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5.第562章 張居正微訪戶部

王國光預感沒錯!

張居正、方逢時和呂調陽各換上一身鸂𫛶補子的青袍常服,扮做普通的七品官員,悄悄前往戶部。

“戶部事務最繁,最應推行考成法,偏偏積弊最深,推動考成法阻礙最大。是內閣六部裡最硬的核桃,今天我們三人去戶部親自看看,就是要砸一砸這個核桃。”

坐在馬車上,張居正沉聲說道。

呂調陽遲疑地問道:“元輔,我們突然去戶部檢查,王疏庵會不會生氣?”

方逢時看了他一眼,“疏庵在戶部這些日子,殫精竭力,嘔心瀝血,做了不少政績。只是戶部積弊太深,尤其是高新鄭執掌戶部三年,大肆任用己黨之人,高黨遍及戶部上下。

高公突然病逝,這些人惶然不安之下,抱團自保,暗地裡對疏庵治部陽奉陰違,多加羈絆。

戶部其餘的人則坐視旁觀,暗中推波助瀾。戶部這潭水,暗潮涌動。

元輔帶我們去,實際上是給疏庵助力去的,告訴戶部上下,內閣總理和上下都在鼎力支持王尚書。”

原來是這樣。

呂調陽轉頭看向張居正。

張居正笑了笑,捋着鬍鬚說道:“這次我們第一次正式以大明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的名義,檢查戶部考成工作,一定要立威,給予他們足夠的威懾!”

方逢時笑着說道:“微服私訪,元輔,我們這次算是微服私訪吧。”

“戶部上下都是官油子,瞞上欺下很有一套。必須要微服私訪,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才能看到他們的真實面目。

看清楚了,我們纔好應對。”

馬車很快來到大明門左邊。

這裡是六部諸寺“機關大院”,一堵高牆圍着,分東西南北四正門,還有六個側門,每個門都有警巡兵值勤,僅僅維持秩序而已,出入不管。

六部諸寺各有自己的院子,院正門掛着各自的招牌,門口也有警衛軍值勤。進入各部諸寺大院需要登記和亮腰牌。

張居正帶着方逢時、呂調陽,以及內閣長史張學顏,還有扮成隨從的四位護衛,裝模作樣地做了登記,亮出貨真價實的腰牌,裝作是來戶部辦事的太僕寺官員。

來戶部辦事的官吏很多,沒法子,人家是財神,俸祿津貼都在人家手裡捏着。

進了院子裡,裡面人來人往,綠袍、青袍、朱袍,各色人等都有。

“張翁,我們打個賭。”方逢時突然興致大發地說道。

張居正含笑地問道:“金湖,打什麼賭?”

“張翁,我們就賭這戶部大院裡,步履匆忙的是來辦事的官吏。不慌不忙,閒庭信步的是本部的官吏。”

張居正哈哈一笑,“老夫纔不跟你賭,這顯而易見之事,跟你賭什麼?”

張學顏在一旁附和道:“張翁說得沒錯,這確實顯而易見。”

呂調陽也明白過來,“是啊,來辦事的心思慌張,肯定是步履匆忙。只是戶部官吏,這麼繁劇政務,還不慌不忙,真就說不過。”

張居正不動聲色道:“所以我們纔要先來這裡。

戶部是六部積弊最深的衙門。

裡面全是多年的老油子。疏庵不在,各個都跟放了羊,逍遙自在。

不行,這種風氣不扭轉過來,疏庵就算是累死在戶部,也與事無濟。”

張學顏說道:“太府、太僕、太常、光祿、鴻臚、司農、都水七寺,風氣最正,尤其是太府、太常、太僕三寺。

當初疏庵執掌太府寺,幾乎等於是從無到有,重建了一個新的太府寺。

現在移執戶部,卻是雙腳陷進了泥潭裡,步步難行。”

張居正說道:“萬事開頭難。戶部是六部最難啃的硬骨頭,我請疏庵執掌戶部,就是看中了他的能力。

他入駐戶部已經半年,藉着考成法重塑新戶部,現在到了關鍵時刻,我們要給你加把勁,燒把火。”

四人邊說邊走,沿着抄廊走到了中院。

呂調陽少有來過戶部,好奇地問道:“這裡就是大名鼎鼎的二十二省清吏司?”

張學顏笑着說道:“對,以前是十三清吏司,後來增設爲二十二個清吏司,分掌各省之戶口、錢糧之事。每司下分民、度支、金和倉四科。”

“心齋,我對戶部不熟,還請繼續指點。”

“豫所客氣了。

清吏司是戶部最要緊的有司,分設的民科分掌各省人口田地和物產等登記。

度支科分掌各省夏稅秋糧徵收以及官吏俸祿計算;金科分掌各省互市、市舶、漁、茶等課稅;倉科分掌各省糧食運輸和儲藏。”

張學顏從知縣做起,一直做到山西參議,而後入戶部任右侍郎。高拱掌戶部,倚重心腹戶部左侍郎徐養正。

只是徐養正能力有限,真正維持戶部正常運作的是張學顏。

但他跟同科王一鶚的關係不錯,不屑投靠高拱,所以暗地裡遭到高拱打壓。可有本事的人總會破囊而出,張居正還是注意到他。

在組建內閣時,提攜他出任內閣長史,掌內閣辦公廳。

張學顏把戶部的事如數家珍一般說出來,不僅呂調陽聽得入神,張居正和方逢時也聽得津津有味。

“戶部還有個寶鈔提舉司,國朝初年專司印製寶鈔。只是寶鈔已經一文不值,這處衙門成了養閒人的地方。

有司務廳,負責催促督察、稽覈、勾銷和官署文書。

還有照磨所,負責戶部文字往來和卷宗管理。

此外就是一堆的司庫大使。

存錢鈔的廣惠庫,存硫磺硝石的廣積庫,存紵絲紗羅綢緞的廣盈庫,存官府罰沒財物的贓罰庫,大名鼎鼎的甲乙丙丁戊五庫,存緞匹金銀寶玉的承運庫。

幾經變遷,到了宣德十年,各司職權基本上定了下來。

宗室勳貴和文武百官的俸祿由陝西清吏司兼管,全國鹽稅由山東司兼管,關稅由貴州司兼管,漕運及臨清、等地倉庫由雲南司兼管,御馬象房等倉庫由廣西司兼管。”

張居正搖了搖頭:“職責不清,混亂不堪。所以老夫在疏庵上任戶部之前,切切交代他,一定要改戶部各司編制,清晰職責,給新官制做個榜樣。

疏庵也是雷厲風行,很快擬定了戶部新編制方案。不僅老夫重視,皇上也重視。

皇上爲太子時,多次督促高肅卿改戶部編制,行預算制,可惜被高公用各種藉口推諉拖延。

皇上多次召見老夫和疏庵,君臣對談,終於確定了戶部新編制。心齋還記得嗎?”

張學顏笑了笑,“此事有過學生的手,自然記得。

戶部新設條例局、銓政局、辦公廳,民政、預算、稽覈、國庫四司,以及鹽政總局、稅政總局。

條例局掌擬定戶部相關規章草案,研究財稅國策;銓政局負責戶部官吏內部舉薦提名和考成,以及人員培訓;辦公廳負責戶部日常運作,文字往來、卷宗管理。

民政司管各省人口戶籍和田地、山林、漁牧以及礦產登記,以及物產交易契約管理。

預算司負責編寫年度財稅規劃,編制年度戶部預決算草案和預算調整方案,審覈中樞各部門和各省布政司年度預決算方案。

稽覈司稽覈中樞各部門和各省預決算,審計各部門和各省年度賬目。

國庫司負責收賦稅入國庫,以及支出錢糧,管理各地糧倉和戶部在四大銀行國庫賬戶。

鹽政總局除了鹽政,還管着茶、糖、酒的專賣牌照發放和管理;稅政總局負責徵收關稅、商貿稅以及工廠增值稅。”

張居正補充道:“疏庵原本還要設立一個稅則局,專司制定稅種,以及調整稅率。

被皇上按住了,說此事事關重大,不是戶部能搞得定,叫先把財稅新制度儘快建立起來,等戶部煥然一新了,再牽頭成立關稅稅則委員會,需要一位右議政領銜主持。”

方逢時搖了搖頭:“改動確實很大,算得上脫胎換骨了。

戶部本來就是事最繁劇,在處理好政務同時,還要完成這樣的編制改革,真得難爲了疏庵。”

張居正捋着鬍鬚說道:“老夫正是知道疏庵善治繁劇,這才提請皇上,移掌戶部。”

四人邊走邊聊,顯得有些閒散,根本不像是來辦事的人。過往的人有的看了他們幾眼,還以爲是戶部那個部門的官吏,出來散步。

“我的大老爺,我們隆慶三年的年帳,你們稽覈了半年,我們在京師足足等了半年,眼下萬曆元年都要過去了,我們隆慶三年的年賬還沒稽覈完,這可怎麼辦?”

前面傳來聲音,四人舉目一看,有兩位綠袍官吏站在一處辦公室門口,拱手作揖苦苦哀求道。

一位綠袍小吏端着一杯茶,慢條斯理地說道:“沒辦法,我們稽覈司忙啊。

以前二十二省年賬,二十二個清吏司稽覈,還忙得半死。現在全要我們稽覈司稽覈,還要跟預算司對賬決算賬目,怎麼忙得過來?

等着吧。”

“上官老爺,我們貴州布政司,事最少,賬目最簡單,卻被拖到最後,實在說不過吧。”

“有什麼說不過的?以前二十二本賬簿二十二個衙門,現在二十二本賬簿一個衙門,不都能說得過去了。

你這事,有什麼說不過的。”

稽覈司的小吏說完,轉頭跟同僚打招呼,“老瓦頭,今兒晚上去哪裡喝酒去?”

“嘿,林有才,你小子趁着王部堂不在,又開始偷懶了。”

“瑪德,現在老子一個人要幹幾個人的活,俸祿又不見漲。老子那麼拼命個幾把毛啊!”

“你這小子全是屁話,你現在能多多少活嗎?小心點,聽說張首相盯考成法盯得緊,你如此懈怠,去年的年賬都過去半年了還未稽覈,抓到了鐵定是典型。

小心點。”

“老子小心個幾兒眼!戶部典型多了去,不缺老子這一個。說吧,晚上去哪裡喝酒,順便打兩圈馬吊。”

“好啊,好啊,一說到馬吊老子就手癢了。我去打聽下,要是王部堂今天不回來,我們早點溜。”

那兩位貴州布政司的綠袍小吏跟在林有才後面,陪着笑臉說着好話。

林有才頭也不轉地跟同僚說話,完全把兩人當空氣。

呂調陽搖了搖頭:“隆慶三年的年賬這時都沒稽覈,這稽覈司的人,也太懈怠了。”

張居正氣得臉色微青。

“原來是貴州布政司,難怪他們被刁難。”方逢時搖了搖頭。

呂調陽轉過頭來好奇地問道:“難道還有什麼說法嗎?”

第927章 開始南巡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第897章 潼關是陝西的!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360章 到底誰幹的!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241.第241章 與高拱的第一次正面交鋒第884章 中西友好協會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第850章 明國人膽敢主動進攻?140.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540.第537章 你們咋纔來呢!第761章 海青天賣得什麼藥?150.第150章 這火器是好還是壞?第712章 懵逼的朱翊鈞327.第327章 撫順城下314.第314章 外面的人不甘心,裡面的人不消停第779章 海瑞和王一鶚的新官職第918章 他的評論很中肯啊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第790章 李藥王研製新神藥169.第169章 朝堂無高公,如黑夜無皓月156.第156章 往來兵間功成際278.第278章 圖們汗,怎麼對付?534.第531章 皇后也要立威235.第235章 報恩寺案又起波瀾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507.第504章 張居正,你要做什麼!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第725章 內幕浮出水面第717章 一錘定音!第855章 鋤奸隊出動!407.第406章 致命一擊!231.第231章 風平浪靜,我們怎麼辦?第915章 各位戲曲工作者247.第247章 松江,我海瑞來了!第343章 祝大明煌煌如日月465.第463章 不甘心的高拱第705章 千鈞重擔,我們壓力很大啊!第874章 我們是不是掉進了糞坑裡?第28章 一封信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607.第603章 張師傅,我們好好聊聊第382章 皇史宬的鹹魚們第363章 我真是太懂事了第342章 我大明又武德充沛了!第830章 永久牌自行車第76章 驚天大案536.第533章 熱鬧的南苑第658章 水太冷了!第1章 祖孫第877章 羅馬鴻門宴?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煩事第35章 完全不一樣的胡宗憲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們怕不怕?第808章 帶南字的都是瓜娃子!第673章 有我在,誰也跑不掉!112.第112章 又侃暈一位新侍講第743章 萬曆三年龍擡頭完本感言第922章 戚繼光呢?第697章 我要打到河中去!187.第187章 先毀其巢穴第378章 要奮起的朝鮮君臣第10章 妥協和交換第733章 《牡丹亭》好就好在豔俗第852章 戰無不勝的天竺戰象隊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第807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159.第159章 我和太孫都希望你入閣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第380章 安南莫氏還在?第102章 天下無巧事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420.第419章 大戰前的大同城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482.第480章 張居正驚蟄初鳴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284.第284章 兄弟們,我們會報仇的!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169.第169章 朝堂無高公,如黑夜無皓月423.第422章 海瑞在哪裡?第885章 黑海風雲248.第248章 這就是大上海啊!第819章 想明白了就好!第752章 怎麼能叫奴隸呢!第857章 說吧,隴川城怎麼收拾?第98章 永不陷落的車陣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第44章 癸亥之變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第745章 樸實的歐洲人556.第553章 無疾而終,老夫羨慕啊
第927章 開始南巡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第897章 潼關是陝西的!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360章 到底誰幹的!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241.第241章 與高拱的第一次正面交鋒第884章 中西友好協會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第850章 明國人膽敢主動進攻?140.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540.第537章 你們咋纔來呢!第761章 海青天賣得什麼藥?150.第150章 這火器是好還是壞?第712章 懵逼的朱翊鈞327.第327章 撫順城下314.第314章 外面的人不甘心,裡面的人不消停第779章 海瑞和王一鶚的新官職第918章 他的評論很中肯啊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第790章 李藥王研製新神藥169.第169章 朝堂無高公,如黑夜無皓月156.第156章 往來兵間功成際278.第278章 圖們汗,怎麼對付?534.第531章 皇后也要立威235.第235章 報恩寺案又起波瀾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507.第504章 張居正,你要做什麼!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第725章 內幕浮出水面第717章 一錘定音!第855章 鋤奸隊出動!407.第406章 致命一擊!231.第231章 風平浪靜,我們怎麼辦?第915章 各位戲曲工作者247.第247章 松江,我海瑞來了!第343章 祝大明煌煌如日月465.第463章 不甘心的高拱第705章 千鈞重擔,我們壓力很大啊!第874章 我們是不是掉進了糞坑裡?第28章 一封信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607.第603章 張師傅,我們好好聊聊第382章 皇史宬的鹹魚們第363章 我真是太懂事了第342章 我大明又武德充沛了!第830章 永久牌自行車第76章 驚天大案536.第533章 熱鬧的南苑第658章 水太冷了!第1章 祖孫第877章 羅馬鴻門宴?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煩事第35章 完全不一樣的胡宗憲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們怕不怕?第808章 帶南字的都是瓜娃子!第673章 有我在,誰也跑不掉!112.第112章 又侃暈一位新侍講第743章 萬曆三年龍擡頭完本感言第922章 戚繼光呢?第697章 我要打到河中去!187.第187章 先毀其巢穴第378章 要奮起的朝鮮君臣第10章 妥協和交換第733章 《牡丹亭》好就好在豔俗第852章 戰無不勝的天竺戰象隊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第807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159.第159章 我和太孫都希望你入閣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第380章 安南莫氏還在?第102章 天下無巧事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420.第419章 大戰前的大同城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482.第480章 張居正驚蟄初鳴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284.第284章 兄弟們,我們會報仇的!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169.第169章 朝堂無高公,如黑夜無皓月423.第422章 海瑞在哪裡?第885章 黑海風雲248.第248章 這就是大上海啊!第819章 想明白了就好!第752章 怎麼能叫奴隸呢!第857章 說吧,隴川城怎麼收拾?第98章 永不陷落的車陣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第44章 癸亥之變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第745章 樸實的歐洲人556.第553章 無疾而終,老夫羨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