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第112章 又侃暈一位新侍講

第112章 又侃暈一位新侍講

朱翊鈞在薛易、王赤、蕭陵三人的護衛下,在南校場跑了三圈,射了三箭,三射兩中,馬馬虎虎。

下了馬,把繮繩甩給侍衛,額頭上滿是汗珠的朱翊鈞欣然道:“真是痛快啊!”

擁有一個好身體,是有爲君王的基礎。

這世上很多事情,是需要時間去熬的。

你熬過去,就大獲勝利,名垂青史。熬不過去,功虧一簣,千古遺憾。

明朝皇帝,長壽的不多,但是藩王有不少長壽的,最長的活到九十二歲。

加上明太祖七十一歲而終,說明老朱家基因不像前宋老趙家,先天就有缺陷。皇帝不長壽,多半還是後天原因。

朱翊鈞決心要打破大明皇帝長壽紀錄。

有足夠長的壽命,最起碼一點,可以把頑固派骨幹全部熬死,熬到自己培養的新一代人才完全成長。

晚上朱翊鈞照例陪着嘉靖帝看奏章,批紅,玄脩敬天。

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的朱翊鈞去西安門書堂讀書。

走到門口,新侍講陳以勤神情複雜地迎接他。

陳以勤是裕王的侍講,自成裕王“飛昇”爲太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嘉靖帝也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脾性,以太子成年,需通曉國事爲上,傳詔免除侍講。

陳以勤也被調到西安門書堂。

這裡缺人。

此前朱翊鈞的老師,李春芳入閣,兼掌理藩院事;張居正開始在六部歷練,爲入閣做衝刺準備;潘季馴開始他的治河生涯,以工部侍郎常駐河南。

趙貞吉要打理越來越繁忙的統籌局事宜,徐渭忙着參事房的軍機邊務。

朱翊鈞被徹底放了羊。

於是嘉靖帝把陳以勤調了過來。

教了幾天,躊躇滿志的陳以勤心裡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火焰是朱翊鈞天資極高,與他上一個學生朱載坖不可同日而語。過目不忘,舉一反三,睿智通達,有成一代中興明君之質。

但是朱翊鈞過於聰明,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理解,往往與陳以勤的觀點對立。一番爭論,陳以勤發現自己雖然沒有被太孫說服,但自己也根本說不服他。

騰起的希望火焰,被海水澆滅。

“陳先生早!”

朱翊鈞恭敬作揖行禮。

“太孫早。”陳以勤拱手回禮。

陳以勤試過的,你要是敢學老學究、老酸儒給朱翊鈞擺臉色,他二話不說,拂袖就走。

性子比你還要剛直。

伱要是客客氣氣,持之以禮,他比你還要客氣,還要守學生之禮。

好吧,陳以勤就當天才都是這樣桀驁不馴的性格。

在課堂上坐下,朱翊鈞先開口:“先生,今天講授什麼功課?”

“今天繼續講《資治通鑑》,說唐史。天寶年間,安史之亂,前唐由盛轉衰,然後藩鎮林立,宦官專橫,武夫弄權

今日,我們講一講安史之亂。太孫殿下,你說說安史之亂,起源何在?”

陳以勤知道,想要降服天才,必須拿出真材實料來。

於是他虛心向張居正、李春芳、趙貞吉等人請教,幾經思考,決心從史書開始。

讓陳以勤做出這項改變的,是他幾天前與朱翊鈞的一次對話。

當時陳以勤給朱翊鈞講朱子所著的《四書章句集註》的中庸章句。

朱翊鈞學着學着開始打瞌睡,陳以勤勃然大怒,要朱翊鈞默抄中庸章句一遍。

朱翊鈞也不惱,只是淡淡地問,“先生,教我《四書章句集註》,是想讓我學什麼?”

陳以勤奮然道:“叫你知聖賢道理。”

朱翊鈞不屑道:“聖賢道理?太祖下詔,定其爲科試內容,它才被叫爲聖賢道理。難道聖賢道理跟科試有關?”

陳以勤氣急敗壞地說道:“聖賢道理乃聖人所言,通徹天地,教化萬物.”

朱翊鈞淡笑問道:“聖人道理通徹天地,從他遊學列國開始,教化萬物,到現在都上千年了,教化出什麼來?”

陳以勤氣得直喘氣,朱翊鈞繼續說道:“當然了,你們可以說,是世人沒有遵循聖人教誨,做不到聖賢道理的標準,纔有此傷風敗俗、亂紀違律之事。

既然是做不到的道理,那這道理還有什麼意義?”

陳以勤被這一句話震得有點愣住了。

做不到的道理,這道理還有什麼意義?

陳以勤等心懷大志的飽學之士們,也有過苦惱。

這麼好的聖賢道理,要是人人遵循,天下早就大同了。

可偏偏爲什麼天下人就不能好好地去學,去遵循呢?

今天突然朱翊鈞這一句,就像在陳以勤心裡敲了一聲銅罄。

會不會聖賢道理是好,就是標準太高了,只有少數人能做到,大部分人很難做到。

想到這裡,陳以勤口氣軟了下來,說:“太孫身爲隔代儲君,還是要懂得一些聖賢道理。”

朱翊鈞不客氣地回答道:“我只需要知道治國道理。”

陳以勤馬上答道:“聖賢道理就是治國道理。”

“聖賢道理只是治國道理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你們儒生,總是喜歡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把世上所有的問題,全部歸結爲道德問題。

認爲只要一個人的道德修爲上去,就會減少絕大多數的問題。

教育可以這樣,治學可以這樣,爲人可以這樣。但是如果治國也這樣,那就出現很多問題。”

陳以勤又愣住了。

他不敢相信這樣的話出自十二歲少年之口。

說它有道理吧,它離經叛道。

說它沒道理吧,自己等人苦苦思索的問題,似乎可以用它去解答一些。

陳以勤不是迂腐之人。

真要是迂腐之人,教朱載坖的時候,早就跟他同歸於盡了。

於是陳以勤決定改變講學模式,先從講史開始。

聽陳以勤拋出這個問題,朱翊鈞輕輕地打了一哈欠,看到老夫子眼神不善,硬生生給憋了回去。

“原因很簡單,天寶年間,前唐朝廷的財政面臨破產,無法負擔邊鎮沉重的支出。於是天才唐玄宗就想了個鬼主意,下放權力給邊鎮節度使,讓他們自行解決糧草,把財政包袱甩了出去。

結果藩鎮既有兵權又有財權,尤其是安祿山,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要是不造反,都沒有什麼人生追求了。”

嗯!

陳以勤聽得一愣。

太孫的回答跟儒家主流,以及有識之士心裡認爲的大不一樣。

主流的答案肯定是唐玄宗遠賢臣,親小人,不修仁政、腐敗奢靡,連兒媳都要霸佔,天理不容。

但是在陳以勤等有識之士心裡,則有好幾種答案。

比如他認爲是邊鎮集權過重,唐玄宗又寵信奸臣李林甫,斥罷賢良。

李林甫爲了改變出將入相的規矩,免得有人跟他爭相位,故意不顧夏夷之防,肆意提拔胡將,造成此禍。

結果皇太孫給出一個完全不同的答案,直接從前唐朝廷財政狀況入手,讓陳以勤目瞪口呆。

只是這說法,有道理呢還是沒道理呢?

第661章 誅殺國賊!625.第621章 準備抓大魚第698章 哈林汗的萬里江山140.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第65章 大明水師提督盧鏜的警告第56章 一團和氣第953章 宴無好宴第918章 他的評論很中肯啊538.第535章 與民同樂120.第120章 李贄遇到明主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第861章 河州樂浪郡昭明城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120.第120章 李贄遇到明主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123.第123章 心裡都有數的高拱和王崇古第856章 祝你新年快樂!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第728章 腰桿子很硬的內閣和張相第862章 蓐收海第一戰547.第544章 鑼鼓喧天迎海瑞339.第339章 李贄的算盤318.第318章 下雪了!492.第490章 祝壽大戲547.第544章 鑼鼓喧天迎海瑞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949章 東南的任務第663章 萬曆二年正旦557.第554章 樹未倒猢猻就要散第827章 都是一身臭毛病!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540.第537章 你們咋纔來呢!第359章 必須嚴懲第357章 這次我要彈劾太祖皇帝!第387章 子象,認命吧。207.第207章 事事要走到前面完本感言第938章 還是我們皇上會折騰啊!第863章 有人黃雀在後?第843章 我們要開始經營了!第379章 伯思哈兒的野望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第717章 一錘定音!296.第296章 還是海公知我!第694章 載入青史的球賽214.第214章 海瑞要查案了第724章 誰殺的?第56章 一團和氣196.第196章 保和殿上的銅罄聲第963章 朕的大明夢!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第711章 誰都不甘心172.第172章 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第938章 還是我們皇上會折騰啊!631.第627章 逆子啊逆子!第674章 遊七是誰啊?第26章 嚴閣老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第777章 朕要說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第802章 我最愛看你們沒見過世面的樣子458.第456章 西苑第一詩人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第340章 佔領國子監226.第226章 太子要的還是兵權第908章 王大錘,你是個狠人!第789章 這就是大明的大學197.第197章 太子手段比高閣老高明411.第410章 西山校場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232.第232章 有人要搞事情!453.第451章 馮保和張居正之間的啞謎236.第236章 內廷的事先抓一抓第855章 鋤奸隊出動!507.第504章 張居正,你要做什麼!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第867章 你們這些窮逼,少吹牛!138.第138章 張居正的亮劍第一刀第950章 各個不是省油的燈261.第261章 又讓明國人小看我們了213.第213章 這回又輪到張居正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第764章 失態,失態了!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331.第331章 天意難測!第780章 刑部尚書和御史中丞287.第287章 孤宣佈第356章 大家都在糞坑裡,你也就不臭了537.第534章 張居正的糾葛451.第449章 隆慶帝的病情第759章 我叫柯穆曼,字簡穆599.第595章 三千發火箭彈的開門紅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635.第631章 現在是界港下午十四點鐘第764章 失態,失態了!第859章 犯大明疆土者,首級在此!第382章 皇史宬的鹹魚們第776章 這個大明熟!522.第519章 臣懇請皇上明斷
第661章 誅殺國賊!625.第621章 準備抓大魚第698章 哈林汗的萬里江山140.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第65章 大明水師提督盧鏜的警告第56章 一團和氣第953章 宴無好宴第918章 他的評論很中肯啊538.第535章 與民同樂120.第120章 李贄遇到明主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第861章 河州樂浪郡昭明城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120.第120章 李贄遇到明主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123.第123章 心裡都有數的高拱和王崇古第856章 祝你新年快樂!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第728章 腰桿子很硬的內閣和張相第862章 蓐收海第一戰547.第544章 鑼鼓喧天迎海瑞339.第339章 李贄的算盤318.第318章 下雪了!492.第490章 祝壽大戲547.第544章 鑼鼓喧天迎海瑞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949章 東南的任務第663章 萬曆二年正旦557.第554章 樹未倒猢猻就要散第827章 都是一身臭毛病!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540.第537章 你們咋纔來呢!第359章 必須嚴懲第357章 這次我要彈劾太祖皇帝!第387章 子象,認命吧。207.第207章 事事要走到前面完本感言第938章 還是我們皇上會折騰啊!第863章 有人黃雀在後?第843章 我們要開始經營了!第379章 伯思哈兒的野望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第717章 一錘定音!296.第296章 還是海公知我!第694章 載入青史的球賽214.第214章 海瑞要查案了第724章 誰殺的?第56章 一團和氣196.第196章 保和殿上的銅罄聲第963章 朕的大明夢!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第711章 誰都不甘心172.第172章 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第938章 還是我們皇上會折騰啊!631.第627章 逆子啊逆子!第674章 遊七是誰啊?第26章 嚴閣老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第777章 朕要說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第802章 我最愛看你們沒見過世面的樣子458.第456章 西苑第一詩人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第340章 佔領國子監226.第226章 太子要的還是兵權第908章 王大錘,你是個狠人!第789章 這就是大明的大學197.第197章 太子手段比高閣老高明411.第410章 西山校場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232.第232章 有人要搞事情!453.第451章 馮保和張居正之間的啞謎236.第236章 內廷的事先抓一抓第855章 鋤奸隊出動!507.第504章 張居正,你要做什麼!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第867章 你們這些窮逼,少吹牛!138.第138章 張居正的亮劍第一刀第950章 各個不是省油的燈261.第261章 又讓明國人小看我們了213.第213章 這回又輪到張居正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第764章 失態,失態了!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331.第331章 天意難測!第780章 刑部尚書和御史中丞287.第287章 孤宣佈第356章 大家都在糞坑裡,你也就不臭了537.第534章 張居正的糾葛451.第449章 隆慶帝的病情第759章 我叫柯穆曼,字簡穆599.第595章 三千發火箭彈的開門紅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635.第631章 現在是界港下午十四點鐘第764章 失態,失態了!第859章 犯大明疆土者,首級在此!第382章 皇史宬的鹹魚們第776章 這個大明熟!522.第519章 臣懇請皇上明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