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七

指南錄? 華夏 (七)

膠州灣是一個天然的深水良港,最外側的青、黃兩個半島遙遙相望,如一雙手臂般,將方圓近五十里的水面抱在懷裡。在港灣中央偏右側探入海面的觀濤村,則如一個沉睡的嬰兒,靜靜地臥在清澈的碧海里。

陳吊眼和杜滸花了半年多時間,在膠州清修築了一個大型堡壘羣。以觀濤堡爲中心、青島、黃島二堡爲輔助,中間隔着十幾座遙遙相望的小堡壘,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半弧型水陸防禦體系。福建水師的二十餘艘大型戰艦在水面上往來穿梭,爲堡壘羣提供及時的兵力支援和強勁的火力支持。

此番南下,大元帝國集中了傾國之力。光射程超過五里的重型火炮就有二百餘門,其他的速射炮、輕炮、虎蹲小炮加在一起己經可以用千計。可以說,大元帝國連續幾年來所有銅礦,都消耗在了火炮鑄造方面。而黎貴達的加入,更使得大元的鑄炮工藝突破了一個層次,元帝國以青銅鑄造的火炮無論射程和射速,比起百丈嶺上最初開發的銅胎鐵芯炮己經毫不遜色。(注鑄造青銅,拿破崙時代祛國專利)

爲了拖延忽必烈的南下時間,給大都督府製造戰略主動,防禦方也用盡了全身解數。先是故意示弱,以山東東路的廣闊空間換取北元南征大軍的時間。然後反戈一擊,在忽必烈背後突然出手轟殺了漢軍大將何煒。接着製造謠言,不斷衝撞忽必烈的忍受底線。所以,雙方相逢時都紅了眼睛,彼此之間幾乎沒進行任何試探,一交手,即是生死相博。

陳吊眼北上時只帶了七千多破虜軍精銳,算上半年來他臨時招募的民壯和杜滸麾下的水師陸勇,膠州灣守軍總人數不會超過兩萬。而這兩萬人又分別部署在大大小小的二十餘個堡壘中。所以,據手中掌握的情報,忽必烈判斷出每個堡壘中的守軍不會超過兩千人,以大元此時的兵力,就是每人扔一塊石頭,也可以將一個堡壘徹底埋葬。況且此刻元軍手中擁有如此多的火炮數量,集中起來,可以用半日時間轟平任何障礙。如此,一個個堡壘哨下去,不出二十天,他將看到陳吊眼坐上自己的囚車。

他的耐心等不了二十天,所以,他兵分三路,每路攻擊一個防禦重點。東路以月赤徹兒爲主將,老將阿里海牙帶炮隊輔之,率領十萬兵馬主攻青島。西路以漢將李封爲首,阿刺罕率炮隊助陣,率兵十萬主攻黃島。而忽必烈本人,則親白帶領十萬蒙漢聯軍猛攻對於高懸着陳吊眼帥旗的觀濤堡。對於零星散佈在三座主堡之間的小堡壘,忽必烈下令各路兵馬,攻取主堡的同時,順手剪除之。

三十萬大軍,十幾萬民壯直撲而來,一口啃在了膠州灣這個鐵刺蝟上。

所謂觀濤堡,其實是一個用鐵絲網、壕溝和城牆在陸地上隔離出來的一個孤島。觀濤村東西兩側都是海灣,一道四里寬的城牆,剛好把方圓十里左右的觀濤村和望洋村(大西洋村)隔離在陸地之外。

陳吊眼作戰從不講究公平與光明正大,忽必烈欲生擒他,首先得揮動大軍攻破堡壘外圍的鐵絲網和壕溝。而這些鐵絲網和壕溝,卻恰好在火槍的射程範圍內,

中路元軍的第一波衝鋒,只持續了小半個時辰就草草收場。雖然事先通過伯顏的信使之口,北元將士己經知曉了火槍的存在。但看着自己的弟兄們前仆後繼地在鐵絲網邊緣倒下,而守軍連頭都沒探出城牆來,元軍的上氣遭受了嚴重打擊。

忽必烈快速調整戰術,命令黎貴達把重炮推上了前線。六十幾門重炮把防禦方的陣地炸成了一片火海。半個時辰後,硝煙散盡,忽必烈卻驚訝地發現,觀濤堡的城牆依然橫亙在大軍的前方。

在火炮出現之前,除了襄陽、臨安這樣的軍事重鎮的城牆爲石塊搭建外,幾乎所有城市的外牆都是土築的。包括忽必烈的大都城,也不過是在土牆外貼了一層石塊。而陳吊眼用半年時間匆匆壘起來的城牆卻是磚石爲表,黃土爲裡。高度不足兩丈,厚度卻可以並排跑起兩輛馬車。城牆的外表面,也一反大宋傳統城牆的平滑,而是由無數個三角行的凸起連接而成。

華夏科學院率先研究出了重炮,在見識了重炮的破壞威力後,他們自己築盾來防禦自己的矛。在“天書”的指導下,設計出了這樣的防禦設施。

這樣類似於另一個時空中防禦工事的城牆結構,短時間內,重炮也無可奈何。

見到重炮打擊效果不顯著,忽必烈揮動令旗,開始了第二輪強攻。兩個漢軍萬人隊在蒙古將領的帶領下排成鬆散的攻擊陣列,撲向了己經炸得東倒西歪的鐵絲網。最到層的幾根冒着青煙的木樁,很快被士兵們擋在了身後。

就在此時,城牆上火光下閃,數十門速射炮同時怒吼起來。黑壓壓的炮彈穿破硝煙,準確地落在了兩波士兵的交界處。

“轟!”爆裂的彈片捲起了一道高高的煙牆,兩個萬人隊被煙牆叨成了前後兩段。沒等元將做出任何反應,城牆上,一排排子彈冰雹般砸下來。緊接着,就在元軍前鋒的眼皮底下,數十門虎蹲小炮從壕溝中探出了頭。

“噗!”裝滿鐵砂的虎蹲小炮噴出了火焰。射程不到五百步,卻把擋在面前的一切活物打成了篩子。虎蹲小炮沒有配各沒有定製的炮彈,充填在炮口的全是鉛沙、石子等物。超過五百步的距離,炮口噴出的鉛沙不足給士兵撓癢癢,二百五十步之內,卻是一打一大片。

受了傷的元軍滿地翻滾,全身被火藥薰得漆黑,暗紅色的血卻從焦黑的皮甲間一層層透出來。

死亡可怕,比死亡更可怕的是等待死亡的漫長過程。受了傷的北元士兵翻滾着,哀嚎着。身邊的火焰的地面上的鐵蒺藜都不能再給他帶來任何傷痛。

“兄弟,給我一刀,給我一刀啊!”坑坑窪窪的地面上,一個三十幾歲的漢子抱着自己的同伴苦苦哀求。僥倖在炮口逃生的同伴卻早己嚇傻,鋼刀高高地舉了起來,卻不知道該先砍向身前殘存的另一道鐵絲網,還是砍向抱着自己雙足的同伴。

“啪!”一聲清脆的火槍聲結束了他的猶豫。百餘步外的壕溝內,新附軍上兵探了探頭,然後快速縮回了身體。

舉着鋼刀的北元士兵緩緩地倒下,死亡前的一瞬間,刀刃落在了同伴的脖子上。

第二輪強攻結束得比第一輪還快。剎羽而回的北元將領用千餘弟兄的生命換得了三個結論。

第一,鐵絲網倒地後還能起到阻礙士兵前行的作用。

第二,守軍不但躲在城牆後,那些蜘蛛網一般的壕溝中也有。

第三,陳賊在觀濤閣藏了火炮,數量還不少。

忽必烈在後陣通過望遠鏡,把前方發生的一切看到了眼中。到了此時,他終於理解了阿里海牙和阿刺罕爲什麼提起破虜軍來,聲調裡一直帶着恐懼意味。這樣的對手的確是平生未見,在遼東與乃顏交手,對方也配備了火龍,對火器戰的理解卻與破虜軍全然不在一個檔飲上。

“黎貴達!”忽必烈氣急敗壞地喊。

沒等他發出命令,黎貴達早己把所有射程能到達城牆的火炮分派到合適位置。對於敵軍的火炮,要麼用騎兵衝擊,要麼用更優勢的炮火壓制。這個火器戰原則,他在百丈嶺整軍時不止一次聽文天祥講述。眼前的形勢顯然附合後一種情況,敵軍躲在堡壘後,騎兵無法衝擊堡壘,只能以炮製炮。

數以百計的火炮被推到不同的位置,與守軍展開了激烈的炮戰。無數道火焰在天空中往來,硝煙剎那間燻黑了半空,猶如整個天堂己經失火。

守軍的火炮數量少,並且大多數爲對付士兵衝擊的速射炮,射程遠遠不及元軍配各的重炮。但比起北元方面的漫天飛火,守軍的炮彈卻如同長了眼睛,專門向與自己射程相等的速射炮的陣地上落。

“轟!”“轟!”左前方某處接連裝有子炮的彈藥箱被守軍炮彈擊中,黎貴達親自督造的戰爭利器接二連三地飛上了天。

唯恐忽必烈指責自己作戰不利,黎貴達冒着生命危險跑上了速射炮陣地。卻看到一個身披重甲的蒙古千戶用彎刀逼着炮兵,一步步將速射炮向前推進。

“站住,給我退回土壘後邊去!”黎貴達大聲怒喝。射程相等的情況下與藏在堡壘後的敵軍對戰,自己一方本身己經吃了不小的虧。如果再命令火炮脫離土壘保護,無異於讓士兵們去給敵軍的炮手做靶子。

“推近些,推近些威力大!”蒙古千戶見黎貴達自己跑來督戰,賣弄着說道。在他手指的方向,二里之外的城牆有一道明顯的凹痕。那是他用兩門火飽,二十幾個士兵換來的戰果。

“退回土壘後邊去,把炮口架好,瞄準了射!”黎貴這氣急敗壞地命令。眼前這個莽撞的千戶比他職位低得多,以干擾炮隊的指揮的罪名,黎貴達完全可以砍了他的腦袋。

“誰敢!”蒙古武將手一擡,把彎刀舉了起來。“向前,退後者,斬。老子的兵馬就在你們身後!”

說完,挺直胸脯,對黎貴達怒目而視。

炮兵們畏畏縮縮地把速射炮向前推了幾步,求救般看看黎貴達,又停在了原地。他們的日常訓練都是由黎貴達指揮,這個冷着臉的上萬戶雖然令人生厭,但對士兵和武器卻非常愛惜。

“退後,有無故干預炮兵作戰者,殺!”黎貴達的手一下子按到了劍柄上。他是忽必烈親口封的炮隊主官,上萬戶,工部侍郎。眼前這個蒙古千戶無論在軍職還是文職方面,都不夠給他提鞋的級別。

“老子看你是吃裡趴外!”蒙古千戶舉着刀,跳在了黎貴達面前。“你門這些漢人不過是大汗養的狗,惹了老子,一刀剁了,大不了陪陛下一頭驢!”

血刷地一下子涌到了黎貴達的臉上,周圍劇烈的爆炸聲在一霎那都安靜了下來。他感覺到自己的身子在顫抖,體內猶如有一顆炮彈轟然炸裂。當年在破虜軍,就是因爲覺得受了文天祥的輕視,所以他才於戰敗後憤而投敵。而爲忽必烈奔走了這麼多年,身居高位後,卻仍然有人提醒他,你不過是大汗養的一條狗,任何蒙古人殺了你,都只需要賠償一頭驢!’

黎貴達手中的寶劍高高地舉了起來,又無力地垂了下去。忽然,他聽見了半空中異樣的呼嘯,憑着多年與火炮打交道積累的經驗,黎貴達一個魚躍,撲進了身邊的彈坑。

“轟!”巨大的爆炸聲在他身邊響起。泥土紛紛從空中落下來,遮住了人們的視線。一瞬間,有個蒙古武將的服色在硝煙後露出半個角,黎貴達擡起手,毫不猶豫地將寶劍刺了出去。

手中傳來的感覺告訴黎貴達自己刺中了一個人。硝煙中的慘叫聲證明了此人就是剛纔與自己爭吵的元將。黎貴達手腕扭動,把寶劍向前頂了頂,然後猛然抽了出來。

“劍鋒細窄,戰場上刺入人體內,未必能奪命。但用力扭一下,可以扭斷對方的腸子,神仙也救他不活。”當年在破虜軍中切磋武藝時,冷血的杜滸曾這樣指點他。

剎那間,佔據黎貴達心裡的只有恨。

激烈的炮戰持續了半個多時辰,攻擊方因爲速射炮陣地太靠前,所以損失巨大。一箇中千戶,兩個上千戶被當場炸死,幾門速射炮殉爆的結果迫使黎貴達不得不將所有射程低於三裡的輕型火炮撤了下來。

在發現己方的速射炮射程無法達到元軍重炮的陣地時,防守方的速射炮也停止了射擊。戰場進人了相對沉悶階段,每隔半刻中,就有一波重炮射出的彈丸飛向城牆,在防守方的陣地上掀起滾滾煙塵。其他時刻,攻守雙方再無任何動作。

“黎將軍,你有什麼好的主意?”忽必烈把所有將領召集到自己身邊問計。讓漢軍冒着敵人的炮火一步一握地穿越鐵絲網,跨越壕溝,顯然不是一個可行之策。那樣,結束了山東戰役後,絕對沒有人還願意跟着忽必烈去攻打文天祥的長江防線。

“依臣之見,與其硬攻陳賊的主陣,不如先取青、黃二島!”黎貴達仔細研究了一遍剛剛畫好的膠州灣周邊地圖,低聲道。

青黃二島遙遙相對,取了這兩個島,就等於把整個港灣封鎖在裡邊。只要在充分利用好兩個半島邊緣的地勢,憑藉眼下大軍手中的重炮,配合一些小型民船,完全可以封鎖住膠州灣入口的水面。

封鎖住膠州灣入口,杜滸就不能給陳吊眼所在的觀濤堡主陣提供任何補給。守軍的火槍威力再大,也有用完子藥的那一刻。況且失去背後的支援,守軍也會隨之喪失士氣。

在座的都是久戰之將,黎貴達纔開了個頭,他們己經猜到了下文。對陳吊眼的刺蝟防禦陣地心有餘悸的將領們紛紛點頭稱是,建議忽必烈採納黎貴達的建議。

“也好!命令大軍後撤,重炮輪流休怠,但不準把射擊停下來!阿忽臺,帶着朕的金刀去左右二軍催戰,命令他們抓緊時間把兩個彈丸之地給我拿下來!’!忽必烈點點頭,大聲命令。

阿忽臺答應一聲,取了忽必烈的金刀,打馬而去。

青島的地勢過寬,很難用城牆把自己與陸地隔離。黃島的地勢過狹,被隔離後,則守軍迴旋餘地不足。兩個半島之中無論哪一個,都不可能像觀濤堡一樣,靠海構造這麼完善的防線。

所以,大元朝後起之秀,深得忽必烈信任的阿忽臺相信,兩翼的進展會比中軍好一些。當他靠近黃島之後,理想與現實的反差卻驚得他合不攏嘴巴。

中路攻勢受阻,主要是因爲大軍低估了陳吊眼的防禦決心的新式城牆的抗打擊能力。而西路人馬在海邊,卻因爲低估了水師戰艦的火力密度而吃了大虧。

黃島地勢狹窄,海岸崎嶇,所以這裡的防禦陣地沒有觀濤堡那麼完美。但是,崎嶇的海岸線,卻讓水師戰艦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威力。

當大元將攻擊陣型展開後,立刻遭到了水面艦隊的火力壓制。一艘艘戰艦就是一個個移動的火飽羣,每一次發射,所造成的破壞都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轟!”就在阿忽臺身邊不遠處膠州灣,三十幾門側短炮同時噴出了怒火。巨大後座力推得戰艦向另一側猛地一傾,然後快速擺平了身體。沒等北元炮兵發起反擊,戰艦長鯨般在水面上畫了一道弧線,調轉船頭,遠離海岸。

炮彈落處,正在倉惶後撤的元軍步卒中間立刻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空白地段,百餘名士兵飛起來,骨肉分離。

“呀!”直到隊友的殘破肢體砸在了自己的臉上,炮彈落點周圍的士兵才從木然狀態驚醒,慘叫一聲,撒腿向後逃去。

“執法隊!”組織進攻的蒙古籍漢軍將領李封毫不猶豫地下令。幾百名弓箭手圍攏過去,將胡亂奔逃亡者當場射殺。

士兵們慘叫着停了下來,着着海上噴煙吐火的妖怪,再看看臉色比妖怪還猙獰的李封,哆哆嗦嗦地循序後撤。

趁過個機會,阿刺罕趕緊命令炮兵向海上反擊。射程最遠的重炮率先開火,十幾枚炮彈掠過長空,重重地硬在海面上。

海面上濺起一個個巨大的水柱,驚濤駭浪間,另一艘戰艦高速駛來,側舷對準了元軍炮陣。

“轟!”戰艦身形一頓,快速逃離。幾十枚炮彈飛向元軍的重炮,大多數射偏了目標,砸在了周圍的人羣中,濺起一片血霧。

“迅速構築土壘!”阿忽臺學習能力很強,在中路的作戰中,他親眼看到黎貴達利用簡易的土壘,爲自己一方的火炮提供了非常有效的防護。

“阿忽臺大人速撤!”漢將王三勝跑上前,拉着阿忽臺的馬繮繩向後逃。此人目前在忽必烈與真金眼裡都紅得發紫,王三勝可不敢讓這麼大人物死在自己軍中。

“逃什麼!陛下有令!”阿忽臺大聲呵斥,準各把李封喚過來當場傳達忽必烈的聖旨。

卻沒想到漢軍下萬戶王三勝突然翻了臉,跳起來直接把他撲到了馬肚子下。

“轟!”一道熱浪打在阿忽臺臉上,燒去了他半邊鬍鬚。在震驚中擡起頭,他看見自己的坐騎千里雪己經被炸成了數段,不遠處,二十幾個彈坑〔排成一行,無數漢軍士卒倒在了彈坑周圍。

“哪來的炮彈,哪來的炮彈?”被嚇傻了的阿忽臺拼命搖動着王三勝身體。方纔他明明看到結束一輪射擊後的鉅艦正在快速遠遁,根本不可能從船尾射出飽彈來。

“那邊,大海上!”王三勝晃晃混混沉沉的腦袋,指了指自己的身後。阿忽臺順着他手指方向看去,目光穿過硝煙,發現自己的身後居然還是海面,海水更藍,天空更乾淨,藍天白雲之下鉅艦的身姿也更輕靈。

“左右都是海!”清醒過來的阿忽臺叫道,他忽然發現自己滿眼是淚。

“陳吊眼,你個千刀萬剮的賊頭!”阿忽臺帶着哭腔罵道,他終於發現,如果沒有水上力量,想拿下黃島簡直是癡人說夢。就算守軍在黃島沒佈置任何防禦,欲突破身邊這段狹窄如橋樑般的陸地,大元將士的鮮血就得染紅整個膠州灣。

“咱們上當了!”阿忽臺在人生的最後一刻清醒地想到,接下來,他看見另一艘戰艦游龍一般切開水面,無數枚炮彈掠過天空,如同傳說中浴火的鳳凰般展開了漂亮的羽翼。

選擇五選擇一下光明之城二下國戰六迷局二下第3章 碰撞(三)選擇五國戰八弄潮七第5章 龍吟(四)國戰六風起五第3章 死生(四)第1章 進攻(三)第5章 風暴(八)雲動一第4章 虎嘯(五)第1章 廟算(三)拔劍八下第2章 職責(一)拔劍六上弄潮七第2章 蝶變(八)第4章 初(五)輪迴七第4章 斷腕(六)第2章 蝶變(二)第1章 進攻(五)第4章 初(八)華夏三下合圍一上迷局二上第4章 初(二)第2章 蝶變(六)第4章 初(四)風起一第1章 狩(六)第4章 斷腕(二)第3章 光明之城(一)第5章 風暴(五)第3章 選擇(二)天變六第2章 蝶變(三)國戰六拔劍二第3章 光明之城(二上)拔劍六下選擇三下破賊三第2章 迷局(一)第3章 天下(八)第3章 雲動(二)第3章 死生(六)合圍一下國戰七第3章 雲動(二)第4章 初(八)華夏六第4章 驚雷(十二)第2章 破局(五)第3章 天下(六)第2章 蝶變(二)迷局二下國戰六下第3章 光明之城(二上)第2章 職責(一)第4章 斷腕(三)第3章 雲動(二)第2章 破局(五)第3章 天下(八)第2章 職責(三)破賊四迷局六上光明之城四下第5章 風暴(四)風起四第5章 風暴(一)迷局一下第4章 驚雷(七)迷局一下拔劍六下第2章 破局(六)第1章 狩(八)第3章 天下(一)第3章 死生(一)破賊伍雲動一第1章 劫(二)輪迴二華夏一輕車四下第2章 輕車(一)合圍二下第5章 龍吟(三)第3章 死生(六)風起一第4章 驚雷(九)第4章 虎嘯(四)風起五
選擇五選擇一下光明之城二下國戰六迷局二下第3章 碰撞(三)選擇五國戰八弄潮七第5章 龍吟(四)國戰六風起五第3章 死生(四)第1章 進攻(三)第5章 風暴(八)雲動一第4章 虎嘯(五)第1章 廟算(三)拔劍八下第2章 職責(一)拔劍六上弄潮七第2章 蝶變(八)第4章 初(五)輪迴七第4章 斷腕(六)第2章 蝶變(二)第1章 進攻(五)第4章 初(八)華夏三下合圍一上迷局二上第4章 初(二)第2章 蝶變(六)第4章 初(四)風起一第1章 狩(六)第4章 斷腕(二)第3章 光明之城(一)第5章 風暴(五)第3章 選擇(二)天變六第2章 蝶變(三)國戰六拔劍二第3章 光明之城(二上)拔劍六下選擇三下破賊三第2章 迷局(一)第3章 天下(八)第3章 雲動(二)第3章 死生(六)合圍一下國戰七第3章 雲動(二)第4章 初(八)華夏六第4章 驚雷(十二)第2章 破局(五)第3章 天下(六)第2章 蝶變(二)迷局二下國戰六下第3章 光明之城(二上)第2章 職責(一)第4章 斷腕(三)第3章 雲動(二)第2章 破局(五)第3章 天下(八)第2章 職責(三)破賊四迷局六上光明之城四下第5章 風暴(四)風起四第5章 風暴(一)迷局一下第4章 驚雷(七)迷局一下拔劍六下第2章 破局(六)第1章 狩(八)第3章 天下(一)第3章 死生(一)破賊伍雲動一第1章 劫(二)輪迴二華夏一輕車四下第2章 輕車(一)合圍二下第5章 龍吟(三)第3章 死生(六)風起一第4章 驚雷(九)第4章 虎嘯(四)風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