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1)

董卓進京了,掌控了朝廷的生殺大權,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因爲只要主上幼小可欺,自然會有人把持朝政,先前是何進,現在換成了董卓又有什麼不可呢。然而有人就很不忿,這個人就是袁紹,因爲何進死了之後理所當然應該是他--袁紹來把持朝政,這樣的話袁紹便不負“四世三公”的家族榮耀,甚至於有可能成爲大將軍,從而位在三公之上,也使得袁氏一門在他的手上更加輝煌。

但是,董卓的突然殺入使得袁紹的美夢徹底被擊碎,更讓袁紹惱怒的是爲何沒在董卓剛剛進京,後續部隊還沒有到位的情況下,突然發難,以自己的一萬禁衛軍和投降的三千羽林軍的實力,董卓的五千騎兵是很容易就會被趕出洛陽城的,但是自己的猶豫錯過了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現在的袁紹已經沒有可能再與擁有二十萬兵力大的董卓抗衡了,而且董卓還收了一個萬人難敵的呂布。

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袁紹看着董卓怎麼看怎麼醜,怎麼看怎麼都不順眼,今天聽到董卓要廢掉少帝,另立陳留王劉聰爲帝,袁紹的心中便煩煩的。但是,袁紹心想,董卓現在畢竟勢力龐大,不但袁氏一門已經無法與之抗衡,其他諸如三公九卿也必然也不敢再有異議。

袁紹猜得不錯,董卓在三公府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廢掉當今少帝,改立陳留王爲帝的時候,竟然沒有一人敢起身說話,都是怕了身後的那些帶甲士兵手中明晃晃的寶劍,更是害怕董卓身旁手持方天畫戟的威風凜凜的呂布。

董卓的話是這樣說得:“公等皆知,天子乃是天下威儀所在,是萬民之主,然而當今天子卻闇弱無能,不如陳留王聰穎好學,可成大器。卓想依伊尹、霍光故事,廢掉當今皇上,而另立陳留王爲帝,並請太后歸政,以應天順人,汝等以爲如何?”

但是,出乎袁紹意料之外的是,雖然三公九卿無人敢動,但是身爲九卿中少府屬官的尚書盧植,卻站起身來大義凜然地對董卓道:“明公方纔提到的‘依伊尹、霍光故事’,盧植實在是不敢苟同呀。”

董卓實在沒想到竟然還有人敢站出來反對,並且此人還不是三公九卿,只是一個小小的尚書,登時拉長了臉,沉聲問道:“嗯,盧植,你這話是何意思,本司空爲何不能仿效伊尹、霍光廢帝另立?”

雖然看到董卓拉長了臉,很不高興,但是盧植並沒有絲毫害怕,繼續道:“司空大人應該知道,昔日太甲晦暗不明,伊尹纔將他流放於桐宮的;昌邑王登位僅二十七日,卻作惡三千餘件,使得民心大憤,大將軍霍光爲了順應民意,這才祭告太廟,然後將其廢棄。然而當今主上雖然年幼,卻是聰穎好學,且登基以來並無半點過錯,朝中衆位大人都是有目共睹的。司空大人久在西涼,於朝中諸事不太清楚,更何況,以植來看,司空大人雖然熱衷關心國事,卻無伊尹、霍光之大才,又何必要進行‘廢立’之事呢?豈不聞聖人所云‘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乎?”

盧植此人爲人剛烈,原本對董卓在洛陽城中的飛揚跋扈就很不滿意,只不過董卓雖然有點囂張,卻還沒有做很出格的事情,如今董卓竟然要廢少帝而立陳留王爲帝,盧植便忍不住站起來對董卓進行譏笑挖苦,渾然不覺說話有點重了,已經使董卓無法下臺了。盧植的話音剛落,百官便紛紛爲盧植擔心起來,依照董卓的脾氣,這樣的話是絕對受不了的,很可能會拿盧植開刀。

果然,董卓大怒,大聲咆哮道:“盧子幹,汝竟然敢侮辱於我。”當盧植說他“於朝中諸事不太清楚”的時候,董卓的右手已經握住了寶劍,當盧植說他“無伊尹之志則篡”的時候,董卓已經將寶劍拔出,並且衝了下去要殺盧植,兩旁的帶甲武士早已將盧植的雙臂扭住,只等董卓的一劍。

宴會上頓時一片喧譁,就連袁紹也沒想到盧植竟然有這麼大的膽子,竟敢當面譏諷董卓,心中不禁對其甚是敬佩,遊俠的心態使得袁紹不自覺將右手放在了寶劍的劍柄上,大有衝上去要救盧植的舉動,但是身旁伸來的一隻手將袁紹的右手緊緊按住,袁紹轉頭一看,正是自己的叔父袁槐,只見袁槐輕輕搖了搖頭,袁紹便將右手輕輕從寶劍上挪開。剛纔只是剎那間的衝動,現在要讓袁紹再來一次的話,袁紹是不會再那樣衝動了。

雖然明知必死,盧植心中卻沒有絲毫的緊張和害怕,反倒是異常的冷靜,神情泰然。就在這危急時刻,眼看盧植就要命喪當場,有一個人坐不住了,這個人就是蔡邕。剛從江東回來不久,就遇到了董卓進京的事情。

董卓掌控朝政之後,聽從了李儒的勸告,大量起用了海內名士,蔡邕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個。蔡邕當初得罪靈帝,爲了躲避禍端,蔡邕便打着去到江東尋訪逆徒顧雍的名義,在江東躲禍數年,這次剛剛回來不久,便被董卓復其舊職。然後竟然在一個月之內連升三級,由祭酒補侍御史,又轉持書御史,遷尚書,這件事情使得董卓在“清流”一派得到了很好的名聲。

蔡邕平時與盧植甚是友善,並且當年蔡邕罪徙朔方的時候,盧植曾上書爲其求情,這件事情蔡邕一直銘記在心,並且一直也在尋找機會想報答盧植的恩情,這次蔡邕覺得機會來了,便唯唯諾諾起身到董卓身前,顫聲勸道:“明公不可如此,盧尚書乃是海內大儒,若是加害,則天下人將爲之震怖。其言論方纔雖有得罪明公之處,明公若是不計其罪,方顯明公寬宏大量之風,請明公明鑑。”

董卓聽了蔡邕的話,覺得甚是有理,現在董卓最需要的便是一個寬宏大量的好名聲,殺一個盧植不足爲難,只是若是落了一個不能容人的壞名聲就得不償失了,何況盧植在天下士子心中的影響力絲毫不亞於蔡邕。

既然蔡邕求情,董卓正好藉此下臺,收起寶劍,用手指指着盧植道:“盧植,今日雖然你對本司空言有不敬,但是看在蔡尚書爲你求情的份上,本司空便不再與你計較,還不與我速速退下。”

盧植嘿嘿冷笑數聲,也沒有再回到他原來坐的席位上,而是大步向外走去。董卓大怒,看着盧植的背影幾乎又想拔出寶劍撲上去,但是想起方纔蔡邕的話,董卓終於還是強忍住心中的怒火,也是嘿嘿兩聲乾笑,不再與盧植計較,就此作罷。

但是廢立之事卻未就此作罷,待盧植的身影不見之後,董卓將右手放在寶劍的劍柄上,粗聲道:“還有誰人反對?”本來以董卓想來,應該不會再有人反對了,沒想到又聽到了一個反對的聲音,這第二個跳出來反對的人正是袁紹。

袁紹看到盧植的剛烈,心中甚是敬佩,此時聽到董卓又在這裡大呼小叫,心中大怒,一個衝動,便站了起來,但是當即便後悔了,可又不能坐下,只得硬着頭皮道:“當今天子即位不久,並無任何失德之處,就此理論廢立之事,如何能讓天下人信服?”

董卓大怒,沒想到今日竟然這麼多人出來反對,先有盧植,後有袁紹,盧植乃是海內大儒,又有蔡邕爲其求情,自己不能將他怎樣。你個小小的袁紹也敢出來反對,難道我不敢殺盧植就不敢殺你嗎,正好可將你的禁衛軍收過來。

董卓拔出寶劍怒喝道:“袁紹,你這乳臭未乾的小兒,也敢頂撞於老夫。如今天下大事皆有老夫來決定,你又豈敢多言,莫非是嫌老夫的寶劍不利嗎?”

袁紹此刻也豁出去了,反正已經站出來了,又不能弱了袁家的名頭,便壯起膽子,也拔出腰間的寶劍,怒喝道:“董卓,你的劍雖然鋒利,難道我的寶劍未必就不鋒利,視看天下間大丈夫豈能只有你一人。”

董卓大怒,就要下令就地誅殺袁紹,卻見李儒慌慌張張從後面跑來,拉住董卓的衣袖道:“大事未定,不可妄殺。”袁槐、王允、楊彪等人也趕緊起身爲袁紹求情,董卓這才作罷。袁紹也是怒氣衝衝,提着寶劍,匆匆離去。

由於盧植和袁紹這樣一鬧,廢立之事只能先暫時放一放,但董卓卻並沒有就此放棄。

經歷了上次的教訓之後,董卓決定先拿三公開刀,樹立自己的威信,然後再說廢立之事。於是,在九月,董卓便重組了三公,任命太尉楊彪爲大司馬,封稀酢踮侯,自己擔任太尉,兼前將軍,並加賜代表皇帝權力的符節,以及作爲儀仗的斧鉞和虎賁衛士,進封爲侯,任命原司空劉弘爲司空,任命豫州牧黃琬爲司徒。

第二百八十五章鬥智鬥勇第五十章 皇甫義真(1)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1)第一百一十一章 廣宗爭雄第四十章正妻王綿(1)第一百四十三章 曹豹命危第二百六十四章 城破之前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1)第二百三十五章 吉林激戰第四章山盟海誓(1)第一百零九章 太后何琳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二百一十章北征之前第二百五十五章 馮家嫁女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2)第二百四十六章 陰謀敗露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2)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四十章正妻王綿(1)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1)第二百六十六章太史西征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1)第四十九章峽谷伏擊(1)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楊”行動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3)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2)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1)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1)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1)第一百五十一章將計就計第三十四章啤酒問世(2)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顏禍水(1)第二百八十六章 山陽失守第七十五章局勢變化(1)第一百七十七章亂上添亂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3)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1)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2)第五十章 皇甫義真(2)第二百七十三章圍攻上黨第二百零五章荒唐生活第一百六十七章陶家滅門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殿密議第二百九十六章 潼關失守第七十九章脫身之策(1)第一章 託身小五(1)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2)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3)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2)序章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2)第一百六十六章 劉備陰謀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2)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2)第四章山盟海誓(2)第一百三十三章 報仇爲名第一百一十五章救孫一命第五十四章相見恨晚(2)第一百三十章匪夷所思第一百三十章匪夷所思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2)第二百一十五章擾民事件第一百三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五十三章 是戰是降第一章 託身小五(2)第一百八十章決意出兵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2)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2)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1)第一章 託身小五(2)第二百七十九章韓氏三姝第一百五十八章 豫州戰火第二百一十七章兄弟敘情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1)第三十二章 內政人才(1)第二百四十五章 蔡瑁毒計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2)第六十三章陷陣精兵(2)第二百八十三章曹之攻略第一百六十六章 劉備陰謀第七章不老神仙(2)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2)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3)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投袁術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2)第一百四十七章 糜竺“通敵”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3)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1)第九章四門絕技(1)第四十章正妻王綿(1)第二百九十六章 潼關失守第十二章進山報仇(1)第一百二十四章 新連環計(2)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1)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3)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
第二百八十五章鬥智鬥勇第五十章 皇甫義真(1)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1)第一百一十一章 廣宗爭雄第四十章正妻王綿(1)第一百四十三章 曹豹命危第二百六十四章 城破之前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1)第二百三十五章 吉林激戰第四章山盟海誓(1)第一百零九章 太后何琳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二百一十章北征之前第二百五十五章 馮家嫁女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2)第二百四十六章 陰謀敗露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2)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四十章正妻王綿(1)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1)第二百六十六章太史西征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1)第四十九章峽谷伏擊(1)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楊”行動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3)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2)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1)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1)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1)第一百五十一章將計就計第三十四章啤酒問世(2)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顏禍水(1)第二百八十六章 山陽失守第七十五章局勢變化(1)第一百七十七章亂上添亂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3)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1)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2)第五十章 皇甫義真(2)第二百七十三章圍攻上黨第二百零五章荒唐生活第一百六十七章陶家滅門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殿密議第二百九十六章 潼關失守第七十九章脫身之策(1)第一章 託身小五(1)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2)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3)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2)序章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2)第一百六十六章 劉備陰謀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2)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2)第四章山盟海誓(2)第一百三十三章 報仇爲名第一百一十五章救孫一命第五十四章相見恨晚(2)第一百三十章匪夷所思第一百三十章匪夷所思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2)第二百一十五章擾民事件第一百三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五十三章 是戰是降第一章 託身小五(2)第一百八十章決意出兵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2)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2)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1)第一章 託身小五(2)第二百七十九章韓氏三姝第一百五十八章 豫州戰火第二百一十七章兄弟敘情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1)第三十二章 內政人才(1)第二百四十五章 蔡瑁毒計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2)第六十三章陷陣精兵(2)第二百八十三章曹之攻略第一百六十六章 劉備陰謀第七章不老神仙(2)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2)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3)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投袁術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2)第一百四十七章 糜竺“通敵”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3)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1)第九章四門絕技(1)第四十章正妻王綿(1)第二百九十六章 潼關失守第十二章進山報仇(1)第一百二十四章 新連環計(2)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1)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3)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