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朱翊鈞笑了。

這個沈千鶴,還是很會說話的。

當初潘應龍選他做令史,而後又極力推薦他爲正使,出使海外三國,順路遊歷諸國,進行實地考察,確實沒有推薦錯人。

視野開闊,思維全面。要是換一個稍微迂腐古板,或者自命不凡的人爲正使,寫回來的筆記,肯定是“海外皆蠻夷,無一可取之處。”

那樣纔是一場災難,白白浪費一次大好機會。

從各方面反饋回來的信息來看,沈萬象和王用汲做得很好,好到超出了自己的預期。

朱翊鈞沒有出聲,含頜點了點頭,示意沈萬象繼續。

“臣等在大學裡學習過的諸多政治、經濟和哲學理論知識,在出使海外,遊歷諸國,與所見所聞相互印證。書本上的理論,在現實中找到了實例。

臣等非常慶幸,有幸被皇上欽點,出使海外,這纔有此機會。否則的話,還和其他人一樣,懵懵懂懂,一知半解。”

沈萬象頓了一下,“臣等在政治思想公共課,學習過皇上的《政治經濟學》,以及《政治經濟學新篇》,其中有一點記憶深刻。

皇上在書裡說過,政治無非是妥協的藝術,政治鬥爭不僅是對權力爭奪,更是對資源佔有以及資源分配的爭奪。

西夷國情與大明不同。

他們的兌洲,他們的基教世界是一盤散沙。具體到一個國家,一個諸侯邦國,也是一盤散沙。

法蘭西、英吉利建立之初,就是諸多大小部落首領,也就是他們自稱的貴族,推舉一位首領,聚在一起建立兩國。

中國自古有天子垂拱,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說法.”

說到這裡,沈萬象擡頭看了一眼朱翊鈞,發現皇上神情未變,沒有任何異常。

“這種說法十分荒謬,但是也指出了國朝自古以來的某種政治理念。

在西夷,貴族與國王共治社稷卻是真的。西夷有一句名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其本意是每個領主只可以管轄自己的附庸,但無權管轄自己附庸的附庸。

而每一位領主的土地和附庸都是世代相傳,只需要國王認可一下。有時候只要他的附庸認可,國王的認可與否都不重要的。

因此國王的權柄只限他的直屬領地,封臣領主的土地和附庸自有領主完全處置。

可是維持和保護一個國家,需要徵稅和徵兵。國王不僅要徵自己的領地,還需要徵其它領主的領地。

於是就會產生巨大矛盾,徵多徵少,又或者誰徵得多,誰徵得少?

站在國王的角度,他肯定希望自己領地徵得少,封臣領主徵得多。

站在封臣領主的角度,卻恰恰相反。

兩者博弈,你進我退,我進你退,博弈數百年,於是有了大憲章,有了三級會議,有了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沈萬象越說越胸有成竹。

這些歐洲的考察成果,他和王用汲在漫漫的五年行途中,不斷思考,不停討論,早就有了自己的思量。

現在說起來,自然是滔滔不絕,令朱翊鈞刮目相看。

“英國的大憲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確定了國王和貴族們的經濟平等性,確保了貴族們的經濟獨立性。

由此也確定了西夷政治體制的特點,那就是國王只是貴族羣體的第一位,而非超越貴族羣體。

再說法國的三級會議。

參加者有教士(第一等級)、貴族(第二等級)和平民(第三等級)三個等級的代表,故名三級會議。

三個等級不分代表多少,各有一票表決權。會議召開時間不定。

法國每次召開三級會議,都是國家出現財政困難,主要職能之一是批准國王徵收新稅.

在臣看來,西夷諸國這些政治和社會現象,正好體現了皇上論述的兩條真理。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

經濟是政治、社會和文化等一切的基礎。”

朱翊鈞心裡暗暗點贊。

沈萬象和王用汲對出使海外,遊歷諸國所見所聞的感悟,跟自己的理念非常相近。

不過人家是自己感悟出來的,自己是做資深公務員在網上當鍵政客,“廣納衆長”學來的。

所以說,沈、王二人確實是大才!

不過兩人有一點沒說,可能他們體悟到,但是不敢說。

那就是大憲章和三級會議,不僅是妥協的藝術,更是權力的制衡。

在歐洲,它可以用來制衡國王的權力。

在大明,可以用制衡文武百官的權力。

歐洲勢力最大的是貴族,國王是貴族第一位。

大明則是地主,皇帝是最大的地主。

歐洲貴族靠的是血脈繼承,大明地主靠的是文化傳承。

可以斷嗣,但不會斷根。

兩者都可以生生不息,暗地裡把控着各自國家的實權,直到新時代到來,新的生產力崛起,出現新的生產關係。掌握新經濟命脈的新時代寵兒,幾經衝擊舊有的階層和體制,幾經博弈和融合,最後變身爲新勢力.

縱觀中國歷史,無論是漢朝外戚宦官專權,南北朝九品中正,到前唐關隴世家和關東士族,再到前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無非都是皇帝和地主們在來回地爭鬥。

只是皇權一直是那個皇權,助手從外戚、宦官到勳貴,來回地換。

地主從門閥士族到世家豪強,再到官僚。

舉孝廉,九品中正,再到科試,都是皇帝與地主們之間的鬥爭和妥協。

在大明,兩者鬥爭形式演化成皇權與官僚,中央與地方之爭。

朱翊鈞總結過皇爺爺,以及前朝歷代皇帝與官僚鬥爭的經驗教訓,發現一個最大的問題。

那就是皇帝一旦親自下場,跟官僚相鬥搏殺,註定要兩敗俱傷。

皇爺爺嘉靖帝爲什麼會被人推崇爲國朝權謀政治鬥爭第一人?

就是他喜歡當謎語人,極少親自下場。

嘉靖朝大多數朝爭,都是他扶植一派文臣跟另一派文臣相鬥,

扶植張璁、夏言鬥倒楊廷和。

扶植嚴嵩鬥倒夏言。

利用徐階鉗制嚴嵩

朝中鬥得天昏地暗,皇爺爺穩坐釣魚臺。

造成的結果就是皇爺爺的權柄,在列宗中名列前茅,僅次於二祖。

當然了,不能跟朕比,朕的權柄,也只有太祖皇帝能來碰下瓷。

海瑞爲何對皇爺爺痛心疾首?

就是皇爺爺的權謀高超,拿到了極大的權柄,加上治政前期革除不少弊政,完全有能力讓大明中興。

不想到中期懈怠了,不想再爲了大明而辛苦自己,完全放飛

自己完全可以把皇爺爺的權謀更進一步。

扶植一派官僚跟另一派官僚鬥,還是落了下場。

因爲他們畢竟是一個羣體,根源基礎幾乎一致,雖然暫時有矛盾,可以加以利用,但是終歸會合流。

屆時利益一致,肯定會站在一起,把矛頭對準自己。

要防範於未然。

自己直接從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入手,直接扶植代表新生產力和關係的新利益集團,對抗代表舊生產力和關係的舊利益集團。

直接把官僚集團,乃至士子集團分裂成新舊部分。

現在新黨已經完全戰勝了舊黨,新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大獲全勝,可是新黨內部開始分裂,他們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

資政局、朝議局這個平臺已經無法化解他們之間的矛盾,必須創造出一個新的平臺,再引入新的勢力,比如從最開始自己一直暗中扶植的工農勢力。

他們也是時代的弄潮兒,也應該發出自己的聲音。

等沈萬象講完,王用汲又補充了部分,時間過去了兩個多小時,來到晚上六點左右。

朱翊鈞留下沈萬象和王用汲用晚膳,三人在分餐的晚膳中邊吃邊聊。

晚膳後,朱翊鈞喝了一口化食茶,緩緩說。

“千鶴,明受,你們這次出使,必定會名垂青史。接下來一段時間,你們首要任務就是編著完成《西國志略》第一二三卷.”

第一卷已經定版,就等沈萬象和王用汲兩位作者審校。

第二卷寫的是兌洲諸國政治、經濟和文化。

第三卷是奧斯曼、波斯.

“重點是第二卷,一定要寫好,寫翔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兌洲諸國的政治經濟經驗教訓,可以讓我們借鏡觀形。分析利弊,加以借鑑。我們不僅要集思廣益,還要博採衆長。

大憲章、三級會議,還有它們衍生出來的‘私有財產和人身自由不可被隨意侵犯’、‘一切權力均由法律約束’、‘政治協商,少數服從多數’等原則,千鶴、明受,你們更要好好提一提,給大明讀書人推開一扇新的窗戶。

時代在變,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在變,經濟在不斷地發展,我們的政治機制也要不斷地改進,適應時代的要求,促進生產力和經濟的發展,而不是成爲障礙。”

沈萬象和王用汲聽明白了,皇上準備用自己編著的《西國志略》去炸廟堂這個大魚塘。

尤其是第二卷,刪減版已經引起巨大的爭論,要是在皇上的支持下,把完整版發出來,會引起多大的波瀾?

可這正是皇上所需要的。

皇上施政越來越穩重嫺熟了。

任何新政推行前,都會進行輿論先導,或者叫預熱。

《西國志略》第二卷完整版刊行後,大明朝野必定一場大爭論。

但是正如皇上所言,真理越爭越明。

皇上肯定會在暗中引導,爭論一定會沿着他的指引慢慢發生變化,向他期望的方向傾斜,最後一錘定音。

沸沸揚揚中,朝野上下也經受一場思想大洗禮,爲新一輪的政制改革做好鋪墊。

沈萬象和王用汲恭敬應道:“臣遵旨。”

楊金水從紫光閣告辭後,徑直轉到西安門。

門裡值房裡聚集着一羣人,看到楊金水走過來,一位內侍上前,彎着腰笑道:“楊公公,你可算來了,大家都等着你。”

第828章 張居正也開竅了第10章 妥協和交換146.第146章 帶不動的親爹第681章 萬里共明月653.第649章 縱是塵心重,相看亦頓忘471.第469章 南海封賞419.第418章 俺答汗很生氣,後果很嚴重228.第228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422.第421章 攻守易勢第700章 葉爾羌國就這麼沒了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第14章 倒嚴告一段落217.第217章 振武營給張閣老的見面禮127.第127章 西苑賞月483.第481章 人生如戲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326.第326章 大明將士,有死無退539.第536章 還是我們工人有力量218.第218章 搏一搏,知縣變知府第757章 那是萬曆四年的秋天433.第432章 克升龍城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第861章 河州樂浪郡昭明城第661章 誅殺國賊!第687章 你能活下來了!第61章 詔獄裡的海瑞632.第628章 這也太嚇人了吧336.第336章 餘公,你身體受得住嗎?635.第631章 現在是界港下午十四點鐘308.第308章 身後是遼東數十萬軍民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第781章 海瑞要自剪羽翼568.第565章 居然真被你弄到手了?第853章 天竺兵馬不經打547.第544章 鑼鼓喧天迎海瑞609.第605章 皇上,請您爲民做主!第853章 天竺兵馬不經打第350章 今日西苑裡全是戲第739章 皇長子出世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138.第138章 張居正的亮劍第一刀第658章 水太冷了!522.第519章 臣懇請皇上明斷25.第25章 給皇爺爺上價值第100章 從我們開始,大明不再是天子守國門第914章 大明門東會堂開會第96章 這事不簡單啊!第943章 天大的案子啊!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287.第287章 孤宣佈262.第262章 大明粑粑船堅炮利580.第576章 移風易俗 再立教化328.第328章 這有什麼祝賀的!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783章 我張叔大支持你做天官625.第621章 準備抓大魚213.第213章 這回又輪到張居正157.第157章 料理嘉靖身後名第698章 哈林汗的萬里江山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462.第460章 內廷只需要一位老祖宗第399章 打出威名的切盡黃臺吉216.第216章 兩淮鹽政案越扯越大第791章 萬曆五年五月初五第67章 盧鏜的怒火301.第301章 禍起蕭牆,竟制其國第85章 銀子是好東西!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617.第613章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156.第156章 往來兵間功成際490.第488章 大婚第753章 朕的子女不能是豬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第773章 曾經有一個機會擺在我面前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嚴閣老第849章 阿三哥,打不打?310.第310章 根子原來是禁纏足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165.第165章 非常焦急的高拱424.第423章 防火防盜防海瑞第932章 十一個月的大明第一138.第138章 張居正的亮劍第一刀184.第184章 高拱第一刀,鹽政!161.第161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864章 就踏馬你叫德雷克!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428.第427章 孔孟之鄉第69章 高山衛事件449.第447章 風雲際會的京師445.第443章 忙碌的徐渭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第81章 兒孫滿堂第872章 風起歐羅巴
第828章 張居正也開竅了第10章 妥協和交換146.第146章 帶不動的親爹第681章 萬里共明月653.第649章 縱是塵心重,相看亦頓忘471.第469章 南海封賞419.第418章 俺答汗很生氣,後果很嚴重228.第228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422.第421章 攻守易勢第700章 葉爾羌國就這麼沒了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第14章 倒嚴告一段落217.第217章 振武營給張閣老的見面禮127.第127章 西苑賞月483.第481章 人生如戲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326.第326章 大明將士,有死無退539.第536章 還是我們工人有力量218.第218章 搏一搏,知縣變知府第757章 那是萬曆四年的秋天433.第432章 克升龍城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第861章 河州樂浪郡昭明城第661章 誅殺國賊!第687章 你能活下來了!第61章 詔獄裡的海瑞632.第628章 這也太嚇人了吧336.第336章 餘公,你身體受得住嗎?635.第631章 現在是界港下午十四點鐘308.第308章 身後是遼東數十萬軍民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第781章 海瑞要自剪羽翼568.第565章 居然真被你弄到手了?第853章 天竺兵馬不經打547.第544章 鑼鼓喧天迎海瑞609.第605章 皇上,請您爲民做主!第853章 天竺兵馬不經打第350章 今日西苑裡全是戲第739章 皇長子出世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138.第138章 張居正的亮劍第一刀第658章 水太冷了!522.第519章 臣懇請皇上明斷25.第25章 給皇爺爺上價值第100章 從我們開始,大明不再是天子守國門第914章 大明門東會堂開會第96章 這事不簡單啊!第943章 天大的案子啊!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287.第287章 孤宣佈262.第262章 大明粑粑船堅炮利580.第576章 移風易俗 再立教化328.第328章 這有什麼祝賀的!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783章 我張叔大支持你做天官625.第621章 準備抓大魚213.第213章 這回又輪到張居正157.第157章 料理嘉靖身後名第698章 哈林汗的萬里江山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462.第460章 內廷只需要一位老祖宗第399章 打出威名的切盡黃臺吉216.第216章 兩淮鹽政案越扯越大第791章 萬曆五年五月初五第67章 盧鏜的怒火301.第301章 禍起蕭牆,竟制其國第85章 銀子是好東西!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617.第613章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156.第156章 往來兵間功成際490.第488章 大婚第753章 朕的子女不能是豬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第773章 曾經有一個機會擺在我面前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嚴閣老第849章 阿三哥,打不打?310.第310章 根子原來是禁纏足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165.第165章 非常焦急的高拱424.第423章 防火防盜防海瑞第932章 十一個月的大明第一138.第138章 張居正的亮劍第一刀184.第184章 高拱第一刀,鹽政!161.第161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864章 就踏馬你叫德雷克!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428.第427章 孔孟之鄉第69章 高山衛事件449.第447章 風雲際會的京師445.第443章 忙碌的徐渭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第81章 兒孫滿堂第872章 風起歐羅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