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

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

張居正坐在前往濟南府的轎子裡。

轎子是盧成駒從濟南府帶來的,八人大轎,八尺長,六尺寬,比普通轎子要長寬一些,坐着特別舒服。

還專門配了一班轎伕,據說是曲阜孔府世代相傳的轎伕。一班三十二人,八人一組,半個時辰換一輪。

走起路來快捷如飛,平穩不晃。

輪換時也非常有技巧,兩人一換,坐在裡面的人根本沒感覺,轎伕就換完了。

張居正坐了一天,覺得非常舒服,也就笑納了。

此時的他正在翻閱着北京急遞過來的邸報,上面有明發的詔書,以廣東海賊處理不力爲由,然後遍數北虜、東韃以及海賊寇邊擾境,兵部和地方處理不及,然後皇上改京營戎政督辦處爲戎政督辦處,臨機應變,直接處理兵事。

張居正看到關鍵的一句,“督辦處面君承旨,以督辦處名義發出寄信諭旨,直詣地方督撫、總兵、都司、指揮使,遵行不誤,違者以抗旨論處。”

內閣有起草詔書、敕命的權利,那必須奉批紅行事。

沒有司禮監的批紅,內閣無權給六部和地方下達命令。

現在督辦處可以奉聖諭,直接以督辦處的名義發寄信諭旨,直詣地方軍政官員。

遵行不誤,違者以抗旨論處。

總兵、都司、指揮使等武將肯定沒有勇氣違旨。但是督撫就不好說了,他們有底氣封駁“亂命”。

可是張居正數了數,大明督撫中宣大總督是胡宗憲,薊遼總督是譚綸,寧夏、甘肅總督是王崇古,陝西總督是霍冀,廣西兼廣東巡撫是殷正茂,江西巡撫是王一鶚,福建、浙江巡撫是曹邦輔,山東巡撫是自己。

一水的太孫黨。

督辦處名義上是朱希忠掌纛,但大家心知肚明,是太孫管事。那麼督辦處發出來的廷寄上諭,大家肯定會遵循的。

久而久之,督辦處發廷寄上諭,就成了定製。

所以邸報上除了這道明發詔書,其餘的都是彈劾奏章,都察院、六科給事中,排着隊上彈劾奏章,說這是亂命。

估計等段時間,該地方布政使、按察使和致仕高官們上彈劾奏章。

有用嗎?

張居正冷笑一聲,有什麼用?

你們上什麼奏章,有本事不懼廷杖,去午門叩闕哭諫。

或者學海瑞先買口棺材放在家裡,直接死諫。

你們這樣不痛不癢地上彈劾奏章,皇上都不裝了,直接發在邸報上,你們愛咋咋地!

爲什麼皇上這麼硬氣?

因爲內閣也同意了,還是首輔徐閣老帶着諸位閣老聯署上疏,陳述邊務兵事詭秘多變,兵部和內閣難以臨機應對,出了不少簍子,甚至還舉出了東南倭患、庚戌之變和癸亥之變,應變不及,釀成大禍。

懇請皇上行萬全之法。

於是皇上就行了戎政督辦處這麼個萬全之法。

皇上和內閣達成了默契,反對聲再洶涌喧囂,也於事無濟。

老師,應該跟皇上和太孫達成了某種協議,謀到了身後事的保證。

張居正放下邸報,長舒了一口氣。

督辦處,統籌局,這是皇上留給太孫殿下的尚方寶劍。

皇上想隔代傳位給太孫殿下,但是礙於禮法國制,中間還有太子。皇位必須由太子傳給太孫,只是太子平庸,太容易聽人勸。

於是皇上深謀遠慮,給太孫留下督辦處和統籌局以爲依仗。

老師也看透了這一點,大家很默契地達成了協議。

朝堂局勢已經穩定,只是自己的馬政革新,看樣子不會那麼順利。

張居正從腳下的櫃子裡拿出一個扁平盒子,打開,裡面有十張匯票。

匯金銀行濟南分行頌發的匯票,可在匯金銀行遍及十三省,以及上海、寧波、大同等海陸關口重鎮的分行,見票即兌,換成金花銀。

每張一千兩銀子的面額,總共一萬兩。

是太僕寺派駐山東的寺丞盧成駒那一晚拜訪自己時,呈上的見面禮。

這些貪官污吏,接受新事物倒是蠻快的。

匯金銀行的匯票纔出現一兩年,這些傢伙就興行起來了。

關鍵是方便,袖子裡一藏,誰也不知道多少兩銀子。

這不,那晚盧成駒拿出這個盒子,輕飄飄的見面禮,一看才知道是一萬兩銀子。

張居正拍着這一萬兩銀子的匯票,心裡有數了,太僕寺在山東青州、濟南、東昌、兗州四府的馬戶人丁十七萬,馬場田地四萬七千頃,十有八九都折成這一張張的匯票了。

可是就算都沒了,我也得知道,到底沒了多少!

伱們總不能連肉帶骨,吃得一乾二淨吧。

張居正收下盧成駒這十張匯票,好言相待,然後叫他先回濟南,把太僕寺“濟南站”的賬簿準備就好了。

還特意暗示了一句,看賬簿只是要給上面一個交代,你好,我也好。

一路上緊趕慢趕,張居正一行終於趕到了濟南府。

山東巡撫自正統年間就有,但是尚屬臨時派遣,任期無固定。

皇上和朝廷覺得有必要,就派一位來。沒有必要,就不派,任由山東三司循例處置軍政事務。

所以山東巡撫沒有官署,一般會借駐布政司衙門

張居正被滿城官員和鄉紳父老迎進城,直接進了布政司後院。

官員鄉紳父老們在前院坐着,張居正在後院換身衣服,先跟山東布政使袁惠,按察使張弢,指揮使楊弘說話。

“三位兄臺,鎮守山東,勞苦功高啊。本官這次奉皇命,巡撫山東,除了馬政,還需要看看營田、河道等事宜,還有軍務海防,本撫也得去看看。

責任重大,還請三位兄臺多多配合。”

張居正的山東巡撫,全稱是“巡撫山東等處地方督理營田兼管河道提督軍務”,而給予他的辦事處置原則是“聽爾便宜行事”。

權柄之大,可謂是山東軍政一把手,能管的全部都能管。

他還身兼右副都御史,揪住你的把柄,上到布政使,下到縣官,都可以拜折彈劾,基本上是一彈一個準。

位高權重。

張居正如此客氣一番,袁惠、張弢、楊弘不動聲色地對視一眼,堆着笑答道:“撫臺客氣了。張撫臺代天子巡撫山東,我等自當竭力效命,以全皇命。”

有撫營千總匆匆走進來,朗聲稟告:“啓稟撫臺。”

“什麼事?”

“太僕寺寺丞盧成駒來報,說借寄在濟南府衙右院的太僕寺架閣庫,失火了。”

張居正目光一閃,嘴角飛過冷笑,問道:“失火,什麼時候失得火?”

“盧寺丞說是昨晚走水,救了半夜,天明時分才滅了火。”

“這火,還真通曉人意啊!”張居正微笑地轉頭對袁惠三人說道:“袁藩臺、張臬臺、楊軍門,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太僕寺,歸兵部管,事關馬政戎事,馬虎不得。它在我們山東的衙門起了火,於情於理,我們山東地方官,總得去看看吧。”

袁惠三人對視一眼,起身道:“我等悉聽撫臺差遣。”

600.第596章 現在可以坐下來聊一聊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第919章 朕今天好好批評你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522.第519章 臣懇請皇上明斷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敗天方海盜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第11章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第102章 天下無巧事第74章 世子的反擊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第400章 蒙古左六翼576.第573章 順天府通判署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第396章 滅國莫氏531.第528章 投明一念起 剎那天地寬463.第461章 皇權不下縣?623.第619章 拿我魚鷹當洞庭湖的麻雀?第33章 海瑞殺傷力初現150.第150章 這火器是好還是壞?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第795章 鋼鐵長龍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629.第625章 還不夠啊,要不你再湊湊!第652章 我要鹹魚大翻身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第917章 完了,崑曲要被一網打盡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第753章 朕的子女不能是豬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第886章 走哪死那,有點玄乎!第946章 來做客要帶禮物第66章 松浦黨的反應第786章 京師名校天壇學校第952章 一路巡視一路祭祖第7章 嚴家父子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285.第285章 與民爭利還是與民惠利第793章 人類文明的希望497.第495章 思想陣地我們要去佔領135.第135章 威海衛裡藏着好東西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597.第593章 何塞飄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551.第548章 大明在新大陸的第一座城第963章 朕的大明夢!259.第259章 黨爭,大家的老傳統第895章 這個真不懂啊!167.第167章 做太子的一天,問政521.第518章 徐家父子第367章 諸藩宗室,該不該留?第900章 還是老夥計有默契!324.第324章 老大,你用過早膳了嗎?第91章 一打二的李狀元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620.第616章 盧鏜,爭取讓小本子給你立雕像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556.第553章 無疾而終,老夫羨慕啊507.第504章 張居正,你要做什麼!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572.第569章 海瑞要來徐府拜訪?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582.第578章 搶抱大明粑粑粗腿551.第548章 大明在新大陸的第一座城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第80章 又送走一位第808章 帶南字的都是瓜娃子!第705章 千鈞重擔,我們壓力很大啊!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497.第495章 思想陣地我們要去佔領第764章 失態,失態了!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228.第228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799章 思想要統一哈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第26章 嚴閣老328.第328章 這有什麼祝賀的!249.第249章 我沒犯事,幹嘛怕海青天?168.第168章 高拱回京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533.第530章 都是聰明人啊257.第257章 怎麼就這麼巧?117.第117章 東邊急不得,北邊慢不得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478.第476章 南苑上空的熱氣球第378章 要奮起的朝鮮君臣第379章 伯思哈兒的野望185.第185章 臣是太子的一條狗第774章 笑點和看點在哪裡?461.第459章 浩蕩海天秋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第850章 明國人膽敢主動進攻?
600.第596章 現在可以坐下來聊一聊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第919章 朕今天好好批評你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522.第519章 臣懇請皇上明斷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敗天方海盜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第11章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第102章 天下無巧事第74章 世子的反擊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第400章 蒙古左六翼576.第573章 順天府通判署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第396章 滅國莫氏531.第528章 投明一念起 剎那天地寬463.第461章 皇權不下縣?623.第619章 拿我魚鷹當洞庭湖的麻雀?第33章 海瑞殺傷力初現150.第150章 這火器是好還是壞?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第795章 鋼鐵長龍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629.第625章 還不夠啊,要不你再湊湊!第652章 我要鹹魚大翻身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第917章 完了,崑曲要被一網打盡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第753章 朕的子女不能是豬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第886章 走哪死那,有點玄乎!第946章 來做客要帶禮物第66章 松浦黨的反應第786章 京師名校天壇學校第952章 一路巡視一路祭祖第7章 嚴家父子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285.第285章 與民爭利還是與民惠利第793章 人類文明的希望497.第495章 思想陣地我們要去佔領135.第135章 威海衛裡藏着好東西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597.第593章 何塞飄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551.第548章 大明在新大陸的第一座城第963章 朕的大明夢!259.第259章 黨爭,大家的老傳統第895章 這個真不懂啊!167.第167章 做太子的一天,問政521.第518章 徐家父子第367章 諸藩宗室,該不該留?第900章 還是老夥計有默契!324.第324章 老大,你用過早膳了嗎?第91章 一打二的李狀元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620.第616章 盧鏜,爭取讓小本子給你立雕像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556.第553章 無疾而終,老夫羨慕啊507.第504章 張居正,你要做什麼!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572.第569章 海瑞要來徐府拜訪?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582.第578章 搶抱大明粑粑粗腿551.第548章 大明在新大陸的第一座城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第80章 又送走一位第808章 帶南字的都是瓜娃子!第705章 千鈞重擔,我們壓力很大啊!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497.第495章 思想陣地我們要去佔領第764章 失態,失態了!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228.第228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799章 思想要統一哈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第26章 嚴閣老328.第328章 這有什麼祝賀的!249.第249章 我沒犯事,幹嘛怕海青天?168.第168章 高拱回京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533.第530章 都是聰明人啊257.第257章 怎麼就這麼巧?117.第117章 東邊急不得,北邊慢不得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478.第476章 南苑上空的熱氣球第378章 要奮起的朝鮮君臣第379章 伯思哈兒的野望185.第185章 臣是太子的一條狗第774章 笑點和看點在哪裡?461.第459章 浩蕩海天秋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第850章 明國人膽敢主動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