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第112章 又侃暈一位新侍講

第112章 又侃暈一位新侍講

朱翊鈞在薛易、王赤、蕭陵三人的護衛下,在南校場跑了三圈,射了三箭,三射兩中,馬馬虎虎。

下了馬,把繮繩甩給侍衛,額頭上滿是汗珠的朱翊鈞欣然道:“真是痛快啊!”

擁有一個好身體,是有爲君王的基礎。

這世上很多事情,是需要時間去熬的。

你熬過去,就大獲勝利,名垂青史。熬不過去,功虧一簣,千古遺憾。

明朝皇帝,長壽的不多,但是藩王有不少長壽的,最長的活到九十二歲。

加上明太祖七十一歲而終,說明老朱家基因不像前宋老趙家,先天就有缺陷。皇帝不長壽,多半還是後天原因。

朱翊鈞決心要打破大明皇帝長壽紀錄。

有足夠長的壽命,最起碼一點,可以把頑固派骨幹全部熬死,熬到自己培養的新一代人才完全成長。

晚上朱翊鈞照例陪着嘉靖帝看奏章,批紅,玄脩敬天。

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的朱翊鈞去西安門書堂讀書。

走到門口,新侍講陳以勤神情複雜地迎接他。

陳以勤是裕王的侍講,自成裕王“飛昇”爲太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嘉靖帝也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脾性,以太子成年,需通曉國事爲上,傳詔免除侍講。

陳以勤也被調到西安門書堂。

這裡缺人。

此前朱翊鈞的老師,李春芳入閣,兼掌理藩院事;張居正開始在六部歷練,爲入閣做衝刺準備;潘季馴開始他的治河生涯,以工部侍郎常駐河南。

趙貞吉要打理越來越繁忙的統籌局事宜,徐渭忙着參事房的軍機邊務。

朱翊鈞被徹底放了羊。

於是嘉靖帝把陳以勤調了過來。

教了幾天,躊躇滿志的陳以勤心裡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火焰是朱翊鈞天資極高,與他上一個學生朱載坖不可同日而語。過目不忘,舉一反三,睿智通達,有成一代中興明君之質。

但是朱翊鈞過於聰明,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理解,往往與陳以勤的觀點對立。一番爭論,陳以勤發現自己雖然沒有被太孫說服,但自己也根本說不服他。

騰起的希望火焰,被海水澆滅。

“陳先生早!”

朱翊鈞恭敬作揖行禮。

“太孫早。”陳以勤拱手回禮。

陳以勤試過的,你要是敢學老學究、老酸儒給朱翊鈞擺臉色,他二話不說,拂袖就走。

性子比你還要剛直。

伱要是客客氣氣,持之以禮,他比你還要客氣,還要守學生之禮。

好吧,陳以勤就當天才都是這樣桀驁不馴的性格。

在課堂上坐下,朱翊鈞先開口:“先生,今天講授什麼功課?”

“今天繼續講《資治通鑑》,說唐史。天寶年間,安史之亂,前唐由盛轉衰,然後藩鎮林立,宦官專橫,武夫弄權

今日,我們講一講安史之亂。太孫殿下,你說說安史之亂,起源何在?”

陳以勤知道,想要降服天才,必須拿出真材實料來。

於是他虛心向張居正、李春芳、趙貞吉等人請教,幾經思考,決心從史書開始。

讓陳以勤做出這項改變的,是他幾天前與朱翊鈞的一次對話。

當時陳以勤給朱翊鈞講朱子所著的《四書章句集註》的中庸章句。

朱翊鈞學着學着開始打瞌睡,陳以勤勃然大怒,要朱翊鈞默抄中庸章句一遍。

朱翊鈞也不惱,只是淡淡地問,“先生,教我《四書章句集註》,是想讓我學什麼?”

陳以勤奮然道:“叫你知聖賢道理。”

朱翊鈞不屑道:“聖賢道理?太祖下詔,定其爲科試內容,它才被叫爲聖賢道理。難道聖賢道理跟科試有關?”

陳以勤氣急敗壞地說道:“聖賢道理乃聖人所言,通徹天地,教化萬物.”

朱翊鈞淡笑問道:“聖人道理通徹天地,從他遊學列國開始,教化萬物,到現在都上千年了,教化出什麼來?”

陳以勤氣得直喘氣,朱翊鈞繼續說道:“當然了,你們可以說,是世人沒有遵循聖人教誨,做不到聖賢道理的標準,纔有此傷風敗俗、亂紀違律之事。

既然是做不到的道理,那這道理還有什麼意義?”

陳以勤被這一句話震得有點愣住了。

做不到的道理,這道理還有什麼意義?

陳以勤等心懷大志的飽學之士們,也有過苦惱。

這麼好的聖賢道理,要是人人遵循,天下早就大同了。

可偏偏爲什麼天下人就不能好好地去學,去遵循呢?

今天突然朱翊鈞這一句,就像在陳以勤心裡敲了一聲銅罄。

會不會聖賢道理是好,就是標準太高了,只有少數人能做到,大部分人很難做到。

想到這裡,陳以勤口氣軟了下來,說:“太孫身爲隔代儲君,還是要懂得一些聖賢道理。”

朱翊鈞不客氣地回答道:“我只需要知道治國道理。”

陳以勤馬上答道:“聖賢道理就是治國道理。”

“聖賢道理只是治國道理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你們儒生,總是喜歡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把世上所有的問題,全部歸結爲道德問題。

認爲只要一個人的道德修爲上去,就會減少絕大多數的問題。

教育可以這樣,治學可以這樣,爲人可以這樣。但是如果治國也這樣,那就出現很多問題。”

陳以勤又愣住了。

他不敢相信這樣的話出自十二歲少年之口。

說它有道理吧,它離經叛道。

說它沒道理吧,自己等人苦苦思索的問題,似乎可以用它去解答一些。

陳以勤不是迂腐之人。

真要是迂腐之人,教朱載坖的時候,早就跟他同歸於盡了。

於是陳以勤決定改變講學模式,先從講史開始。

聽陳以勤拋出這個問題,朱翊鈞輕輕地打了一哈欠,看到老夫子眼神不善,硬生生給憋了回去。

“原因很簡單,天寶年間,前唐朝廷的財政面臨破產,無法負擔邊鎮沉重的支出。於是天才唐玄宗就想了個鬼主意,下放權力給邊鎮節度使,讓他們自行解決糧草,把財政包袱甩了出去。

結果藩鎮既有兵權又有財權,尤其是安祿山,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要是不造反,都沒有什麼人生追求了。”

嗯!

陳以勤聽得一愣。

太孫的回答跟儒家主流,以及有識之士心裡認爲的大不一樣。

主流的答案肯定是唐玄宗遠賢臣,親小人,不修仁政、腐敗奢靡,連兒媳都要霸佔,天理不容。

但是在陳以勤等有識之士心裡,則有好幾種答案。

比如他認爲是邊鎮集權過重,唐玄宗又寵信奸臣李林甫,斥罷賢良。

李林甫爲了改變出將入相的規矩,免得有人跟他爭相位,故意不顧夏夷之防,肆意提拔胡將,造成此禍。

結果皇太孫給出一個完全不同的答案,直接從前唐朝廷財政狀況入手,讓陳以勤目瞪口呆。

只是這說法,有道理呢還是沒道理呢?

第36章 又大一歲559.第556章 有錢千萬別買田地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第388章 追隨殿下行此逆旅!第352章 終於來了108.第108章 不靠譜的爹215.第215章 亂中再添亂第869章 前面是狗島第26章 嚴閣老第814章 這些娘們什麼都敢說第388章 追隨殿下行此逆旅!229.第229章 我們的炮聲不夠響啊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第871章 歐洲都是私生子當道第838章 看我幹什麼啊!第897章 潼關是陝西的!第906章 長安大戲院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579.第575章 走,拜會神仙去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們怕不怕?329.第329章 有人還想再努力一把第360章 到底誰幹的!第704章 居然是他!185.第185章 臣是太子的一條狗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522.第519章 臣懇請皇上明斷第824章 朝陽下的大沽港第950章 各個不是省油的燈第724章 誰殺的?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271.第271章 這是什麼大會?第901章 萬曆十年深秋第95章 敵在柳河第34章 壯士斷腕的徐閣老277.第277章 會討價還價的海瑞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第879章 地心說可是我們的不傳之秘!548.第545章 佛門喇唬會第107章 想有大收穫就捨得下本第34章 壯士斷腕的徐閣老第26章 嚴閣老459.第457章 朱紫少年326.第326章 大明將士,有死無退316.第316章 李家兄弟第871章 歐洲都是私生子當道567.第564章 左右爲難的張居正311.第311章 我們在遼陽過冬!第70章 去皮見骨537.第534章 張居正的糾葛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第705章 千鈞重擔,我們壓力很大啊!第41章 北虜破邊第820章 真得決定留下了!第668章 目標,思南城第59章 捅破天了!250.第250章 朝獻的大火燒到江華島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第772章 有本事來打我啊!425.第424章 我們是王師!第937章 只想摘桃子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第74章 世子的反擊第661章 誅殺國賊!第921章 西苑開會了!235.第235章 報恩寺案又起波瀾第735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305.第305章 有人看到了終南捷徑200.第200章 清剿建州左衛舊地第923章 真是張四維這個撲街啊321.第321章 引鱉入甕537.第534章 張居正的糾葛第52章 接牌的衆人(二)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513.第510章 我們一時接受不了啊!第75章 大同鎮617.第613章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第853章 天竺兵馬不經打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305.第305章 有人看到了終南捷徑第681章 萬里共明月第718章 怎麼可能啊!第896章 火車上的試探124.第124章 督辦處海軍局第957章 我要緊跟時代!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471.第469章 南海封賞410.第409章 我要彈劾霍老糊塗!328.第328章 這有什麼祝賀的!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169.第169章 朝堂無高公,如黑夜無皓月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319.第319章 午門哭闕第661章 誅殺國賊!第723章 犯法?被抓了才叫犯法。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第394章 遠離上帝聖光的地方
第36章 又大一歲559.第556章 有錢千萬別買田地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第388章 追隨殿下行此逆旅!第352章 終於來了108.第108章 不靠譜的爹215.第215章 亂中再添亂第869章 前面是狗島第26章 嚴閣老第814章 這些娘們什麼都敢說第388章 追隨殿下行此逆旅!229.第229章 我們的炮聲不夠響啊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第871章 歐洲都是私生子當道第838章 看我幹什麼啊!第897章 潼關是陝西的!第906章 長安大戲院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579.第575章 走,拜會神仙去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們怕不怕?329.第329章 有人還想再努力一把第360章 到底誰幹的!第704章 居然是他!185.第185章 臣是太子的一條狗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522.第519章 臣懇請皇上明斷第824章 朝陽下的大沽港第950章 各個不是省油的燈第724章 誰殺的?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271.第271章 這是什麼大會?第901章 萬曆十年深秋第95章 敵在柳河第34章 壯士斷腕的徐閣老277.第277章 會討價還價的海瑞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第879章 地心說可是我們的不傳之秘!548.第545章 佛門喇唬會第107章 想有大收穫就捨得下本第34章 壯士斷腕的徐閣老第26章 嚴閣老459.第457章 朱紫少年326.第326章 大明將士,有死無退316.第316章 李家兄弟第871章 歐洲都是私生子當道567.第564章 左右爲難的張居正311.第311章 我們在遼陽過冬!第70章 去皮見骨537.第534章 張居正的糾葛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第705章 千鈞重擔,我們壓力很大啊!第41章 北虜破邊第820章 真得決定留下了!第668章 目標,思南城第59章 捅破天了!250.第250章 朝獻的大火燒到江華島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第772章 有本事來打我啊!425.第424章 我們是王師!第937章 只想摘桃子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第74章 世子的反擊第661章 誅殺國賊!第921章 西苑開會了!235.第235章 報恩寺案又起波瀾第735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305.第305章 有人看到了終南捷徑200.第200章 清剿建州左衛舊地第923章 真是張四維這個撲街啊321.第321章 引鱉入甕537.第534章 張居正的糾葛第52章 接牌的衆人(二)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513.第510章 我們一時接受不了啊!第75章 大同鎮617.第613章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第853章 天竺兵馬不經打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305.第305章 有人看到了終南捷徑第681章 萬里共明月第718章 怎麼可能啊!第896章 火車上的試探124.第124章 督辦處海軍局第957章 我要緊跟時代!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471.第469章 南海封賞410.第409章 我要彈劾霍老糊塗!328.第328章 這有什麼祝賀的!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169.第169章 朝堂無高公,如黑夜無皓月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319.第319章 午門哭闕第661章 誅殺國賊!第723章 犯法?被抓了才叫犯法。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第394章 遠離上帝聖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