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帶南字的都是瓜娃子!

大多數朝議大夫們目光清澈,心神安定,並無波瀾。

這幾日白天參觀,晚上分組學習討論,各方勢力大佬們早已經抽時間跟己方人馬通過氣,打過招呼,把今日朝議大會的議題內容,包括百官調整方案,都給大家交過底。

期間也做了些工作,達成了共識。

百官調整方案雖然不盡完美,但是大體上還能接受。

皇上願意讓大家提出意見,私下溝通,照顧各方利益達成妥協,已經非常不錯了。

這樣的機制,反倒不失爲一個君子之爭的好辦法。

少部分人眼睛裡閃爍着不甘心的目光。

世上總有些人沒有佔足便宜就覺得吃虧了,尤其是此前朝堂上的所謂清流。

他們名也要,利也要。

財富是他的,稅賦是百姓的,責任是朝廷的。

肆無憚忌侵佔田地,隱匿人口,逃稅欠賦。朝廷清欠和加稅,意圖緩解國庫窘困就嚷嚷是與民爭利。

皇帝修個宮宇就是奢靡無度,自己花上百萬兩銀子修個“養老園子”是風雅之事;能臣清釐賦稅,就彈劾橫徵暴斂;清官嚴格執法,就彈劾魚肉百姓

只是這樣的人,經過幾次大清洗,朝堂上所剩無幾,僅存的幾位也是小心做人,不敢把自己的尾巴露出來。

等了一兩分鐘,趙貞吉又開口道:“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那就按照流程當衆表決。老夫說舉手贊同,諸位可舉手或不舉手,舉手者表示贊同。

老夫說舉手反對,諸位亦可舉手或不舉手,舉手者此時表示反對。

兩者都不舉手,表示棄權。”

解釋了一番後,趙貞吉開口道:“同意部分中樞和地方官署以及部分官員調整方案者,請舉手。”

刷刷,一百二十六位朝議大夫,有一百零七位舉手。

二十八位資政大學士、學士,有十九位舉手。

趙貞吉點過數,與同樣負責點數的曾省吾覈對一遍無誤,叫記錄在案。

“可以放下手。待會是反對意見表決,已經舉手贊同的就不要再舉手了。”

有人笑着答道:“趙公,知道了,兩樣都舉手,這叫鼠首兩端。”

衆人都笑了。

等了一分鐘趙貞吉說道:“不同意該方案者,請舉手。”

無一人舉手。

又記錄在案。

趙貞吉拿着記錄的數字宣佈,“資政局和朝議局,合計成員一百五十四人,有一百二十八人同意該方案,二十八人棄權,無人反對。”

爲什麼有人敢當着皇上的面棄權?

膽子有點肥啊!

還是溝通不到位?

其實是這些人都是當事人,或致仕改任,或遷升加銜,秉承君子之風,也爲了避嫌,此方案涉及自己,乾脆棄權。

趙貞吉宣佈表決結果後,徑直坐下,該議題結束。

朱翊鈞揮揮手,示意曾省吾暫停,他有話要說。

“朕爲何把官制和官員調整放到第一個,因爲朕此前說過,國計民生的方略規劃定下來後,主持執行的官員就是重中之重。

不解決好人的問題,再好的方略規劃,不會得到正確執行,都是水中月、霧中花。

現在官員調整方案定下來,大家也都接受這個方案,那麼接下來就是討論未來三年的國是方略和規劃。討論完,溝通好,一致認同了就要認真執行。”

朱翊鈞看着衆人的臉,想了想,決定再補充幾句。

能把這麼多衆臣叫到一起,實屬不容易,有些話想到了就趕緊給大家說透。

不要學皇爺爺,沒事當什麼謎語人。

權謀可以玩謎語人,但是你的治國理念、方向和目標,要清晰無誤地傳達給你的執行團隊,要不然他們搞不清方向,沒法確定原則,怎麼去執行?怎麼治理政務?

“朕再補充幾句,有些話不說不快,尤其是現在我們君臣聚得這麼齊,機會難得。你們說朕是大明這艘大船的船長和舵手,張相是大副,諸位是水手長和水手。

那朕必須把方向給大家指明,把要做的事情給大家講清楚,否則的話大船很容易就迷失方向,撞上礁石。”

“剛纔朕說了一大通,主要矛盾,生產力和生產關係,說得很多臣工是頭昏腦漲.”

許多人在心裡點贊。

皇上你說得沒錯,我這腦子以前全是聖人經典,猛地給我說什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確實轉不過彎來,很難理解。

不過我有一顆渴望進步的心,我可以學習,我可以改造思想。

“其實吧這些話,通俗易懂來說生產力是如何創造財富,生產關係是如何分配財富。

此前我們的生產力,也就是舊生產力是農業時代,靠人力、畜力耕種田地,靠天吃飯,創造的財富主要是糧食等農作物,解決溫飽問題。

這幾年朕帶着大明,發展的新生產力是工業時代。

兩者創造財富的能力,猶如馬車和火車之間的區別。

幾年下來,新的生產力猶如開足馬力的火車,滾滾向前,勢不可擋。”

沒錯,這幾年萬曆新政讓太多人賺到了錢,嚐到了甜頭。

宗室、勳貴、外戚、文武百官、陸海軍、工商業主,連普通百姓也分潤不少,還孕育出數百萬產業工人和農牧場新型農民。

這些人都坐上了火車,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所以那些試圖阻擋火車前進的保守勢力,如秋風掃落葉一般,被迅速掃進歷史的角落裡。

從農業時代進步到工業時代,一年創造的財富抵得上過去十年二十年,一切都在加快,所有人都覺得變化的速度太快。

其實不是新時代的速度太快,而是舊時代的速度太慢,纔會讓人產生錯覺。

朱翊鈞繼續說道:“生產力,也就是如何創造財富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分配財富?

所以剛纔朕問,當下大明最主要的矛盾是什麼?不再是如何創造更多的財富,而是公平合理地分配財富。

這個問題不解決好,會出大問題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

所以這個分配製度非常重要。

是平均分配,不管男女老少,大家都分一樣多?

又或者是按勢分配,誰掌握強權,誰就分得多?

又或者按資分配,按勞分配?

朕也沒法現在就下定義,只能在實踐過程中慢慢探索。

但總的原則還是有的,那就是反對平均主義,那樣會嚴重打擊大家創造財富的積極性;又要防止差距懸殊,要公平合理。”

朱翊鈞說到這裡,自己先笑了,“你們看,朕說着說着又說複雜了。好了,後面的議題很多,時間緊迫,朕把話題收回來。

剛纔朕的話,大家也聽出來了。分配財富十分複雜,少不了爭論不休,吵着吵着就會撕破臉、掀桌子,事關各自的利益,很難相讓。

所以朕制定了資政局和朝議局,就是建立一個協商機制和平臺,說白了就是提供一個給大家吵架的地方。

吵架不可怕,只要吵明白了就好。可怕的是掀桌子,大家都沒得吃!

好了,後續的議題,一部分是如何繼續創造更多的財富,相信大家對此意見不多。還有一部分是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財富,相信大家的意見會集中於此。

沒關係,有什麼意見都說出來,不要藏着掖着,說開了,大家好好協商,互相妥協,達成對大家都有益,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在座的諸位宦海浮沉多年,不是愣頭青,朕相信你們有足夠的政治智慧。”

朱翊鈞說完後,示意曾省吾,議題繼續。

曾省吾連忙說道:“現在請資政大學士、內閣總理張相爲大家宣讀《萬曆元年到四年國政總結報告》.”

會議議程繼續。

果真如朱翊鈞所言,在軍事國政總結報告,以及未來三年經濟發展規劃等方面,大家異議不大,甚至有人還認爲太保守,耽誤掙錢。

十八日討論未來三年重大項目時,爭論開始,越發激烈。

尤其是修建津浦寧滬、京漢粵、膠濟鄭西、滬浙贛湘四條主幹鐵路時,爭論得最激烈。

在座的都是能臣幹吏,熟諳地方政務。

這些日子又親身體會了鐵路火車的便利,目睹了灤州廠礦的興盛,心裡非常清楚,要是自己或者己方勢力主政的地方,能夠通鐵路,政績會一飛沖天。

有了政績,就能踏上青雲之路。

必須要爭!

爭到激烈處,河南內部吵了起來,爲什麼鐵路從鄭州過,不從我開封南陽過!

然後四川大罵湖南湖北,你們兩個龜兒子的,爲什麼都可以修鐵路?

尤其是湖南這個仙人闆闆的,居然有兩條鐵路。老子半條都沒有,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負責鐵路建設的兵部尚書鄭洛出面解釋。

開封不要急,膠濟鄭西鐵路修好後,還會再修一條從海州到鄭州,途經徐州、歸德、開封等地。

耐心再等幾年。

南陽也是,京漢鐵路修好後,還要修一條並行線,從歸化南下,經過太原、洛陽、南陽、襄陽、承天府、枝江過江入湖南西部

話還沒落音,四川又跳起來了,格老子的,老子半條都還沒有,龜兒子的湖南居然有三條了?

它是親爹親孃生的,我們四川是後孃養的?

湖南:老哥你老盯着我幹嘛,河南有四條鐵路了。

四川:你們帶南字的都是瓜娃子!

河南:我招誰惹誰了!

鄭洛無可奈何地出面解釋,四川四面環山,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而且這是修鐵路,不是修棧道,施工難度太大了。

我們需要積累足夠的隧道橋樑等施工經驗,發展出足夠強大的科技,纔有把握去修建入蜀的鐵路。

四川還是不依不饒,話裡話外的意思是,是不是我們趙公致仕了,我們四川鄉黨沒有話語權了?

資政學士、川藏總督殷正茂也不好再藏着掖着,開口爲四川發聲。

川邊諸多土司是未來三年改土歸流的重點,此外它還要承擔支援烏斯藏和雲南,配合它們改土歸流的重任,不能只講奉獻,不講回報吧。

這樣也太不公平合理的,與皇上提倡的公平合理的分配製度,完全不符啊。

話都講到這份上,張居正和王崇古、王國光、李三江以及楊金水緊急磋商,決定給四川加福利。

批給四川一張捲菸廠牌照,設在成都;把川鹽銷售範圍擴大到安徽和江西;加大財政轉移支付,每年增加三百萬圓;在成都建立西南輕工業中心,在重慶建立一個小規模的工業中心.

福利還不錯,殷正茂和川籍官員,以及相關人士協商後覺得可以接受。

其實內閣對此早就有了預案,要不然一商量就這麼快地掏出方案來了?

只是這些預案一直被張居正放在口袋裡,就等着看四川這邊的反應。

反應不激烈,掏出的預案條款就少;反應激烈,預案條款就多。

看人下菜。

此後每天會議內容就是討價還價。

資政局會議上,有些事情資政們不好出面爭,現在可以叫己方的朝議大夫出來講。

地方的意見,是民意啊,我們要好好聽一聽。

白天開完會,幾位巨頭繼續找人開小會,統一思想。

該爭的還是要爭,但是該妥協的還是要妥協。

朱翊鈞派人把潘應龍召到自己的行在住所。

“鳳梧,你馬上履任吏部尚書,知道自己未來最重要的工作內容嗎?”

“回皇上的話,繼續推進考成法爲核心的官吏管理和考覈制度”

潘應龍巴拉巴拉說了一番話,朱翊鈞微笑着搖了搖頭。

“看來鳳梧還是不明白啊!”

潘應龍一時愣住了。

579.第575章 走,拜會神仙去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第656章 居然有人敢抓我!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第836章 海瑞在河南583.第579章 海瑞成了奸相爪牙!第881章 有本事你燒我撒!276.第276章 察哈爾 朝鮮和海西女真第341章 遼東戰事到底是勝還是敗!145.第145章 辛愛黃臺吉,真漢子!649.第645章 你有怨過嗎?189.第189章 一對臥龍鳳雛第104章 心情很好的嘉靖皇帝470.第468章 嚇了一跳的胡宗憲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300.第300章 會編曲目的大才第390章 我沒有道德潔癖第382章 皇史宬的鹹魚們175.第175章 這對祖孫太壞了!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第6章 好聖孫489.第487章 東征初捷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636.第632章 王尚書,警鐘長鳴啊!329.第329章 有人還想再努力一把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132.第132章 達成默契的師生第714章 連戰連敗就是好!第776章 這個大明熟!165.第165章 非常焦急的高拱第858章 黃色的,不是火藥是炸藥527.第524章 點金術?269.第269章 這小子像王猛嗎?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250.第250章 朝獻的大火燒到江華島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第966章 番外二626.第622章 草是一種植物第369章 紫禁城裡的鬧劇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640.第636章 到處可見的上海貨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292.第292章 世道又沒全變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136.第136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第104章 心情很好的嘉靖皇帝511.第508章 這案子我也背不動啊!第82章 皇太孫120.第120章 李贄遇到明主第967章 番外三第104章 心情很好的嘉靖皇帝第708章 淚如雨下的陳榮華461.第459章 浩蕩海天秋第846章 不是誰都能成爲大明子民的!第684章 以前遠,現在不遠了463.第461章 皇權不下縣?302.第302章 遼西通遼城262.第262章 大明粑粑船堅炮利580.第576章 移風易俗 再立教化第62章 腦補的海瑞和衆人第833章 歷史戲臺的新主角237.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御史第81章 兒孫滿堂第706章 打響的第一炮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第851章 他們非但不投降,還敢還擊!第21章 高拱的反擊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第340章 佔領國子監第777章 朕要說個非常嚴重的問題!599.第595章 三千發火箭彈的開門紅第340章 佔領國子監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652.第648章 秉德各修職第853章 天竺兵馬不經打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第747章 站在大明國門前第850章 明國人膽敢主動進攻?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225.第225章 從快從重從嚴!303.第303章 還有一個赤峰城153.第153章 這仗打得不對啊!559.第556章 有錢千萬別買田地133.第133章 北邊談好,東邊談了個寂寞586.第582章 一身羈苦俗人輕135.第135章 威海衛裡藏着好東西第48章 一場驚人的大勝138.第138章 張居正的亮劍第一刀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第921章 西苑開會了!第818章 閣下是誰?601.第597章 日拱一卒555.第552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7章 嚴家父子第897章 潼關是陝西的!第790章 李藥王研製新神藥227.第227章 謀國與謀身
579.第575章 走,拜會神仙去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第656章 居然有人敢抓我!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第836章 海瑞在河南583.第579章 海瑞成了奸相爪牙!第881章 有本事你燒我撒!276.第276章 察哈爾 朝鮮和海西女真第341章 遼東戰事到底是勝還是敗!145.第145章 辛愛黃臺吉,真漢子!649.第645章 你有怨過嗎?189.第189章 一對臥龍鳳雛第104章 心情很好的嘉靖皇帝470.第468章 嚇了一跳的胡宗憲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300.第300章 會編曲目的大才第390章 我沒有道德潔癖第382章 皇史宬的鹹魚們175.第175章 這對祖孫太壞了!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第6章 好聖孫489.第487章 東征初捷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636.第632章 王尚書,警鐘長鳴啊!329.第329章 有人還想再努力一把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132.第132章 達成默契的師生第714章 連戰連敗就是好!第776章 這個大明熟!165.第165章 非常焦急的高拱第858章 黃色的,不是火藥是炸藥527.第524章 點金術?269.第269章 這小子像王猛嗎?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250.第250章 朝獻的大火燒到江華島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第966章 番外二626.第622章 草是一種植物第369章 紫禁城裡的鬧劇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640.第636章 到處可見的上海貨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292.第292章 世道又沒全變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136.第136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第104章 心情很好的嘉靖皇帝511.第508章 這案子我也背不動啊!第82章 皇太孫120.第120章 李贄遇到明主第967章 番外三第104章 心情很好的嘉靖皇帝第708章 淚如雨下的陳榮華461.第459章 浩蕩海天秋第846章 不是誰都能成爲大明子民的!第684章 以前遠,現在不遠了463.第461章 皇權不下縣?302.第302章 遼西通遼城262.第262章 大明粑粑船堅炮利580.第576章 移風易俗 再立教化第62章 腦補的海瑞和衆人第833章 歷史戲臺的新主角237.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御史第81章 兒孫滿堂第706章 打響的第一炮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第851章 他們非但不投降,還敢還擊!第21章 高拱的反擊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第340章 佔領國子監第777章 朕要說個非常嚴重的問題!599.第595章 三千發火箭彈的開門紅第340章 佔領國子監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652.第648章 秉德各修職第853章 天竺兵馬不經打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第747章 站在大明國門前第850章 明國人膽敢主動進攻?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225.第225章 從快從重從嚴!303.第303章 還有一個赤峰城153.第153章 這仗打得不對啊!559.第556章 有錢千萬別買田地133.第133章 北邊談好,東邊談了個寂寞586.第582章 一身羈苦俗人輕135.第135章 威海衛裡藏着好東西第48章 一場驚人的大勝138.第138章 張居正的亮劍第一刀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第921章 西苑開會了!第818章 閣下是誰?601.第597章 日拱一卒555.第552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7章 嚴家父子第897章 潼關是陝西的!第790章 李藥王研製新神藥227.第227章 謀國與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