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百姓們喜歡的,就是好!

“專唱黃梅戲?”俞巧蓮不敢相信。

玉皇街三大戲院,萬和樓主唱崑曲,廣德軒主唱徽劇。主戲班沒空,纔會邀請其它劇種戲班去唱戲。

衆樂園倒是不拘,什麼火就唱什麼。

不過行業公認,萬和樓是崑曲主場,廣德軒是徽劇主場。

有這兩個主場戲院打底,所以大家一致認爲,崑曲和徽劇是主流戲曲,是大劇種。

其餘沒有主場戲院,只能排隊在玉皇街其它戲院唱,或者見縫插針地在三大戲院唱的劇種,是第二檔,是小劇種。

越劇、河南高調、蜀戲、西秦腔、青陽腔、海鹽腔、弋陽腔、漢劇、南音,不管它某個時間在京師特別火爆,出了某個戲班某位角,受到熱烈追捧。

但它們就是小劇種。

其中原因也有它們剛剛興起,正處在成熟的過程,還不夠完美。

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它們沒有主場戲院。

主場戲院其實很簡單,越劇廣受浙江籍官員和商人喜歡。

浙江同鄉會也很有錢,花錢在玉皇街買一個戲院,專唱越劇就可以了。

但事實沒有這麼簡單。

要不然誰湊錢買個戲院,都能碰瓷一下大劇種。

崑曲和徽劇走到今天這步,一是有一羣文人在幫襯。

比如王世貞兄弟爲首的戲曲研究院,給崑曲寫評論,哪裡好,哪裡不好,十分中肯。又幫忙總結,定音調、規詞牌,完善崑曲的唱腔和特質。

還親自下場寫戲文,一步步把崑曲推到今天這一步。

愛好崑曲的多在三吳,這裡出才子、大官和巨賈,不僅有才、有錢,廟堂上人脈也不小。官場、民間一起使力,把它推到今天這個地步。

徽劇也差不多。

它背後站着徽商,還有胡宗憲爲首的徽籍官員。

胡宗憲是新黨巨擎,東南系的一代目。

從戚繼光、俞大猷到劉燾、盧鏜,從譚綸、王崇古到潘應龍、王一鶚,都受過他的提攜和恩惠,要給他幾分面子。

這些情況,戲曲行業都知道,俞巧蓮也知道。

但任何地方戲班進京,想唱紅京畿,都得經過幾個步驟。

一是有戲園子願意給機會,讓他們上臺唱。

二是唱到一定名氣,積累了一定的觀衆,有常駐戲院。

常駐戲院和主場戲院完全不同。

常駐戲院是你在各戲班唱得不錯,能賺到錢,戲院願意跟你籤一個月或三個月的契約,包場給你唱。

可觀衆口味是變的,一個月,三個月後,觀衆聽膩了,喜歡其它戲班的戲,戲院解約,你就得滾蛋,重新到處跑場子唱戲。

主場戲院是這個戲院只唱某一劇種。

萬和樓是崑曲主場,它常年有兩到三個崑曲戲班輪流唱戲,時不時還從蘇州、揚州和南京,請幾個在江南唱出名的崑曲戲班來唱戲。

其它劇種戲班也有機會去萬和樓唱。每月有三到五天,專門留給其它劇種的空窗期,讓愛好崑曲的觀衆聽個新鮮,稍微換下口味。

想不到黃梅戲剛進京,纔剛剛唱紅,就有機會擁有自己的主場戲院?

雖然只是在玉皇街邊上的羅馬街,可足夠了。

董理比俞巧蓮懂事理。

地方劇目想成爲主流,一要自己的本事硬扎,唱得好聽,大家都喜歡。二要上面有人。

長公主外加一個少府監楊財神,足夠把黃梅戲捧紅。

他連忙上前拱手道:“草民謝過長公主,謝過楊公公。能把黃梅戲在京師唱響,是安慶父老鄉親,還有黃梅戲一干同仁們的心願。

今日有望得償所願,草民代表安慶數十萬父老鄉親,還有數千同仁,謝過長公主和楊公公的大恩大德。

你們是活菩薩,仁德無量.”

朱軒妮擺了擺手,阻止了董理諂媚的頌詞。

“父皇曾經說過,崑曲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廣受歡迎。但是它太雅,帶有不少文人的臭毛病,文詞艱深,含蓄用典,現在幾乎成了士子們的文字遊戲。

徽劇以青陽腔和弋陽腔爲基礎,吸收了崑曲、海鹽腔等特點,兼收幷蓄,博採衆腔之長。或委婉細膩,或火爆熾列。題材廣泛,表演形式靈活多樣。

但是過於注重歷史題材,與現實脫鉤,有時候陷入到歷史虛無主義中.”

俞巧蓮聽得目光連連,想不到自己在西苑梨園唱戲時,最心不在焉的皇上,居然對戲曲有這樣深入的研究。

董理聽了一會,有些明白朱翊鈞看戲曲的立場和角度。

高瞻遠矚,與普通人的角度完全不同。

朱軒妮繼續說:“你們慶梅喜戲班在西苑梨園唱的戲,我聽得很認真。事後一起用膳時,父皇也隨口提起過.”

皇上怎麼評價我唱的戲?嗯,是怎麼評價我們黃梅戲的?

俞巧蓮很緊張,雙手緊緊地捏着戲袍的衣袖。

其他人也認真地聽着。

“父皇說,黃梅戲很大膽,演員多用女的,這一點就很大膽。

《女駙馬》、《孟麗君》,它的這兩本經典戲目,也別出心裁。跟崑曲的才子佳人戲不同,也跟徽劇的將相帝王戲不一樣。

它完全從女性角度出發.開天闢地的頭一遭。這一點就值得讚賞。”俞巧蓮很激動,戲袍下的胸在劇烈地上下起伏。

董理卻長舒一口氣。

他童生出身,知道《女駙馬》、《孟麗君》有多招儒生們的恨。

雖然萬曆年後迂腐酸儒被逐漸掃進歷史的角落,但千年延續下來的思維,不可能一時半會就就完全扭轉過來。

《女駙馬》、《孟麗君》出來後,雖然在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和南京廣受百姓們喜愛,但是也招來了不少士子文人的抨擊。

譁衆取寵、大逆不道、敗壞風氣、道德淪喪、粗俗淺鄙.

尤其是鳳洲公兄弟主持的戲曲研究院,在戲曲行業影響很大的《戲曲評論》上,以及文人士子中影響很大的《詞林》上,把《女駙馬》、《孟麗君》,還有黃梅戲罵得狗血淋頭。

精神文明建設委也幾次在《文萃報》上,不點名地批評。

搞得董理和黃梅戲同仁十分緊張。

不過也有人支持黃梅戲。

比如戲曲研究院的中堅人物,湯顯祖。

他在南京偶爾聽了《女駙馬》、《孟麗君》後十分讚賞,特意逆江到了安慶,幫着一起完善了幾個新的戲本,包括今天演的《天仙配》。

朱軒妮繼續說:“父皇說,黃梅戲還有一點非常難能可貴,那就是接地氣。”

接地氣?

皇上說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接地氣就是唱百姓們聽得懂的戲文,唱百姓們喜歡聽的故事。

戲曲是大明重要的娛樂活動,也是重要的宣教工具,不能以雅俗之名,把它約束,把它變成某一部分人的專用消遣工具。

開始時我還不明白父皇所言的深刻含義,今天聽你們唱《天仙配》,一下子明白。”

朱軒妮有模有樣地唱了起來,“漁家住在水中央,兩岸蘆花似圍牆”

俞巧蓮在旁邊也唱了起來,不過她的唱聲很低,完全是託着朱軒妮的聲音,帶着她的腔調。

“手拿開山斧一張,肩馱扁擔上山崗.莊稼之人不得閒,面朝黃土背朝天.讀書之人坐窗邊,勤學苦思日夜忙人間天上不一樣,男婚女嫁配成雙。

霞光祥雲萬丈開,飄飄蕩蕩下凡來。神仙歲月我不愛,願作鴛鴦比翼飛。”

朱軒妮在俞巧蓮的帶領襯托下,唱完一段,滿意地朝俞巧蓮點點頭,繼續說。

“這一段就非常的,非常的.”她轉頭看向楊金水,渴望的眼睛忽閃忽閃地眨着。

“有生活氣息。”

“對,楊公公不愧是跟隨父皇的老人。這段唱詞非常有生活氣息。漁、樵、耕、讀,簡單描述一遍,卻栩栩如生。

打魚砍柴、耕地讀書,還有男婚女嫁,都是老百姓們日常生活要遇到,也是他們非常關心。

才子佳人,將相帝王,離他們太遠。黃梅戲裡唱的這些,離他們近,他們一定會喜歡。

父皇在第二屆大明文藝工作者聯合會代表大會開幕式有說過,‘我們文藝工作者,要創造和演出的文藝作品,一定要是百姓羣衆們喜聞樂見的。要深入淺出、言近旨遠。

不要老是把文藝作品分成三六九等,非要分成高雅粗俗。什麼是高雅,什麼是粗俗?

你喜歡的就是高雅,羣衆百姓們喜歡的就是粗俗?

你是老幾?敢這麼大言不慚!’”

衆人驚愕。

朱常浩和朱常瀚熱烈鼓掌,“好,大姐說得好!”

雖然大姐時常讓大家“痛不欲生”,但是兄弟姐妹們都很服氣,爲什麼?

就比如剛纔那番話,兄弟姐妹沒有一個人能說得出,大姐就能說得頭頭是道,就算是一般大人,都說不出這樣的話來。

楊金水把朱軒妮四人送回西苑內苑,到紫光閣向皇上覆命。

朱翊鈞放下手頭上政事,開口問:“今天大姐兒、大哥兒他們玩得開心嗎?”

“回皇爺的話,今天大姐兒、大哥兒、二姐兒和二哥兒,都玩得特別開心,而且也覺得特別有意義。”

楊金水把今天在長安戲院發生的事情,還有朱軒妮說的那些話,都一一敘述給朱翊鈞聽。

朱翊鈞欣慰地笑了,站起身來,“看了一下午題本公文,乏了,金水,陪朕出去走走。”

“遵旨。”

祁言拿來一件斗篷,給朱翊鈞披上繫好,然後默默地跟在兩人後面。

朱翊鈞和楊金水在肅殺寂寥的湖水邊慢慢走着。

“朕說了,他們幾個最像朕的就是大姐兒。十歲,一晃就十歲了。長大了,懂事了,可是一想到用不了幾年,她要出嫁,朕就心痛。”

楊金水落後半個身位,微彎着腰,笑着說。

“皇爺,屆時給大姐兒找個如意郎君,再在京師賜下宅院。皇爺想大姐兒,就詔她兩人進西苑好了。”

朱翊鈞擺了擺手,“朕的這位長公主,閒不住的。要她安安分分在家相夫教子,恐怕不成事。

女婿,她可以自己選。

不過大顯身手的平臺,朕高低得給她搭一個。

自己的女兒,朕身爲父親不能委屈她了,你說對不對。”

“皇爺聖明。”

“對了,大姐兒今天遇到的這事,還有說的這些話,你都整理了嗎?”

“回皇爺的話,整理好了。”

“待會出了西苑,你去找找張四維。”

張四維?

楊金水心頭一動。

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第934章 這纔是生機勃勃第951章 歷史的恥辱柱第23章 大敗倭寇461.第459章 浩蕩海天秋476.第474章 宗社黨在行動!第932章 十一個月的大明第一631.第627章 逆子啊逆子!第921章 西苑開會了!465.第463章 不甘心的高拱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第867章 你們這些窮逼,少吹牛!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第40章 奮發的海瑞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第818章 閣下是誰?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第923章 真是張四維這個撲街啊648.第644章 潘應龍能幹得讓朕煩惱290.第290章 秋高氣爽的京城第742章 這纔是他們要的與士大夫共天下第836章 海瑞在河南427.第426章 換個方法攻城第890章 扶植爪牙第752章 怎麼能叫奴隸呢!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第918章 他的評論很中肯啊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525.第522章 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338.第338章 不合時宜的祖制160.第160章 太僕寺是個好地方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113.第113章 經義我不行,治國你不行第765章 飛翔的安陽號第919章 朕今天好好批評你600.第596章 現在可以坐下來聊一聊第350章 今日西苑裡全是戲第661章 誅殺國賊!第722章 專案組啊,榮幸不?562.第559章 想求善終的徐階第759章 我叫柯穆曼,字簡穆162.第162章 暗潮洶涌436.第435章 這妖怪有沒有背景啊?119.第119章 找到鮎魚和撬杆了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528.第525章 大明工商聯第701章 菸酒齊全第706章 打響的第一炮419.第418章 俺答汗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756章 精神文明建設475.第473章 終不似少年遊第28章 一封信第707章 這小子肚子裡絕對有貨!600.第596章 現在可以坐下來聊一聊第786章 京師名校天壇學校第661章 誅殺國賊!500.珊珊來遲的九月份總結602.第598章 果阿城裡的忠臣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580.第576章 移風易俗 再立教化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432.第431章 固如金湯的升龍城214.第214章 海瑞要查案了411.第410章 西山校場第85章 銀子是好東西!第925章 張居正對方逢時的期望第800章 對待同僚要如春天一般第63章 京營戎政督辦處316.第316章 李家兄弟第902章 《西國志略》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586.第582章 一身羈苦俗人輕494.第492章 奉先殿447.第445章 吃着火鍋 喝着小酒第102章 天下無巧事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第376章 簡單粗暴但有效214.第214章 海瑞要查案了第383章 進擊的皇史宬鹹魚們537.第534章 張居正的糾葛555.第552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第793章 人類文明的希望176.第176章 太子的殺雞駭猴好生猛第812章 明國就是禮數多啊!第869章 前面是狗島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易了第915章 各位戲曲工作者474.第472章 京城不僅是心臟啊!454.第452章 建設大西北第60章 還是世子能折騰第845章 濁酒一杯家萬里602.第598章 果阿城裡的忠臣241.第241章 與高拱的第一次正面交鋒第907章 就憑這個!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第946章 來做客要帶禮物216.第216章 兩淮鹽政案越扯越大
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第934章 這纔是生機勃勃第951章 歷史的恥辱柱第23章 大敗倭寇461.第459章 浩蕩海天秋476.第474章 宗社黨在行動!第932章 十一個月的大明第一631.第627章 逆子啊逆子!第921章 西苑開會了!465.第463章 不甘心的高拱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第867章 你們這些窮逼,少吹牛!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第40章 奮發的海瑞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第818章 閣下是誰?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第923章 真是張四維這個撲街啊648.第644章 潘應龍能幹得讓朕煩惱290.第290章 秋高氣爽的京城第742章 這纔是他們要的與士大夫共天下第836章 海瑞在河南427.第426章 換個方法攻城第890章 扶植爪牙第752章 怎麼能叫奴隸呢!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第918章 他的評論很中肯啊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525.第522章 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338.第338章 不合時宜的祖制160.第160章 太僕寺是個好地方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113.第113章 經義我不行,治國你不行第765章 飛翔的安陽號第919章 朕今天好好批評你600.第596章 現在可以坐下來聊一聊第350章 今日西苑裡全是戲第661章 誅殺國賊!第722章 專案組啊,榮幸不?562.第559章 想求善終的徐階第759章 我叫柯穆曼,字簡穆162.第162章 暗潮洶涌436.第435章 這妖怪有沒有背景啊?119.第119章 找到鮎魚和撬杆了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528.第525章 大明工商聯第701章 菸酒齊全第706章 打響的第一炮419.第418章 俺答汗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756章 精神文明建設475.第473章 終不似少年遊第28章 一封信第707章 這小子肚子裡絕對有貨!600.第596章 現在可以坐下來聊一聊第786章 京師名校天壇學校第661章 誅殺國賊!500.珊珊來遲的九月份總結602.第598章 果阿城裡的忠臣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580.第576章 移風易俗 再立教化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432.第431章 固如金湯的升龍城214.第214章 海瑞要查案了411.第410章 西山校場第85章 銀子是好東西!第925章 張居正對方逢時的期望第800章 對待同僚要如春天一般第63章 京營戎政督辦處316.第316章 李家兄弟第902章 《西國志略》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586.第582章 一身羈苦俗人輕494.第492章 奉先殿447.第445章 吃着火鍋 喝着小酒第102章 天下無巧事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第376章 簡單粗暴但有效214.第214章 海瑞要查案了第383章 進擊的皇史宬鹹魚們537.第534章 張居正的糾葛555.第552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第793章 人類文明的希望176.第176章 太子的殺雞駭猴好生猛第812章 明國就是禮數多啊!第869章 前面是狗島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易了第915章 各位戲曲工作者474.第472章 京城不僅是心臟啊!454.第452章 建設大西北第60章 還是世子能折騰第845章 濁酒一杯家萬里602.第598章 果阿城裡的忠臣241.第241章 與高拱的第一次正面交鋒第907章 就憑這個!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第946章 來做客要帶禮物216.第216章 兩淮鹽政案越扯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