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種奇葩的要求,朱翊鈞從來不會慣着它。
一封急報八百里加急被送到天山都司。
很快,滅掉葉爾羌汗國沒多久的天山南路行都司,先是派出小股偵查隊伍,在商隊馬幫的帶領下先進,隨後索倫突擊步兵團從於闐出發。
經過卡拉胡魯木山口(喀喇崑崙山口),穿過都木繞地區,猶如天兵神降,出現列城城下。
守軍驚慌失措,根本抵擋不住滑膛槍和手榴彈交替使用、兇猛如東北虎串門的索倫突擊步兵,不到兩個小時,列城攻陷。
俄力思軍民元帥府被滅,然後大明在那裡設立勃律千戶所。
連遠在藏西,躲在帕米爾高原深山雪域裡的俄力思軍民元帥府都被滅了,整個烏斯藏更加和諧。
大大小小的部落首領,陸續到拉薩烏斯藏宣政使司報到,獻上自己名下的百姓、奴隸、牛羊和牧場名冊地圖。
太祖皇帝定有祖制,大明不允許有奴隸。
大明那些大家都知道是賣身給大戶世家爲奴僕的人,籤的都是僱傭契約,是僱工。
有的從小就委身“爲奴爲僕”的,走的是拜認程序,叫主人爹爹、叫主母孃親,都是家人們啊!
烏斯藏成立宣政使司,納入大明版圖,就不允許有奴隸,都是大明百姓。過往那些血腥的奴隸制度也必須廢除,接受大明文明的洗滌,一起邁向新時代。
張居正說青海、烏斯藏兩宣政使司統計出的人口是一百三十萬人口,其中青海六十萬,烏斯藏也就七十萬左右。
七十萬人口,卻有大大小小數百個頭人,平均下來手裡也就數百上千部衆,大一點的也就是上萬百姓。
這麼點部衆,好意思讓大明封王、授行都指揮使、元帥、萬戶嗎?
你們這是在埋汰誰啊!
大明的爵位和官階這麼不值錢嗎?
張居正繼續說道:“其餘四千兩百三十二萬人口,得利於這些年官府在大明各城鎮修建醫院和衛生所,在鄉村培養赤腳郎中,大力宣傳水要煮開喝、垃圾要深埋、不準隨地大小便、吃飯前要洗手等衛生知識,使得國民們健康得到了提高,壽命得以延長。
其中最重要的是城鎮有產科,一村一穩婆的城鄉產科計劃,大力推行科學生產、健康養育,使得死嬰率迅速下降。
十歲以內兒童成活率,從萬曆元年開始各地推行防病疫苗接種計劃,也極大地提高了。”
死嬰率是生下不滿月就死了的。
但是此前的衛生醫療條件,嬰兒生下來能活到十歲的也是非常艱難。
“根據禮部醫政司和太醫院不完全統計,南北兩京、灤滬兩直隸州、以及瀋陽、平壤、漢陽、天津、揚州、太原、西安、洛陽、開封、寶慶、武昌、長沙、成都、南昌、杭州、寧波、福州、廣州、交州、新州*二十城死嬰率從萬曆元年的百分之四十一降到了萬曆四年的百分之十六。
十歲以內兒童死亡率從百分之三十九降到了百分之十九。
正是有了以上這些舉措,大明百姓在三年間,增加了四千兩百三十二萬人口!”
張居正放下文卷,感慨地說道:“皇上當初力行這些舉措,需要耗費巨大財力、物力和人力,許多官員非常不理解,各種陰陽怪調層不出窮。
但是現在回過頭去看,這些舉措是曠古絕無的仁德善政,可謂遠超堯舜。
這纔是真正的愛民如子。”
衆人很有默契地說道:“皇上仁勝堯舜、德配天地。”
朱翊鈞不動聲色地擺了擺手。
三年增加四千兩百三十二萬人口,這也是他始料未及的。
仔細想一想,這樣的結果屬於應激反應,也就是猛地打了一把方向盤,轉的彎有點猛,反應出現的效果也比較明顯。
後面的效果會明顯減弱。
現在大明的醫療衛生髮展就陷入瓶頸。
死嬰率、十歲兒童死亡率很難再往下降,除非把抗生素和百白破、脊髓灰質炎疫苗等大殺器發明出來。
張居正又拿起文卷,繼續念道:“萬曆四年,大明統計得田地八億七千二百七十九萬畝,相比萬曆元年增加九千六百萬畝。
三千萬畝是靜海省田地,二千四百萬畝是日南省田地,兩千六百萬畝是遼寧和海東省田地。
它們在萬曆二年陸續被統計整理出來。
天南、烏斯藏和青海宣政使司只增加不到五百萬畝田地。”
這個能理解,那幾處地方或苦寒或苦旱,提供的可耕種田地不多,估計也就費爾干納谷底、以及土魯番和哈密地區貢獻的比較多。
那裡多的是乾旱半乾旱性草原牧場。
“其餘一千一百萬畝田地,是湖南開發洞庭湖以及湘、沅、資、澧四水地區,以及海東、靜海兩省大興水利後增加的田地。
當然了,播州併入貴州,改稱遵義郡之後,改土歸流大獲成功的貴州也貢獻了一百七十五萬畝田地。
萬曆四年收得田賦六千一百一十八萬石,相比萬曆元年增加了一千六百二十萬石。
由於萬曆元年後,朝廷對百姓合理開荒實行三免五減政策,所以大量新增加的耕地田賦還沒開始徵繳。
就算如此,我朝田賦第一次突破到六千萬石!以我朝平均田賦爲一成來算,萬曆四年大明全國產糧六億一千一百一十八萬石。”
衆人紛紛交頭接耳,興奮又欣喜地議論着。
張居正目光從褐黑色鏡框上方投射出來,掃了一眼,輕輕咳嗽了兩聲,議論聲慢慢變低,很快恢復安靜。
“諸位,這沒有什麼好高興的!
六億石糧食,聽上去很多,但我們有多少人口了?兩億三千一百萬人口,平均每人每年只分到二百六十斤糧食,一人一天一斤都沒有,怎麼夠吃?
我大明現在每年要從暹羅、真臘、印度進口超過上千萬石糧食,堪堪滿足百姓們的吃食。
諸位啊,我們還沒有完全解決大明百姓吃飽肚子的重要問題,內閣的工作沒有做好,還要再接再厲啊!”
衆臣看向張居正,很多資政覺得這個張叔大太嘚瑟了。
裝腔作勢!
明貶暗誇!
平均一個人一年只有二百六十斤糧食,這是平均啊我的張相。
壯小夥一天一斤糧食可能打不住!
可是襁褓裡的嬰兒呢?
穿着開襠褲的兒童呢?
還有牙齒掉得稀疏零落的老者呢?
他們也要一天一斤糧食嗎?
想撐死他們嗎?
再說了,這幾年隨着玉米、土豆、紅薯廣泛種植,農戶不僅得到了口糧補充,還有餘力飼養豬、鴨、雞、鵝。
司農寺也很重視牲畜養殖。
所屬的幾家農科所培育了許多良種。農墾公司飼料廠也生產出許多高效飼料,使得飼養的牲畜抗病能力提高、生長速度加快。
百姓們得到了大量的肉食補充,還有江河湖泊的漁業以及海洋漁業的迅速發展,生猛海鮮成了沿海地區城鎮常見的桌上菜。
百姓們肚子裡油水多了,對主糧的需求也在下降,大明各地現在並不缺糧。
顯而易見的是糧價一年比一年低,那些豪強世家們,頭髮都要愁白了!
穀賤傷農啊,尤其是我們這些擁有大量田地的“農戶”,傷不起啊!
最讓他們痛苦的是,不僅糧價在跌,田價也在不停地跌。許多人賺到錢了,置業首先是去城鎮買套房子,其次就是想方設法去銀行購買有實力公司的股票,再次一點就是購買債券。
置辦田地?
呵呵,田賦好高的!
而且現在無地百姓都在向大城市涌去,進那裡的工廠當工人,或者搬運工、內河船隻水手.
做什麼都比種田賺得多,糧價這麼低,一天賺的工錢養家餬口還有多。
那麼我爲什麼要去給地主家做牛馬?我去城裡當打工的牛馬不香嗎?
現在各地佃戶僱工越來越難找,開出的工錢也越來越高,進一步擠壓豪強世家從田地的收益。這些大地主們,頭髮又白了不少。
這樣實打實的太平盛世,不僅國朝前所未有,翻遍史書,歷朝歷代也難見。在你張居正爲內閣政相、總理國政時實現了,還不夠你嘚瑟的!
小人得志便猖狂!
不要看現在資政局全體會議一團和氣,其實成員裡有不少看張居正不順眼的人。
朱翊鈞的權謀深得祖傳,怎麼可能會讓資政局這麼重要的決策機構一家獨大呢?
張居正對這些異樣的目光毫不在意,繼續念道:“萬曆四年計得非農稅收總計一億八千二百九十七萬圓,比萬曆元年增長了百分之六十一點九。
平均年增長率百分之二十七點三。”
經過幾年的學習,資政局成員都聽得懂平均年增長率是什麼意思。雖然不知道怎麼算,但是知道比單純的年增長率要複雜,也更準確。
“關稅計三千六百八十九萬圓,比萬曆元年增長了百分之二十一。工商交易稅計五千一百九十三萬圓,比萬曆元年增長了百分二十六。
鹽糖茶酒專賣稅計六千七百八十四萬圓,增長百分之九十七。
其中增長最多的是菸草稅,從萬曆元年的零,增長爲三千七百六十萬圓。”
王國光和幾位財政口的資政對視一眼,眼睛裡閃爍着精光。
張居正念的菸草稅金額,還只是榷易司(菸酒鹽糖茶專賣總局)收取的部分菸草專項稅。
少府監通過專利轉讓權、品牌授權費、聯營轉讓費等五花八門的手段,把一部分菸草稅截留在少府監手裡,戶部預估有五千萬圓。
只少不多,真實的金額可能遠超出這個數字。
可這是當初少府監與內閣合作生產香菸時達成的協議,內閣和戶部再後悔也不敢撒賴。
你敢跟皇上撒賴嗎?
萬曆皇帝算好的了。他吃肉,還能讓戶部喝到湯,要是換做世宗等先皇帝你試試看,能不能讓你聞到味?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香菸他孃的居然這麼暴利啊!
現在不僅王國光和財政口的幾位後悔了,估計就連張居正張相的腸子都悔青了。
當時大家知道香菸是皇上和楊金水聯手搗鼓出來的,已經猜到是一門非常暴利的生意,已經把它拔高到與鹽業去比較。
可是到現在,大家悔不該當初!還是沒有想象力啊!
在煙稅面前,把人頭稅和各種徭役雜稅都加進去的鹽稅,還只是個小弟弟!
王國光現在只有一個念頭,曾經有一個發財的機會擺在我面前.如果再來一次的話,我希望對皇上說,臣想跟你對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