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急攻進取

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正如那句外國諺語所說,一隻獅子帶領的一羣綿羊能打敗一隻綿羊帶領的一羣獅子。

從後世的標準來看,剛剛招收進來的革命軍士兵的體質或許有些差,但農民那非凡的身體忍受力,卻讓人很驚訝。稍加訓練,他們就能夠每天進行長達四十八到五十六公里的急行軍,而且攀登山路時幾乎和在平坦彎曲的田間小路中行軍一樣毫不費力。

曾有外國人對中*隊各階層有一概括性的觀察:一般士兵溫順、有紀律、能吃苦耐勞、服從領導;低級軍官對於命令,每能迅速執行;管帶、標統或者營、團長級的個別差異極大,不過也不乏優秀之士。

換句話說,那就是官不如兵。士兵多爲農家子弟,具有樸實、勇敢、服從、堅毅以及吃苦耐勞等良好品性。如果中國的士兵能被適當地領導、能吃飽,再經過訓練和裝備,他們的戰鬥力將和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的士兵一樣。

而中國士兵之所以優秀,正因爲他們原始的適應力。特別是“堅韌”的中國腳。那雙只穿草鞋而不穿皮底鞋子的硬繭橫生的大腳,絕對令人感到神奇。而且,他們十足的“農民勁”,在嚴格的訓練後,會成爲動物般的野勁,使他們成爲出色而兇狠的黑夜殺手。因爲這些士兵令人難以置信的夜視力每每令人感到無比驚訝。他們完全象一隻貓那樣能在黑夜裡看得清清楚楚。

“防左刺。”“殺!”“防右刺。”“殺!”……

隨着一聲聲口令,士兵們在軍官的示範下,圓睜雙目。齊聲吶喊。

“殺!”“殺!”“殺!”,喊聲越來越整齊,越來越嘹亮,幾百把明晃晃的刺刀映着陽光,不停地發出耀眼的寒光,更顯威勢。

秋j頭上見了汗,依然一絲不苟地做着示範。並不時停下來,邊糾正着戰士們的動作。邊講解着。

“你們在學練過程中,不僅要千百次地重複,更要不斷揣摩總結。”她大聲說道:“練一次,就進步一次。紮實一次,沒有盡頭,要拳不離手,絕不能鬆氣。只有平時多流汗,戰時才能少流血。”

反覆練習,是鞏固已掌握的技術的一種重要手段。每練習一遍,就應有一遍的效果。通過不斷複習,鞏固已學會的動作,使已經掌握的技術規格形成正確定型。逐漸形成正確動作的動力定型,然後在鞏固的基礎上提高,形成一種自然而然的條件反射。

因爲。冷兵打鬥是血腥而殘酷的,兩人相互碰撞的剎那,也就是分出高低上下的瞬間,根本沒有“想”的時間。

雖然現在的革命軍接受了大量的物資補給,又有繳獲,又有製造復裝子彈的機器設備。彈藥還能夠支撐作戰。但從萬寧起義得出的經驗,清軍在白刃戰中卻是最容易崩潰的。

對於士兵來說。拼殺訓練中能使他們不自覺地就提高了一種精神威懾力和一種無畏的氣概,儘快地走向成熟,有着更深一層的意義和實戰的價值。

時間很緊,當然對於無所事事,心無大志的人來說,時間在什麼時候都很寬鬆。形勢是個看不見的東西,要有所成就,就必須順應它的變化,抓住稍瞬即逝的機會。

擊敗滇省的綏靖新軍後,龍支隊趁勢攻佔箇舊。箇舊有錫都之稱,清廷在此設有衙署,管礦務,專收錫、銀課稅。這使革命軍繳獲了十餘萬兩白銀,如果長期佔據的話,也可以課稅以補軍用。

另一部革命軍則急速兵進蒙自,圍攻城池。中法戰爭結束後,按照《中法續議商務專條》,指定開廣西龍州和雲南蒙自爲通商處所,蒙自成爲中法之間的“約開商埠”。由此,蒙自成爲雲南近代史上的滇東南軍事、政治中心,也成爲近代雲南第一個海關。

蒙自關道增厚擁兵四營,面對來勢洶洶的革命軍卻不敢出戰,倚城而守,急派人前往開廣道(現開遠),向開廣鎮總兵白金柱求援。

而龍支隊在留下一哨人馬駐守箇舊後,主力開至草壩鎮附近的山林中埋伏,準備與圍攻蒙自的友軍上演一出圍城打援的好戲。

即便是這短短的時間,按照參謀部的指示,軍中依然抓緊一切空閒時間進行學習和訓練。儘管擊破清軍預期的大圍攻已經見到了希望,但誰也不敢掉以輕心。

胳膊會練腫,消了;再腫,又消了,最後,就只剩下一疙瘩一疙瘩的肉塊了。這是一個必須經歷的煎熬,經歷過的人對此有着深深的體會,先是會感到渾身的肌肉痠痛,以後就不痛了,時時感到血在身子裡到處衝撞,熱得象着了火,這就是在長勁兒了。

兩百次突刺,這個目標達到了,士兵們也已經是汗流浹背。

“收勢,集合。”隨着一聲聲口令,隊伍集中變成了兩列縱隊,一個個戰士也都喘起了粗氣。

“長官,有軍報,請您馬上去參加會議。”一個傳令兵不待秋j擦汗休息,便跑來通報。

“好,我這就去。”秋j點了點頭,快步向支隊指揮部趕去。

到了指揮部,秋j便覺察到了氣氛的緊張。如果是開廣鎮清軍出動,那應該是又一場勝利,而不應該是現在的凝重。

龍濟光雖然有職無權,但已經被交代過的各級軍官還是給他表面上的尊重,並由他通報了剛剛送到的緊急情報。

面對革命軍的迅猛勢頭,清廷恐慌之下已不惜重金,一而再再而三地以五萬、三萬、兩萬,犒賞激勵在前線的清兵。又撥了五十萬兩交給雲貴總督錫良,作爲增募新兵與供應廣西客軍的開支。而且,從漢陽。從廣州,從上海,都正在運來槍枝與子彈。

同時,清廷早又與法國外交部及法國駐華公使函電往來,交涉了不少次,指責法國在越南的官吏縱容革命軍在越南境內集合,並利用滇越鐵路的火車運糧運彈。法國外交部給駐越總督下令。禁止了革命軍利用火車運糧運彈。

另外,滇省清軍開始大規模調動各地方巡防隊向昆明集結。其中有中路統領王正雅。統轄十一個營;西路統領賀宗章,率領十一個營。當然,現在清軍還未集結完畢,但時間已經很是緊迫。

“參謀本部已經給友軍下令。不管開廣鎮清軍是否出動,立刻開始猛攻蒙自。”龍濟光晃了晃手中的電報,沉聲說道:“而後合兵一處,攻打開廣鎮。時間,參謀本部再三強調了時間的重要性。趁着清軍尚未集結完畢,儘可能地消滅孤立之敵,削弱敵人日後參加圍攻的軍力。而且,陸支隊也將展開策應行動,以配合我軍……”

顯然。敵情的變化使革命軍必須加快攻擊的速度,不能坐等敵人集結、圍攻。儘管滇省的巡防隊戰力低下,但人多勢衆之後。再加上外省的清軍開來,也能夠對革命軍構成一定的威脅。

除了開展革命軍之前所儘量避免的攻堅戰之外,參謀本部還要求龍支隊分兵一部,以三、五百人爲準,組成滇西南挺進中隊,西進普洱、臨滄地區。趁着清軍地方守備空虛,另行開闢革命根據地。並牽制滇省清軍。

“雖然我軍繳獲了綏靖新軍炮營的十幾門火炮,但口徑既小,又比較老舊,彈藥亦不多,實不能爲攻堅城之倚助。”龍支隊參謀長周華掃視着衆人,微微一笑,繼續說道:“但我們還是有辦法的,那就是仿效太平軍的穴攻爆破,或用炸藥實施外部爆破,並輔之以火炮。這樣一來,即便是黑火藥也能派上大用場。而只要城破,清軍必喪膽。”

太平天國革命運動波及全國十八個省,堅持鬥爭十四年,幾乎席捲整個中華大地,而穴地攻城則是太平軍最富有特色的一種戰術。由於太平軍穴地攻城的廣泛實踐,這項戰術得到廣泛運用,到了戰爭中後期,湘軍也幾乎全靠穴地攻城,直至更爲快速有效的西洋開花大炮轟垮城牆的戰術的產生,穴地攻城才退出歷史舞臺。

但退出歷史舞臺並不見得就要捨棄不用,缺乏重炮,又不想多犧牲人命,穴地攻城或是炸藥爆破便順理成章地被提了出來。而炸藥爆破對於革命軍來說,並不陌生,從萬寧起義時便使用過,城牆不夠堅固、厚實的話,不失爲一種有效的手段。

而城牆是一道實體的防線,也是守軍的心理防線,特別是舊式清軍。一旦被摧毀,多半會軍心動搖、鬥志喪失,頑強抵抗者會變成少數,多數人都會驚惶失措,自尋出路。這從歷次的戰鬥中已經得到了驗證,清軍沒有巷戰的經驗,也根本沒有巷戰的心理準備。

攻堅從蒙自開始,也因爲蒙自是中國二十四個海關之一,其中有大量的關稅銀兩,對革命軍的長期堅持大有禆益。

在發動起義之初,革命軍便定了很詳細的革命方略,其中規定了“就地因糧”的辦法,也隨軍帶着很多可以主辦“因糧”事務的人才、幹部。負責作下列的幾件事:接收一切官產;沒收反抗軍政府之清吏或豪紳的財產;用兩月限期付現之“給價券”購買糧食貨物,期滿按五釐計息;用“債券”向富戶借銀,於三個月內無息償還,期滿按二釐計算;向人民徵捐,捐稅額度不得超過清廷官府統治時期的七成……

沒錯,章程制定得很完善,政務人員也都配備,但在何時開始施行卻是一個問題。來了就收捐稅,老百姓知道你們這革命軍是不是一陣風。賦稅是比清廷的少,但你們走了,清廷官府回來,不是又要收一回?

所以,不管是否廢除了清廷的不少苛捐雜稅,關鍵是革命軍要佔得住地盤,起碼要在清軍的第一次大圍攻中獲勝,哪怕是對峙,也要展現出革命軍的實力,讓老百姓看到長遠的希望。

既然不能用“白條”來購買物資,也暫且不能收捐納稅,革命軍就只能使用真金白銀。而要繳獲更多的錢財糧秣,就要佔領象河口、蒙自、開廣這樣的殷實之地。

軍議很快結束,龍支隊繼續埋伏,不管開廣鎮總兵白金柱來不來,此地是卡斷開廣至蒙自的必經之路,圍城打援也好,堵截蒙自的潰兵也罷,總之是不能無人防守的。

革命軍從起事到現在,面對舊式的清軍是越來越有信心,兵力佈置也放寬了許多,一對一,或者是一比一點五,也敢於作戰。

“總部是不是要將戰略重心轉向滇省了?”秋j有些疑惑,散會後與另一個副支隊長楊文愷邊走邊談。

“我也有這樣的感覺。”楊文愷思索着說道:“相對來講,雲貴的清軍比較弱,或許是考慮到這個因素吧?”

“清軍是弱,但地方也不富裕。”秋j皺着眉頭,猜測道:“或許總部還有其他的考慮,畢竟他們看得比較全面。”

“不管怎樣,這番佈置的格局很大,咱們要更加努力了。”楊文愷停下腳步,微笑着說道:“我整頓人馬,明日便要開赴滇西南了。獨領一軍,夠威風,夠神氣吧!”

秋j笑着點了點頭,伸出手去,“祝你馬到成功,在滇西南打出咱們革命軍的威風,打出一個局面。”

“一定的。”楊文愷與秋j用力握手,轉身離去。

或許是勝利後的喜悅重逢,也或許是戰友的最後一次相見。秋j凝望着楊文愷的背影,直到看不見了,才收回目光。

這就是革命,有分別,也有犧牲;今天還活生生地在眼前,明天就可能倒在革命的征途上。

秋j慶幸自己能投身到這火熱的洪流中,慶幸自己能加入復興會這個實力強大、團結一致的革命團體中。也只有復興會才能組織起如此氣勢的反清鬥爭,並能在清軍即將大兵壓境時還有開拓進取的信心和力量。

太陽更低了,灰濛濛變成了淡紅色,給樹梢也染上了一層淺紅。在秋j眼中,那不是夕陽晚照,而是染血的輝煌。()

第142章 再回上海,見妹,會友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33章 遠方客商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233章 倚仗實力的反擊第186章 同盟會內訌,龍濟光復出第129章 身處其境的改變,籌款競爭第242章 威脅、末落之勢難挽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60章 南洋攻略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27章 酒席,歌女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26章 只要一個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55章 攤牌(二)第28章 無題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32章 攫取黑金,革命者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34章 猶太人第32章 攫取黑金,革命者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第39章 新思路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215章 密信扒底第186章 無題第252章 避責巡海第31章 信任?第65章 海上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198章 兵貴神速,不戰而勝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265章 強硬的原因第42章 陰謀論第235章 改組政黨,籌邊第39章 新思路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22章 停不下來呀第114章 無題第120章 狙殺,施恩惠民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126章 新武器第271章 自強,抵英第207章 憲政會第193章 這樣打似乎不對第102章 一槍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68章 謹慎應對,取巧之法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234章 親德拉美第82章 革命指南,以人試藥?第234章 親德拉美第259章 戰端開第157章 殺伐果決,栽贓陷害第19章 心死,追人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31章 信任?第153章 領先的革命,買古玩第231章 風風火火來改革第171章 煙幕,三路清軍第204章 滇西南新佈置第223章 退位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53章 一箭三雕第218章 都是二號人物第66章 慶生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281章 載譽而歸,海南建設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181章 無題第74章 讀心,工廠第90章 無間道設想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226章 狂風暴雨的清鄉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86章 黑吃黑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17章 觸痛,招聘第117章 義軍第205章 你籌我謀,英使朱爾典第72章 準備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65章 理工人才,整合幫派第284章 大敵——日本第20章 搭救第167章 英人的刮目相看第66章 碰壁的革命苦行僧第76章 商團的前景
第142章 再回上海,見妹,會友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33章 遠方客商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233章 倚仗實力的反擊第186章 同盟會內訌,龍濟光復出第129章 身處其境的改變,籌款競爭第242章 威脅、末落之勢難挽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60章 南洋攻略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27章 酒席,歌女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26章 只要一個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55章 攤牌(二)第28章 無題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32章 攫取黑金,革命者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34章 猶太人第32章 攫取黑金,革命者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第39章 新思路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215章 密信扒底第186章 無題第252章 避責巡海第31章 信任?第65章 海上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198章 兵貴神速,不戰而勝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265章 強硬的原因第42章 陰謀論第235章 改組政黨,籌邊第39章 新思路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22章 停不下來呀第114章 無題第120章 狙殺,施恩惠民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126章 新武器第271章 自強,抵英第207章 憲政會第193章 這樣打似乎不對第102章 一槍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68章 謹慎應對,取巧之法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234章 親德拉美第82章 革命指南,以人試藥?第234章 親德拉美第259章 戰端開第157章 殺伐果決,栽贓陷害第19章 心死,追人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31章 信任?第153章 領先的革命,買古玩第231章 風風火火來改革第171章 煙幕,三路清軍第204章 滇西南新佈置第223章 退位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53章 一箭三雕第218章 都是二號人物第66章 慶生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281章 載譽而歸,海南建設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181章 無題第74章 讀心,工廠第90章 無間道設想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226章 狂風暴雨的清鄉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86章 黑吃黑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17章 觸痛,招聘第117章 義軍第205章 你籌我謀,英使朱爾典第72章 準備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65章 理工人才,整合幫派第284章 大敵——日本第20章 搭救第167章 英人的刮目相看第66章 碰壁的革命苦行僧第76章 商團的前景