葡萄牙人和荷蘭人,他們只想做生意,所以只是在沿海建立貿易站點用歐洲的商品換取象牙、黃金、奴隸。

同一時期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則是在美洲到處開枝散葉,甚至造出了一個拉丁美洲。

此時英國在非洲最重要的殖民地-開普殖民地的英國人數量也只有三萬人左右,而在北非的法國人已經有幾十萬之衆。

弗蘭茨在非洲不準備搞貿易站,也不想扶植代理人,所以他需要大量的人口去開發、充實殖民地。

這些年來弗蘭茨一直不遺餘力地增加殖民地的人口,畫大餅、講夢想,金錢、物質獎勵,再加上連哄帶騙,又搞大規模流放,甚至直接指定一部分人必須去殖民地(貴族子弟居多)。

但和歷史上的那些殖民者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收益和成本倒掛,越是開發賠得就越多。

殖民地人口增加緩慢,而殖民地的維持成本卻越來越高。更要命的是瘟疫、逃亡、叛亂層出不窮,處理這些問題所需的時間和金錢都非常誇張。

無奈之下弗蘭茨放開了民族,甚至國籍限制。只要願意遵守殖民地法律,聽從奧地利帝國政令,哪怕是法國人也歡迎。

不過實際上吸引到最多的還是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他們來殖民地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呆在本國活不下去了。

這些人的物質需求要遠遠低於德意志人和奧地利人,而且相對容易管教,也更願意參加冒險。

所以奧地利帝國的每一個殖民地實際上都是一個小型的奧地利,裡面往往有幾個,甚至十幾個民族的居民。

不過所有殖民地的白人人口中德語人口都必須超過40%,這是弗蘭茨定下的紅線。

如果低於紅線不但難以進行同化,更是會影響到殖民地治安、文化等方方面面。

至於愛爾蘭人,他們嚴格意義上講算是勞工,只有一部分表現較好,同化程度較高的愛爾蘭人才能加入奧地利帝國。

剩下的人他們可以選擇在殖民地打一輩子工,或者是回到故鄉。

第537章 亮相第1423章 奧地利帝國特色大斯拉夫主義第1315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993章 亂命第1029章 奧爾加的婚事第109章 阿里的野望第155章 死上加死(下)第43章 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第1453章 威尼斯的願景第166章 左支右拙第806章 暗潮洶涌第579章 晚宴第210章 捷報(上)第1354章 我愚蠢的弟弟啊!第1418章 牢不可破(下)第380章 基佐倒臺第1449章 收復雅典第22章 亂點鴛鴦譜第354章 英國絕不退縮第1639章 太平天國第523章 埃斯孔迪多村之戰(上)第417章 難兄難弟第1255章 八方圍觀(下)第1196章 做賊心虛(暫缺)第1165章 救兵(上)第102章 非與平民治天下(普魯士版)(爲上第780章 統計第1528章 退而求其次第380章 基佐倒臺第1331章 1849年維也納合約第45章 新阿拉莫之戰(上)不好意思之前給草第958章 寸步難行第1664章 高論第1596章 先打再說第1018章 薩爾堡之戰(中)第914章 德意志人是一家第1453章 威尼斯的願景第232章 “神聖 正義與救贖”第1094章 身敗名裂第1053章 裝在罐子裡的人第286章 俾斯麥的擔憂第1108章 普雷斯堡戰役第1072章 熟視無睹請假第533章 底線第1651章 英國人的提議第30章 真臘第1490章 當仁不讓第1303章 戰無可避第1396章 騷亂(有馬)第1374章 艾蒂安勒努瓦(下)第974章 黃昏第1116章 兒戲第1432章 藝術第156章 無能的懲罰第1342章 撤軍問題第219章 霸權第1163章 注資第118章 酷暑第1233章 生意(上)第1331章 1849年維也納合約第1561章 法語VS英語第1670章 來日方長第1375章 真香 (祝各位書友春節快樂)第154章 死上加死(上)第718章 歐洲呂布第382章 盧森堡協議下第1298章 風雲際會(上)第892章 焦慮的英國人第137章 “破”城第1643章 政清人和第1634章 阿根廷大混戰第1548章 後果自負第562章 法國之行第1457章 反攻第77章 天才 白癡 倒黴蛋第797章 歐洲經濟增長第二快的國家第739章 一萬年太久第645章 新三角貿易第878章 匈牙利第910章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第18章 日常第1589章 馬達加斯加之戰(中)第1527章 黴開二度第138章 天方夜談(上)第1202章 亞歷山大巴赫第1478章 宣戰第1664章 高論第486章 老生重談第1407章 適可而止(下)第1180章 謀第743章 拐了第250章 與虎謀皮的惡龍第1573章 截胡第839章 帕爾馬風波第1569章 里昂絲綢第153章 逆行者第524章 埃斯孔迪多村之戰(中)第1588章 馬達加斯加之戰(上)第593章 “騙子” “戲子”和“廚子”
第537章 亮相第1423章 奧地利帝國特色大斯拉夫主義第1315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993章 亂命第1029章 奧爾加的婚事第109章 阿里的野望第155章 死上加死(下)第43章 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第1453章 威尼斯的願景第166章 左支右拙第806章 暗潮洶涌第579章 晚宴第210章 捷報(上)第1354章 我愚蠢的弟弟啊!第1418章 牢不可破(下)第380章 基佐倒臺第1449章 收復雅典第22章 亂點鴛鴦譜第354章 英國絕不退縮第1639章 太平天國第523章 埃斯孔迪多村之戰(上)第417章 難兄難弟第1255章 八方圍觀(下)第1196章 做賊心虛(暫缺)第1165章 救兵(上)第102章 非與平民治天下(普魯士版)(爲上第780章 統計第1528章 退而求其次第380章 基佐倒臺第1331章 1849年維也納合約第45章 新阿拉莫之戰(上)不好意思之前給草第958章 寸步難行第1664章 高論第1596章 先打再說第1018章 薩爾堡之戰(中)第914章 德意志人是一家第1453章 威尼斯的願景第232章 “神聖 正義與救贖”第1094章 身敗名裂第1053章 裝在罐子裡的人第286章 俾斯麥的擔憂第1108章 普雷斯堡戰役第1072章 熟視無睹請假第533章 底線第1651章 英國人的提議第30章 真臘第1490章 當仁不讓第1303章 戰無可避第1396章 騷亂(有馬)第1374章 艾蒂安勒努瓦(下)第974章 黃昏第1116章 兒戲第1432章 藝術第156章 無能的懲罰第1342章 撤軍問題第219章 霸權第1163章 注資第118章 酷暑第1233章 生意(上)第1331章 1849年維也納合約第1561章 法語VS英語第1670章 來日方長第1375章 真香 (祝各位書友春節快樂)第154章 死上加死(上)第718章 歐洲呂布第382章 盧森堡協議下第1298章 風雲際會(上)第892章 焦慮的英國人第137章 “破”城第1643章 政清人和第1634章 阿根廷大混戰第1548章 後果自負第562章 法國之行第1457章 反攻第77章 天才 白癡 倒黴蛋第797章 歐洲經濟增長第二快的國家第739章 一萬年太久第645章 新三角貿易第878章 匈牙利第910章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第18章 日常第1589章 馬達加斯加之戰(中)第1527章 黴開二度第138章 天方夜談(上)第1202章 亞歷山大巴赫第1478章 宣戰第1664章 高論第486章 老生重談第1407章 適可而止(下)第1180章 謀第743章 拐了第250章 與虎謀皮的惡龍第1573章 截胡第839章 帕爾馬風波第1569章 里昂絲綢第153章 逆行者第524章 埃斯孔迪多村之戰(中)第1588章 馬達加斯加之戰(上)第593章 “騙子” “戲子”和“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