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今日西苑裡全是戲

朱翊鈞在中海湖西邊,沿着小道慢慢走着。

繼承了西苑後,朱翊鈞沒有做大的變動,一直只是小改。

比如北海、中海、南海三個湖泊的周邊堤岸,都是泥地原生態,挨着湖邊走,很容易腳滑,不是栽進湖裡,就是掉到泥地裡。

朱翊鈞叫人改,沿着湖邊,用石塊、水泥壘砌成一道堤岸,每隔二十米用鋼筋混泥土做一根打到湖底硬地的柱子,作爲整道堤岸的支撐點。

有了這道堤岸,就不用擔心湖水把岸邊的泥土沖刷坍塌。

在堤岸內側,沿着湖修一條小道,下面泥土夯實,或用石板、或用鵝卵石、或用條石,混合水泥鋪設而成,兩邊種花樹,相隔一段距離或修一木亭,或修一挑臺,或修一平臺。

處處可見清雅精緻。

跟此前的原生態一比,煥然一新,別具一格。

真要原生態,直接去山林好了,都市還是原生態與人工建築合適搭配,相得益彰。

不過朱翊鈞不着急,一年修一點,兩年了,西苑湖邊的堤岸只修了一半。

他沿着湖邊的小路,緩緩走着。

現在是正月,萬物肅殺蕭索已過,但大地回春又還沒到。朱翊鈞雙手籠着袖子裡,聽着湖中瓊華島和湖東傳來的絲絃唱曲聲,倒別有一番興致。

紫光閣北邊有個蠶池,以前用來養蠶的。

朱翊鈞實在搞不懂自己的祖宗是什麼思維。

皇城裡,除了居住的紫禁城和崇禎的人生後花園萬歲山,什麼都往裡塞。

午門前面有社稷壇和太廟,左順門進去是內閣,再進去就是皇爺爺於嘉靖十三年設立的皇史宬,皇家檔案館。

皇史宬南邊是堡宗修身養性八年的南宮—崇質殿。

北邊是名義上也屬於自己的重華宮,那是自己被冊封皇太孫時一併賜下的。

再北邊過了東安門通道,就是光祿寺、明器廠、尚膳監、內承運庫,居然還有個裡草欄場,專門養馬養象的,因爲它北邊是御馬監,西邊是象房。

這應該是跟前元學的陋俗。

再北邊,圍着萬歲山東邊和北邊,內廷二十四衙門散佈其中,還有皮房、紙房、酒醋面局、刻經廠等作坊工廠。

說出來你都不信,東北角還有一個火藥局。

火藥局!

朱翊鈞真是無語了,一點安全生產意識都沒有。皇帝是天子沒錯,可他真不會飛啊。火藥轟上天,摔下來也是肉泥啊。

亂啊,跟八九十年代某小縣城一樣,雜亂無章,最無語的是紫禁城這麼大個地方,居然沒有一個茅廁。

裡面住的真不是人,都是神人!

西苑也差不多,以前被正德帝豹房一通折騰,亂!皇爺爺即位後撥亂反正,更亂。在這裡住了二十多年後,滿苑全是松柏味,頭上時不時有仙鶴飛過。

可恨的是這些仙鶴居然持寵驕橫,隨意大小便。

朱翊鈞接管西苑後,看在皇爺爺的面子,沒有把這些不講規矩的仙鶴煮了吃,但也全部革除編制,逐出朝堂,自生自滅。

慢慢改吧,自己要改造世界,改造大明,改造皇城也是順帶手的事。

想着這些事,過蠶池,順着玉河橋向東,從牡丹園、梨園坊和瓊華島傳來的絲絃曲樂聲,越發響亮,彼此起伏,如同湖面上的粼粼波光,交織在一起。

朱翊鈞沒有去牡丹園和梨園坊,那裡是后妃和命婦們看戲的地方,自己就不去湊熱鬧了。

繞過承光殿,沿着太液橋,直奔瓊華島的南邊。

瓊華宮在瓊華島的中間,南邊有個花園,依湖修建,樓臺榭亭,風景秀麗,朱翊鈞此前繞湖信步而走時,經常會在這裡駐足。

“姑娘,這裡景色還行,就是春天沒到,少了幾分韻雅。”

有女聲從一叢假山那邊傳了過來。

朱翊鈞眉頭微微一皺,沒有發作。

這些日子,西苑是建立以來最熱鬧的日子,每日有數百命婦和后妃在這裡進進出出。而朱翊鈞就像家裡來了大量客人的主人,躲在屬於自己的地方,閉門不出,儘量躲着這些客人。

“嗯。”一個女聲輕輕地應道。

“姑娘想家了。”

“出門在外的人,誰不想家。”

沉寂了一會,女聲又響起:“姑娘,這西苑說是京城裡風景最美的地方,可我看,比起我們江南,還是差遠了。”

“最美不過家鄉景,在我們心裡,當然是江南最美了。”

朱翊鈞停住了腳步,微微仰着頭,側耳傾聽着。

“姑娘,外面有點冷,我們進去聽曲吧。”

“那些曲,聽膩了。”

“是聽膩了,還沒姑娘唱得好聽。”

“胡說八道。”

“啊呀,是我胡說八道,奴婢不該拿姑娘跟那些戲子們比。不過我還是要說,姑娘就是比她們唱得好聽。”

嘩嘩的水聲,是有人在撥動池子裡的水。

“唱得好聽又如何”女聲裡滿是哀怨。

“姑娘,要不你唱一曲了,好久沒聽你唱了。”

“唱一曲?”

“對,唱一曲江南的小調。姑娘,我也想家了.”

沉寂了一會,一個清婉動聽的聲音響起。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

歌聲亮麗,悠悠揚揚,如春風拂華露,如湖光映青柳,如黃鸝鳴朝霞。

唱得真好聽。

朱翊鈞提着前襟轉了過去,那邊臨水小亭上,坐着兩個女子,其中一位鬢如烏雲,襯得肌膚如雪。清麗可人,明豔絕倫。

另一位也長得清雅不俗,穿着宮女的服飾。

看到一行人從拐角突然轉了出來,嚇了一跳,看到前面的朱翊鈞身穿赭黃團龍蟒服,頭戴翼善冠。

在西苑能如此穿着的,除了皇上就是太子。

看年紀,應該就是西苑主人,當今太子。

“臣妾拜見太子殿下。”兩女連忙跪下。

朱翊鈞走到兩人跟前,“你們是重華宮的人?”

“臣妾是重華宮秀女,蘇州吳縣宋琉璃。”

“孤猜就是你,來西苑看戲?”

“臣妾奉皇后娘娘懿旨,來瓊華宮看戲。覺得氣悶,就出來走走。”

“今日西苑到處都在演戲。”

朱翊鈞的話讓宋琉璃一愣。

“回去跟金水說一聲,有些事強求不來的,要水到渠成。不過你的曲,唱得很好聽,孤喜歡。”

說罷,朱翊鈞轉身離開了。

一行人嘩嘩地來,又嘩嘩地消失在拐角。

丫鬟採蓮腦仁子嗡嗡的,什麼意思?

她轉頭一看,宋琉璃正看着朱翊鈞消失的地方,臉色一會白,一會紅。

“姑娘,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聖意如天,恩威難測。採蓮,我們回去了,省得別人生疑。”

兩人悄悄回到瓊華宮,入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似乎沒人關注她們。只有薛寶琴和曾婉兒轉頭看了一眼,微微一笑。

宋琉璃含笑點頭回禮,舉目看去,看到楊金水站在皇后陳氏身邊,輕聲說着話,哄得皇后滿臉笑容,十分開心。

等了兩刻鐘,一折戲唱完,皇后叫傳晚膳。

“難得清靜,我們娘幾個聚在這裡,吃完晚膳我們繼續聽,聽個夠。”陳氏笑呵呵地說道。

皇上你玩你的,我也會找樂子玩。

趁着大家起身,各自去更衣、洗手,準備去偏閣用晚膳,宋琉璃在偏僻無人處等到了楊金水,匆匆把情況一說。

楊金水看着宋琉璃說到:“宋姑娘,現在你該知道太子殿下心細如髮,目如燭照。這天底下沒有什麼事能瞞得過他。”

“楊公,殿下說得強求不來的,要水到渠成,到底什麼意思?”

楊金水繼續看着她,和藹地說道:“宋姑娘,重華宮裡五人,包括你在內,每一位都身負着諸多人的期望。

大爭之世,大家都要爭啊。我們先天有缺陷,必須出奇兵,卻被太子殿下一眼識破,通過你告誡奴婢,告誡大家,不要操之過急。”

宋琉璃臉色一變,“楊公,那我們豈不是弄巧成拙。”

楊金水淡淡一笑:“也不算是弄巧成拙。殿下銳意進取,故而不喜暮氣沉沉之人,喜主動出擊的人。他看破了卻只是告誡,就是好事。”

宋琉璃也想明白了,行了個萬福:“謝楊公。”

“宋姑娘客氣了,很快,你就是奴婢的主子了。”

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116.第116章 窺到伯思哈兒的破綻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第775章 大明的太平盛世就是這樣的!第786章 京師名校天壇學校454.第452章 建設大西北190.第190章 太子,臣一定會辦好第11章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109.第109章 朱翊鈞的戰略428.第427章 孔孟之鄉第814章 這些娘們什麼都敢說第851章 他們非但不投降,還敢還擊!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們怕不怕?第16章 好老師和好學生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617.第613章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第369章 紫禁城裡的鬧劇640.第636章 到處可見的上海貨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第948章 一直在改革的財稅制度第832章 他們已不是時代的主角了213.第213章 這回又輪到張居正620.第616章 盧鏜,爭取讓小本子給你立雕像254.第254章 大明的慈愛,是有代價的!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570.第567章 大明第一張集體合影第29章 嚴嵩慢騰騰的一刀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第771章 皇上和海公良苦用心啊!533.第530章 都是聰明人啊237.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御史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第934章 這纔是生機勃勃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第379章 伯思哈兒的野望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第810章 朕的培養和選拔官員之道第707章 這小子肚子裡絕對有貨!333.第333章 終於下大雪了第684章 以前遠,現在不遠了第869章 前面是狗島296.第296章 還是海公知我!649.第645章 你有怨過嗎?313.第313章 最大的奸臣在西苑!574.第571章 一鯨落萬物生429.第428章 悲憤的海瑞第672章 張居正的臉,被你丟光了!第818章 閣下是誰?279.第279章 大明揮舞大錘找人PK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324.第324章 老大,你用過早膳了嗎?第937章 只想摘桃子第857章 說吧,隴川城怎麼收拾?第700章 葉爾羌國就這麼沒了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第959章 朕的要求不高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第962章 江輪向西第844章 世界真小啊!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第801章 官員可以交流一哈第73章 萬事不要傷和氣第67章 盧鏜的怒火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609.第605章 皇上,請您爲民做主!第802章 我最愛看你們沒見過世面的樣子第928章 皇權最大的敵人是誰?第87章 不服輸的高拱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第939章 又被皇上教誨了一番443.第441章 衍聖公,你可要盡職啊!200.第200章 清剿建州左衛舊地第859章 犯大明疆土者,首級在此!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第657章 姐姐姐夫,快來救我!第822章 必須雷霆之誅!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547.第544章 鑼鼓喧天迎海瑞650.第646章 皇上在注視着你第873章 他們會不會自閉?第722章 專案組啊,榮幸不?414.第413章 想讓太子交人第81章 兒孫滿堂第662章 爲什麼失敗的會是我們?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第890章 扶植爪牙第874章 我們是不是掉進了糞坑裡?653.第649章 縱是塵心重,相看亦頓忘436.第435章 這妖怪有沒有背景啊?625.第621章 準備抓大魚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497.第495章 思想陣地我們要去佔領第965章 番外一第102章 天下無巧事第861章 河州樂浪郡昭明城
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116.第116章 窺到伯思哈兒的破綻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第775章 大明的太平盛世就是這樣的!第786章 京師名校天壇學校454.第452章 建設大西北190.第190章 太子,臣一定會辦好第11章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109.第109章 朱翊鈞的戰略428.第427章 孔孟之鄉第814章 這些娘們什麼都敢說第851章 他們非但不投降,還敢還擊!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們怕不怕?第16章 好老師和好學生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617.第613章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第369章 紫禁城裡的鬧劇640.第636章 到處可見的上海貨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第948章 一直在改革的財稅制度第832章 他們已不是時代的主角了213.第213章 這回又輪到張居正620.第616章 盧鏜,爭取讓小本子給你立雕像254.第254章 大明的慈愛,是有代價的!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570.第567章 大明第一張集體合影第29章 嚴嵩慢騰騰的一刀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第771章 皇上和海公良苦用心啊!533.第530章 都是聰明人啊237.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御史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第934章 這纔是生機勃勃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第379章 伯思哈兒的野望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第810章 朕的培養和選拔官員之道第707章 這小子肚子裡絕對有貨!333.第333章 終於下大雪了第684章 以前遠,現在不遠了第869章 前面是狗島296.第296章 還是海公知我!649.第645章 你有怨過嗎?313.第313章 最大的奸臣在西苑!574.第571章 一鯨落萬物生429.第428章 悲憤的海瑞第672章 張居正的臉,被你丟光了!第818章 閣下是誰?279.第279章 大明揮舞大錘找人PK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324.第324章 老大,你用過早膳了嗎?第937章 只想摘桃子第857章 說吧,隴川城怎麼收拾?第700章 葉爾羌國就這麼沒了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第959章 朕的要求不高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第962章 江輪向西第844章 世界真小啊!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第801章 官員可以交流一哈第73章 萬事不要傷和氣第67章 盧鏜的怒火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609.第605章 皇上,請您爲民做主!第802章 我最愛看你們沒見過世面的樣子第928章 皇權最大的敵人是誰?第87章 不服輸的高拱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第939章 又被皇上教誨了一番443.第441章 衍聖公,你可要盡職啊!200.第200章 清剿建州左衛舊地第859章 犯大明疆土者,首級在此!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第657章 姐姐姐夫,快來救我!第822章 必須雷霆之誅!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547.第544章 鑼鼓喧天迎海瑞650.第646章 皇上在注視着你第873章 他們會不會自閉?第722章 專案組啊,榮幸不?414.第413章 想讓太子交人第81章 兒孫滿堂第662章 爲什麼失敗的會是我們?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第890章 扶植爪牙第874章 我們是不是掉進了糞坑裡?653.第649章 縱是塵心重,相看亦頓忘436.第435章 這妖怪有沒有背景啊?625.第621章 準備抓大魚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497.第495章 思想陣地我們要去佔領第965章 番外一第102章 天下無巧事第861章 河州樂浪郡昭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