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

胡宗美騎在馬上,一路疾行,終於在日落之前,趕到了豐寧城裡。

豐寧城位於灤河和小灤河交匯之處,背靠沙爾呼山,位置十分要緊。

東南連接承德城,東北沿着小灤河,可直達應昌城。

應昌城位於蝦蟆嶺,西接灤河上游支流四道河源頭,東連潢河源頭,被稱爲遼河河套地區的鎖鑰北門。

豐寧城西南過沙爾呼山,可直抵潮河。潮河蜿蜒南下,過古北口入邊牆,進密雲直抵通州,然後成爲直通天津的潞河。

西北逆着灤河繼續,可抵達興化城。

如此要緊的城池,大明這幾年來一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建。

現在城圍二十六裡,分四門,裡面一半是軍營官倉,一半是民商鋪舍,還有兩座佛剎。經過數年經營,這裡已經成爲方圓數百里的經濟、文化中心。

胡宗美一行十餘人,驗過腰牌文書,進了豐寧城,直接到豐寧城守備府報道。

守備是一位輕車都尉,管着一個步兵團,以及一個附近牧民組成了營衛騎兵團,姓丁。

“丁守備,在下胡宗美,奉中軍都督府銓政司之命,調往戚帥麾下前敵參謀處。請問戚帥還在豐寧城嗎?”

丁守備看過胡宗美的文書

胡宗美,籍貫徽州,直接由銓政司調派。這一看就知道他肯定跟宣城縣公胡公關係匪淺。

“胡參謀,戚帥四天前巡視完豐寧一帶防務,去了興化城。某安排你住下,明早換馬,繼續前往興化城。”

“謝丁守備!”

安頓下來後,趁着只是黃昏,天色還尚亮,胡宗美拉着同伴在豐寧城裡閒逛起來。

北半城是官衙、軍營和官倉。

建築都是高牆大屋,一個院一個院的連成一片。

遼河河套地區現在被劃歸爲宣徽院管轄。

宣徽院在這裡設了西遼河廳,治所在承德城。再分設興化、豐寧、承德、應昌、巴林、通遼、赤峰、朝陽、建昌九個治事所,分管當地民政。

所以官衙只有守備府和治事所,一東一西,一大一小。

南半城是民舍,兩條主幹道兩邊全是商鋪。

福建的茶葉、嶺南的蔗糖、江西的瓷器、湖廣的大米、蘇杭的絲綢、松江的棉布、安徽的紙張、直隸的鹽巴、河南的麪粉、山東的小米、河套的羊毛牛肉乾.

琳琅滿目。

商鋪裡,夥計和掌櫃操着帶各地口音的官話,跟客商交談。

胡宗美可以聽出安徽徽州、山東臨清、山西太原、直隸天津、河南開封、蘇州太倉、福建福州等地的口音。

客商或穿衫袍,或穿曳撒,操着生硬的官話。你可以從他們的官話裡,聽出漠南、遼西、等地的口音。

城東有一條街,兩邊全是腳店和酒樓。

腳店裡坐滿了腳伕挑夫,還有放假出營的軍士,短打勁裝。

酒樓裡進出的都是些商賈、文士以及附近的頭人和百戶,穿着長衫袍和質孫服,頭戴帽巾。

腳店裡以麪食爲主,有燒餅、湯餅、蒸餅、籠餅、春餅,有蝴蝶面、水滑面、託掌面、切面、掛麪、餛飩、合餎.

胡宗美驚奇地發現,他在京城各種小店看到的麪食,這裡基本上都能看到,只是做出來的味道,可能有差異。

米飯和炒菜多在酒樓,胡宗美還從一家酒樓裡聞到了鴛鴦火鍋的味道。

胡宗美忍不住對同伴說道:“真是想不到,塞外新城,居然繁華到了這個地步,不輸內地富庶縣城。”

胡宗美一行人吃了晚飯,回住所的路上經過豐寧公學,正好遇到散學。

從大門涌出數百學子,有的是城中軍民子弟,有的是城外牧民子弟。他們三兩結伴,夾着書本,說說笑笑,走路回家。

第二天一早,軍營裡的軍號聲驚醒了胡宗美。

他猛地從牀上彈起來,穿好衣服,叫醒同伴,出去後圍着搖井洗漱。吃了早飯,他們牽着各自的坐騎,沿着大街奔西門。

在西門大街上,看到六位僧人,穿着灰褐色僧衣,蹬着布鞋,打着綁腿,揹着行李,左手拿着念珠,排成一隊,徒步向西門而去。

胡宗美十分好奇,問路邊行人。

“勞駕問下長者,這六位僧人是做什麼去的?”

行人長者看了一眼牽着馬的胡宗美,答道:“這是善化院的僧人,按例出去苦修。”

“苦修?”

“對,這些苦行僧出去十天左右,繞着豐寧百餘里的地方走一大圈,給沿途的牧民唸經祈福,遇到病人還看病舍藥。

有時遇到老人病故,就給牧民做超度法事。”

一位同伴忍不住說道:“啊,他們這是去化緣求捐嗎?”

“不,化緣求捐怎麼叫苦修?”長者一口否定,“按照戒律,這些苦修僧不得主動向檀越求施捨,人家給什麼就吃什麼。

除了當時那一餐吃的喝的,其餘一干衣物、布帛、金銀都不得接受,就連多餘的食物都不準接受。”

同行好奇地問道:“要是那一天沒有人施捨呢?”

長者答道:“那就餓一天。這些僧人最忌諱碰錢,金銀銅錢,堅決不能碰,說是他們持戒後碰了就會墜入阿鼻地獄。”

胡宗美好奇了,“想不到塞北的僧人,與中原的僧人截然不同啊。長者,你知道這是哪一宗的僧人嗎?”

“哪一宗就不知道,反正只知道他們自稱是釋門歸正會的僧人。”

“釋門歸正會?”

“是的,這些釋門歸正會的僧人說,如今的釋門,不再專持與佛經,也不講修身普渡,只知道披着袈裟行斂財行樂之事,已經墜入魔道。

他們要清源歸正,重新回到捨棄俗念、專事修身普渡的釋門正途上來。”

胡宗美和同伴們都驚呆了,“還有這樣的釋門宗派?我們怎麼沒聽說過?”

旁邊有位商旅開口說道:“釋門歸正會,也叫真義宗,源起甘肅河西一帶。說是一羣不被關中釋門不容的僧人,西去河西,意欲尋找真正的釋門真義。

在那邊遇到了此前從西域逃入河西的僧人。兩邊爭論了二三十年,最後發現其實兩邊追求的佛義是一致的,於是就合爲一宗。

吸收了律宗、禪宗和密宗部分佛義真言,嚴格戒律,堅持真正的釋門修行,自稱爲真義宗。

霍公督陝甘時,得知了這些僧人言行,深以爲善,上奏給了朝廷。皇上也覺得如此修行,纔是真正是修佛之道。於是就下詔褒獎,引入各地。

霍公爲他們組織了釋門歸正會,然後迅速傳播於甘肅、青海、寧夏、以及灤河、遼河等地。”

原來如此!

胡宗美跟着六位僧人出了西門,有走了兩三百米。僧人折向西南,胡宗美等人要沿着西北官道趕路。

胡宗美翻身上馬,轉頭一看,只見朝陽升起,萬丈金光越過豐寧城,照在了綠油油的草原上,流光溢彩,更是把六位僧人照得如金身羅漢一般。

他們穿着粗布僧人,揹着高高的行囊,左手持念珠,右手拄杖,昂着頭,直着腰,嘴裡唸唸有詞,不緊不慢地走着。

一陣風從草原那邊吹過來,吹過胡宗美的臉,他彷彿聽到了僧人嘴裡的念詞。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衆生,實無衆生得滅度者。”

胡宗美跟同伴體恤馬力,一路小跑,兩個時辰後來到郭家屯堡。

郭家屯堡既是驛站,又是城堡要塞。

城方四里,牆高兩丈,六米五。開南北兩正門,東西兩側門。裡面大半是驛站,還有少部分是郭家屯供銷站。

沒錯,就是楊金水建立的供銷社,在郭家屯有一家供銷站,專門針對附近的牧民零售鹽巴、糧食、馬蹄、棉布。

供銷站的人員還身兼多職,比如醫生,可醫人治獸;比如鐵匠,可定製馬蹄或轡頭;比如木匠,可修葺馬車、帳篷。

關外地廣人稀,一般是每隔四十里有一座城堡驛站,從承德到豐寧共有四座城堡驛站,從豐寧到興化城有兩座城堡驛站。

從承德到赤峰,有六座城堡驛站。

赤峰到巴林有三座城堡驛站,到通遼有五座城堡驛站。

豐寧到應昌有兩座城堡驛站。應昌到巴林三座城堡驛站。

承德到建昌有兩座城堡驛站。

從建昌到朝陽有兩座城堡驛站。

從朝陽到赤峰有三座城堡驛站,到通遼有五座城堡驛站,到廣寧中屯錦州城有兩座城堡驛站。

草原上也是逐水而行,官道也是沿着河流延伸。

這些分佈在河畔官道上的城堡驛站,與承德、赤峰、豐寧、興化、巴林、通遼、朝陽、應昌等城,組成網狀鐵鏈,把灤河和西遼河圍成的河套地區,牢牢地羈置爲大明疆域。

郭家屯堡駐紮着一隊邊軍,一隊當地營衛騎兵,還有二十幾位驛站驛卒,五六位供銷站站員。

胡宗美一行人在這裡休息了一個小時,人吃了麪餅,喝了涼白開。馬餵了苜蓿草料,也喝了水,告別驛卒,繼續趕路。

官道上車隊絡繹不絕,高輪馬車奔流不息。沉重的貨車緩緩而行。

輕快的驛車快速駛過。

驛車是指某城到某城,沿着官道行駛、有固定路線和固定時間、只在驛站歇息的馬車。

一般是一天一班。繁華的一天兩到三班。冷清的就兩三天一班。一般爲四駕馬車和六駕馬車。

還時不時有騎兵隊來回巡邏。

這些騎兵有豐寧和興化城派出的騎兵隊,也有郭家屯騎兵隊日常巡邏。

只是兩者負責的區域不同,中間有重迭交叉。

官道兩邊是一望無際的草原,頂頂氈包遠遠地點在綠色的草原中。一羣羣羊兒像朵朵白雲,在綠色的天空飄蕩着。

牧民騎着馬,揮舞着馬鞭,牧羊犬在草叢裡鑽進鑽出。悠悠的,胡宗美聽到牧民唱歌的聲音。

這歌聲就像天上飛翔的遊隼獵鷹,極遠,卻圍着你縈繞盤桓着。

在半溝堡休息了一晚,胡宗美一行人在中午之前,趕到了興化城。

興化城位於灤河上游,是四道河、克蚌河匯入灤河交匯處,在開平舊城以東三十里。

城圍二十四里,分開四門。

胡宗美一行人進到興化城,先去燕北都司報道。

燕北都司隸屬京營總督,統轄灤河、西遼河一帶駐軍。蒙古左六翼翼衛軍,也聽從它的調遣指揮。

戚繼光兼任燕北都司都指揮使。

胡宗美在小校帶領下,面見了戚繼光。

“三十七郎,你到了就好,趕上好機會了。”戚繼光開門見山地說道,“你馬上去燕北都司參謀處報到,安置好後換上軍裝趕緊來大帳參加會議,一個小時召開軍事會議。”

胡宗美眼睛一亮:“戚帥,有仗要打?”

“沒錯,還是大仗,快去報到安置好,速來參加會議。”

“是!”胡宗美興奮地一溜煙就跑沒影了。

報到、領軍裝、找到住所、放置行李,再換好衣裝,胡宗美匆匆趕到大帳,時間過了五十分鐘。

大帳裡站滿了人,各自按照軍階分站着。胡宗美屬於文職參謀官,暫領正八品的忠武副尉軍階。

“戚帥到!”

衆人馬上肅立。

第69章 高山衛事件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第83章 會做生意的楊金水第830章 永久牌自行車421.第420章 俺答汗請便!491.第489章 酒照喝,舞照跳第22章 橫嶼島第658章 水太冷了!544.第541章 爲了大明,只好先苦一苦天竺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第895章 這個真不懂啊!第945章 敢叫人間換日月422.第421章 攻守易勢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第877章 羅馬鴻門宴?第738章 第二百四十七 你們這些大明謎語人!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第723章 犯法?被抓了才叫犯法。161.第161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206.第206章 千萬兩銀子的暴利151.第151章 寇可行,我亦可行!第939章 又被皇上教誨了一番第916章 遇到張四維,算你們倒黴!第91章 一打二的李狀元213.第213章 這回又輪到張居正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第379章 伯思哈兒的野望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煩事第908章 王大錘,你是個狠人!445.第443章 忙碌的徐渭491.第489章 酒照喝,舞照跳304.第304章 圖們汗玩什麼花樣?608.第604章 工人與農民的衝突第842章 想不想當遺民女婿?第666章 李贄的戰鬥力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482.第480章 張居正驚蟄初鳴第837章 都不簡單!469.第467章 故紙堆裡找不到未來的光第786章 京師名校天壇學校598.第594章 那我們就將計就計!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第903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318.第318章 下雪了!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520.第517章 幾度夕陽紅,青山依舊在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209.第209章 海瑞也會玩心眼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第56章 一團和氣第922章 戚繼光呢?172.第172章 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第726章 一個敢報,一個敢信!第935章 白雲湖農家樂第774章 笑點和看點在哪裡?第800章 對待同僚要如春天一般625.第621章 準備抓大魚302.第302章 遼西通遼城593.第589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第901章 萬曆十年深秋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們怕不怕?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揚州官場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140.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565.第562章 張居正微訪戶部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揚州官場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514.第511章 啓新亭會議第724章 誰殺的?289.第289章 殿下的御下術大成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第681章 萬里共明月237.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御史447.第445章 吃着火鍋 喝着小酒第884章 中西友好協會209.第209章 海瑞也會玩心眼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492.第490章 祝壽大戲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來全靠你們了第28章 一封信第704章 居然是他!第901章 萬曆十年深秋482.第480章 張居正驚蟄初鳴第740章 肚皮舞有什麼好看的!第777章 朕要說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第843章 我們要開始經營了!526.第523章 小舅舅和大外甥第695章 沒完沒了是吧!第804章 奧葡波三國使節問,我們該怎麼辦?141.第141章 諸位,本撫該怎麼辦?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第361章 俺答汗還能活多久?415.第414章 沒人能逼迫孤!651.第647章 我愛朝獻,朝獻愛我嗎?第872章 風起歐羅巴
第69章 高山衛事件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第83章 會做生意的楊金水第830章 永久牌自行車421.第420章 俺答汗請便!491.第489章 酒照喝,舞照跳第22章 橫嶼島第658章 水太冷了!544.第541章 爲了大明,只好先苦一苦天竺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第895章 這個真不懂啊!第945章 敢叫人間換日月422.第421章 攻守易勢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第877章 羅馬鴻門宴?第738章 第二百四十七 你們這些大明謎語人!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第723章 犯法?被抓了才叫犯法。161.第161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206.第206章 千萬兩銀子的暴利151.第151章 寇可行,我亦可行!第939章 又被皇上教誨了一番第916章 遇到張四維,算你們倒黴!第91章 一打二的李狀元213.第213章 這回又輪到張居正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第379章 伯思哈兒的野望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煩事第908章 王大錘,你是個狠人!445.第443章 忙碌的徐渭491.第489章 酒照喝,舞照跳304.第304章 圖們汗玩什麼花樣?608.第604章 工人與農民的衝突第842章 想不想當遺民女婿?第666章 李贄的戰鬥力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482.第480章 張居正驚蟄初鳴第837章 都不簡單!469.第467章 故紙堆裡找不到未來的光第786章 京師名校天壇學校598.第594章 那我們就將計就計!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第903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318.第318章 下雪了!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520.第517章 幾度夕陽紅,青山依舊在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209.第209章 海瑞也會玩心眼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第56章 一團和氣第922章 戚繼光呢?172.第172章 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第726章 一個敢報,一個敢信!第935章 白雲湖農家樂第774章 笑點和看點在哪裡?第800章 對待同僚要如春天一般625.第621章 準備抓大魚302.第302章 遼西通遼城593.第589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第901章 萬曆十年深秋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們怕不怕?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揚州官場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140.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565.第562章 張居正微訪戶部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揚州官場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514.第511章 啓新亭會議第724章 誰殺的?289.第289章 殿下的御下術大成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第681章 萬里共明月237.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御史447.第445章 吃着火鍋 喝着小酒第884章 中西友好協會209.第209章 海瑞也會玩心眼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492.第490章 祝壽大戲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來全靠你們了第28章 一封信第704章 居然是他!第901章 萬曆十年深秋482.第480章 張居正驚蟄初鳴第740章 肚皮舞有什麼好看的!第777章 朕要說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第843章 我們要開始經營了!526.第523章 小舅舅和大外甥第695章 沒完沒了是吧!第804章 奧葡波三國使節問,我們該怎麼辦?141.第141章 諸位,本撫該怎麼辦?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第361章 俺答汗還能活多久?415.第414章 沒人能逼迫孤!651.第647章 我愛朝獻,朝獻愛我嗎?第872章 風起歐羅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