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第626章 我們要宜靜不宜動!

第626章 我們要宜靜不宜動!

李府後院門口,忠心耿耿的管事還在徘徊着。

守門的四名健婦挺了挺胸膛,嬉笑道:“李六,你想進去賞春啊。”

不愧是耕讀世家,健婦打起趣來都這麼文雅。

“賞格鬼的春,出大事了。”

“什麼大事?”

“四少爺不見了。”

一位健婦呵呵一笑,“四少爺不見是什麼大事,往日裡他一連幾天不見都很正常啊。”

另一位健婦說道:“四少爺該不會回衡州城了,要不去老宅打理事情?”

李府家大業大,老宅在耒陽,後來在爲了子弟讀書方便,在衡州城置辦有大宅院。

隨着李珊的官越做越大,致仕後在湖湘影響力日漸變重,許多事情需要在長沙城進行。別的不說,往來的官宦名士,都需要在長沙宴請,難不成還要請到衡州和耒陽老宅去?

於是李珊在長沙城北城置辦了一處大宅院,常年住在這裡。不過李莨因爲需要打理家裡的田產礦山,一年要回衡州和耒陽幾趟。

“過幾天就要鄉試,這麼大的事,四少爺還回什麼衡州和老宅啊!我聽到街面上傳聞,他被警政廳的人抓去了。”

四名健婦一聽臉色都不由一變。

李莨經常往後院裡鑽。

他打理家產,手裡有錢,四名健婦得了他不少好處,所以會給予方便。

現在四少爺被警政廳抓去了,會不會把後院的醜事爆出來,那自己拿錢遮掩他的腌臢事的破事,豈不是也要被爆出來?

自己豈不是要被老爺打死?

四名健婦首先想到的就是這事。

臉色變幻了一會,爲首的健婦問道:“警政廳的人怎麼敢抓我們少爺?”

“布政司管刑曹的曹參政,以前在湖廣佈政司時,就跟我們老爺不對付,面和心不和,鬼知道他這次會出什麼壞主意。”

“你去打聽嗎?”一位健婦問道。

“打聽了。沒有老爺的名帖,警政廳的人根本不鳥我。”

四名健婦面面相覷,自家四少爺被人給抓了,這事可不小了。

可惜自家致仕了,要還在任上,還是尚書老爺,李六就是宰相門房七品官,不會像現在,別人對你客客氣氣,實際上拒之千里。

人家賣的是老爺的面子,你一個小管事,沒有老爺名帖,誰鳥你?

“那可怎麼辦?”健婦們也有點慌,這事確實應該去稟告老爺,可老爺肯定正在興頭上,現在進去稟告,知道死字怎麼寫嗎?

五人在後院門口大眼瞪小眼,等了半個多時辰,突然聽到隱約傳來老爺暴怒的聲音,然後是嚶嚶婦人哭泣的聲音。

出什麼事了?

現在後院裡的男人只有老爺,他爲何暴怒?

難道六太太來了月例,不便伺候?

可六姨太秦淮河出身,身懷絕技,怎麼會被小事難倒!只要她略施小技,能讓老爺立地飛昇!

要不然四少爺在外面見多識廣的主,還如此迷戀六姨太。

想多了,思維太發散了。

四位健婦和李六墊着腳、探着頭往裡張望時,看到老爺怒氣衝衝地走出來。

他髮髻散開披着,穿着一件衫袍,風一吹露出他黑乎乎的雙腿,原來老爺籠了一件外衣就跑出來了。

李珊咬牙切齒地問道:“老四這個逆子呢!”

“老爺,四少爺這幾天不在家。”

“去找!挖地三尺也要給我把這個逆子找出來!”

李六馬上稟告道:“老爺,小的有四五天沒見到四少爺了,原本以爲他在外辦事,不大在意,不想今日有傳聞說,四少爺被警政廳的人抓了。”

李珊愣住了,滿腹的怒火去掉了一半。

“警政廳的人抓他幹什麼?”

“說是在百花樓跟人打架,打出人命來了。”

“他身邊的小廝隨從呢?”

“都不見了,可能全被抓了去。”

“有去警政廳問了嗎?”

“老爺,小的去問了。可那裡的人對小的客客氣氣,卻一點實話都不說。小的沒有老爺名帖,見不到坐廳的老爺們。”

李珊陷入沉思,下意識地去捋自己的鬍鬚,可是一擡手,衫袍被往上一帶,露出毛乎乎的兩條大腿來。

三位健婦趕緊轉身過去,帶頭健婦往深處瞥了一眼,這才念念不捨地轉過身去。

李珊覺得下面一涼,意識到自己是外面只穿着一件衫袍出來的,連忙把手放下來。

“曹建忠到底想幹什麼?難道他聽到什麼風聲,想在新主子面前賣個好?”

李珊在心裡盤算了一下,“李六,你馬上拿着老爺我的名帖,去拜會布政司禮曹葉參政,請他幫忙打聽一下,布政司最近有什麼事情發生。”

李六連忙應道:“是老爺,小的馬上就去。”

等李六離開後,李珊一撩衣襟轉身,結果下面全露出來,秋風涼意,全感受到了。

他連忙把衣襟放下來,頭也不回地對帶頭健婦說道:“去把濟世堂唐郎中請來。”

“是!”

過了半小時,李珊換了一身襴衫,頭戴四方平定巾,端坐在書房裡,跟兩位清客喝着茶。

這兩位是他的心腹,也算是他的狗頭軍師。

健婦在書房門口稟告道:“老爺,派人去濟世堂請過唐先生,堂裡掌櫃的說,唐先生被人請到江陵看病去了,說是張相一位親戚得了怪病,遍請湖廣名醫。”

清客甲說道:“唐先生是三湘名醫,張相府上遍請湖廣名醫,當在被請的名冊中。”

李珊三角眼閃着寒光:“你下去吧。”

轉頭對兩位清客說道:“再過幾日,就要石破天驚,而今緊要關頭,老夫不得不小心啊。

逆子突然被警政廳所拿,會不會曹建忠聞到什麼風了?”

清客甲連忙勸道:“東翁勿憂。

此事我們行得機密,外人不得而知。局內人又事關自己,斷不敢說出去的。且曹建忠也是名教弟子,理學門生,安敢行助紂爲虐,倒行逆施?”

清客乙說道:“東翁,此事是嶽麓和石鼓書院的學子出於義憤,牽頭行得正義之舉,就算奸佞之臣查到,以此邀功,也與東翁何干啊!”

清客甲一拍摺扇,嘿嘿說道:“沒錯,沒憑沒據的事,可不能亂說。而今朝報政報,三天兩頭在說,皇上要依律治政,依法辦案。看這些奸佞之人安敢頂風作案。”

兩人一邊奉承着一邊悄悄觀察着李珊的神情。

只見他一臉正色,陽光從側面的窗戶照進來,亮光投在他身上,恍如一道白光從天而降,籠在他的身上,上下散着光,再配上他一臉正義慈悲的神情,如同佛陀神像一般。

微閉着眼睛,右手輕輕捋着鬍鬚,嘴角掩不住的得意之色。

嗯,東翁心裡得意,我們的馬屁拍到位了,好,我們沒有白拿李府的錢糧。

正待兩位清客要繼續時,門口傳來李六的聲音。

“老爺,小的回來了。”

“見到葉秋狄了嗎?”

“回老爺的話,小的沒見到葉參政,說是沒在衙門裡。小的便轉去刑曹,拿着名帖去拜會曹參政,也說沒在。”

“都沒在?”

“是的老爺,小的也十分奇怪。

往日裡有王督憲在,三司衙門沒有誰敢如此公然懈怠。於是小的找人打聽才知道,原來今天布政司參政、參議跟着布政使胡老爺,還有按察司、兵備司的坐堂老爺們,跟着王督憲,一起去湘陰接上官。”

“上官?”李珊一愣,“什麼上官?”

“說是新任的湖南巡撫凌雲翼凌老爺。”

李珊默然不語。

清客甲給乙遞了個眼色,連忙說道:“胡僖老兒,這個署理巡撫做到頭了。”

“是啊,看樣子他再往上升一步的機會不大了。”

“王督憲對他的所謂器重,也不過如此。”

李珊舉起手往下壓了壓,阻止兩人的話,“不對。迎接新任湖南巡撫凌雲翼,胡僖領着三司正堂官和副職去就行了,用不着王督憲也去。

王魚鷹是湖廣總督,是凌雲翼的上司,國朝立朝以來,那有上司出百里給下屬接風的例子?”

李六在門口諾諾道:“老爺,那小的也不知道。”

“你能知道什麼!”李珊沒好氣地說道。

兩位清客拼命地開動腦筋。

此時是他們展示實力的時候了,要是能揭開這個謎團,討得東翁李珊開心,就能加工資,提高待遇。

清客甲靈光一閃,連忙說道:“東翁,昨日政報有說,凌雲翼和四川總督殷正茂在天津辭陛,一起南下赴任。

去四川赴任,一是走中原陝西,再過秦嶺過漢中入川。二就是逆江而上。可能殷督憲走的是第二條路。”

李珊讚許地連連點頭,“不錯,極有可能殷督憲還帶了皇上的口諭給到王督憲。皇上把王督憲擺在湖廣,就是爲了西邊的土司。

殷督憲去四川,那裡的土司更多!嗯,說得對!”

清客甲眼睛一亮,得意地給清客乙丟了個眼色。

今晚老子能加雞腿哦。

把事情想通,李珊放心了,“看來是老夫多慮了。新湘撫未定,胡僖老兒爲了搏一搏,可能會甘冒風險。

現在凌雲翼都來赴任,他鬧騰什麼?費力不討好!”

清客乙不甘示弱地看了清客甲一眼,連忙接話道:“東翁說得沒錯!國朝做官,宜靜不宜動,案牘清簡爲上。胡僖明擺着沒有奔頭,何必生事?”

看着清客甲要說話,清客乙略微加快語速,不給對方說話的機會,“王督憲的政績在土司上,其它事做得再好,也要分潤大半給湖南藩司和撫臺,想必也不會多事。”

李珊點點頭,“沒錯。可能是我多疑了。逆子一向驕橫,讓他吃點虧也好。

曹建忠敢抓犬子,但肯定不敢叫下面的人作踐小兒。要不然老夫定要聯手同門好友,狠狠參他一本!

等他們回來,李六,你再拿着本老爺的名帖去要人。”

“是,老爺。”

“六姨太有恙,唐先生又不在,就去湘潭,那裡的卓郎中也是三湘名醫,尤善女科。

李六,你現在去安排船隻,六姨太的貼身婢女、婦人,連同今日看守後院院門的健婦,一起護送六姨太明日一早去湘潭。”

“是,老爺。”

等李六離開,李珊走到門口,伸手叫來了李貴。

他是李珊遠房侄兒,心腹中的心腹,專做見不得人的事。

清客甲和清客乙看到他的樣子,不由地脖子一縮,但耳朵不由地支了起來,隱約聽到。

“明日到了江上.水匪小心從事。”

甲乙對視一眼,呵呵,三湘多的是山賊,那有什麼水匪!

可那山賊敢動李府的人嗎?

東翁太小心謹慎了。

湘陰縣城,一番接風洗塵的儀式和酒宴後,湖廣總督王一鶚在湘陰縣衙簽押房裡,與四川總督殷正茂密談。

殷正茂可謂是Buff疊滿,是內閣總理張居正的同科,關係甚好。又與總戎政、資政之首、宣城縣公胡宗憲是徽州同鄉。

可惜他仕途坎坷,沒有張居正順坦,一直到廣西兵備道時,才逐漸顯露軍事才幹,成爲大明爲數不多的制軍總督。

他已經五十八歲,跟年輕二十歲的王一鶚一比,顯得十分蒼老。

“石汀公,你這個四川總督,還管帶着雲南的軍政事宜。晚生這個湖廣總督,勾管着貴州軍政。

皇上的口諭,也說得很直白,希望石汀公與晚生精誠合作,一起拔掉播州楊氏這個大刺頭,作爲西南改土歸流的開端。”

殷正茂捋着鬍鬚說道:“子薦,你來湖廣一兩年了,平息了武岡藩宗室之亂,又運籌帷幄多日,爲的就是播州楊氏。

老夫知道,子薦肯定是胸有成竹。老夫辭陛時,皇上再三交代過。播州楊氏,以你爲主。你有何事,儘管說來。”

王一鶚哈哈一笑,“石汀公,那晚生就不客氣了。”

他探出身來,在殷正茂耳邊嘀嘀咕咕一會。

殷正茂目光閃動,滿是讚許,“子薦果然大才,好!你這一計定能一舉蕩平播州楊氏。

你放心,本督去成都接印後,安排精幹將領和能臣進駐涪州、綦江和合江,扼守津口要道,配合子薦的部署。”

“那就多謝石汀公。”王一鶚高興地說道,“晚生知道,皇上給石汀公的主要任務在西邊。尤其是松潘衛,大小金川,地勢險要,民風彪悍,更難撫制。

石汀公有什麼需要湖廣幫忙的,只管說一聲。”

“子薦有心了。皇上確實切切交代老夫,剿撫兼用,靖平四川西部的藏邊地區。不過皇上也明言了,四川從東向西是仰攻,事倍功半,所以少用軍事,多用經濟和政治手段。

軍事手段主力,還在青海的霍氏兩兄弟。”

“霍靖和霍邊?”

“對。老夫在天津辭陛時,聽說兩人護着青海玉樹結古院大喇嘛札巴堅贊、甘南卓尼靜旺寺大喇嘛赤羅嘉措、川邊甘孜理塘院大喇嘛索南嘉措等六位大喇嘛,進京朝拜。

霍氏兄弟帶着朝廷青海精銳之師,縱橫青海,對西川藏邊地區呈居高臨下之勢。而索南嘉措等大喇嘛在西川藏邊地區,頗有影響力,雙管齊下,必見奇效。”

“天子聖明,高瞻遠矚,運籌帷幄,定下這全盤計劃。

晚生祝石汀公馬到成功!”

“好,多謝子薦!我們同心協力,靖平西南,解大明百年之患,安聖明天子之慮。”

第726章 一個敢報,一個敢信!295.第295章 海公,錢夠花嗎?654.第650章 心虛節更高颯颯響琅玕第23章 大敗倭寇264.第264章 徐階和張居正這對師生141.第141章 諸位,本撫該怎麼辦?223.第223章 好不快活的隆慶帝第805章 大明,我們真是來和談的第841章 清澈的暘谷島146.第146章 帶不動的親爹第915章 各位戲曲工作者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179.第179章 培養勳貴的第一步570.第567章 大明第一張集體合影第844章 世界真小啊!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141.第141章 諸位,本撫該怎麼辦?601.第597章 日拱一卒631.第627章 逆子啊逆子!第397章 大明不需要奴隸只需要勇士316.第316章 李家兄弟第770章 God護不住他的羊羔了!第865章 我對大明有用處!262.第262章 大明粑粑船堅炮利第100章 從我們開始,大明不再是天子守國門第742章 這纔是他們要的與士大夫共天下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第45章 把都兒找到獵物484.第482章 羊會上樹嗎?第783章 我張叔大支持你做天官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181.第181章 張四維早朝記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501.第498章 天意誠難測第872章 風起歐羅巴197.第197章 太子手段比高閣老高明第347章 我倆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126.第126章 諸位先生,能體諒我的苦心嗎?536.第533章 熱鬧的南苑140.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第82章 皇太孫559.第556章 有錢千萬別買田地296.第296章 還是海公知我!第828章 張居正也開竅了130.第130章 回京的張居正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第941章 冒黑煙的怪船444.第442章 王一鶚648.第644章 潘應龍能幹得讓朕煩惱424.第423章 防火防盜防海瑞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第784章 自己選的,含着淚也要繼續第770章 God護不住他的羊羔了!273.第273章 此時不積極,你有什麼前途?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第940章 一羣“義士”第697章 我要打到河中去!第908章 王大錘,你是個狠人!169.第169章 朝堂無高公,如黑夜無皓月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551.第548章 大明在新大陸的第一座城143.第143章 張師傅,不妨再大膽一點!第909章 百姓們喜歡的,就是好!440.第439章 老爺,你可真是枯木逢春啊!第86章 潑天的富貴第867章 你們這些窮逼,少吹牛!285.第285章 與民爭利還是與民惠利第712章 懵逼的朱翊鈞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143.第143章 張師傅,不妨再大膽一點!第22章 橫嶼島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492.第490章 祝壽大戲第658章 水太冷了!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第924章 大局已定第712章 懵逼的朱翊鈞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131.第131章 徐階和張居正師生密謀第862章 蓐收海第一戰第370章 爲大明和父皇遮風擋雨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第887章 大明史書的活學活用614.第610章 朕的人民第801章 官員可以交流一哈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第387章 子象,認命吧。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462.第460章 內廷只需要一位老祖宗331.第331章 天意難測!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第792章 振奮人心的檢閱407.第406章 致命一擊!第367章 諸藩宗室,該不該留?614.第610章 朕的人民第932章 十一個月的大明第一232.第232章 有人要搞事情!
第726章 一個敢報,一個敢信!295.第295章 海公,錢夠花嗎?654.第650章 心虛節更高颯颯響琅玕第23章 大敗倭寇264.第264章 徐階和張居正這對師生141.第141章 諸位,本撫該怎麼辦?223.第223章 好不快活的隆慶帝第805章 大明,我們真是來和談的第841章 清澈的暘谷島146.第146章 帶不動的親爹第915章 各位戲曲工作者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179.第179章 培養勳貴的第一步570.第567章 大明第一張集體合影第844章 世界真小啊!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141.第141章 諸位,本撫該怎麼辦?601.第597章 日拱一卒631.第627章 逆子啊逆子!第397章 大明不需要奴隸只需要勇士316.第316章 李家兄弟第770章 God護不住他的羊羔了!第865章 我對大明有用處!262.第262章 大明粑粑船堅炮利第100章 從我們開始,大明不再是天子守國門第742章 這纔是他們要的與士大夫共天下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第45章 把都兒找到獵物484.第482章 羊會上樹嗎?第783章 我張叔大支持你做天官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181.第181章 張四維早朝記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501.第498章 天意誠難測第872章 風起歐羅巴197.第197章 太子手段比高閣老高明第347章 我倆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126.第126章 諸位先生,能體諒我的苦心嗎?536.第533章 熱鬧的南苑140.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第82章 皇太孫559.第556章 有錢千萬別買田地296.第296章 還是海公知我!第828章 張居正也開竅了130.第130章 回京的張居正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第941章 冒黑煙的怪船444.第442章 王一鶚648.第644章 潘應龍能幹得讓朕煩惱424.第423章 防火防盜防海瑞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第784章 自己選的,含着淚也要繼續第770章 God護不住他的羊羔了!273.第273章 此時不積極,你有什麼前途?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第940章 一羣“義士”第697章 我要打到河中去!第908章 王大錘,你是個狠人!169.第169章 朝堂無高公,如黑夜無皓月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551.第548章 大明在新大陸的第一座城143.第143章 張師傅,不妨再大膽一點!第909章 百姓們喜歡的,就是好!440.第439章 老爺,你可真是枯木逢春啊!第86章 潑天的富貴第867章 你們這些窮逼,少吹牛!285.第285章 與民爭利還是與民惠利第712章 懵逼的朱翊鈞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143.第143章 張師傅,不妨再大膽一點!第22章 橫嶼島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492.第490章 祝壽大戲第658章 水太冷了!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第924章 大局已定第712章 懵逼的朱翊鈞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131.第131章 徐階和張居正師生密謀第862章 蓐收海第一戰第370章 爲大明和父皇遮風擋雨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第887章 大明史書的活學活用614.第610章 朕的人民第801章 官員可以交流一哈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第387章 子象,認命吧。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462.第460章 內廷只需要一位老祖宗331.第331章 天意難測!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第792章 振奮人心的檢閱407.第406章 致命一擊!第367章 諸藩宗室,該不該留?614.第610章 朕的人民第932章 十一個月的大明第一232.第232章 有人要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