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牡丹亭》好就好在豔俗

潘應龍跟着祁言進了西苑,沿着南海湖西側堤岸的路,往紫光閣走。

“潘府尹,到了紫光閣還要你等一會。”

“祁公公,皇上有事?”

“皇上這會在瓊華宮,陪着娘娘們聽唱戲。不過皇上的脾性你知道的,到點了一定會過來。”

“皇上一向十分準時,是臣心急來早了。”

“潘府尹這話說的,只有臣等君的,哪有君等臣的。”

“祁公公說得是。”

風輕輕吹來,一股淡淡的桂花香,飄進了潘應龍的鼻子裡。

“又到了八月桂花香的時節。”

“西苑的桂樹種得多,一到八九月間,滿苑的桂花香。”

“我還記得第一次進西苑,當時帶路的是黃公公,他剛好出去辦事回西苑,順路帶着我去見皇上。

那會皇上還是太子。

黃公公在前面慢慢地走着,那時我也是這般聞到了桂花香。黃公公說,此前西苑沒有幾棵桂樹,太子喜歡聞,於是世宗皇帝就叫人遍尋京畿,移種了上百棵桂樹在西苑裡。”

祁言在前面幽幽地說道,“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潘應龍眼睛眨了眨,對言道:“不辭散落人間去,怕羣花、自嫌凡俗。向他秋晚,喚回春意,幾曾幽獨。”

祁言轉過頭來,看着潘應龍微微一笑,又悠然道:“皇上對奴婢們說過,他聞着桂花香,最喜歡的詩詞還是‘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

“這是衡山公(文徵明)的詞。”

“對,某一年秋季,皇上召見文長先生,聞到桂花香,文長先生有感而發,唸了這闕詞。皇上最喜歡這句,還叫文長先生揮毫潑墨,抄錄了這一闕詞。”

徐渭跟潘應龍同爲胡宗憲幕僚出身,兩人同心協力輔佐胡宗憲剿倭。

徐渭對潘應龍,亦師亦友,兩人私交非常好。

潘應龍父親出仕後,曾經拜文徵明爲師,學習繪畫和書法,頗有一番淵源。

祁言突然提到徐渭,還提到了文徵明,似乎表達出某種善意。

“果真時光如飛。祁公公,聽聞黃錦黃公公駕鶴仙逝了?”

“五天前,定國公、楊公公和馮公公帶着皇上的欽賜祭品和詔書,去永陵主持黃公公的葬禮,隨葬在永陵裡。真是天大的恩賜啊!”

兩人說了幾句話,該表達的意思都表達完了,突然又靜了下來,繼續沿着林蔭道繼續往前走。

遠處有鳥兒在樹上叫喚着,啾啾,悅耳動聽,跟湖邊上吹過來的風一樣,讓人舒暢。

祁言把潘應龍帶到紫光閣前殿耳房。

等小內侍端上茶杯,祁言客氣地說道:“潘府尹請稍坐。”

“祁公公請自便。”

瓊華宮,正殿的戲臺上在咿咿呀呀地唱着《牡丹亭》。

女旦一甩長袖,幽婉唱道:“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戲臺正對面是空曠的廳堂,朱翊鈞坐在正中間,薛皇后的肚子半圓微拱,坐在左邊。宋貴妃的座位在右邊稍下一點,她的肚子圓滾圓滾的,比薛皇后要大得多。

左邊順妃王氏坐在第一位,下面坐着康妃董氏、寧妃葛氏。葛氏的肚子比薛皇后的大,比宋貴妃的小。

宋貴妃下首坐着淑恭妃許氏、淑妃曾氏,都顯懷了,肚子跟葛氏差不多大。

朱翊鈞目光在她們臉上掃過,心裡嘀咕着。

要麼不懷,要懷就一起懷。

七位后妃,集中時間懷了五位,也不知道輪着來,現在只剩下順妃和康妃,選擇餘地不大,也就沒有什麼新鮮感

康妃這幾日,茶飯不思,有些異常。請入內御醫所女醫官把了脈,喜脈似有似無,可能才一兩個月,狀況還不明顯,不過懷孕的機率很大。

好嘛,你們組團懷孕,朕真的就要變孤家寡人了。

太后身爲過來人,暗示自己給後宮“招兵買馬”。

堅決不擴招!

自己才十八歲,正值青春,後宮一多,花兒迷離眼,很容易就陷進去了。現在萬曆新政正在起步,各項改革如火如荼,自己這個時候可不能鬆懈。

關鍵是心裡這股氣,不能泄,一泄氣就全完蛋了。

好逸惡勞,人的天性。

“唱得真好。”許氏讚歎道,“聽說這戲本子是江西才子湯顯祖寫的,想不到這世上還有如此這般文采的人。

皇上,這湯顯祖考上狀元了嗎?”

“沒考上。”朱翊鈞知道這人,文采是有,王世貞都把他誇到天上去了。進京赴會試時路過南京、揚州時,連海老夫子都忍不住召見了他,不過在給自己的私信裡提了一句,此人文采甚佳,世事不通.

大概意思就是此人寫劇本編小說頂尖好手,要是入仕途,就是一隻小綿羊

後來會試,內閣和禮部把進士名單呈給自己看,沒有他的名字。

會試落榜後就去了蘇州,跟王世貞、屠隆混到一起去了,寫寫劇本,四處會友,在王世貞主辦的《文藝報》上辛辣點評,做個萬曆朝的潮流紅人。

挺好。

“真是太可惜了。”

王氏在一旁說道:“妹妹,考進士光有文采沒用,要有經世濟民的才幹。”

衆人忍不住看了她一眼。

自從生下皇長女後,王氏消沉了一段時間,現在又奮起了。

許氏還想爭辯兩句,曾氏在旁邊拉了拉她的衣角,連忙改口。

“順妃姐姐說得對。”

戲臺上不知對面的動靜,兩位戲子還在咿咿呀呀地唱着,一位女戲子,演的是杜麗娘。另一位女扮男裝,演的是柳夢梅。

你來我往,眉目傳情。

“怎爲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閒尋遍,在幽閨自憐。”

幾位后妃聽得如癡如醉,董氏撐着下巴,癡癡呆呆地說道:“唱得真好,幾乎可與貴妃姐姐媲美。”

葛氏在旁邊拉了拉她的衣角,“胡說八道,你怎麼能拿貴妃姐姐與女戲子比論。”

董氏吐了吐舌頭,“貴妃姐姐,玲瓏知錯了,你千萬不要生氣。我覺得,滿天下沒有誰的曲唱得有你好聽了,我怎麼學都學不來。”

宋貴妃雙手輕輕扶着高隆的肚子,微笑着答道:“康妃和寧妃妹妹唱草原上的曲子,就十分出色,可爲卓絕。”

薛寶琴靜靜地聽着,拿起一杯溫茶喝了兩口,輕聲道:“外面都說這《牡丹亭還魂記》是豔詞麗曲,尤其是許多老夫子,痛斥此戲文污穢不堪,有污斯文。”

王氏馬上接言道:“皇后娘娘說的沒錯,此此文豔麗污穢,譁於民間,當爲教化者之所禁。皇上還怎麼叫梨園的戲班排演此戲,傳出去,恐失皇家的威儀和斯文。”

朱翊鈞看了她一眼,王氏臉色微微一變,嚥了一口口水,強自說道:“臣妾只是覺得此戲文,荒誕不經,與女德不符.”

說到最後,王氏的聲音幾若蚊蟲,終於無聲。

廳堂裡變得寂靜無聲,七位后妃,還有旁邊站着着的尚宮內侍,都屏住呼吸,大氣不敢出。

只有對面戲臺的唱曲聲,幽幽地傳來,在瓊華宮裡迴盪着。

朱翊鈞微微一笑,像是萬丈陽光,照進了冰封山林,小溪又潺潺流動。

“這本《牡丹亭還魂記》,順妃不是第一個在朕面前告狀的。最早告狀的是石麓公(李春芳),然後是大洲公(趙貞吉),後來張相也在朕面前嘀咕了兩句,說了它的不是。

許多人看它不順眼,要朕下詔封禁了它。朕叫人把全本找來,看了一遍。”

衆人看着他,傾聽他的每一個字。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這句題詞裡的話,就寫得極妙。衆人說它豔,說它俗,朕覺得《牡丹亭》好就好在這個豔俗上。

男女真情,發乎人性。存天理,滅人慾。原本一句克己奉理的話,被歪嘴和尚念歪了,還歪了幾百年,最後成了壓制人性的桎梏。

人要是沒有了鮮活的人性,那就成了綿羊,成了牛馬,是畜生。把人教化成畜生?難道這是那些理學衛道士們所追求的?”

順妃王氏的臉微微一白,其他后妃的神情也各異。

“沒有慾望,得過且過,大明就是一潭死水。朕的大明絕不能這樣,新大明的百姓們,滿懷希望,勇於追求真善美,勇於追求幸福。積極向上,蓬勃朝氣!”

薛寶琴目光瞥了王氏一眼,嘴角掛着笑答道:“皇上高瞻遠矚,洞幽燭遠,一出崑曲,都能聽出治國教民的道理來。”

宋貴妃捂着嘴巴說道:“我們皇上誰還不知道,天縱之聖。不過皇上有你的治國道理,反倒便宜了我們,聽到這麼好聽的戲文。”

“是啊。”

其餘嬪妃七嘴八舌地附和着,時不時目光瞥了瞥王氏。

她勉強一笑,“皇上聖明,讓臣妾受益匪淺。”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風俗,也有一個時代的道德,但底線還是一樣。忠孝仁義信,這些做人最基本的原則還是必須要遵循的,但是不能無限拔高。

道德教化,只是讓我們做一個本分有良知的人,而不是讓我們做聖人.”

衆人靜靜地聽着,覺得比對面下戲臺上唱的戲文還要有意思。

“好了,不說了,不要耽誤聽戲。人家在上面賣力氣地唱,我們在下面嘰嘰喳喳,這是對人家辛勤勞動的不尊重。”

“嘻嘻,皇上就是這麼體貼人。”董氏嘻嘻地說道。

其餘后妃們看了她一眼,好氣又好笑。

一折唱完,戲子們在臺上向這邊高叉手長揖。

朱翊鈞即位後改了規矩,除了皇極殿大朝會、祭天地、太廟祖陵祭祖、以及普通百姓正式覲見皇上等場合之外,其餘的高叉手長揖即可。

“熙春班演的好,皇上和諸位后妃們都看得入神,當賞。杜麗娘賞六十圓,柳夢梅賞五十圓,其餘的連同鑼鼓奏樂賞十圓。”

薛寶琴對身邊的尚宮交代。

“是,皇后娘娘賞!”

“草民謝皇后娘娘的賞!”

等戲子們走下去,薛寶琴問道:“下一折是什麼?”

“回娘娘的話,是《孽海記》的《思凡》,”尚宮瞥了一眼朱翊鈞,“是皇上欽點的。”

薛寶琴笑道:“皇上今兒是要把豔俗唱個夠啊。”

朱翊鈞仰首哈哈大笑:“必須的!”

等了一會,戲臺馬上要開鑼了,順妃王氏起身道:“皇上,皇后,大姐兒要餵奶了,臣妾現在要回紫禁城慈寧宮。”

太后陳氏對皇長女,她的第一位孫輩疼愛極了,有空就帶在身邊。

入內御醫所育兒科提倡母乳餵養,說對大人小孩都有好處,除非實在沒奶了,嬪妃們都要自己給嬰兒餵奶。

明面是御醫所的話,實際是皇上的話,必須要聽啊。

朱翊鈞點點頭,笑着說道:“那是要去,不能順妃光顧着聽戲,把朕的長公主給餓着了。坐朕的步輦去。”

薛寶琴美目橫了他一眼,“怎麼能坐皇上的步輦去?坐本宮的去吧,反正我陪着皇上和姐妹們聽戲,一時半會也不去哪裡。

順妃去慈寧宮餵了奶,趕緊回來就是。”

“是。”

王氏走了沒一會,朱翊鈞起身了,戲臺上的鑼鼓馬上停住,戲臺上的小尼姑也定在那裡不動。

薛寶琴等六位后妃都站起身來。

“皇上。”

“朕約了順天府尹潘應龍,有要事。你們繼續看,不要受影響。”朱翊鈞環指了一下幾女,“你們都有身子,尤其是宋貴妃。御醫所說快要預產期了,可要千萬當心。”

“臣妾知道了。臣妾恭送皇上。”

朱翊鈞離開瓊華宮,後面很快傳來鑼鼓聲,還有小尼姑的唱曲聲。

“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師傅削了頭髮。”

不知道《霸王別姬》這劇目出來了沒有。

朱翊鈞很快就回到了紫光閣。

“臣潘應龍覲見皇上。”

“免禮。潘卿有等了一會吧?”

“回皇上的話,是臣來早了。”

“坐!”

等小內侍上茶後,朱翊鈞繼續問道:“潘卿此次來,看來是你的風雷行動頗見成效啊。”

“是的皇上,臣此次覲見,是向皇上彙報情況。”

潘應龍把整理好的卷宗和證據拿了出來,遞給了祁言,再由祁言呈到了朱翊鈞手裡。

朱翊鈞匆匆掃了一眼,跟自己預想的差不多。查得非常清楚,證據也列得非常詳盡。

他把卷宗往旁邊的桌子上一放。

“剛纔朕跟后妃們在瓊華宮聽戲,文戲,《牡丹亭》、《思凡》,又豔又俗,朕對她們說,《牡丹亭》好就好在豔俗上。

那邊還沒聽完,潘卿啊,你在這邊就給朕敲起了鑼鼓,”

朱翊鈞手指在桌面上敲響,“嘣嘣,一聲急過一聲。”

停了停,朱翊鈞又說道:“好,兩天後,我們君臣把這出《收姜維》,好好唱敞亮了!”

第880章 說你黑暗怎麼了?第787章 令人恐怖的明國高中生421.第420章 俺答汗請便!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第903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來全靠你們了第800章 對待同僚要如春天一般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第812章 明國就是禮數多啊!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第367章 諸藩宗室,該不該留?第4章 倒嚴第二刀326.第326章 大明將士,有死無退640.第636章 到處可見的上海貨134.第134章 淘金小分隊成立了!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140.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331.第331章 天意難測!第395章 這就是大上海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第794章 大明前進一型蒸汽機車第805章 大明,我們真是來和談的第655章 萬曆朝新時代必須配新文明第774章 笑點和看點在哪裡?第10章 妥協和交換570.第567章 大明第一張集體合影第67章 盧鏜的怒火305.第305章 有人看到了終南捷徑第14章 倒嚴告一段落第699章 你們阿不都哈林汗叫捎的禮物第64章 東南之事要穩163.第163章 回紫禁城163.第163章 回紫禁城138.第138章 張居正的亮劍第一刀505.第502章 蒙古右翼新大汗第852章 戰無不勝的天竺戰象隊609.第605章 皇上,請您爲民做主!第92章 理藩院500.珊珊來遲的九月份總結第842章 想不想當遺民女婿?529.第526章 臣願作大明之衛青321.第321章 引鱉入甕第372章 寧可再把他們當豬養第726章 一個敢報,一個敢信!565.第562章 張居正微訪戶部609.第605章 皇上,請您爲民做主!615.第611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176.第176章 太子的殺雞駭猴好生猛254.第254章 大明的慈愛,是有代價的!第926章 新內閣新總理120.第120章 李贄遇到明主完本感言第811章 開始經營天賜之地第22章 橫嶼島318.第318章 下雪了!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第44章 癸亥之變461.第459章 浩蕩海天秋第395章 這就是大上海第800章 對待同僚要如春天一般489.第487章 東征初捷第33章 海瑞殺傷力初現第660章 必須出重拳!第950章 各個不是省油的燈第885章 黑海風雲323.第323章 總有那麼些不肯死心的人468.第466章 樸實無華的新時代來臨一刻600.第596章 現在可以坐下來聊一聊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第668章 目標,思南城587.第583章 你不是欺負老實人嗎?582.第578章 搶抱大明粑粑粗腿544.第541章 爲了大明,只好先苦一苦天竺第958章 專捅義父的奉先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第757章 那是萬曆四年的秋天第949章 東南的任務第832章 他們已不是時代的主角了第789章 這就是大明的大學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538.第535章 與民同樂431.第430章 王家兄弟135.第135章 威海衛裡藏着好東西207.第207章 事事要走到前面第679章 要騙人就要往死裡騙!第36章 又大一歲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第804章 奧葡波三國使節問,我們該怎麼辦?426.第425章 升龍城591.第587章 江南恐怕是在劫難逃190.第190章 太子,臣一定會辦好567.第564章 左右爲難的張居正第851章 他們非但不投降,還敢還擊!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176.第176章 太子的殺雞駭猴好生猛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
第880章 說你黑暗怎麼了?第787章 令人恐怖的明國高中生421.第420章 俺答汗請便!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第903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來全靠你們了第800章 對待同僚要如春天一般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第812章 明國就是禮數多啊!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第367章 諸藩宗室,該不該留?第4章 倒嚴第二刀326.第326章 大明將士,有死無退640.第636章 到處可見的上海貨134.第134章 淘金小分隊成立了!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140.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331.第331章 天意難測!第395章 這就是大上海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第794章 大明前進一型蒸汽機車第805章 大明,我們真是來和談的第655章 萬曆朝新時代必須配新文明第774章 笑點和看點在哪裡?第10章 妥協和交換570.第567章 大明第一張集體合影第67章 盧鏜的怒火305.第305章 有人看到了終南捷徑第14章 倒嚴告一段落第699章 你們阿不都哈林汗叫捎的禮物第64章 東南之事要穩163.第163章 回紫禁城163.第163章 回紫禁城138.第138章 張居正的亮劍第一刀505.第502章 蒙古右翼新大汗第852章 戰無不勝的天竺戰象隊609.第605章 皇上,請您爲民做主!第92章 理藩院500.珊珊來遲的九月份總結第842章 想不想當遺民女婿?529.第526章 臣願作大明之衛青321.第321章 引鱉入甕第372章 寧可再把他們當豬養第726章 一個敢報,一個敢信!565.第562章 張居正微訪戶部609.第605章 皇上,請您爲民做主!615.第611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176.第176章 太子的殺雞駭猴好生猛254.第254章 大明的慈愛,是有代價的!第926章 新內閣新總理120.第120章 李贄遇到明主完本感言第811章 開始經營天賜之地第22章 橫嶼島318.第318章 下雪了!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第44章 癸亥之變461.第459章 浩蕩海天秋第395章 這就是大上海第800章 對待同僚要如春天一般489.第487章 東征初捷第33章 海瑞殺傷力初現第660章 必須出重拳!第950章 各個不是省油的燈第885章 黑海風雲323.第323章 總有那麼些不肯死心的人468.第466章 樸實無華的新時代來臨一刻600.第596章 現在可以坐下來聊一聊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第668章 目標,思南城587.第583章 你不是欺負老實人嗎?582.第578章 搶抱大明粑粑粗腿544.第541章 爲了大明,只好先苦一苦天竺第958章 專捅義父的奉先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第757章 那是萬曆四年的秋天第949章 東南的任務第832章 他們已不是時代的主角了第789章 這就是大明的大學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538.第535章 與民同樂431.第430章 王家兄弟135.第135章 威海衛裡藏着好東西207.第207章 事事要走到前面第679章 要騙人就要往死裡騙!第36章 又大一歲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第804章 奧葡波三國使節問,我們該怎麼辦?426.第425章 升龍城591.第587章 江南恐怕是在劫難逃190.第190章 太子,臣一定會辦好567.第564章 左右爲難的張居正第851章 他們非但不投降,還敢還擊!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176.第176章 太子的殺雞駭猴好生猛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