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第165章 非常焦急的高拱

隆慶元年三月二十五日晨。

河南新鄭高府。

高拱起身後,僕人捧着牙刷和一罐青鹽,端着銅盆到屋裡,伺候着他洗臉漱口。

看着高拱搽拭完臉上的水漬,老僕人問道:“老爺,還要穿素服嗎?”

高拱一愣,隨即反應過來,“今兒過了百日國喪期?”

“是的,整整一百天,老漢我掐着手指頭算過,又跟賬房先生,對着黃曆算過,絕不會讓老爺違制。”

高拱沉默一會,揮揮手:“繼續穿素服,系縞帶,白布包頭。”

老僕人一愣,“老爺,還要服國孝?會不會有人說閒話?”

“我在先皇跟前爲臣數十載,百日國孝豈能表達我的心意,一年,三年,我都可以!”

老僕人聽出高拱話裡有賭氣的意思,連忙住嘴不再言語,伺候着給高拱穿上素色直綴,繫上縞絲腰帶,梳好髮髻,包上白布。

吃完早飯,高拱覺得氣悶,便出門到處走走。

高拱是鄉里名士,也是當地的大地主。一路上不斷有鄉民退到路邊,向他惶恐地作揖行禮。

“高大老爺萬福!”

高拱臉上擠出笑容,拱拱手:“老漢可好。”

“託大老爺的福,家裡都好。”

高拱點點頭,甩着袖子繼續向前走。

漫無目的走了半個時辰,高拱猛然間發現走到了高家莊北邊的官道上。從北京來的官差都會從這裡過來。

在三月前,自己就是在這裡接到詔書,以爲還是召回自己的上諭,沒想到只是皇上明文頌發的追諡先皇的詔書。

廟號“世宗”,諡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聖孝肅皇帝”。

聖!

看着筆直又空蕩的官道,高拱黯然一笑。

高大鬍子,你真是魔怔了!

可是轉念一想,百日國喪期已過,皇上該下詔召回自己了。按照朝廷的慣例,還沒下詔之前,只怕是朝堂上已經是議論洶涌,風聲四起。

可是爲何到今日,一直悄無聲息,彷彿北京城滿朝文武,都在盡心爲先皇守孝。

笑話,高拱心裡有數,武官勳貴們不好說,文官們怕是心裡都長舒了一口氣,躲在家裡暗自慶幸,包括徐閣老在內。

難道出了什麼自己不知道的意外?

先皇的好聖孫,而今的皇太子殿下?

先皇的遺詔,高拱也讀過。

“.皇太孫翊鈞,天鍾睿哲,神授英奇,隨佐朕躬,識達幾微,聞於天下。可立爲皇太子,恭護神器,輔佐父君,以昭前人之光。

爾君臣一體,父子同心,克慎洪業,吾無恨焉。更賴中外藎臣,文武多士,一心協佐,永底至治”

尤其是“爾君臣一體,父子同心,克慎洪業,吾無恨焉。”這一句,耐人尋味啊。

先皇在遺詔切切交代,叫太子以後要好生輔佐父皇,恭護神器。還特意留下一句“爾君臣一體,父子同心,克慎洪業,吾無恨焉。”

什麼意思,文武羣臣們都心裡有數。

以後有皇太子在旁邊看着,你們不要想着哄弄沒耳朵的新皇!

但高拱有信心,只要自己回到朝堂上,自然能說服皇上,聽從自己的意見,對大明積弊苛政進行改革。

可是爲什麼皇上的召回詔書,還沒下達啊!

就連痛罵先皇,被嚴旨斥回嶺南遊學的海瑞,都被下詔召回京城,怎麼還沒輪到自己。

太子,徐階!

高拱甩甩衣袖,惆悵地看了一眼空蕩的官道,轉身離開。還沒回到府邸,有僕人迎了上來。

“老爺,有客投貼。”

“誰?”

“南京禮部尚書葛老爺。”

葛守禮!

高拱加快步伐,很快看到一頂轎子停在府邸門前。

“與川公!”

遠遠地,高拱拱手朗聲打着招呼。

葛守禮有六十一歲了,看上去比高拱還要精神,一身素色直綴,頭戴灰色平定四方巾,風塵僕僕。

“新鄭公,叨擾了。”

“真是抱歉,待在家裡氣悶,出去走了走,怠慢了與川公。”

“何必客氣。”

“快請進。老全,快去備溫水,給與川公洗塵。”

洗漱一番,高拱請葛守禮在書房裡坐下請茶。

“與川公,你此次過敝府,是奉命北上?”

“是的,奉詔進京。徐閣老的意思是想叫我出掌工部。”

“工部?雷尚書呢?”

“雷尚書爲先皇修了半輩子宮殿,早就想回鄉榮休了。”

“原來如此。”

高拱捋着鬍鬚,有些惆悵。

“新鄭公,稍安勿躁!”葛守禮勸道。

高拱心頭一動,“與川公,可有耳聞些什麼?”

葛守禮微微一笑,“老夫這次繞道河南,特意到貴府拜訪,其實受了少湖公之託。”

高拱眼睛微微一眯,“徐閣老叫與川公前來,有什麼教誨?”

“哈哈,伱個高大鬍子,心裡憋着一口氣,是不是啊?”

高拱默然無語,只是捋着鬍鬚,神情已經明白無誤。

“新鄭公,你上次出京,是因爲山西大案,被先皇嚴旨斥貶回家。要召你回京,也需等先皇入山陵,國喪期滿。否則的話,有些好賣直邀名的御史,可要拿你高新鄭開刀了。”

高拱深吸一口氣,“老夫知曉,只是這些日子,京裡平靜無聲,倒是有些叫人琢磨不定。”

葛守禮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拈着下巴的鬍鬚,輕聲道:“京裡的事,表面上波瀾不驚。新皇遣使祗告天地、宗廟、社稷,在奉先殿即位。在華蓋殿接受文武百官朝賀,而後即下詔書,立皇太子。

幾日,祗告天地、宗廟、社稷後,太子在文華殿接受文武百官朝賀。

皇上搬入紫禁城,太子搬入西苑。”

“什麼!”高拱捋着鬍鬚的手一抖,手指間夾着幾根鬍鬚。

“還有,司禮監還設在西苑。掌印太監還是黃錦,秉筆太監除了馮保、劉義、滕祥、陳洪,添了一位萬福,隨堂太監除了方良、陳矩、李春,添了一位呂用。”

高拱臉色陰沉,司禮監居然還在西苑,這怎麼能行!

司禮監代表着皇權,應該跟着皇上走,皇上回了紫禁城,那麼司禮監就應該回紫禁城。如此說來,朝權居然被一孩童少年暗中掌握着。

該死!

京中好友的書信裡,怎麼對這些事,避而不談呢!

不行,我必須儘早回京,還政皇上,以正朝綱!今天我就修書,上疏給皇上,不再顧忌什麼顏面了。

大明朝綱,已經不能再亂了,必須抓緊時間,撥亂反正!

葛守禮看到高拱臉色,也猜到他心中所想,開口道:“少湖公在書信告訴我,太子殿下建議召新鄭公回朝入閣,問少湖公意見。

少湖公自然是雙手歡迎,不過也明言了,此事需等國喪期滿,再向皇上上疏。少湖公擔心新鄭公焦慮,胡思亂想,便叫老夫趁着北上,繞道新鄭,與公解惑,寬慰汝心。”

太子和徐階葫蘆裡賣得什麼藥?

高拱危坐座椅,神情肅穆。

“與川公,高某自小讀聖賢書,以天下爲己任,值此國家多事之時,當力謀社稷萬年之計。皇上記得微臣,臣自當竭力,以報聖恩!

與川公,可願助某,任天下之重,勇天下之行?”

葛守禮哈哈大笑,“新鄭公,老夫今日願來這裡,何須再明言了!”

不兩日,一封詔書出京城,直奔河南新鄭。

與此同時,一封急報,自遼東疾馳而來,直入京師。

155.第155章 張居正被震麻了492.第490章 祝壽大戲第816章 成語太難懂了!第370章 爲大明和父皇遮風擋雨617.第613章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第903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311.第311章 我們在遼陽過冬!289.第289章 殿下的御下術大成250.第250章 朝獻的大火燒到江華島472.第470章 心迷意亂的潘應龍第17章 楊金水第677章 到底釣沒釣上?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237.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御史154.第154章 西北的問題也要解決第102章 天下無巧事193.第193章 義憤填膺的清苦京官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揚州官場第75章 大同鎮601.第597章 日拱一卒第67章 盧鏜的怒火第831章 固節驛站296.第296章 還是海公知我!606.第602章 新大陸是上蒼賜給大明的寶地第903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36.第136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601.第597章 日拱一卒324.第324章 老大,你用過早膳了嗎?第36章 又大一歲第725章 內幕浮出水面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第363章 我真是太懂事了第812章 明國就是禮數多啊!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第702章 朕給你們指出一條發財之路228.第228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327.第327章 撫順城下第943章 天大的案子啊!第65章 大明水師提督盧鏜的警告279.第279章 大明揮舞大錘找人PK153.第153章 這仗打得不對啊!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第816章 成語太難懂了!313.第313章 最大的奸臣在西苑!第829章 朕最擅長用經濟手段!第664章 遊七?這裡是湖廣!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第668章 目標,思南城第69章 高山衛事件第762章 這案子真是精彩啊!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248.第248章 這就是大上海啊!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第44章 癸亥之變第713章 連戰連敗的戚繼光164.第164章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473.第471章 軍政兩用人才第935章 白雲湖農家樂第706章 打響的第一炮229.第229章 我們的炮聲不夠響啊第2章 倒嚴第一刀第851章 他們非但不投降,還敢還擊!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271.第271章 這是什麼大會?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235.第235章 報恩寺案又起波瀾251.第251章 松江有兩害!我就是其中一個第919章 朕今天好好批評你第667章 請稱我一聲前輩第82章 皇太孫第794章 大明前進一型蒸汽機車407.第406章 致命一擊!225.第225章 從快從重從嚴!第79章 世子的羽林衛第743章 萬曆三年龍擡頭25.第25章 給皇爺爺上價值121.第121章 早晚你們會念我嘉靖的好!425.第424章 我們是王師!410.第409章 我要彈劾霍老糊塗!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324.第324章 老大,你用過早膳了嗎?第52章 接牌的衆人(二)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139.第139章 戎政督辦處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335.第335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573.第570章 三吳第一世家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第697章 我要打到河中去!195.第195章 目標還是太子殿下323.第323章 總有那麼些不肯死心的人414.第413章 想讓太子交人533.第530章 都是聰明人啊第78章 祖孫倆分錢第885章 黑海風雲第13章 朝天觀第700章 葉爾羌國就這麼沒了
155.第155章 張居正被震麻了492.第490章 祝壽大戲第816章 成語太難懂了!第370章 爲大明和父皇遮風擋雨617.第613章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第903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311.第311章 我們在遼陽過冬!289.第289章 殿下的御下術大成250.第250章 朝獻的大火燒到江華島472.第470章 心迷意亂的潘應龍第17章 楊金水第677章 到底釣沒釣上?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237.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御史154.第154章 西北的問題也要解決第102章 天下無巧事193.第193章 義憤填膺的清苦京官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揚州官場第75章 大同鎮601.第597章 日拱一卒第67章 盧鏜的怒火第831章 固節驛站296.第296章 還是海公知我!606.第602章 新大陸是上蒼賜給大明的寶地第903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36.第136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601.第597章 日拱一卒324.第324章 老大,你用過早膳了嗎?第36章 又大一歲第725章 內幕浮出水面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第363章 我真是太懂事了第812章 明國就是禮數多啊!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第702章 朕給你們指出一條發財之路228.第228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327.第327章 撫順城下第943章 天大的案子啊!第65章 大明水師提督盧鏜的警告279.第279章 大明揮舞大錘找人PK153.第153章 這仗打得不對啊!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第816章 成語太難懂了!313.第313章 最大的奸臣在西苑!第829章 朕最擅長用經濟手段!第664章 遊七?這裡是湖廣!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第668章 目標,思南城第69章 高山衛事件第762章 這案子真是精彩啊!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248.第248章 這就是大上海啊!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第44章 癸亥之變第713章 連戰連敗的戚繼光164.第164章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473.第471章 軍政兩用人才第935章 白雲湖農家樂第706章 打響的第一炮229.第229章 我們的炮聲不夠響啊第2章 倒嚴第一刀第851章 他們非但不投降,還敢還擊!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271.第271章 這是什麼大會?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235.第235章 報恩寺案又起波瀾251.第251章 松江有兩害!我就是其中一個第919章 朕今天好好批評你第667章 請稱我一聲前輩第82章 皇太孫第794章 大明前進一型蒸汽機車407.第406章 致命一擊!225.第225章 從快從重從嚴!第79章 世子的羽林衛第743章 萬曆三年龍擡頭25.第25章 給皇爺爺上價值121.第121章 早晚你們會念我嘉靖的好!425.第424章 我們是王師!410.第409章 我要彈劾霍老糊塗!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324.第324章 老大,你用過早膳了嗎?第52章 接牌的衆人(二)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139.第139章 戎政督辦處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335.第335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573.第570章 三吳第一世家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第697章 我要打到河中去!195.第195章 目標還是太子殿下323.第323章 總有那麼些不肯死心的人414.第413章 想讓太子交人533.第530章 都是聰明人啊第78章 祖孫倆分錢第885章 黑海風雲第13章 朝天觀第700章 葉爾羌國就這麼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