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

過了十幾秒鐘,蘇峰纔回過神來,看着潘應龍一臉苦笑道:“兄弟,你這請託叫我好生爲難。”

潘應龍誠懇地說道:“鳳梧知道叫百成兄爲難了。不過此事鳳梧敢擺到桌面上來,肯定前思後想過。

百成兄,你知鳳梧爲何要辦這個欒永芳嗎?”

蘇峰目光微微一閃,搖頭答道:“略有耳聞,但知者不詳。”

潘應龍心裡一愣,錦衣衛的耳目真得好靈啊,尤其是京畿地面上。

有人戲稱,京師畿輔,哪窩老鼠嫁女了,哪山的狐狸娶媳了,錦衣衛都一清二楚。

不過潘應龍從此話裡聽出蘇峰的坦誠。

不藏着掖着,繼續往下談就沒有什麼顧忌了。

潘應龍把欒永芳意圖亂點鴛鴦譜的事情,簡略地敘述一遍,苦笑道:“欒永芳此子走火入魔,而且鳳梧猜測,他背後定有人在慫恿唆使。

此事一旦鬧大,鳳梧身敗名裂不說,還會波及到馮公公和楊公公,關乎重大啊。”

潘應龍願意在蘇峰面前把事情原委說出來,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查辦欒永芳,他可以找楊金水,借用商業調查科的力量。

但是現在還不明確幕後慫恿者是誰,一旦冒失拉楊金水下場,事情一鬧開,就是商業調查科對東廠,楊金水對馮保,天雷勾地火,毫無轉圜餘地,非得鬥個你死我活才能罷休。

前思後想,潘應龍決定找錦衣衛勢力。

趕巧的是前幾日宴請了宋公亮和蘇峰,得知他們有結交自己的意思,正好用上。

既然要叫人去查,錦衣衛的手段,什麼查不出來?你藏着掖着,反倒是對人家的不信任,壞了交情。

還不如提前告知,大家都坦誠些,反而有助於相互信任。

蘇峰眼睛一轉,沉吟幾秒鐘答道:“鳳梧老弟,欒永芳的事,老哥我有聽過風言風語。今日聽老弟你這麼一說,這小子真不是東西,鬼迷心竅了。”

沒錯,你姐姐得到“幸福”了,馮公公的面子就不要了。

潘應龍對上馮公公,勝算不大。

可他是公認的東南系未來的領軍人物,胡宗憲、楊金水、譚綸等東南系的政治人脈需要他來繼承,子孫後代的榮華需要他來維護。

要是被馮公公搞死,那豈不是一切白瞎?

必須下場!

東南系一下場,馮公公肯定吃不住。

他吃不住,盟友內閣總理張相必須要下場。不下場,張相在內廷就孤立無援,這內閣總理當得還有什麼意思?

東南系和楚黨,目前朝堂上勢力最大的兩個派系,在朝堂上打起來,那就是地動山搖,天崩地坼!

非同小可!

你欒永芳擔得起嗎?

蘇峰品出味來。

如此說來,自己查辦欒永芳,不僅不會得罪馮保,還會暗地裡賣他一份好。

馮公公,我們錦衣衛把壞你臉面的隱患消除了,都是我們應該做的,你老不必放在心上。

錦衣衛和自己的這個人情,馮保他必須得認!

不僅能賣了潘應龍和東南系的好,還能在馮公公那邊賣份好,這事做起來真得很有搞頭!

潘應龍在旁邊繼續說道:“百成兄不必太在意。馮公公是深明大義的人,你我的良苦用心,他必定是知道的。

再說了,皇上不是曾經教誨過,錦衣衛和東廠要各司其職,各盡其責。”

太厲害了!

不愧是東南系默認的領軍人物,只是這麼一出手,就是天羅地網,把自己算得死死的,什麼都替自己想到了,不幫都不行。

潘應龍這句話,蘇峰心領神會。

宋公亮在錦衣衛內部會議上曾經說過,錦衣衛下面的人,可以跟東廠協同做事,但是高層之間就不要走動得太頻繁。

暗示得很明顯了,錦衣衛要支棱起來,不要再做東廠的附從,尤其是高層,不要聽東廠和司禮監的擺佈。

你們是天子親軍,當然只聽皇上的指使。

錦衣衛高層和東廠高層,最好少接觸,否則的話皇上會不高興的,後果很嚴重的。

自己出面去查辦欒永芳,馮保的小舅子,此事傳到皇上耳朵裡,這不就是錦衣衛支棱起來,絕不會跟東廠合流的事例嗎?

此時潘應龍又說了一句:“百成兄,此事鳳梧這兩日回去西苑,向皇上稟述。畢竟此事關乎重大,牽涉這麼多人,做臣子的豈敢隱瞞。”

蘇峰差點跪下。

鳳梧,要不我叫你哥哥吧,你還是快收了神通吧!

你去西苑稟述此事,我們鎮撫司就一點責任都沒有,就算馮保問起來也不怕。

自己的功勞還能上達於天聽。

你這連環招使出來,哥哥我真是受不住啊。

蘇峰反拉着潘應龍的手,誠懇地說道:“放心,你放心,欒永芳就交給哥哥去辦。這事要是不幫你辦好了,我得愧疚一輩子啊!”

“謝百成兄。事成之後,鳳梧再來重謝。”

“不,事成之後,我和宋都使都來謝你。”

喝到晚上十點,兩人飯飽酒足,拱手告辭。

蘇峰鑽進馬車裡,通過車窗看到潘應龍鑽進他的馬車。

人才啊,我替他辦了事,到頭來還要念他的好,記他的情。

媽呀,東南一脈不愧都是東南剿倭殺出來的,屍山血海裡,殺出來的全他孃的是一羣怪物。

潘應龍,王一鶚!

光這兩位就能把東南系的天撐得高高的。

還是宋都使醒目,找到機會,拉着自己跟潘應龍攀上了關係。

加上此前在淮東和南京,自己跟王一鶚也有舊交情,推薦過去的心腹任博安在他麾下做得也很出色,舊交情上又多了一份善緣。

穩了,自己未來二十年的前途都穩了。

這天上午,冬日暖暖地照在京師,也照在西苑裡。

朱翊鈞在紫光閣裡跟張居正、譚綸、王國光討論驛站改革的事情。

“內閣最新擬定的驛傳制度改革方案,朕看了,比上一回的好多了。”

能不好嗎?宗旨都是根據你的要求改的。

“不過還有一些事情,需要找三位先生過來,當面討論。”

“臣恭請皇上垂訓。”

朱翊鈞開門見山,“國朝驛制分水馬驛站、急遞鋪和傳遞所。

現在傳遞所改成了客貨運輸公司,暫時以省爲單位。客運涉及到人命,必須嚴管。馬車客運線路必須由各省布政司兵曹審批,跨省的由兩省協調,報備兵部運輸總局。

原則上是跨省路線不穿省,只達大城轉乘”

朱翊鈞的意思是如河南和湖北的跨省馬車線路,不能由洛陽直達武昌,只能是洛陽周南馬驛到襄陽漢江水馬驛。

你從洛陽要去武昌,先坐馬車到襄陽城的漢江水馬驛,然後有兩個選擇。

或坐客船沿漢江直達武昌夏口馬驛;或坐馬車到武昌蔡店馬驛。

“客運要嚴管,貨運也不能放任不管,但不能把它管死。工商大興,關鍵就是一個流通。貨運是流通關鍵,效率和安全,一定要牢記。”

朱翊鈞繼續說道。

“急遞鋪改成了郵傳局,分急郵科和普郵科,有自己的郵車,同時與客運公司協作。要緊又着急的郵件,由自己的郵車傳遞。普通郵件就打包一併交給客運馬車。

郵車和客車,還有部分貨車,都是走驛路,中途歇息、車輛修葺和換馬,都是在驛站。驛站提供相關服務,收一定費用合情合理.”

在朱翊鈞眼裡,驛站就是後世的高速公路服務區,這樣一理解,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張居正、譚綸和王國光聽得敬佩不已。

內閣、兵部和戶部困擾不已的大問題,到了皇上手裡,一句市場化運作就輕鬆化解。

但三人心裡知道,此招最關鍵一點就是剝奪了官吏出公差的特權。

以後出公差你們坐馬車好了,馬車公司有包吃包住的長途車票。各部門可以通過差旅費來約束官吏,戶部通過各部門預決算賬目來控制支出費用。

一級級管下來,各管各的,不用鬍子眉毛一把抓,什麼都去管,結果什麼都管不住。

官吏出公差都要預支差旅費,有時還要自己墊付。

官員家屬和名士大儒們就不能再像以前打秋風了。

於是驛站從此脫離了苦海,它隸屬於兵部直屬的北方驛站服務集團公司、南方驛站服務集團公司和西北驛站服務集團公司。

一聽就知道它們的管轄範圍,一千九百多個水馬驛站被這三家服務集團公司瓜分,“獨立覈算”、“自負盈虧”。

兵部直屬,自己掙錢自己花。

驛站不再像以前,唯唯諾諾,遇到個官就擔心伺候不好。

不給錢你想住店?

不打你一頓都對不起我兵部直屬!

當然了,其後肯定會出現一些營私現象,比如熟人、權貴家眷免費或少付錢的情況,這關係不大,以後慢慢整飭就是了。

重要的是驛站能自己養活自己,不會再像以前,費用攤派給地方百姓,成爲極重的負擔。

朱翊鈞看了看張居正三人。

他們聽得十分認真,便繼續往下說道。

“各驛站以後會成爲人來人往、貨物集中的要地,維持治安,保護旅客人身和財產安全,以及貨物安全,是重中之重。

由於驛站直屬兵部,地方警政只能在外圍協助,最好的協作單位是錦衣衛。

朕和宋公亮商議了一下,一是警衛軍的營地儘量移駐在驛站附近。

警衛軍承擔着地方治安綏靖、救災救人等緊急應變事宜,要求反應快。

水馬驛站一般都是地處要地,四通八達。警衛軍跟它毗鄰,出動起來也快,同時也能震懾宵小。

此外,錦衣衛鎮撫司在各水馬驛站成立治安室,由各省鎮撫差遣局派員進駐。平日帶着驛站保安班維持秩序、巡邏放哨;有案犯就主持破案;緊急時聯繫警衛軍。”

張居正和譚綸對視一眼,張居正開口道:“皇上深謀遠慮,計出萬全,臣等拜服。”

朱翊鈞輕笑了一下,繼續說道:“朕今日跟三位先生重點討論的第二件事是西北驛站,也就是此前陝西都司和陝西行都司所轄的驛站改革。”

他揮了揮手,祁言拿着一張不大的輿圖,鋪在朱翊鈞跟前的御案上。

“三位先生,你們上前來看。”

張居正三人起身圍在御案前。

“此前我大明一直面臨北虜威脅,陝西直面土默特和鄂爾多斯部,一直都是朝廷邊防重地。國朝初年,陝西有軍戶約十五萬戶,邊軍大約在二十萬左右。

成化年後,邊軍從衛所軍逐步轉爲募兵制。

所需的糧餉,都需要從關中和中原轉運過去,還有軍報往來,所以陝西驛站數量不少,有一百六十七座驛站,絕大部分都是馬驛。

由於陝西臨邊的地方偏僻,每個驛站之間的距離一般在八十到一百里。轉運糧餉時,驛站民夫和驛丁們要輾轉百里。故而陝西驛站,被成爲我朝第一苦驛。”

朱翊鈞感嘆道:“苦驛苦驛,聽着跟苦役一樣,實際上也差不多了。

原陝西都司和陝西行都司所轄驛站,包括現在陝西布政司、甘肅布政司轄內的一百六十七座驛站,共有八萬四千二百七十九名驛丁。

現在土默特和鄂爾多斯部成了蒙古右翼,北方的威脅不再。邊軍正在向前推進,此前靖邊、榆林、寧夏等地變成了腹地。

不需要那麼多驛站,該裁的裁,該並的並,也有開通新路線,需要增設的。總之內閣和兵部要重視陝西驛站的改革,八萬四千多名驛丁,要妥善安置好。

曹公、文長先生和孺東先生(徐貞明)正在殫精竭力地經營西北,正缺人力,八萬四千多驛丁很容易安置。

關鍵是兵部根據陝西、甘肅兩地實情,取消和開通驛路,裁併和增設驛站。必須配合好,確保流通,促進地方經濟。”

聽到朱翊鈞再三叮囑,張居正、譚綸正色應道:“臣領旨!”

看了一眼預案上的西北驛路和驛站圖,朱翊鈞終於放心了。

李自成不會再出現了。

又討論了一個多小時,總算把驛路驛站改革的事情談完,張居正三人起身行禮告辭。

祁言送完三人回來稟告道:“皇爺,順天府少尹潘應龍在南華門遞了覲見本,請求覲見皇上。”

朱翊鈞隨口問道:“有說何事嗎?”

“皇爺,覲見本沒說,只是一半私事,一半公事,懇請儘快覲見皇上。”

“一半私事,一半公事?”朱翊鈞好奇了,“那就傳他進來。”

“遵旨。”

潘應龍身穿朱羅公服,進得殿來,先行高叉手長揖,“臣順天府少尹潘應龍拜見皇上!”

“鳳梧,你要見朕,到底何事?”

潘應龍朗聲應道:“臣是來向皇上請罪的。”

“請罪?請什麼罪?南城改造工程出大事了?”朱翊鈞愣住了。

229.第229章 我們的炮聲不夠響啊第851章 他們非但不投降,還敢還擊!558.第555章 富強 公正 和諧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527.第524章 點金術?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第824章 朝陽下的大沽港451.第449章 隆慶帝的病情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414.第413章 想讓太子交人第40章 奮發的海瑞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第908章 王大錘,你是個狠人!158.第158章 我說的話,你記住了?第928章 皇權最大的敵人是誰?第871章 歐洲都是私生子當道第395章 這就是大上海533.第530章 都是聰明人啊第776章 這個大明熟!第937章 只想摘桃子468.第466章 樸實無華的新時代來臨一刻第817章 灤鋼職工醫院654.第650章 心虛節更高颯颯響琅玕第62章 腦補的海瑞和衆人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第667章 請稱我一聲前輩第68章 大同鎮高山衛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133.第133章 北邊談好,東邊談了個寂寞第392章 相府管事等於幾品官?第925章 張居正對方逢時的期望第948章 一直在改革的財稅制度第722章 專案組啊,榮幸不?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116.第116章 窺到伯思哈兒的破綻第377章 洪武軍事學院436.第435章 這妖怪有沒有背景啊?第885章 黑海風雲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第748章 會飛的船561.第558章 老夫海南海瑞海剛峰第854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第729章 錢真不經花啊!226.第226章 太子要的還是兵權第677章 到底釣沒釣上?第47章 香河大捷285.第285章 與民爭利還是與民惠利570.第567章 大明第一張集體合影120.第120章 李贄遇到明主第849章 阿三哥,打不打?第765章 飛翔的安陽號第361章 俺答汗還能活多久?第372章 寧可再把他們當豬養427.第426章 換個方法攻城291.第291章 世道真得變了!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第757章 那是萬曆四年的秋天194.第194章 是殿下在給你機會第761章 海青天賣得什麼藥?第850章 明國人膽敢主動進攻?564.第561章 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第747章 站在大明國門前第363章 我真是太懂事了160.第160章 太僕寺是個好地方第340章 佔領國子監182.第182章 海瑞又哭了269.第269章 這小子像王猛嗎?第386章 這事不簡單644.第640章 喜從何來?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第960章 皇上,你跑題了吧?592.第588章 殺人誅心第869章 前面是狗島第898章 女駙馬好看!287.第287章 孤宣佈第94章 自我開始,大明不再天子守國門第918章 他的評論很中肯啊633.第629章 幾成熟才能去盡獸性?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599.第595章 三千發火箭彈的開門紅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第720章 八月桂花香566.第563章 張居正來了也不好使!519.第516章 西進路上有人擡槓185.第185章 臣是太子的一條狗第13章 朝天觀第371章 這就是權勢,救人,殺人410.第409章 我要彈劾霍老糊塗!301.第301章 禍起蕭牆,竟制其國271.第271章 這是什麼大會?610.第606章 腦子嗡嗡的張相!653.第649章 縱是塵心重,相看亦頓忘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137.第137章 一來就查賬的張巡撫619.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402章 爾日本國知罪了嗎?302.第302章 遼西通遼城第871章 歐洲都是私生子當道
229.第229章 我們的炮聲不夠響啊第851章 他們非但不投降,還敢還擊!558.第555章 富強 公正 和諧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527.第524章 點金術?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第824章 朝陽下的大沽港451.第449章 隆慶帝的病情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414.第413章 想讓太子交人第40章 奮發的海瑞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第908章 王大錘,你是個狠人!158.第158章 我說的話,你記住了?第928章 皇權最大的敵人是誰?第871章 歐洲都是私生子當道第395章 這就是大上海533.第530章 都是聰明人啊第776章 這個大明熟!第937章 只想摘桃子468.第466章 樸實無華的新時代來臨一刻第817章 灤鋼職工醫院654.第650章 心虛節更高颯颯響琅玕第62章 腦補的海瑞和衆人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第667章 請稱我一聲前輩第68章 大同鎮高山衛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133.第133章 北邊談好,東邊談了個寂寞第392章 相府管事等於幾品官?第925章 張居正對方逢時的期望第948章 一直在改革的財稅制度第722章 專案組啊,榮幸不?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116.第116章 窺到伯思哈兒的破綻第377章 洪武軍事學院436.第435章 這妖怪有沒有背景啊?第885章 黑海風雲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第748章 會飛的船561.第558章 老夫海南海瑞海剛峰第854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第729章 錢真不經花啊!226.第226章 太子要的還是兵權第677章 到底釣沒釣上?第47章 香河大捷285.第285章 與民爭利還是與民惠利570.第567章 大明第一張集體合影120.第120章 李贄遇到明主第849章 阿三哥,打不打?第765章 飛翔的安陽號第361章 俺答汗還能活多久?第372章 寧可再把他們當豬養427.第426章 換個方法攻城291.第291章 世道真得變了!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第757章 那是萬曆四年的秋天194.第194章 是殿下在給你機會第761章 海青天賣得什麼藥?第850章 明國人膽敢主動進攻?564.第561章 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第747章 站在大明國門前第363章 我真是太懂事了160.第160章 太僕寺是個好地方第340章 佔領國子監182.第182章 海瑞又哭了269.第269章 這小子像王猛嗎?第386章 這事不簡單644.第640章 喜從何來?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第960章 皇上,你跑題了吧?592.第588章 殺人誅心第869章 前面是狗島第898章 女駙馬好看!287.第287章 孤宣佈第94章 自我開始,大明不再天子守國門第918章 他的評論很中肯啊633.第629章 幾成熟才能去盡獸性?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599.第595章 三千發火箭彈的開門紅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第720章 八月桂花香566.第563章 張居正來了也不好使!519.第516章 西進路上有人擡槓185.第185章 臣是太子的一條狗第13章 朝天觀第371章 這就是權勢,救人,殺人410.第409章 我要彈劾霍老糊塗!301.第301章 禍起蕭牆,竟制其國271.第271章 這是什麼大會?610.第606章 腦子嗡嗡的張相!653.第649章 縱是塵心重,相看亦頓忘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137.第137章 一來就查賬的張巡撫619.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402章 爾日本國知罪了嗎?302.第302章 遼西通遼城第871章 歐洲都是私生子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